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970节

  现场顿时陷入诡异的寂静,后排几个举着录音笔的记者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有年轻记者慌乱中碰翻了矿泉水瓶,塑料瓶滚动的声响在鸦雀无声的会场里格外刺耳。

  除了几道看台上小刘反应的眼神,几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去捕捉后面坐着的路老板的动态。

  现在敢捋虎须的人不多了,很显然家大业大嗓门大的楠方集团算一个,《心惊报》就是他们的北平舆论阵地。

  角落里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像是某种心照不宣的暗号。

  几个网站小编开始疯狂删除刚打好的标题,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出他们略显激动的神情。

  要来大新闻了!

  台下的张卫平表情依旧波澜不惊,身边的韩山平轻哼了一声,台上的老谋子也想要起身说些什么,被路宽拦住。

  “没事,她能应付。”

  台上的刘伊妃歪着头默默听完记者的提问,以及柳妍的救场,一时间有些怔住了。

  她不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是突然才反应过来,从确认结婚都快四个月了,到现在就没人提过这个事儿啊!

  似乎对于他们而言,这从来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确实不值得考虑,路老板在北美的重要资产现在的实控人还是刘晓丽呢。

  说是代持,按照美国法律是完全有空子可钻的,黄安娜这样的资深律师难道没有提示过他吗?

  换做任意一个人,以穿越者的性格绝对会加以防备。

  只是这个在名利场中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的女孩,在18岁生日宴上面对全世界的镜头剖白真心时,在她守护爱人在福克斯演播厅自戕明志时,在地震废墟中紧抱路宽诉说衷肠时

  她早已用生命为墨,以灵魂为笔,在这张写满人性考验的答卷上,写下了最纯粹的答案。

  即便是一个跳出画框的女子,她身后画布底色,永远纯净如初。

  似乎只是怔怔了那么一秒,台上的小刘旋即笑靥如花地抬起话筒,她甚至也没有回头探询或者求助的眼神。

  彼此间的深刻默契,叫她对路宽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与其怀疑钱这种两个人几辈子都用不完的东西,还不如怀疑洗衣机能不能谨守男德呢。

  “你这个记者很坏啊,路宽本来忘掉的,被你一提醒又想起来了。”

  台下包括愤愤不平的粉丝在内愣了一会儿,旋即齐齐哄笑鼓掌。

  《心惊报》的眼镜男面色如常,心里却不禁升起一丝疑云,再瞥了眼她身后的富豪,后者已经低声和旁边的张一谋笑谈起来了。

  什么情况?

  首富是痴线来的?

  小刘面带微笑:“开个玩笑哈,这个问题很冒昧,不过我不大介意。”

  她突然转向台下的记者:“会有点失望吗?哈哈。”

  少女不等愣住的眼镜男回答又继续道:“其实,我对路宽同我讲过的一句话很感同身受公众人物在享受荣誉和灯光的同时,也不免要接受自己的隐私被刺探的事实。”

  “无论你如何为之愤怒、无奈,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

  “我崇拜他这种强大的内心,从那以后我就像他一样,几乎不再为一些无聊的事情徒增烦恼。”

  少女脸上一丝恚怒和不耐的神色也无,只是看着记者的眼神毫无情绪波动:“关于所谓的婚前协议的事情,说实话从决定结婚那天起,我们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不用回头同他确认,我相信路宽也没想过。”

  “我没有必要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拜金女,主动提出这种无聊的契约,来博得他的好感。”

  “他更不会存了这样的心思,找各种途径来试探和逼迫我。”

  刘伊妃笑道:“这个问题我也只能回答到这里,不然就会像姜纹导演正在拍的电影中的剧情一样”

  “一个为了自证清白的人,当着众人剖开了自己的肚皮,来说明自己并没有多吃一碗粉。”

  台下的粉丝们又响起热烈掌声,这段《让子弹飞》的花絮在智界视频有过放出,很应景,也通俗易懂。

  少女突然古灵精怪道:“不过你这个提议倒叫我想起个点子,我决定跟路宽签个婚前协议,以后我所有的个人收入都归他支配。”

  “这样出去就能到处吹牛,就算是首富,也要靠我养活!”

