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通过北平奥运会官网进行征稿和采集的视频,在此刻不同的肤色和语言在鸟巢中交织,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多声部和分屏蒙太奇。
背景巨幕突然裂解为像素洪流,全球214个国家的国旗化作光点,沿着互联网拓扑图奔涌汇聚。
所谓张弛有度,即便是一部电影也要合理安排叙事节奏,不能让观众的精神一直高度紧张。
于是,考虑到后面的点火大高潮,文艺汇演的大结局从温柔的音乐开始,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节奏。
今天全程已经被震傻了的二十多亿观众们,庆幸于在演出的尾声能够让自己激动的心绪稍加歇息。
大家看着场地中间的LED矩阵开始变幻,一张张不同肤色的孩童笑脸呈现。
对于奥运会这样代表和平的盛会来说,在结尾进行全人类团结友爱的叙事是应有的政治正确。
于是用儿童作为世界语言,消解政治话语的对抗性成为了常规思路。
当叙利亚战火中的孩童与瑞士雪场少年出现在同一画面,人性的共情穿透所有意识形态屏障。
上一世的开幕式笑脸用的是手持巨幅画像,最后的出片效果很是人。
这一世鸟巢LED矩阵的世界地图变成了爱心,开始展示全世界投稿的孩子们的可爱。
非洲男孩缺了门牙的笑容里还粘着芒果渣,北欧小女孩的金发辫梢沾着未化的雪粒。
最动人的是画面正中的川省孩童,他对着镜头举起歪歪扭扭的彩笔字:“谢谢世界”。
在鸟巢内九万人的掌声如潮下,场内灯光渐暗,随即主题曲《永远的朋友》背景音乐响起。
刘欢和沙拉布莱曼在象征地球村的平台上献唱中英文两版的歌曲,激情澎湃,余韵悠长。
至此,2008年北平奥运会的文艺汇演上、下半场落下帷幕,各国运动员代表开始入场。
希腊代表团依传统率先入场,后续国家和地区按中文简体笔画入场,东道主中国压轴。
每位引导员身着青花瓷纹样礼服,手举造型别致的引导牌,牌面以篆书刻写国名。
姚明作为旗手,身旁是地震小英雄林浩,这个安排引发了全场沸腾,运动员方阵的红色西装源自国旗色系,在LED地屏映衬下如流动的火焰。
只是运动员入场这个环节,在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无尿点“电影”的全球观众眼中,还是有些枯燥。
于是在这个持续了两小时零八分钟的过程中,心绪仍旧无法平息的观众们纷纷打开电脑,在社媒互动。
日苯2ch论坛网友:路宽导演的构图我认为已经堪比黑泽明!那些活字印刷的机械韵律,简直是把《乱》的铠甲阵现代化了,我们的文化瑰宝浮世绘到现在没有本土导演能够开发,只知道拍武士片,真是遗憾。
韩国Naver博客:活字印刷的模块化思维明显借鉴了韩国的金属活字!不过能把世宗大王的智慧转化成表演还算有眼光。真希望路是我们大韩冥国的子民,或者就没有哪个韩国女人让他臣服吗?成为韩国女婿也好啊!
法国网友:丝绸之舞比红磨坊更优雅,路宽把《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光质感融入了数字艺术,期待他补齐欧洲三大最后一颗遗珠,金棕榈!
英国网友:真想把BBC的主持人艾德的头按到马桶里,看着这么美丽的晚会,他竟然全程都在讲政治话题!这么华美的开幕式表演在前,让我们为2012年伦敦奥组委的人默哀吧,或者你们要不要考虑请路再来做一次总导演?
