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625节

  《历史的天空》剧组在金陵的拍摄很快结束。

  剩余的戏份会在街道和历史场景被战火破坏后,回来继续补拍一些次要镜头。

  2007年2月,剧组一行来到了德国,准备在这里度过一段拍摄行程。

  在酒店下榻后第二天,路宽带着刘伊妃出门。

  柏林的二月,依旧裹挟着冬日的余寒。

  天空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铅灰色幕布严严实实地遮住,沉甸甸地压向地面。

  街边的树木,枝丫干枯而扭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偶有几片枯黄的叶子在枝头摇摇欲坠,随时准备被这凛冽的风扯落。

  街道上,冰冷的石板路透着彻骨的寒意,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柏林特有的政治意味的肃杀。

  青年男女并肩默默走着,都穿着过膝的大衣,裹紧了衣领。

  偶尔搭腔的一句话,呼出的白气瞬间被寒风卷走。

  “德国又没有我的戏份,干嘛不让我先去美国做准备?”

  女孩儿皱着光洁的眉头,面露不满,她在德国的简短戏份在金陵布景中已经拍完。

  路老板有些敷衍,顾左右而言他:“你是不是第一次来柏林?走之前我们抽两天去转一转。”

  “什么勃兰登堡门啊,国会大厦啊,柏林墙遗址啊。”

  “对了,冯远争有张照片,是他80年代和柏林墙的合照,那会儿还没被推倒,去看看?”

  小刘神色不善地看着他:“我得为美国的戏份做准备了。”

  “最后一场戏太重要了,我要去一趟PBS电视台感受一下,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和敌人激辩的状态。”

  “对了,在那之前,我还要去找一趟纯如姐的心理医生。”

  她倒不是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需要调整。

  是张纯如在1998年和日苯驻美大使齐藤邦彦辩论前,因为长期积压的心理问题产生了极强的焦虑。

  右翼对她的家庭的骚扰、寄来的带着子弹和恐吓的匿名信封、在公众面前澄清真相的巨大压力。。。

  她失语了。

  这是张纯如长期的精神高度紧张以及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后遗症,所幸很快就痊愈,没有耽搁她在PBS的掷地有声。

  小刘需要去调研一下这种症状的成因、表现等,尽量演得真实一些。

  路老板也不搭腔,就和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街道上,他们在欧洲的知名度较低,也很少有当地居民认得出。

  见他避重就轻,刘伊妃不乐意了,抱胸站着不走。

  “你是不是忘记过答应我什么了?”小姑娘双目晶晶地看着他。

  “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差最后一点了,我想尽善尽美地完成这个角色。”

  路老板仍旧一副惫懒的模样,让刘伊妃的质问像是击打在棉花上得不到反馈。

  “那你是不是也忘记答应我什么了?”

  “当我说你需要停下的时候,你必须停下。”

  刘伊妃俏脸寒霜:“我停了啊!跑《异域2》的路演、参加《鲁豫有约》的采访、还管着推特的推广,我不都照做了吗?”

  “那好,现在陪我逛逛柏林。”路老板耍起了无赖:“你就当是被我这个导演潜规则了,让你干嘛就干嘛。”

  小刘被他气得半死,抡起粉拳就想行凶!

  这个爱无能的洗衣机,好话都不会好好讲!

  “且慢!”青年导演眼疾手快地钳制住她的手腕。

  “今天是要去看看拉贝的后人,再去祭奠一下拉贝,这总不是和你的角色无关的事情吧?”

  路老板胡扯一通:“顺道看一看风景,把自己融入这方天地,有利于你更好地塑造人物。”

  刘小驴颇为无奈,既来之则安之,戴着耳捂上了他拦下的出租车,不想再听诡辩。

  出租车在柏林城郊的一栋老宅停下,提前过来的阿飞带着翻译,手中还拎着金陵带来的特产。

  按响门铃,开门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金发少女,眼眸清亮,看起来同刘伊妃差不多大。

  “路,你好,我是厄休拉莱因哈特的孙女,汉娜。”

  厄休拉莱因哈特是拉贝的孙女,今年也已经已经70多岁了。

  她又看向男子身边的女孩:“我祖母说得对,你和照片里年轻的Iris太像了。”

  汉娜礼貌地感谢了东方客人带来的礼物,领着众人刚走进客厅,就激动地大喊起来:“祖母!你的中国客人到啦!”

  里屋一阵响动,听到动静的厄休拉莱因哈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鹤发鸡皮却仍精神矍铄。

  她紧盯着小刘,嘴里喃喃:“Iris!是你吗?你又来看我了!”

  汉娜搀着她坐下,笑着解释:“祖母,这是扮演Iris的演员,你别搞错了。”

  “您好!莱因哈特夫人,Iris在美国忙工作,结束会来看您的。”

  “好,好。”厄休拉莱因哈特走近了才看清刘伊妃的面容,的确年轻得有些过分。

  路宽让阿飞把礼物奉上,小刘也在环顾屋子的陈设。

  的确和张纯如手记中讲的一样,简陋朴素,这些年都没有变。

  厄休拉看着这些来自中国金陵的礼物感慨万千:“1936年我到过金陵看祖父,那时候我才六岁,还记不清太多东西。”

  “这些食物的包装让我想起了1948年的那个冬天,多么善良的中国人民啊。。。”

  厄休拉年老易感伤,浑浊的双眼当即掉泪。

  1945年二战结束后,拉贝因为自己的纳粹党员身份被调查、革职,几乎无力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全家的处境极为艰难。