  在场记者们奉上善意的笑声、掌声,美好的人和心灵总归还是受到普遍热爱的,小刘的回答也几乎无懈可击。

  路老板在后面举起话筒:“你说话算数吧?把你在人艺的工资卡给我,拍完这部电影我不上班了。”

  刘伊妃笑靥如花:“可以啊,我养你啊!”

  “哈哈哈!”

  台下又是一阵大笑,洗衣机搭配泥石流,没想到在滚筒里还转得挺和谐,今天成了“最强去污组合”,把这位自认为刁钻的《心惊报》记者搞得如丧考妣。

  他强撑着挺直腰背,却掩饰不住耳根蔓延的潮红,周围记者们的讥诮眼神和后排粉丝的谩骂,已尽数接收了。

  台上的刘伊妃侧头,与未婚夫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那双凤眼里流转的狡黠还未褪尽,就已经融化成春水般的柔软。

  记者们疯狂捕捉她绝美的侧颜,驼峰鼻的弧度在镁光灯下勾勒出一道倔强的剪影,那是造物主亲手捏就的坚韧印记。

  在路宽看来,小刘的美有温婉窈窕的一面。

  但他更欣赏的是像驼峰鼻一样的傲骨和锐利,喜欢她在温柔似水下叫人不曾设想的侵略性。

  而在张一谋、韩山平等人看来,这似乎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能够站在这位开创偌大基业、勇立时代潮头的青年身边的女子,难道还会是什么柔弱无骨的病娇吗?

  她从来不是什么娇花,她是山间翠竹

  虚心有节,凌霜犹绿。

  翌日,《山楂树之恋》立项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网络和线下媒体。

  《中国电影报》:张一谋、路宽以导演、演员身份首次合作,路宽、刘伊妃情侣银幕首秀,这部投资7000万人民币的《山楂树之恋》令人期待。

  不同于一般的导演和演员,相信两位国手导演能在合作处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也不同于一般的对手戏演员,路宽和刘伊妃又将贡献什么样的年代爱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江城日报》头版特稿:秋风送爽,江城翘首,咱江城滴姑娘伢刘伊妃要回鄂省拍戏啦!

  昨日,张一谋导演新片《山楂树之恋》官宣在宜昌长阳取景,饰演知青静秋的正是从江城走出去的“天仙”刘伊妃。

  消息一出,汉口里份的街坊们纷纷扯起喉咙:“姑娘伢,莫光顾着跟路导谈朋友,记得回精武路啃鸭脖子啊!”

  从黄鹤楼下的“小苕货”,到柏林领奖台的“中国茜”,刘伊妃的根永远扎在江城湿热的夏风里。

  这一次,山楂树下等她的不只有爱情,还有整座城市的宠溺

  “姑娘伢,江城永远是你滴头一场戏!”

  《中国电影报道》:中影与问界罕见联合投资中等成本文艺片,韩山平现场站台,分析师指出,路宽、刘伊妃情侣档自带流量,但票房需突破“文艺片天花板”。

  路、刘的银幕情侣首秀成色几何?让我们在明年情人节档拭目以待。

  有些报道的重点相当歪楼,除了炒作路、刘情侣银幕首次合作,路宽、张一谋师兄弟首次合作外,话题度最高的,莫过于“婚前协议”的问题。

  《心惊报》:发布会上刘伊妃直面《心惊报》提问,称与路宽“从未考虑协议”,更大方玩笑“收入归他”。专家分析,此举既回应舆论又强化“非拜金”人设,但百亿资产未设防仍引热议。

  但婚前协议缺失不代表无防范,信托、股权设计可能已替代传统协议功能,路宽先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持股和资产全部做成零头,来规避婚姻危机下的财产分割问题。

  《凤凰娱乐》:从“剖腹证粉”到“我养你”,刘伊妃金句再破公关危机。

  刘伊妃以《让子弹飞》典故回击婚前协议质疑,与路宽“工资卡”互动引爆热搜,舆情监测显示,其回应获80后女性群体广泛认同,微博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

