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在80年代也想到印度发展,结果政府许诺的土地,在三个月后又被批给了一家本地私企。
索尼和松下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和印度政府谈合作,谈到今天也没进来。
NEC已经进展神速了,好吗。
他们前前后后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搞定谈判并完成签约,甚至厂房都快完工。
跟同行们的马拉松相比,NEC的进展,简直跟开挂一样快。
传说中印度人办事拖拉,还会耍心机,都是谬传!
NEC作证,它遇到的都是印度好人!
你看定金二话就打过来,比某些日本同行还效率。
太美好了,流程顺利的不像话。
为了彰显日本人的信誉,NEC也极力配合。他们准备发包的是全新生产线,足够用上数十年。
当然啦,后续该收的服务费、授权费,也不会少。
一码归一码,真正的收费大礼包还在后面。
巧了,好人罗恩也是这么想的。
这一波,属实是双向奔赴。
彼此各怀鬼胎,都想着等后面捅刀子,结果就是前期效率高的出奇。
孟买报纸已经把这次合作,吹嘘成印日经济踏入新阶段的典范。
苏尔-NEC的产品还没开卖,就已经有了名声。
没办法,这年头印度人也崇洋媚外。
进口货天然比国产高人一等,有钱人家里都以用洋牌子为荣。
苏尔电器也需要借一借NEC这张皮,电视机这种昂贵的电器,电风扇完全不能比。
花了上万卢比,谁不想买质量更可靠的进口货?
嗯,这就是现实。
不怪印度人民这么想,印度国货确实稀烂,苏尔电器已经算是一股清流。
彩色电视机项目已经就位,阿希什的黑白电视机进展也不慢。
第237章 拉响警钟
不仅印度缺美元,东大也缺。
虽然今年的汇率并轨改制,让情况得到缓解。
但根据规定,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外汇收入卖给指定银行,再由银行集中管理。
说白了,外汇额度还是不能自由支配,远没达到富裕的程度。
在听说阿希什用美元支付黑白电视机生产线,还一买就是两条后,那些正愁没地方淘汰破烂的厂商喜出望外。
他们纷纷主动找上门,好酒好菜伺候阿希什等人,只为把厂子里的累赘尽快出手。
最初30万美元的报价,因为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加入,竟然直奔20万美元而去。
最后还是有关部门看不过去,居中协调了这次交易。
魔都某电视机厂近水楼台先得月,两条八成新状况良好的生产线,折价45万美元。
本着首次交易,来日方长的原则,他们还送了阿希什两套维修备用件。
当然,在罗恩的首肯下,阿希什代表苏尔电器也礼尚往来。
他们和东大这里的几家电视机配件厂签了份合约,主要内容是采购某些核心部件。
按照约定未来两年内,苏尔电器将从红光、上电等配件厂,进口20万只显像管和电路板。
没办法,显现管这种核心零件,印度搞不定,只能进口。
不过东大的报价非常便宜,14寸显像管每只20美元,折合人民币172元,约等于620卢比。
当接到阿希什打回来的电话时,罗恩以为自己听错了。
显像管这种东西,他不是没去国际市场咨询过。
同样的14寸显像管,欧美报价100美元一个,日韩便宜点,80美元。
东大的报价只相当于他们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妥妥的骨折价。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买啊!
其实他们不知道,东大的厂商在报完价后也忐忑不安。
因为这玩意儿国内产能过剩,而且还处于淘汰的边缘。黑白电视除了农村地区还有销量,城市居民早就不闻不问。
他们生产一只14寸显像管的成本只有100元左右,卖给印度佬172元,属实已经赚麻了。
接着奇怪的一幕出现了,阿希什想还价又不敢还,东大的厂商想让步又怕露怯。
麻秆打狼,两头怕。
最后阿希什试探性的要求他们承担运费、以及后期的培训费用,东大厂商立刻答应。
好啦,一个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一个意外开拓了创汇渠道,皆大欢喜。
签约的时候气氛极其热烈,就和NEC在孟买签约时一样。
罗恩对这笔交易是极其满意的,他找到了财富密码。
电视机的主要成本就是显像管,约占整体的30%-50%,其他零件印度自己能搞定。
算上关税、其他配件、人工、电力各种成本后,苏尔电器生产一台14寸黑白电视的总成本大概在1700卢比。
妈的,这下真造不如买了。
印度本土的黑白电视机售价没有低于8000卢比的,这怎么玩?
