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是夜间,但国际新闻要照顾到全球观众的时差,大型国际晚会结束后都有这个流程。
一进入新闻媒体中心,数百名国际记者相继起身,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席卷整个大厅。
镁光灯如暴雨般闪烁,将导演组成员的身影映照得熠熠生辉。
BBC、CNN、法新社、路透社等国际权威媒体的记者们,无论立场倾向如何,此刻全都带着敬佩的神情,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这场史诗级开幕式的敬意。
工作归工作,那是拿钱办事。
但个人的肯定是可以表达的。
路宽坐在采访位置,感谢和示意大家的掌声停止,旋即玩笑道:“我差点以为走错片场了,以为这里是欧洲三大或者奥斯卡现场。”
台下一阵轻笑,老谋子咧着的嘴就没合上过,陈伟亚、张继钢两位体质出身的艺术家也神情振奋。
很显然,在这样一场精彩和经典程度无需争辩的盛会开幕之后,即便再是“任务在身”的记者,也很难罔顾事实去评判什么。
即便再有小报记者胡搅蛮缠,国人在西方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喉舌。
推特、奈飞都是有力的渠道,还有因为《历史的天空》凝聚起来的北美华人,都会为真相正名。
采访开始,新闻官看着雨后春笋般同时竖起来的手臂有些无奈,很自然地看向路宽。
路老板调整了一下话筒:“国内的朋友发扬一下精神,国外媒体我们还是按照首字母来吧,请遵守秩序,今天时间很多,大家不要着急。”
新华社、央视的记者们没有意见,奥运会的重要任务是对外发出国家和民族的最强音,这时候让国外记者们多吹吹彩虹屁很不错。
迪士尼旗下的ABC记者感受到了在东大走后门的快乐,也投桃报李地一顿情感真挚地赞扬。
“路,我很喜欢看秀,我曾经报道过悉尼歌剧院的千禧年庆典、雅典奥运会众神复活的圣火仪式,甚至亲历过超级碗中场秀的太空舞步,但没有一场能与今天的震撼相比,你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
“我的问题是,你自己对本场奥运会开幕式的感想和评价?”
路宽微笑道:“首先在今天的采访开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下我们的团队。”
“奥运会开闭幕式一共四位总导演,近30多人的创意小组成员,今晚的每一个道具、每一件戏服,甚至是每一位演员的表情,都是大家共同战斗了三年多的成果。”
“这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本人只是拼图中的一块。”
“从更高的维度来讲,这场演出的导演是五千年文明史,编剧是亿万人民的集体记忆,主演是踩着秦砖汉瓦走向未来的整个民族,我们不过是历史选中的那个按下开机键的人。”
中方翻译人员神情郑重地向记者传达完这句话,全场掌声雷动。
年轻的总导演继续道:“回到刚刚的话题,作为导演组成员,我们所有人其实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准备这场盛会。”
“因为全球几十亿观众,对中国的认知可能还处于一种很蒙昧的状态。”
“而我们导演组和创意小组的几十人的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作品,让全世界不熟悉中国的观众,第一次深入了解我们的文化、历史、科技、成就。”
路宽苦笑道:“这种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这种难度也是我跟张导这样的电影导演,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以后也不会再感受到的。”
“所以,对我们创意小组32人的殚精竭虑,对于15000多名演员的辛苦付出,就我个人而言,对这场开幕式的评价是满分,因为真的不能再做到更好了。”
ABC记者很鸡贼地立马补充发问:“请问张一谋导演,你在和路的合作和相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他是一个天才。”老谋子想都没想就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笑着看了眼身边的路宽。
“与他合作,让我深刻感受到新一代中国导演的视野与魄力。”
“在电影领域,我们习惯于用镜头讲故事,但奥运开幕式是另一种维度的创作,它不仅是艺术,更是国家叙事、文明对话。”
“而路宽对技术的敏锐、对文化的视野,以及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追求,让我看到了中国艺术家的新高度。”
德国ARD第二个发问,德国媒体对柏林影展的常客路、张二人都不陌生:
“路,谈一谈点火的创意吧,组成凤凰编队的飞机是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在中间吓唬全世界的观众?”
采访中心一阵轻笑,看着圣火即将熄灭的那一刻,即便是乐见其成的幸灾乐祸者,也免不了心脏骤停一下。
这是全世界20多亿人极致瞩目的舞台啊!
