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哈姆雷特》里的奥菲利亚,一个是《返老还童》里的露西。”
刘伊妃惊奇:“《返老还童》,路宽的。。。”
“对,是那个《返老还童》没错。”冯远争笑着解释:“张院长从他手里讹了版权给人艺使用,反正你们家也不缺这点儿钱,就当为中国戏剧艺术做点儿贡献吧!”
小刘笑道:“但奥菲利亚和露西都是女主吧,我现在演不了。”
“实验剧目嘛,可以有例外,不过咱还是先做一两个月的A角,到时候你要是感兴趣,我们再调整。”
“好的!”刘伊妃兴奋:“我想演露西,当时看张漫玉演就觉得特别过瘾,可以把一个女人从孩童演到老妪。”
当然,把运用大量化妆特效技术的《返老还童》带到话剧舞台上来,露西和本杰明幼时的戏份自然要删减改编了。
新晋柏林影后对2004年在戛纳看到张曼玉封后的情景历历在目。
也是在那一次的戛纳,路宽找到张曼玉,邀请她出演《返老还童》。
当时的张曼玉凭借前夫担纲导演的《清洁》夺魁,两人的离婚是少女时期的小刘颇觉感慨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兼得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五年之后,她成了双丰收的无敌幸运星,爱情和金熊兼得,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哎呀,我真的太期待了!来人艺真是个正确的选择。”小刘兴奋道:“既能专心钻研表演,还能演自己梦寐以求的角色。”
少女的喜悦溢于言表,不过有句话没好意思讲要是洗衣机还能演李明就好了,他们就能第一次扮演情侣了。
小刘莫名觉得自己和洗衣机的定情之旅,跟《返老还童》中的李明、露西颇为相似,有着感情凝固在岁月和时光中的隽永。
冯远争苦笑着摇头:“你的情况算是得天独厚,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得紧呢。”
“但现在人艺情况比较复杂,一大堆演员跟院里打申请长期外出接戏,都被张院长他们按下来了。”
刘伊妃默然点头,她也算是行业内的资深从业人士了,知道现在的娱乐圈随着中国电影、精品电视剧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遍待遇是在提高的。
青年演员们不愿日复一日地从龙套开始打磨、晋升,羡慕外面万花筒似的花花世界,也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
只不过对于人艺的影响比较大。
同意他们长时间、大批量地外出接戏,人艺的规矩就形同虚设;
不同意,青年演员长期流失,现在北电、中戏的优秀毕业生有条件的谁不去演电影、电视剧?
过去这些人的风向标是靠着《还珠》红遍大江南北的雁子,现在包括井甜这样的北电大二新生,看齐的目标显然就是刘伊妃了。
任谁看过她这一路走来的经历,都不得不感慨是天选之女。
即便在没有洗衣机的前世,截止2008年她的发展路线也不能说有多错,只是后续因为各种原因生出许多蹉跎和波折来。
因此刘伊妃进人艺,相当程度上也是一次逆行业风向的“纯艺术选择”。
冯远争跟少女科普完了人艺的方方面面,转而回身从自己的书柜里拿出个书包。
“伊妃,梅尔辛老师的书稿,你拿回去吧。”
小刘惊讶道:“你收着呗,你不还要带年轻演员嘛,梅尔辛说会对你有帮助的。”
冯远争感慨道:“谢谢你们帮我带礼物给她,我后来跟她通了电话,她身体很不好。”
“我准备这两年无论如何抽空,带着老婆孩子去一趟德国。”
人艺戏痴把装满了梅尔辛教学心得的大书包郑重地放在办公桌上,轻轻拉开拉链,满含眷恋地看着它们:
“她在电话里对你赞不绝口,我已经看过一遍文稿了,基本都是当年她教授的内容和后续的心得,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了。”
“伊妃,你带回去吧,希望你能用得上,找到斯坦尼第三阶段的表演和教学方式。”