有那么一瞬间,罗恩甚至都打算以后就当买办了。
东大的产品到印度国内,完全是倾销,根本没有对手。
可惜买办的路走不长,过两年印度完全放开国门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盯上这块市场。
没有技术优势,不能跟上迭代的脚步,被淘汰是必然。
好在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罗恩完全可以先从买办开始。
1700卢比的总成本,对印度国内的另外两家同行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
不过这件事要低调,不能像和NEC合作时那样,大肆宣扬。
印度和东大的关系,懂得都懂。
罗恩只能悄悄的进村,不能打枪滴不要。
正好有NEC在前面掩护,问题不大。
根据阿希什的消息,从东大来的生产线预计一个月后就会到港,快的不可思议。
罗恩很期待,他想亲眼看看贴上苏尔logo的电视机下线。
然而北方邦老家的来电,让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孟买这里的事,矿场那里有麻烦。
穆纳现在更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天堂里,他不仅隔三岔五能吃到咖喱烤鸡肉,还能有时间看书!
多么奢侈的一件事,那是有钱人和老爷们才有的特权。
现在穆纳也有这种特权了,那是主人给他的恩赐。
摆在他床头的几本书就是证明,从印度百科到社会风物介绍,包罗万象。
穆纳很珍惜这些书,就像对待卢比一样。
不过他通常不在屋里看书,因为那个多吉每次都会冷嘲热讽。
多吉一心想离开矿场,回到瓦拉纳西或者跟在他主人拉坦身边也行,但始终未能如愿。
他把怨气都撒在了穆纳身上,两人同居一室,相距不过一米,却从来没有说过友好话。
就连一句“你好”或者“你妈妈身体怎么样?”,类似的问候都没有。
多吉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他贴在墙上的不下二十张神像鞠躬祷告,口里念念有词“,,”。
这时候,他会用眼角的余光瞥看穆纳,好像在说:“难道你不做祷告吗?你是干什么的?是牧民伪装的叛徒吗?”
穆纳气不过,一天傍晚,他来到集市上,把所有能找到的罗摩大神和猴神的神像全部买了下来,大概有二十四五张。
他把神像都贴在了房子里面,这样,在拥有的神像方面,他就和多吉平起平坐了。
每天早上,向这些大神们鞠躬之后,他们两人都不甘示弱地大声祷告,都想压过对方的声音。
坚持了几天之后,穆纳却及时醒悟,他完全没必要和那个家伙浪费时间。
有这功夫,多看点书不好吗?
于是在多吉得意洋洋的眼神下,穆纳不再和他比拼谁对神明更忠诚。
穆纳起的很早,太阳未出,公鸡像发了疯似的在村子里叫个不停。
他小心翼翼的离开屋子,带上书本,朝着矿场附近的小山头上爬。
太阳将出未出,山脚下面的池塘波光粼粼。偶尔会有石头从山头上滚落下来,一路翻滚轰鸣着冲进池塘。
掉进水里的石头有一半没在水中,表面光滑而湿润,就像大号的鹅卵石。
池塘的水面上开满了荷花和睡莲,花间涟漪泛起点点银光。
村里的水牛照例着池水,咀嚼着睡莲叶子,所到之处鼻子会拱出一个大大的V形波浪。
太阳慢慢升起,将它的光辉撒在水牛身上,撒在穆纳身上,撒在这片大地之上。
穆纳抬头向上看,那里有一堵石墙,墙上的一排排望孔在日出时宛如一道道鲜艳的红线。
没错,山头上有一座古堡,村里人更喜欢叫它黑堡。
据说黑堡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于是谁建造的没人知道。
也许是奥斯曼人,也许是波斯人,也许是英国人,或者其他曾统治过印度的外国佬。
穆纳不屑的撇撇嘴,他看过历史,明白印度从未真正自由过。
开始是牧民说一不二,然后轮到英国人对他们呼来喝去。
四十年代英国人走了,但只有白痴才相信印度真的自由了。
现在黑堡早已弃之不用,一群猴子占堡为王。除了牧羊人有时会到那附近放羊外,就没有什么人上去过。
离得越近,猴群吱吱的叫声越明显。它们矫健的身影沿着城墙蹿来跳去,爬高逐低,有时相互厮打,就像死去的黑堡战士附身,要重新进行他们的决战。
穆纳爬到山顶、穿过大门,进入黑堡。
他环顾四周,这里只有几面破败不堪的墙壁,还有一群惊慌的猴子远远地看着他。
山脚下池塘里的石头,大概就是从黑堡的石墙上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