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都有不少人知道,李老板从哪打听到的?
除非……
颜礼眯了眯眼睛,除非小马奔腾也想拍三国。
易安虽然没立项,但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找了人研究剧本,还打听了一些导演和外景。
这种情况在圈子里很常见,一般也没多少人在意,但如果对方也在搞类似题材,干的事撞上了,很多事就不难猜了。
《新红楼梦》搞的如火如荼,圈子盯着四大名著当然不止易安一家。
比如永乐就惦记《西游记》,张大胡子也说过拍完金庸拍四大名著之类的话。
央视那边也传言有人张罗要重拍《水浒传》,把当年央视水浒因为成本压缩剧情的遗憾弥补,好像导演都找好了,曾拍过《天下粮仓》的吴子牛。
颜礼也没太当回事,计划和实施,这两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上亿的投资,以及制作这么大的项目,方方面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没几家有能耐运作。
更何况,四大名著这种国民级IP,影响很大,不是谁想拍就能拍的,你有钱都不行,相关单位得点头。
易安有钱、有资质、有关系,一般人想抢项目那是瞎了心。
就算有牛逼的,颜礼也不是吃素的。
好的结局,大家合作分饼,坏的结局,一拍两散,颜礼搞不了,别人也甭想搞。
别看颜老板笑眯眯,谁拿他当吃素的谁就是真傻逼,成事不容易,坏事简单的很。
所以,当得知小马奔腾也惦记上了三国,颜礼并不紧张。
小马奔腾和李老板有些实力和背景,但还从颜礼手里抢不了肉。
而且李老板主动凑上来提这事,他更倾向其来找他合作。
果然,李老板后面话里话外,有点想和易安合作开发《新三国》这个项目的意思。
颜礼倒是不反对和小马奔腾合作。
前面就说过,这个项目太大了,易安一家肯定吃不下,更不用说颜礼胃口大,还惦记《新水浒》。
两部名著,打底2亿+的投资,不光是钱,还涉及方方面面各种资源。
所以颜礼不可能只靠那帮金主投资人就可以搞定,没有小马奔腾,颜礼也会找其他合作方。
小马奔腾敢惦记《新三国》,自然是有几把刷子的,拉这么一个合作伙伴,能给颜礼省不少事。
不过,合作归合作,很多事还是要掰扯清楚的,免得将来被动。
比如塞个演员啥的,作为投资人,小马奔腾是有这个权利的,但塞人也得看怎么塞。
颜礼记得《武林外传》那个白展堂好像就签了小马奔腾。
到时候李老板非让其演赵云啥的,长坂坡七进七出都容易觉得赵云使得是葵花点穴手………
…
在《赤壁》剧组的晚宴上,颜礼和李老板聊了不少《新三国》。
一直到晚上去范小胖房间探班,他还忍不住念叨这事。
范小胖倒是知道颜礼有考虑拍《新三国》,没想到进度这么快。
她对这部剧还挺有兴趣的,琢磨自己可以客串貂蝉,如此加上杨玉环,四大美人她算演俩了。
颜礼倒是无所谓范小胖客串与否,刚才和李老板聊了一阵。
后者性格豪爽,谈合作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展示了诚意,颜礼整体还是挺满意的,不过对方的条件却让他有些犹豫。
李老板希望《新三国》的导演可以考虑他们公司的当家导演高希希。
听其的意思是,高希希很想拍三国,小马奔腾参与三国项目,也和其有不小的关系。
拥有《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搭错车》等剧的高希希,也算是业内名导了。
水平还是有的,只是他从来没拍过这种大型历史题材,颜礼对其并不信任。
但话又说回来,不用高希希,用谁呢?
易安的几个导演肯定是没有这个水平的,即便是鞠觉亮,颜礼也不看好。
张黎?
论历史题材,这位算是代表了,《走向共和》口碑极佳,但这位的风格比较偏艺术,叙事和塑造人物复杂。
《新三国》至少上亿投资,颜礼希望风格通俗一些,大众接受度高,才可以多卖钱。
胡梅?
《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这两部剧同样让她成为历史题材的大导。
不过对方已经接了《新红楼》,档期错不开。
而且颜礼个人觉得胡梅导演的权谋戏还可以,但是战争戏是个弱项,《汉武大帝》的战争戏其实比较一般,甚至还没《薛仁贵传奇》好看。
陈家林?