冯远争轻轻打开一本满是德语的学习笔记,那是他80年代末在德国的所学,熟悉而又充满怀念地翻到其中一页:“这是《魔笛》那场戏,当年她给我的批语”
“争,要像夜后的花腔那样穿透灵魂。”
刘伊妃看见他掌心里躺着的那本德文笔记,扉页贴着梅尔辛年轻时的照片。
照片里的日耳曼女人站在布拉格剧场后台,演出服腰带上还别着沾油彩的排刷,冰蓝色眼睛亮得惊人。
刘伊妃将书包贴在胸前,皮革凉意透过高领毛衣渗进来,这一刻想起了柏林风雪里那个轮椅上的倔强背影。
阳光斜切过办公室斑驳的木地板,将两人交接书稿的剪影投在焦菊隐题字的院训墙上,上书
演员的生命,从踏上舞台的第一步开始,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观众,属于永恒的戏剧艺术。
对表演和演员事业充满执着的少女,再一次感慨自己来人艺的选择之正确。
这里是一个能叫她继续沉下心来雕琢自己的艺术殿堂,让她能够继续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
办公室外,突然传来《雷雨》排练的舞台雷声音效。
闷闷的,像谁在时光深处轻轻叩门。
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午餐后,冯远争带着年轻女演员小刘到人事处办理手续。
2008年人艺的人事工作由档官员马鑫全面分管,具体对接的是人事处副处长张芸。
张芸态度奇好,完全不像对待普通演员一样严肃,搞人事的,自然懂事也会来事。
就算不看首富和内地电影行业巨擘路老板的面子,也要看张合平院长的面子。
即便都不看,这位刘伊妃小姐本身也是业内资源丰富的女星,保不齐哪天就有事儿能“互相帮衬”,关系是要打好的。
毕竟还是属于体质内的单位,小刘再一次领略到了人艺这个艺术殿堂的多面性和特殊性。
“伊妃啊,以后有什么事儿随时打电话给我哦,你的合同、饭卡都收好,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和岗位津贴都是1号准时打到卡上。”
张芸笑道:“我知道你的身家不在乎这些,不过这是单位和国家的认可嘛,呵呵。”
“好的,谢谢张处长。”刘伊妃笑容温婉:“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张工资卡,第一份挂靠单位的工作,很新鲜呢!”
张芸不遗余力地拍着“驴屁”:“要说院里也是为了搞平衡,我看你做初级演员是大大屈才啦。”
“哪里哪里,我是来学习的。”
冯远争在一边默不作声地看着张处长的热情似火,演对手戏的小刘一脸懵懂,痴痴霉霉,好话照单全收。
挺好,这就是混体质的姿态。
面上你好我好,转头按照规则、制度、自己的原则行事即可,毕竟她又不靠这碗饭过活。
其实按照文件和合同上的说法,刘伊妃这样的应该叫三级演员,属于初级职称。
只不过说出来不大好听,张芸就换了个说法。
对其他年轻演员她可不会这么客气的,还关心你什么感受呢?
能来人艺就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奥!
刘伊妃跟冯远争离开人事处,边走边好奇地看自己的待遇情况:
“初级职称基本工资2500元,A制配角单场津贴500元,创作补贴220元,交通费、取暖费、住房补贴等各项杂费515元,一共3735元。”
小刘感慨道:“现在北平商品房均价已经破万了,这工资是有些低了,怪不得年轻演员往外跑呢。”
她又笑着打听:“冯老师,你一个月多少钱?”
冯远争开玩笑:“院里不让互相打听工资,一次罚款100块钱的,你别刚来就被罚款,回头再给你通报批评了。”
“是吗?”刘伊妃笑逐颜开:“那你一个月,够被罚款多少回的?”
冯远争轻咳了两下,低声道:“一百多回吧!”
“哇!待遇好高啊!”
“行了行了,你怎么跟路宽学坏了现在?尽拿我们这些穷酸取笑是吧?”
刘伊妃笑着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感觉挺有趣的,我已经确定第一个目标了,尽快升级!这个三级也太难听了!”
“哈哈哈!”