被全世界影迷和观众们热议的路宽,自然不知道这一切。
他正在指挥室里,利用运动员进场的两个小时,紧锣密鼓地对点火做最后的确认。
无人机点火已经准备了三年之久,这会儿的耳提面命,其实也就是让自己、让大家都心安罢了。
晚上11点50分,传奇运动员许海峰带着奥运火炬进入鸟巢,整个体育场仿佛被点燃了最后的激情。
24年前,正是这个身影在普拉多射击场的一声枪响,击碎了中国奥运金牌挂零的纪录。
九万人的声浪如海啸般席卷而起,无数闪光灯和荧光棒在观众席上摇曳,汇聚成了流动的璀璨银河。
这簇火焰从雅典开始,跨越了珠穆朗玛峰,在伦敦、巴黎遭受脏毒分子的抢夺,在旧金山临时更改了路线,直至今夜抵达鸟巢。
此刻国人的声浪,是对130天、13.7万公里荆棘之路的集体宣泄。
当火炬最终在自家门前绽放光芒,所有对不公的愤懑都化作了震耳欲聋的呐喊,这已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传递,更是一个民族尊严的淬火重生。
时间接近凌晨12点,全世界二十多亿观众都在聚焦着最后的点火仪式。
因为奥运圣火的象征意义,也因为点火通常是奥运会开幕式压轴出场的节目,具有极强的仪式感和传世记忆。
北平奥运会的文艺汇演再过十年也许没人会记得细节,但点火仪式一定会永载史册。
全世界电视台主持人也在猜测和热议,因为这是北平奥运会这3、4年来从未透露过丝毫的开幕式信息。
每一次无人机彩排都安排在了南苑的空军基地,戒备森严不说,附近还会升起巨型气球遮挡视线。
想要窥探机密的记者又哪里敢接近这样的军事禁区。
许海峰在震耳欲聋的欢呼中将火炬递给高敏,随即是李小双、占旭刚、张军、陈中等人。
这些运动员覆盖了射击、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跆拳道、排球等中国优势项目,时间跨度从 1984年到2004年,完整勾勒出中国奥运代表团从“零的突破”到“全面崛起”的历程。
直至李宁从孙晋芳手中接过火炬,鸟巢内的声浪已经无法抑制。
往届的经典都还历历在目:
1992年巴塞罗那,残疾射箭运动员雷波洛用燃烧的箭矢射向70米外的火炬台,一箭穿心;
1996亚特兰大,拳王阿里颤抖的双手点燃火炬;
2000悉尼,火炬台从水中升起,上演了一出水中生火的奇观。
那么北平呢?
已经在之前的文艺汇演中彻底征服了全世界的导演路宽呢?
现场和全世界的观众们都在期待着北平的奥运圣火,将会以何种震撼人心的方式点燃。
可偏偏叫他们抓耳挠腮的是,李宁在接过火炬后仍然不疾不徐地绕场一周,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场内的灯光又在逐渐变暗了。
黑暗中,无人机组已经就位。
戴着耳麦的李宁接到指令,边挥手边跑向已经一片漆黑的鸟巢场地中间。
路宽低沉的声音传来:“一定要注意把火炬严丝合缝地卡进装置,火焰朝外。”
“明白!”
已经习练了无数次的李宁找到1500架无人机群的“凤首”处,小心翼翼地将祥云火炬卡进“凤喙”式样的特殊装置。
1500架次这个数字,已经是三年下来真正地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在利用鸟巢建设过程中就铺设信号装置、应用地面短波电台以及华威最新的独立频段跳频技术后,能够达到的极致了。
李宁紧张地完成了一切,现场追光不再给到他,整个鸟巢陷入了一片黑暗。
观众们只能看见鸟巢中间那一点幽蓝色的焰火,在偌大的体育馆中微不可见,似乎风一吹就要熄灭。
这是要做什么?
“亮了!LED亮了!”
全球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场地中间像上半场的节目一样,开始由LED发光,逐渐变成了一只巨型的凤凰。
当然,在外国人眼中,这叫不死鸟。
而刚刚李宁放置的火炬,就悬在凤凰的嘴边,被这只东方瑞兽衔住。
大家都略有些失望,怎么又是LED呢?
即便上半场的表演是如此的震撼人心,但几乎所有的节目都是依托LED的卷轴画卷,大家总有审美疲劳的。
更何况,这也不应该是路宽的水平啊?
