这就是水云间待遇再好,也不包高管学习费的原因。
他老婆宋妍希原本也是个美容小白,一年不到就把自己拼成了美容业专家。
也是很厉害了。
至于他妹妹陈琪,靠着最早石景山那一家店25%的股份。
年收入轻松过千万,还压根不用想太多事。
她自己买的七套房子,除了自住那一套,其它都租出去了。
按她自己的话说,小钱也是钱。
每个月光收租就是差不多小五万。
哪怕没有水云间这个股份,她现在的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自己给自己规划得年纪轻轻,就走上了包租婆道路。
她将来还准备学她亲哥的,买点黄金门面再出租。
就靠这种傻瓜式,当个轻轻松松的富家婆。
不用想事还有钱,这都好啊。
像她哥那么拼,搞那么多公司,算了吧!
得承认,没那个天赋。
至于她大姐陈瑶,石景山那套小超市的门面已经买下来了。
她哥买的。
一年省下几十万的租金之后,那家小超市轻松年入七八十万。
再加水云间学院里面还开了一家,东西卖得便宜,一年也能随随便便再赚个几十万。
都不要租金了,哪有不挣钱的。
两边加起来,那就是一两百万了。
日子也是过得舒舒服服。
不用像她哥,天天还要这里跑那里跑,然后还要到处学习。
她跟大姐都已经是躺平式摸鱼赚钱了。
大姐下半年就准备将家里的两个小孩接到京城来读书。
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
至于她,恶作剧相亲之后还真让陈琪找到一个合适的。
……
腾影娱乐没啥事后。
陈平生又去了腾升水果,张涛还是会省钱。
干脆在石景山郊区买下一块不小的地,已经开始自建腾升水果总部。
目标是建12层的总部大楼,买地加建筑大概需要投资两到三亿。
不知不觉间,腾升水果都已经有了这等大规模。
光京城的水果超市就有差不多两百家,再加社区店那明显更多。
现如今还已经开始向京城之外的周边城市发展了。
腾升水果已经打算自建水果产业园。
至于全品类的腾升生鲜,单店投资都要在三百万以上。
至今也才开出十八家而已。
生意都非常好,只是投资太大。
光靠腾升水果的利润来开店,五年都很难真正发展大。
陈平生与张涛,刘景他们在腾升总部这边开完后,干脆就准备剥离腾升生鲜。
由子品牌变成独立发展品牌。
不再接受腾升水果的管理跟资金,而是由陈平生去负责对外融资。
从而将这一品牌独立发展大。
关于这点,张涛他们还是极为同意的,水果行当的竞争越来越大。
腾升水果的资金,只能用来扶持水果这边。
要是再对外发展子品牌的全生鲜,会极大拉慢水果这边的全产业布局。
今年这边已经准备联合老郭,去发展自己的腾升水果产业园了。
腾升发展到这个规模,也是批发市场老郭之前没想到的。
这比他干批发还赚钱了。
那边也就干脆交给其它人负责了,他要来这边搞产地种植园。
自己去大规模的种植优质水果。
完成这一步,腾升水果才具备全国市场的竞争能力。
这个时候,已经很难再扶持腾升生鲜了。
只是生鲜这边确实已经做得非常好,利润也很不错,客户口碑都很强。
放弃是不可能的,这种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拆分出来,由陈平生自己再带独立的团队来融资发展。
现如今腾升水果还是腾升生鲜的母公司。
拥有百分百的绝对股份。
拆分出来之后,由陈平生个人直接完成腾升生鲜一亿的A轮投资额。
个人股份到了51%。
腾升水果的百分百控股,也稀释成了49%。
这样就能方便他以后的融资控股了。
这样一拆,腾升生鲜获得了一亿发展资金。
他也获得了绝对控股权。
往后两个品牌就各自独立发展。
当然,他还是拥有两个品牌的绝对管理权。
腾升水果这边25%的股份是没变的。
要是两边加起来,他等于是持有腾升生鲜65%以上的股份。
当然,这个钱他还是去找老婆宋妍希拿的。
现在他自己手里的钱都已经耗空了。
她老婆那边准备买门面的钱,被他借过来了。
第177章 魔都繁华
陈平生找老婆借了两个亿周转。
用来加快腾升生鲜的发展。
他老婆那边除了每个月15号分到手的利润外,还有水云间15天营业资金以及一个30%的风险金。
15天营业资金很好理解,就是1到15号这个钱是不发的。
只发上个月1到30号的分红。
所有传统门店都会保留至少十天的营业款。
至于30%的风险金,那是每个月都要保留的。
腾升水果也是一样,比如一个月十万利润。
只会分七万下来,剩下那个三万就是要当风险金的。
这个钱平时用不到,一旦市场出现大变化或政策什么的。
风险金就能保证企业扛过一段危险时期。
风险金积累的越多,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他这边稍微缺点钱后。
三个银行的大行长就同时找过来了。
“陈总,你什么时候照顾一下我的业务,五到十亿的资金,你只要拿水云间的股份担保抵押,我保证三天之内就给你。”
“我这边也可以给五亿,你只需要拿腾影的股份抵押就行。”
很多人以为贷款要讨好银行,其实错了。
真正优质的企业,银行都是求着你来借钱。
别说讨好行长了,行长来讨好他倒是真的。
陈平生好声好气的请他们吃了饭离开。
他自己其实不怎么缺钱,随时能调动的资金不会低于五个亿。
水云间跟腾升水果的风险资金都不少。
找银行借钱?
好的时候自然没问题,一旦不好了这钱可就成了索命金箍咒。
他向来都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拿银行杠杆来炒房炒门面以及发展公司,向来都不做。
虽然发展的速度可能会慢一点,胜在稳定啊。
市场涨潮的时候,那些拿高杠杆发展企业的老板,自然是风光无限。
一旦市场出现退潮,这些人比谁都跑得快。
不跑就是等死。
他不需要,市场真要恶化到那一步,哪家撑不住哪家倒。
他就不信,这么多企业没一家撑得住的。
真到了那一天只有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战争来了。
要不然他都是采用的稳健型发展,小风险压根不用在意,大风险也能靠风险金硬扛一段时间。
绝没有齐齐撑不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