《康熙王朝》《唐明皇》《武则天》的导演,擅长宏大叙事和帝王将相的人物塑造。
不过这位可能岁数大了,市场把握能力下降,近几年的几部作品反应都比较平平,有一定风险。
还有就是冯小宁和孔生。
前者颜礼和其合作过《薛仁贵传奇》,配合还算不错,有一定的默契和信任。
特别是战争戏,颜礼对其评价不低,外界也对《薛仁贵传奇》的一些战场桥段颇多赞誉。
后者是从情报里扒拉出来的,说其是未来最好的电视剧导演之一,且堪称万金油,什么题材都可以拍,还能拍好。
颜礼对其早就有想法,称一称斤两,说不定还能挖员大将。
第274章 卖片之王的传说依旧璀璨
易安公司,会议室
颜礼走进来,负责发行副总肖贯,以及发行部总监和多个负责人一齐起身打招呼。
“颜总。”
“大家坐。”
颜礼压了压手,径直到会议室的主位坐下,其他人陆陆续续坐下。
“嚯,有新人啊。”
颜礼看着会议室最下首的两人,发行部算是颜礼一手带出来的部门,打的交道也多,所以高层和大部分中层几乎都认识。
当老板的,要是嫡系属下的脸和名字都记不住,对管理不一定有负面影响,但缺了几分正面影响。
颜礼记性还不错,在这方面也算在意。
公司的人才和表现突出的员工,他都会特别记一记,甚至会记住履历。
很多时候,他和不熟的下属碰上,有聊天的机会,主动赞赏肯定对方的履历成绩,鸡血效果比加工资还管用。
不但可以打鸡血,也让他的个人威望和口碑在公司骨干和基层员工心中一向不错。
少有一些内部失误,也会被下面人理解为几个副总或总监碌碌无为,辜负颜总信任,德不配位巴拉巴拉。
发行部总监主动出来介绍,这俩是公司新提拔的负责人。
颜礼看着其中一个头发比较长的:“杨渠,老人了吧,我记得《仙剑奇侠传》的时候就在。”
杨渠没想到颜礼记得自己,有些激动的起身:“是,颜总,我是04年末进的公司,《仙剑奇侠传》是我第一个项目。”
颜礼开了句玩笑:“那你升的不慢,好好干,给你们肖总和总监点压力。”
易安发展的快,内部员工晋升速度也不慢。
毕竟公司2002年年末注册,2003年初才算是正式创办,真正进入发展期的是2004年开始,2005年才开始崛起。
整个公司,算上颜礼和林家川在内,也没有一个在职五年以上的。
杨渠加入公司不到三年,晋升到可以单独负责发行项目的负责人,勉强也算是中层,速度其实谈不上快,但也不慢,属于可以进入颜礼视线的可培养人才了。
旁边另一个新提拔的负责人有些羡慕的看着杨渠。
他资历和杨渠差不多,但运气不好,没怎么在颜礼督导的项目待过,颜礼对其有点印象,但不算多。
不过颜礼也没有冷落他,随口勉励了几句,但明显没有杨渠有排面。
管理很多时候需要平衡,很多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形成一定的差异。
有了差异,才会制造出满足感和需求感,让两者都可以为我所用。
嗯,反正就是不当人!
两个新负责人只能眼巴巴的等着颜礼开口,然后应话,不好接的只能腼腆傻笑。
作为公司高层和颜礼嫡系心腹的肖贯就不用顾虑这么多,借着颜礼的玩笑叫苦。
“您天天这么撺掇人,搞的这帮小子天天盯着我,晚上加班的白头发都熬出来了。”
颜礼瞥了一眼肖贯的头发,他要是没记错,这小子刚来公司就有点少白头了。
“你要是真压力大,要不休息休息?”
肖贯面色一正:“我爱加班,我就喜欢迎接挑战。”
易安主管发行的副总这个职位他可舍不得让人。
除了基础的工资奖金,作为发行部的直属上司,发行部的绩效也有他的份。
而且现阶段颜礼亲自挂帅的项目越来越少,很多重点项目由他负责,卖好了同样有奖金。
除了钱之外,作为易安发行的总负责人,他少不了和各大剧组公司打交道,如今在圈子里也算是一号人物。
要钱有钱,要威有威,小日子别提多舒坦。
而在肖贯心里,还有点小心思,随着颜礼摊子越铺越大,名下公司企业越来越多,其的精力肯定有所转移。
易安目前的总裁是颜礼,将来说不定他会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或者设立一个职位,替他在不在的时候管理公司。
毫无疑问,肖贯是热门人选之一,他也惦记着成为这家影视巨头的掌门人。
休息?
他恨不得睡在公司,让颜总看到他满满的忠诚。
“行了,不逗闷子了,聊正事吧。”
颜礼和老下属开会,尤其是非重要会议,喜欢开开玩笑,活跃气氛,也拉近感情。
相熟的下属和老员工也都习惯了,不过,像刚才的话题,估计有些敏感,连发行部总监都没敢搭茬。
颜礼可以调侃,肖贯可以自嘲,他要是顺势接茬,搞不好被惦记上。
意识到玩笑没开好,颜礼主动揭过,开始正式开会。
发行部总监主动打开了会议室的电视屏幕,开始讲诉这几个月发行部的业绩,以及重点项目的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