路老板不会放过这样的广告机会:“编队组成凤凰进行演出的是无人机,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出现,大家可以理解成为遥控飞机,不过具有更专业化的功能,来自中国一家叫做大疆的公司,这里不再多提。”
“至于点火的剧情安排,其实我和张导作为电影导演,是考虑和应用了电影的叙事节奏。”
路老师开始像在泛亚电影学院一样上课:
“第一幕展示凤凰的壮美翱翔,建立观众的情感连接。”
“第二幕通过风力干扰制造'虚假危机',利用悬念激发集体焦虑。”
“第三幕以涅重生完成情绪释放,形成戏剧张力与审美闭环。”
他的话音顿了顿,旋即沉声道:“这是编剧技术上的安排,从感情内涵上,凤凰涅的隐喻是国家和民族的近代历程,同时也是向5月罹难的国人和幸存者们缅怀、致意,这是奥运会的人文关怀。”
BBC记者接上:“路,相当精彩的演出,祝贺全体导演组,请问你对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什么建议?”
这个问题不能说不友好,但面对如此精彩的演出,BBC还是要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总归有些避重就轻的意思。
路老板不以为意,轻飘飘地先揶揄了一句:“建议先准备一万把雨伞吧。”
“啊哈哈哈!”
场内响起一片笑声,BBC记者挑挑眉有些无奈。
路宽开了个玩笑,旋即正色道:“就像雅典的水意象,今晚的中国文化和凤凰一样,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奥运会的真谛从来不是比较谁更辉煌,而是让人类文明在碰撞中彼此照亮,英国有莎士比亚、有披头士等等艺术和流行元素,想必会有英国导演能够高屋建瓴地串联这一切。”
BBC记者想起来之前同伦敦奥组委主席巴斯蒂安的交谈,追问道:
“路,如果伦敦奥组委邀请你去做总导演,你的意向如何?”
场内的记者们都听得有些好笑,这怎么招聘都招聘到新闻发布会上来了?
也太着急了一些吧?
张一谋看着一脸懵逼的路宽,侧头低声笑道:“我有点能理解英国人的感受,这是急了。”
路老板摇摇头,无奈对着话筒解释:“我拜访过的一位电影大师伯格曼告诉我,艺术家必须要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
“让我去代表英国进行文化层面的发掘有些不合适,如果伦敦需要建议,我推荐彼得杰克逊和卡梅隆,这两位都是英属文化国家本土出生的大导演,对特效和调度的掌控能力国际顶尖。”
“彼得杰克逊是新西兰人,他对中土史诗的构建能力,完全能驾驭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说。”
“卡梅隆是加拿大人,他的深海狂想适合演绎你们所称的大航海时代的荣光。”
BBC记者无奈地摊摊手,美国《金融时报》报跟上提问,这类刊物的角度就不那么“艺术”和一团和气了。
“路,开幕式中的高铁、航天等元素被外媒解读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广告。这是否意味着您将艺术舞台变成了国家经济的谈判桌?”
路老板正色道:“正如欧洲三大的艺术性是一方面,商业性是另一方面,意大利歌剧唱响《图兰朵》的时候,世人记住的不仅是普契尼,还有威尼斯的水巷。我们展示的不是广告,而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信足迹。”
似乎是被《金融时报》的记者带动,更多的刁钻问题如期而至。
即便这其中不乏对这场晚会极度认同的记者,但工作归工作嘛。。。
日苯《朝日新闻》:“路桑,凤凰涅的意象被解读为东大从殖民创伤到复兴的隐喻。但当前东大在非洲、拉美的经济扩张正引发‘新殖民主义’争议,这种表演是否在暗示东方文明的霸权更替?”
路宽耐心地听完翻译,想也不想地回应:“这位记者先生,我先纠正一个概念错误。”
“凤凰涅源自《山海经》,比贵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还要早几千年。这个意象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循环的哲思,与殖民史毫无关联。”
“如果按照你的观点,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富士山投影,是否在暗示军国主义复活?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和平鸽,是否在掩盖光州事件的伤痕?”
小日子记者面色不虞,身边的两个韩国记者在心里破口大骂。
阿西吧!你喷鬼子就好了,干嘛还带上我们大韩冥国?
我招你惹你了?
这鬼子也是,你踏马招他干嘛?没见美国爹都拿他没办法吗?