NBC和部分不友好外国媒体的主持人,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口嗨一波了,只是珠玉在前,他们也怕失言被打脸。
“砰!”毫无征兆地一声巨响,吓了所有观众一跳。
鸟巢地面的环形火焰沟槽,突然喷发12道红色火柱,如同盘古开天时劈裂混沌的巨斧,将夜空瞬间点燃。
炽烈的焰流在三十米高空炸开,化作千万颗坠落的火星,在钢架结构的穹顶下织成一张流动的火网。
观众们距离场地中间还很远,焰火冷却和回收也早就进行过安全测试,不会产生意外。
这是神鸟降临前的预热,也是为了用巨大的声响掩盖无人机机翼起飞的声音,骗过现场观众。
当最后一道焰火的余晖还在鸟巢钢架上颤动,九万双眼睛尚未从星雨的震撼中回神,地面LED矩阵的凤凰图腾却突然“活”了过来!
对!
是活了过来!
现场的观众无不惊恐地睁大眼睛,外国政要和皇室成员张大了嘴巴,看着这一幕只可能在电影特效中出现的画面。
那原本与地屏融为一体的凤凰的朱红羽翼,此刻正以厘米级的精度逐帧剥离。
像是。。。
像是此刻的鸟巢有一个巨人,把绘在地面的凤凰贴画撕了起来,并迅速立体化!
1500架无人机组成的凤首率先昂起,每片翎羽都闪耀着特制LED的暖光,在离地三米处悬停。
这样的场景,即便是见识过一次的刘伊妃也看得头皮发麻,身边的刘晓丽和张纯如,连同现场所有的观众这时才反应过来:
方才赞叹的“地面投影”竟是立体矩阵的伪装!
这些小直升飞机似的飞行器,被涂装成与LED地屏完全一致的红色,静卧时如同画布延伸的像素。
此刻稍加振翅,便撕碎了二维与三维的界限。
“升维?”
娘子关小区的书房里,刘慈心盯着电视屏幕,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
鸟巢中央的凤凰图腾从二维画卷中“活”了过来,1500架无人机组成的立体矩阵撕裂了平面与空间的界限,在夜空中振翅翱翔。
这一幕仿佛一道闪电劈进他的脑海!
“既然物体可以从二维变成三维,那为什么不能从三维坍缩成二维?”
他想起自己正在创作的《三体》第二部,那些关于宇宙文明的黑暗森林法则、关于技术爆炸的推演,此刻突然有了更震撼的具象化表达。。。
降维打击!
刘慈心激动地几乎要疯狂,他有一瞬间想要冲进书房,可脚步却挪移不动,因为电视屏幕中的凤凰动了!
满载着灯带,鸟喙衔着奥运圣火的无人机群组成的凤凰神鸟逐渐攀升。
机群大概在20米左右的安全信号距离下就不再升空,开始沿着鸟巢碗边巡游。
在导演组无数次测试过的最佳观赏距离下,每架无人机侧翼搭载的RGBW四色LED灯带耀眼无比,配合着场内有节奏升起的朱红色焰火,唯美至极!
观众们哪里还认得出这是什么机械编队?
在全场凤凰清越的鸣叫声里,这已然成为了浴火重生的神鸟真身。
“妈妈,中国人会变魔术吗?他们怎么能将不死鸟变活?”
“爸爸!回去帮我去二手市场淘《异域》的山海经怪兽手办吧!中国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在第一次巡游至主席台前时,蔡国强团队在飞行路径预设的冷焰烟幕弹派上了用场,凤凰每振翅一次,就有三组银白烟轨从鸟巢钢架缝隙喷涌。
凤凰过境,流云相随。
朱红光羽划过烟幕时,观众能清晰看到“火焰”在羽梢流动的残影,这是利用烟尘颗粒对LED光的散射作用,在空气中形成的立体光路。
观众不懂LED灯带的模拟效果,也不懂焰火给无人机凤凰编队进行的“描边彩绘”。
在他们如痴如醉的眼中,凤凰的每一片羽毛似乎都在夜空中呼吸,银白烟轨与朱红光羽的交织,创造出超越物理法则的视觉魔法。
无人机操作师技术娴熟,在流云相随的冷焰下绕场一周后,又相继进行了俯冲、拧首和悬停的表演。
鸟巢中突然一阵“邪风”吹过!
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