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大的好处是每台电视机节约了8美元的成本,14寸线的单台利润上升到2100卢比。
只不过两条线太少,还要再扩大一倍才能勉强满足孟买工厂的产能。
18寸线的显像管也在筹备,预计上半年投产,到时候黑白电视机的主要型号,苏尔电器就将全部拿下。
每个月11万台产量中,有10万台是14寸产品贡献。18寸电视机刚投产不久,暂时产量每月只有1万台左右。
不过无需担心,下个月又有两条18寸线上马,产能轻松翻倍。
除此之外新建的18寸彩电生产线也在紧锣密鼓的调试,这比原计划提前了几个月。
没办法,苏尔电器和NEC合资的彩电,即使卖18000卢比的高价,也不愁卖啊。
事情果然如马邦商务部长布吉巴尔说的那样,印度虽然宣布加入WTO,只不过关税壁垒并没有消失。
政府的说法是在未来五年,逐步降低关税,以给本土企业适应的时间。
消息一出,各界人士欢欣鼓舞。
进口货的价格并没有降低,民众最后还是只能选便宜的国产货。
这对合资公司来说是利好消息,新推出的18寸彩电,没多久就销售一空。
比起进口原装货25000卢比的高价,还是18000卢比可爱的多。
SUR-NEC用的也是日本技术嘛,质量肯定有保障。
于是在这种奇怪的心理下,罗恩原本以为会反响平平的杂交货,尽然很快就卖光了。
他还指望NEC放弃这条上产线,然后苏尔电器白拿走呢。
现在倒好,那个小田兴奋的上蹿下跳,一个劲的喊板载!
罗恩能怎么办?既然市场已经探明,当然是趁胜追击。
合资彩电赚得钱要分给别人,那还不如自己赚。
他直接向东大下了二十条彩电生产线的超级大单,分批交付,14寸线和18寸线都有。
孟买这里会最先投产,古吉拉特邦、北方邦、泰米尔邦预计在一年内陆续安置到位。
准备大干一场的不止他,还有小田。
“苏尔先生!”
“恭喜啊,小田先生。”罗恩笑眯眯的道贺。
“你可回来啦,快!车间已经停工了,你需要立即拿出决定。”
“什么情况,我不是让他们全力生产吗?”
“没有配件,显现像管全部用完了。”小田着急道。
“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我记得进口部件,都是你在负责沟通。”
“上一批货你还没给钱,这一次要的更多,两万只!”
“之前的定金不是给了吗?”罗恩奇怪道。
“那只是定金!定金不是全款!”小田气的跳脚。
“你别急,听我慢慢忽悠不,听我慢慢解释。”罗恩示意他稍安勿躁。
第278章 你也不想
合资公司生产的彩电,其彩管和电路板都是用的原装进口货。
当初和NEC商定的价格是180美元一套,孟买的工厂总计订购了一万套,价值180万美元。
但是嘛,罗恩肯定没那么钱给他的,更何况是稀缺的美元。
于是在他三寸不烂之舌的忽悠下,NEC同意了合资公司赊账的请求。
谁能想到这批货卖的这么快呢,现在那条合资生产线已经停工。
小田急了,产品这么受欢迎,当然要趁胜追击,NEC也有合资公司40%的股份。
每台售价18000卢比的彩电,成本只有300美元,扣除各种成本、渠道分成,净利润6000卢比。
这个数字很不错了,每台利润NEC能分到2400卢比,相当于78美元。
另外别忘了,彩管和电路板他们还要再赚一次,加起来的总利润近140美元。
印度市场广大,对于走量机型来说,那意味着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
NEC不得不重视,小田接到上司的命令,要求继续扩大产能,尽可能的抢占市场。
从市场规律角度来说,这当然没错。
只是合资公司成立至今,无论是生产线还是原材料,苏尔电器从没一次结清过。
不给钱就罢了,印度佬竟然还开口要求他们继续发货。
小田快气炸了,他打电话给罗恩,又是投诉,又是威胁。
最后好不容易才能要来上批货的订金,60万美元。哦不,没有美元,是1800万卢比。
印度现在很缺美元,只有卢比,你爱要不要。
小田捏着鼻子认下,不过想要NEC继续提供核心配件,说什么也要先打钱!