路老板补充道:“今天整场开幕式,我们要传达都是和平、和谐的理念,艺术和体育都应当与正治保持距离,请勿用殖民者的思维去揣度一切。”
作为资深被殖民地区,一位拉美美女记者很积极地响应了他的观点,只是她的问题依旧没有躲开正治:
“我赞同路的观点,开幕式也呈现了郑和下西洋,但古代中国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发起殖民战争,你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这一周在北平的经历非常愉快和友好。”
“但是路,作为艺术家,你如何看待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文化叙事权上的不平等?”
带着工作证件和口罩,站在角落里的小刘本来一直笑嘻嘻地欣赏着男友擅长的舌战,直到这个问题的提出,叫她心里微微一顿。
这问题好像也是个坑啊?
路宽是记者发布会之王,虽然历来的电影作品只有小胜和大胜之分,但即便是扑街,凭他的狡辩和口才也绝对能“发布会逆转”。
从奥运会至今的三、四场记者会,无数外国媒体提出的刁钻问题都被化解,张一谋、张合平等人跟他一起参会是最轻松的。
但眼前这个“细枝结硕果”的拉美女记者,在刘伊妃看来绝对有故意挖坑的嫌疑。
这是刻意把话题从艺术往正治上引导,巴不得路宽对第一世界的国家大加贬斥吧?
小驴都看出来了,小驴老公自然心知肚明。
“你们拉美有墨西哥壁画三杰,其中里维拉说过一句话:真正的艺术是沟通的桥梁,而非丈量文明的标尺。”
“其实体育也是一样,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回到最纯粹的艺术和体育中来,无论是你口中的第一世界还是第三世界,在这一届北平奥运会上会获得同等的竞技条件。”
“牙买加也是第三世界国家,如果博尔特在鸟巢创造了奇迹,我想全世界不会去关注牙买加的GDP,只会记住他的速度。”
拉美女记者颔首感谢,面上看不出深浅,她身后的西方记者却颇为遗憾。
真是一点漏洞也抓不住啊。
其实这些贼精贼精的西方记者都有惯用的杀招,即通过翻译的模糊化来曲解当事人的发言。
就比如今天的“凤凰涅”,路宽直接讲的英文“Phoenix Nirvana”,“Nirvana”就是梵语涅,能够准确传递超脱轮回的哲学概念。
但他如果讲的是中文,说不准就有记者翻译作“Phoenix's Revenge”,给读者传递东大复仇的概念,再把什么“浴火重生”翻译为“暴力净化”,不一而足。
这在上一世不是没有先例,就有《明镜周刊》把LED画卷技术翻译成“具备监控功能的大屏”。
只可惜路老板的英文熟稔无比,他们根本没有歪曲翻译的空间。
北平奥运会的女新闻官见话题有些越扯越远,及时做了提醒,加上现场的西方记者实在没有漏洞可钻,也暂时放弃。
错过这一场再说,可以去采访其他导演组成员嘛!
就譬如他身边这个面色严肃、脸上沟壑纵横的张一谋,难道就甘愿把荣光让给身边的小年轻吗?
新闻的真实性在于发掘!
后续的问题就正常了许多,特别是压轴出场的国内媒体,几乎都是助攻型发问。
《光报》记者提问:“路导,我们知道暑期热映的《钢铁侠》也是你投资的影视作品,故事内核是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而今天最后的点火仪式,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观念,你如何看待中西方不同的英雄主义的区别?”
路老板笑道:“这是一个纯粹的历史艺术命题,文化作品的内核肯定是要根植于一国的历史与文化。”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美术角度解答会比哲学角度好一些”
“个人英雄主义是文艺复兴的遗产,就像威尼斯画派的单点透视,总要有个视觉中心。”
“而我们的集体叙事是《千里江山图》的散点透视,每座山峦都是主角。”路老板的手指划过空中,似乎在帮助在座记者回忆刚刚文艺汇演上的内容。
他的措辞还是比较温和,没有做什么褒贬:“如果说个人英雄主义是好莱坞电影的内核,其实集体英雄主义就是我国的历史人文的内核。”
很显然,这种世界顶级规模的采访活动,无论是政治、文化、经济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一般的娱乐采访高出太多。
没有一定的眼界阅历、思维广度是绝难招架的。
记者会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张一谋和其他导演组成员也都侃侃而谈,没有出什么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