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情报王 第335节

  《刘老根》《马大帅》及《乡村爱情》等诸多系列,甚至是一些二人转和小品集锦,颜礼全要,价格可谈。

  此外,囤积版权的艺安并且有意和赵家班签长期合作合同,未来X年,赵家班作品的网络版权,艺安悉数购买,拍一部,买一部。

  赵苯山是个精明人,但也扛不住有人主动送钱。

  在换钱发展公司和放在库房里吃灰两个选择,赵选择了前者。

  不过,那个长期合作的合同,赵苯山稳了一手,可以卖,但是价格按照彼时市场定,艺安同意。

  颜礼还是挺满意这次合作的,赵苯山和赵家班的受众和固定收视群体不少。

  或许上限有浮动,但可以保下限,对艺安的版权战略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除了赵家班,近两年在京津冀一带火速窜红的德云社,艺安也与其展开长期合作。

  派遣拍摄团队在其小园子和专场时录制相声,然后授权给土豆网。

  德云社现在的名气,多多少少有艺安录制的那些高清相声视频的功劳。

  此外,西南一带的巴蜀笑剧,香江粤省一带栋笃笑,魔都周边的滑稽戏,艺安也会试着拿下一些优秀团队和艺人的作品版权。

  至于曲艺戏剧暂时没动作,以上这些地方喜剧,比较受欢迎,也能吸引到一些互联网的网友。

  但戏曲就不一样了,现阶段能上网的,喜欢听戏听曲的真不多。

  虽然颜礼没明言,但现阶段易安的版权采购,很多时候不再以版权囤积赚钱为目的,而是越来越代入一个【互联网片库】视角。

  尽可能的求全,并且吸引各种各样的网友和观众。

  等国内的收的差不多,如果仍有资金的话,也会考虑国外的一些版权。

  随着艺安的【互联网片库】越来越庞大,大到就可以决定一个视频网站的生死,颜礼的产业链就可以再多一个环节了。

  …

  东城,朝阳门左近,

  韩三爷看着刚换上不久,有些崭新的招牌:“礼茗轩,以礼待客,茗茶传情,好名字啊。”

  “您就别寒碜我了,这原来叫乐茗轩,取的就是老板的名字,我接手之后,一脉相承,把自己名字换上去了。”

  颜礼笑了笑,这段时间交际应酬多了,感觉没个固定地点不太方便。

  搞个餐厅或者会所啥的动静和投资太大,索性就盘一个茶室,便宜清净,还占一个【雅】字,显得有格调。

  颜礼带着韩三爷参观了一下,茶室不算多大,二三百平左右。

  有一个大厅,包含一些散座和卡座,还有专门的表演茶台,然后就是几个私密包间,同时售卖茶叶和提供茶点小吃。

  定位略显混乱,既不休闲,也不商务,所以才会导致之前那个老板干不下去。

  颜礼接手时间太短,还没有做出改变,但已经不再接散客了,后续装修调整后,会走高端商务社交路线。

  以颜礼的人脉,这家茶室是不会缺客户的。

  就算是缺也不要紧,颜礼就没指着茶室赚钱,只是作为一个社交应酬的地点而已,自己的地盘更放心。

  到了包间,服务员上茶,颜礼和韩三爷寒暄一阵,后者开口说起正事。

  “这回我是请你帮忙来了。”

  颜礼笑了笑:“就您在圈子里的地位,还能有事把您难住。”

  韩三爷摇了摇头:“我这身份,看着风光,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己,为难的事多了。”

  中影势大,但不是韩三爷自己的,从公司和更上层的角度出发,自然无往不利,但有些事不能动用中影的资源,就得韩三爷自己出来找人了。

  颜礼点点头,没有等韩三爷开口,就主动表示:“要是我没猜错,您找我,是为了姜闻姜导的电影吧。”

  当年拍《鬼子来了》,坊间传闻姜闻被禁导五年,真假不清楚,但姜闻这几年一直拍戏,直到过了五年,才筹拍自己的新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不过,姜闻是个好导演,但却是一个能花钱却不赚钱的导演。

  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还是胶卷拍,正常电影的成品和素材比例是1:3,这部电影是1:15。

  不但烧胶卷,姜闻拍戏也任性,据说有一次找了500名群演,结果姜闻不拍了,让他们领钱走人。

  当时的监制是香江电影人文隽,都快被他逼的崩溃了。

  剧组多次超支,最后是借钱拍的,虽然赚了钱,但因为回款等问题,还闹了片酬矛盾。

  拍《鬼子来了》,投资方是华亿董老板和华谊王忠军,也被他逼的血压高。

  后来这部电影被禁,仅从海外捞了一点钱,华谊老王再也不和姜闻合作。

  这次新作《太阳照常升起》,姜闻的投资拉的就不容易,还是王朔出面,拉来了太合。

  原定投资是3000万,结果姜闻烧钱太厉害,花了1800万,连电影一半都没有拍到。

  太合觉得风险太大,剩下的1200万不投了,姜闻资金链断了,只能四处找钱。

  他和韩三爷私交不错,当初在《寻枪》“欺负”陆钏,背后就有韩三爷撑腰。

  这次得知姜闻资金链断了,韩三爷也有意帮忙。

  不过中影摊子铺的太大,资金有限,再加上这部电影题材有点敏感,韩三爷只能动用私人渠道。

  找着找着,就找到了如今在圈子里风生水起的颜礼这里。

  “都说你消息灵通,果然如此。”