“小田先生,才一个月时间,卖出去的电视机货款根本没收回来,合资公司手里也没钱啊。”罗恩两手一摊。
“什么时候才能回款?”小田穷追不舍。
“印度这边通常是六个月。”
“六个月!”小田惊叫。
“这很正常,不是吗?印度很大,路又烂,很难在短时间内联系每一个经销商。”
“那也太久了!压货半年会把整个公司拖垮。”
“如果你想在市场上赢得竞争,那就得提供比别人更宽松的回款周期。不过你放心,印度人有情有义,绝不会赖账。”
罗恩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不怕小田去查,他早就和经销商串通好了,只要小鬼子问就这么回答。
苏尔电器的真实回款周期其实只有一个月,在印度这种地方,钱离开视线太久那就不是你的了。
除了一些大型贸易公司、商超,其他小经销商甚至都是现结。
那一万台彩电贡献的六千万利润,早就被罗恩揣到了自己的腰包。
吐是不可能吐的,那是他的钱!
“既然如此,下批货的定金总得付吧。”小田退而求其次。
“公司账上已经没钱了,”罗恩为难道,“当初成立的资本只有200万美元,支付设备订金60万美元,核心配件的订金也是60万美元。钱都在NEC那儿,剩下的大多用来支付员工薪资。”
“这…这…”小田傻眼了,仔细一算还真那么回事。
“小田先生,你放心!只要坚持六个月,六个月后咱们一定有钱!”
小田有些犹豫,他舍不得合资产品的火爆市场,却又对印度人的信誉抱有疑问。
“你也不想刚刚打响名声的产品夭折吧?每个月一万台哦!不,如果再加两条生产线的话,那就是三万台!”
“不可能!第一条生产线的钱,你们还没结清!”
“那就再加一条,再加一条,以后就是双倍的收入!”罗恩比划着手指,“五年内,根本不愁销量。”
“必须签订协议,六个月之后,结算全部尾款。”小田十分纠结的答应下来。
日本国内现在的情况十分不好,NEC总部现在正寻求一切让财报好看点的办法。
泡沫后的寒冰期,来了。
另外每月一万台的销量,真的不少啊。而且看这情况,还是供不应求。
他没法对白花花的利润无动于衷,印度市场果然大的超乎想象。
“行!”罗恩拍板答应。
协议这种东西,他签的太多,阈值已经被拉高了。
小日子还是不了解印度,以后他们会慢慢适应的。
倒是合资公司的发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每台净利润6000卢比真的不少。
即使扣掉NEC的40%分成,依旧是苏尔电器目前产品中最赚钱的一种。
合资产品赚的钱也是钱啊,罗恩没道理撒手不要。
让停下的生产线早早开动才是正理,每耽搁一天,那都是损失。
不仅如此,还要继续扩产能。小田想大干一场,他也想。
就是便宜了NEC,以后能跟着赚点订金什么的。
可惜小日本不同意把彩管生产线提前搬到印度,非要等到两年期满。
核心部件被卡脖子,大半利润全被他们拿走。
妈的,140美元,合计4340卢比,赚得比苏尔电器还多。
说到底还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放心,这就是罗恩等不及从东大进口彩电生产线的原因。
卖不了高端价格没关系,但利润绝对是迄今为止最高的,比合资产品还要高。
不用太久,三月份苏尔电器的彩电就将上市,依旧会是市场最低价。
接下来的两周,罗恩基本都把精力花在了苏尔园区上。
跟一年前相比,这里完全是大变样。
总部大楼已经封顶,二十多层的大厦在如今的孟买非常瞩目。
银灰色的外墙立面已经粉刷完毕,工人们正在内部做水电装修。
接下来还要做精装,预计半年后完工投入使用。
大楼东边的厂房就更多了,就像长蘑菇一样,每个月就冒出一顶。
12条总装线、20条零件生产线,合计15座厂房,非常气派。
光是硬件投资,罗恩就砸了一千两百万美元。
如果再算上进口的原材料、工程开支、人工成本,两千万也打不住。
在90年代的印度,这绝对是大手笔。
不过投资都是值得的,只短短一年,苏尔电器不仅回本,还赚了十多亿卢比的利润。
以后每个月,不算未下线的彩电,罗恩净入账就有2亿卢比。
当然随着其他几座分工厂投产,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现在孟买工厂又在上马电饭煲和榨汁机这两种产品,依旧要托东大的福。
电饭煲不用说,美的、格兰仕、半球电器、三角牌一大堆国货早就冒头。
这种产品没什么技术含量,东大早就实现全产业链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