  1948年初,拉贝一家穷困潦倒的消息传到了金陵。

  金陵市民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很快就募集到1亿元法币善款。

  当年3月,这笔捐款在瑞士购买了奶粉、香肠、咖啡、黄油和果酱等食品,连同金陵当地特产一起,分装成4个大包裹辗转寄给了拉贝。

  从1948年6月到1949年4月,金陵人民每个月都给拉贝寄一包食品。

  这些食品挽救了陷入绝境的拉贝,他给金陵市民回信:

  你们的善良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我想念那片土地。

  厄休拉开始娓娓地讲述,当年拉贝回国信守了承诺,向德国当局通报了鬼子的暴行,却因此被盖世太保逮捕。

  尽管拉贝被保释了出来,却被要求自此不得就金陵的暴行进行演讲,谈论和写作。

  一直到1996年,张纯如在华盛顿国家图书馆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

  拉贝带着金陵牧师马吉记录着鬼子暴行的胶片返回德国,要以党员的身份觐见戈林和希特勒,向世界揭发暴行,怎么会从此杳无音讯呢?

  由此她通过大使馆寻访到了拉贝的孙女厄休拉,通过交谈、劝说,这才使得尘封了近60年的日记重见天日。

  张纯如花了15个小时将所有日记影印下来,一份寄送到国内作为证据,一份送到纽约举行了面向世界的发布会。

  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这份几乎是铁证一般直指鬼子暴行的《拉贝日记》的问世。

  历史总是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刘伊妃在张纯如的手记中看到是一回事,但经过这位当事人亲身讲述又是另一种极逼真的感受。

  历史缝隙里这些相濡以沫的微光,正如博物馆展柜里那盏千疮百孔的马灯,纵然玻璃破碎、铜锈斑驳,却永远封印着照亮过至暗时刻的温暖。

  在黑暗的历史之外,拉贝和金陵市民的将心比心和知恩图报,都给予了她很多人性的力量。

  包括这部电影的导演路宽,这样的面对面交谈,也赋予他更多更细腻的情感和笔触,化作镜头语言讲述给观众。

  中午11点,一行人来到了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园。

  拉贝的墓地这会儿还很简陋,在一株柏树下用四方的水泥砌出方形,没有墓碑和墓志铭,遑论铜像。

  只有木牌上简单地记叙了两行文字:

  约翰-拉贝,1882.11.231950.01.05

  小刘看得心下恻恻,踮起脚尖悄声在路老板耳边低语:“我们能资助他们一家吗?起码修一座像样的墓碑。”

  “嗯,我和金陵方面沟通过了,这是必要的。”

  事实上,后世2013年金陵给拉贝修建的纪念墓园就会落成,墓碑用金陵的雨花石凿制,堆满了来自中国的竹子、梅花、菊花。

  后世口罩期间,金陵方面接到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拨来的物资求助电话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和国内多个部门、机构、企业立即行动起来。

  一批由纪念馆、金陵当地药企等单位捐赠的医疗物资,送到德国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托马斯拉贝手上。

  后者像他当年的祖父一样潸然泪下,回信感谢善良的中国人民。

  路宽和刘伊妃两人将带来的花束放下,鞠躬向这位和张纯如一样的正义天使致意。

  “呀!这不是刘伊妃吗?!”

  两人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乡音,回首是两个华裔面孔的女孩。

  知道在墓园喧哗不礼貌,刚刚惊呼出声的女孩连忙捂住嘴巴,又神情激动地上前:“茜茜,我是。。。我是你的偶像!”

  “不对不对,我是你的粉丝!”

  另一个女孩儿又好奇地抬头看了眼刘伊妃身边的男子,熟悉的那张浪荡不羁的脸颊映入眼帘,嘴里没忍住蹦出个“洗”字,又戛然而止。

  “路导好!路导好!”

  两个小刘的粉丝瞬间就明白,这是剧组到了德国了。

  太好了!可以去求签名了!

  刘伊妃温和地冲他们笑笑:“你们是来纪念拉贝先生的吗?”

  “是啊!”圆脸女孩儿迫不及待地回应:“我们是柏林洪堡大学的留学生,一直关注茜茜你的动态呢!”

  “自打从你们的宣传里知道拉贝先生在金陵救了很多同胞,现在很多留学生都自发地来献花、纪念。”

  刘伊妃嫣然一笑,和刚刚闻听拉贝和金陵市民的互动一样,心中有一股温暖流淌,熨帖着四肢百骸。

  这是对她这段时间辛苦付出的最大褒奖,也是拍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谢谢你们,要不你们先纪念拉贝先生,我们一会儿到墓园外面再签名、合影。”

  偶像的体贴让两个女孩激动地不住点头,转身收敛了喜色,肃然地献花、鞠躬。

  墓园外,亮明身份的神仙姐姐又吸引了几名华裔面孔凑过来,甚至还有韩国留学生。

  “哦!路导!茜茜!”

  “路宽导演!安宁哈噻呦!”

  “怪不得最近学校里搭了个摄影棚!”

  刘伊妃宠粉,拿过相机塞到青年导演手里,回头冲大家微笑:“今天你们走运了啊,天才导演亲自掌镜。”

  粉丝们小小地欢呼了一阵,又偷眼瞧着这两位的互动,传说中的绯闻男女,今天现场吃瓜一番。

  路老板自然没拿什么架子,拿起数码相机咔嚓咔嚓就是一顿拍,各种中心构图、三分构图、对称构图。

  这年代留学生们素质都比较高,翻看着相机的照片啧啧称叹。

首节上一节625/72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