  纷纷扰扰丝毫动摇不了当事人的心智,28号晚上八点,路老板在问界的公务处理接近尾声。

  陈芷希敲门进来,向他汇报最近的行程情况:

  “路总,明天的机票已经定好,跟《时代周刊》的采访也已经约好,给您留了充裕时间处理北美的公司事务。”

  “另外根据跟《山楂树之恋》剧组的沟通,拍摄工作预计会在9月下旬开始,和刘小姐24号的演出也已经错开。”

  她顿了顿:“您在采访结束后的行程,刘小姐还没给我答复。。。”

  “啊?那她应该还没想好去哪里玩吧,总之护照都办好了,到时候随便她吧。”

  这说的是小刘心心念念已久的“年假”旅游。

  像去年去西西里岛一样,拼死累活了大半年总归要给自己几天休息时间,不然赚这么多钱干嘛呢?

  “是,收到。”陈芷希不再赘述,转而给他递上一张刻录光盘。

  “路总,这是泛亚电影学院那边的初审人员报上来的一个作品,说是比较符合你的要求,请你看一看。”

  “今年不招生啊,怎么投简历的人很多吗?”

  陈芷希笑道:“您不知道这个机会有多眼热,无论招不招生,投稿的人是不会缺的,万一被大佬看上了呢?”

  泛亚电影学院2006年9月第一届开学,因为导演的稀缺性以及学院培养周期的冗长,不像普通大学一样一年一届。

  显而易见地,像把郭帆、陆洋等人塞到好莱坞剧组锻炼了一年还没回来这种资源适配,也不适合大规模招生。

  更别提明后年还会根据评估情况,由问界、东宝、希杰出资给予拍片机会。

  路宽接过陈芷希递来的光盘,因为学院的商业片倾向和“功利性”,他给选片设置过“过滤词”,看来这个报名者的作品很符合条件。

  陈芷希关门离开,光盘插入光驱,电脑屏幕上几个歪歪扭扭的红色字体蹦出,十分醒目

  《打,打个大西瓜》。

第469章 中国神话宇宙

  2008年8月30号,上午8点15分,北平西站。

  28岁的川省青年杨宇刚刚走出火车站。

  他不是第一次来北平了,上一次是为了来跟美院的朋友讨教些技术上的问题。

  南广场人流如潮,声浪像一锅煮沸的火锅汤底,老北平味道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杨宇刚刚走到街边,帝都一派熙熙攘攘的图景映入眼帘,时间恰逢开学季,也是司机师傅们每年的掘金季。

  黑车司机拍打着褪色的富康车顶,烟灰随着动作簌簌掉落:“海定大学城嘞!差一位、差一位马上走!”

  摩的司机蹲在栏杆旁啃煎饼,葱花碎末掉在写有“五环内包送“的硬纸板上。

  戴红袖标的治安员正呵斥卖煮玉米的小贩,铝锅掀开的蒸汽里,玉米叶与塑料袋纠缠着飘落。

  几个扛着编织袋的农民工正对照烟盒背面的电话寻找工头,借来的手机里外放着《北平欢迎你》的彩铃,在出租车喇叭的间歇中顽强地循环。

  流窜的小摊小贩一人一包,四处兜售自己的万能充、地图和公交卡。

  看起来,人人都太忙了。

  杨宇眯着眼,恍惚间还是有些想念蓉城的安逸。

  “小伙子住旅馆不?我家开的鑫隆宾馆,24小时热水!”系着腰包的大妈一把拽住杨宇的背包带,指甲缝里还沾着早点摊的油渍。

  想象力丰富的杨宇,几乎能够预见到她所谓的旅馆,是个“隆”字都缺了耳刀的寒酸样。

  不过低头看看自己的牛仔裤、回力鞋,似乎也不太有资格嫌弃人家寒酸。

  “你们。。。你们那里离问界大厦有多远?”

首节上一节970/10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