  韩三爷看颜礼说出自己来意,微微诧异,不过想想颜礼的相关传闻,以及自己也忙活一阵了,颜礼听到风声很正常。

  “那你看你这边方不方便帮帮忙。”

  私人求助,韩三爷姿态并不高,颜礼很爽快:“您难得找我开口,我不能不给您面子,了事不敢说,肯定是要出份力的。”

  “痛快。”

  韩三爷竖起大拇指,这事他之前就找过不少人,但因为姜闻凶名在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人家都婉拒了。

  中影韩三爷是逼,但也不能逼着人家投电影,他本人也不可能为姜闻做到那个份上。

  圈子里都是人精,明白这里面的分寸,有的是法子堵韩三爷的嘴。

  包括这次来找颜礼,韩三爷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知道颜礼对投资电影很谨慎,而且忙活院线,资金紧张。

  没想到颜礼这么给面子,直接答应帮忙,虽说话说的有点保守,但也让吃了不少“闭门羹”韩三爷感觉舒服。

  “这样,我把姜闻喊来,咱们一起聊聊。”

  韩三爷摸出手机,打电话给姜闻,对方正在京城找钱,得知资金有了消息,很快就赶来茶室。

  “姜导。”

  “颜总。”

  颜礼和姜闻握手,两人是第一次见,却不是第一次打交道。

  当初筹拍《欢天喜地七仙女》的时候,他找刘小庆演王母。

  当时刘入狱刚放出来不久,处境艰难,作为前男友的姜闻积极帮忙联系剧组,帮她度过难关。

  颜礼用刘小庆,当时姜闻专程给他打电话致谢,还表示欠颜礼一个人情。

  结果上回的人情还没等还,这回怕是又得欠一个。

  说起旧事,姜闻有些唏嘘,颜礼却是爽朗笑道。

  “有个说法,只有帮过你的人,才会一直帮你,上次和这次也别说帮不帮,至少证明咱们俩投缘,我是信缘分的,既然和姜导有缘分,那么就得成就这个缘分。”

  几句话拉近距离后,颜礼提出可不可以看看剧本。

  这是应有之义,没有说不让投资人看剧本的,姜闻也准备好了,把剧本给颜礼看,还大致介绍了一下。

  颜礼翻阅速度不算快,看的还算认真,只不过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投资人跑路,其他电影公司也不掺合了。

  翻了这一会,颜礼竟然没看懂剧本!

  颜礼看过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虽然里面也不少艺术表达,但起码故事是看得明白。

  但这部《太阳照常升起》,着实有点晦涩了,颜礼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些东西,但又不太确定。

  终于,颜礼把剧本放下,看着有些紧张的姜闻,犹豫片刻,实话实说。

  “呃,姜导,这个本子我没看懂。”

  姜闻也不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了,不过少有人像颜礼这么直白。

  看不懂不要紧,看不懂他可以给解释讲述。

  正常来说,姜闻是不太愿意这么干的。

  你看得懂就是懂我,大家心照不宣,看不懂大家聊别的,不用浪费时间。

  但现在姜闻缺钱,加上颜礼讲究,他也不能太摆架子,就和颜礼阐述自己的思路。

  颜礼一边听,一边翻着剧本,倒是大概明白了姜闻的意思。

  胆真大啊!

  怪不得中影不投,又拍的这么晦涩,要是拍的太浅,说不定又TM给禁了。

  不过,就这么个拍法,能不能冲奖不好说,票房颜礼真不看好。

  再加上姜闻预算高,赔钱可能性很大。

  颜礼陷入沉思,显然在犹豫,姜闻和韩三爷没有打扰。

  前者性格摆在那,虽然是拉投资,但讲究个你情我愿,不是张口催着要钱的性格。

  韩三爷只是中间人,加上身份敏感,能促成合作就可以,再多说就过了。

  几分钟后,颜礼终于出声:“姜导,别嫌我话说的难听,我是一个商人,不可能不考虑赚钱的问题,你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优质的投资项目。”

  “没事,我可以理解,上次……”

  姜闻听到这话,以为是拒绝,刚要体面收场,被颜礼拦住。

  “我话还没说完呢。”

  颜礼把剧本合上,看向姜闻:“从商业投资的角度,这个电影,我不会投。”

  “但商业投资,不光投项目,还投人。”

  颜礼端起茶杯:“冲着三爷和你姜导,我投1000万。”

  不投电影,投人!

  颜礼给出了自己答案,他是不看好《太阳照常升起》,但看好姜闻。

  之前每年情报里透露了2010年的优秀影视,其中就有姜闻执导的《让子弹飞》。

  所以这1000万,颜礼投给了姜闻,也当是投给了未来的《让子弹飞》。

  姜闻很感动,他这种性格,特别吃颜礼这种冲人不冲事的风格,觉得颜礼是个仗义的讲究人。

  两人以茶代酒,互敬一杯,后面干脆就以兄弟相称。

  不过,1000万仍然满足不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预算,姜闻仍然缺钱。

  卖人情就卖到底,颜礼询问姜闻还差多少资金缺口。

首节上一节335/3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