小刘在人艺的大半天就这么顺利又愉快地过去了。
从副院长濮存心,到老熟人冯远争,亦或是人事处张芸,都让年轻演员刘伊妃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一直到下午四五点,她强烈要求直接提上日程去参观和加入“适应性训练”,才遭遇了人艺职场生涯的第一个不愉快。
冯远争和小刘商量后,给她暂时定的A制配角是改编自曹禺同名作品《日出》的陈白露一角。
约莫五点多,北平暮霭沉沉,两人直接来到首都剧院的排练厅,《日出》剧组正在有序进行彩排。
放眼看去,基本都是电视剧里的熟面孔。
饰演银行小职员李石清的何冰;
饰演陈白露旧情人方达生的吴钢,和他现实中的的妻子、饰演顾八奶奶的岳秀清;
后者也是他在《人民的名义》里饰演的李达康的行长老婆欧阳菁;
以及被冯远争打断,准备介绍刘伊妃后,投来的目光淡漠的徐凡,也是裤子的现任老婆。
两人在1992年的电影《大撒把》中结识,小钢炮彼时还是个编剧。
暗生情愫后,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女的裤子对她展开追求,终于在1999年与原配离婚,和徐凡喜结连理。
从此徐凡成为了小钢炮的御用女主,跻身一线女星。
但忽略娱乐圈中这种导演和演员的狗血感情经历不谈,徐凡是在1991年从中戏毕业就进入人艺的尖子生,一直到2022年她官宣从人艺退休,无论职业生涯取得的戏剧表演荣誉还是口碑都颇佳。
冯远争简要介绍了刘伊妃的身份,其实这对于现场大多数演员们来讲都是不必要的。
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戏剧演员,都很难说没听过这位内地年轻女演员的名头。
从出道开始就绽放光芒,自2005年的“伊妃事变”后更是头条的常客,无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
“各位老师好,我是刘伊妃,今天刚刚到人艺来,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多学习。”
“欢迎伊妃!”何冰跟冯远争关系不错,率先鼓掌欢迎:“张纯如这个角色演的真好,总之我是看哭了好几回。”
吴钢老婆欧阳菁也释放着善意:“可不嘛!伊妃据说演之前体验了一年的生活,现在这么敬业年轻演员还上哪儿找?”
徐凡笑着走过来像其他人一样和小刘握手,又冲冯远争问道:“远争,小刘演什么角色啊?”
演员队队长冯远争有些讪讪道:“徐老师,刚想跟你商量来着,陈白露这个A制的角色,你看看要不你带一带伊妃。”
“反正你重心还是放在《蔡文姬》和《阮玲玉》那边,这个A制的你来演演肯定屈才啊!”
徐凡眉毛一挑,京片子张口就来:“怎么能这样呢?小刘没演过话剧,刚来就上《日出》不是胡闹吗,这也太不合规矩了,濮院长知道这事儿吗?”
排练厅里瞬时一片安静。
何冰、吴钢、岳秀清及其他大小演员都默不作声,不知道怎么场上的局势就风云突变了。
其实说起来,徐凡的话也不能算错。
这里还是牵扯到之前冯远争所讲的,人艺青年演员大量流失的问题。
2008年的徐凡是人艺的一级演员,她的角色主要是人艺的大剧《蔡文姬》和《阮玲玉》,另外就是2009年人艺的新剧《窝头会馆》,和濮存心、宋丹丹合作,饰演落魄格格金穆蓉。
但这个陈白露的角色,是她刚进人艺时的A制。
只不过现在确实没有一个能顶得起来的年轻女演员接班,她只能回来继续演。
无论是出于对《日出》负责的公心,还是因为冯小钢之前因为打记者暴露出的跟问界、路宽的矛盾这件私事(242章),徐凡的话都不能说有多错。
你是柏林影后不假,是内娱第一小花不假,但这是戏剧舞台啊!
你看看现场从何冰、冯远争到胡子花白的老戏骨张福元,谁不是在人艺待了十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