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董萱和这个童丫丫他一点没看出这个意思,不然刚才也不会开小姨子的玩笑。
“丫丫挺好的,我们俩挺投缘,有点一见如故的意思。”
董萱和童丫丫长得像,其实经历也有点像。
从小学舞蹈,然后考进专业舞蹈团,后来又觉得舞蹈演员前途未卜,又去了专业院校学习表演,然后出道当演员。
长得像,经历相似,有共同话题,脾气也对得上,两人搭上之后,越聊关系越好,认识短短几天,就有点好姐妹的意思,连关悦都有点小吃醋。
“好家伙,拍个戏还收一员大将。”
说两人关系好,颜礼没有具体概念,说好到关悦都跟着吃醋,颜礼算是明白这个童丫丫和董萱有多投缘了。
颜礼原本以为董萱会重点扶持她那个学生袁姗姗,或者拉拢北电出身的穆婷婷,亦或者是有点背景的韩雪或者当红的舒畅。
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童丫丫得到了董萱的欢心。
缘,妙不可言啊!
“我跟你说,不许打她的主意,不然我跟你没完啊。”
董萱给颜礼打起了预防针,警告他不许向童丫丫下手,颜礼无语。
“有正版,我惦记盗版干啥,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喜欢白的。”
颜礼没骗人,童丫丫皮肤微黑,没钱没名,略带土气,入不了越来越挑剔的颜礼的眼。
唯一值得颜礼惦记的就是她和董萱眉眼相似,四舍五入算是半个双胞胎。
这要是叠起来,嘶……
颜礼不敢想了,秦兰脾气软,范小胖放得开,董萱可不是好惹的,他敢叠她,这娘们真敢给他咬下来。
董萱微微安心,不过还是留了个心眼,打算以后尽量少让童丫丫在颜礼面前出现,以防万一。
简单聊了几句,看董萱情绪还好,颜礼抽空和剧组其他人见面。
老板过来,剧组上下不敢怠慢,有空的过来打招呼,颜礼一一温声回应,直到一个操着拗口普通话的美女。
“颜社长泥嚎,我系秋瓷炫……”
除了开场两句打招呼,后面干脆就变成韩语,旁边有一个翻译,帮忙沟通。
颜礼微笑询问:“语言不通,拍戏是不是不太方便。”
有个副导演解释,沟通有翻译,拍戏的时候说韩语,后期配音。
“哦,原来是这样。”
颜礼礼貌寒暄几句,等秋瓷炫鞠躬和翻译离开,又应付完其他人,直接对制片人道。
“把那个韩国人给我换了。”
他之前就想过用外国演员不方便,没想过这么不方便。
又是带翻译,又是韩语对词,口型也够呛对得上,拍个戏不够折腾的。
虽然长的是不错,但娱乐圈又岂会缺美女。
老板发话,制片人自然照办,于是,还在向翻译询问为什么剧组老板如此年轻的秋瓷炫,从经纪人那得知了噩耗。
“为什么,那个颜社长不是看起来很喜欢我的吗?”
秋瓷炫不解,刚才那个年轻老板一直笑语盈盈,说话还很温柔,她刚才还和翻译夸其和韩国那些暴躁老板不一样,结果转过头就把她从剧组解雇了。
翻译也不解,他是秋瓷炫带进组的,秋被解雇了,他也没活了。
琢磨了一下,他向秋瓷炫道:“据我所知,颜礼,就是颜社长对女人比较……友好,不行你去求求他呗。”
“求他?”
秋瓷炫面带难色。
其实翻译的意思是颜礼好色,对女人肯定好说话,私下求求他,或者稍微牺牲一点色相,说不定有用。
然而出身韩国娱乐圈的秋瓷炫,对这种事比较敏感,想的也比较深和复杂………
第241章 学韩语和“团结友爱”七仙女
从上世纪末,中韩两国的关系就开始进入蜜月期。
关系好了,互相各种合作交流就多,作为重要桥梁的文化产业,自然也是紧跟大势。
韩流、韩剧都是这个时期开始有规模的进入国内,同时也有一些韩国艺人,开始进入中国拍戏。
这帮韩国演员不算多,但也不少。
最具名气的就是金喜善,演过程龙的《神话》,还有《无极》的演昆仑奴的张东健。
不过,这俩在韩国本土名气不低,更偏向于合作。
艺人就此打进中国市场,剧组通过其收割韩国票房。
还有一些小演员,在韩国本土名气只能说尚可甚至一般,然后出于各种原因来国内发展。
比较为大家熟知的就是张娜拉,与苏有鹏合作的《刁蛮公主》这部剧,让她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人气不俗。
还有演过《杨门虎将》《新醉打金枝》多部剧的蔡林,《宝莲灯》演了三圣母的朴诗妍,也都有一定名气。
秋瓷炫也是跟着这股东风来的中国。
她最早一部拍国内的剧是和彭于宴合作的一部偶像剧,大概是2003年。
后来在2005年,搭上了粤省强视和央视出品的《大旗英雄传》剧组,从此正式进军影视市场。
这个强视,之前拍过《小李飞刀》《金粉世家》和《龙票》等剧,在业内也算是有些实力的影视公司。
因为以前拍过《小李飞刀》这个还算不错古龙剧,有过成功经验,强视近几年和央视合作不错后,又开始重拍古龙武侠。
其和《陆小凤传奇》开拍时间非常近,都是2005年3月份。
正常来说,两部古龙剧应该炒作一番,但颜礼当时已经和张大胡子搞凤雕大战了。
强视想碰瓷《陆小凤传奇》,颜礼根本没理,后来又去勾搭张大胡子,其也不太感兴趣。
《大旗英雄传》本身就不是什么古龙热门作品,演员用了不少没名气的演员和新人,阵容和投资比《陆小凤传奇》差远了,炒作手法和话题度也远不如颜礼。
所以张大胡子略微接触一下,发现没搞头,就专心和颜礼打嘴炮了。
两部剧前后脚开机,《大旗英雄传》好像比《陆小凤传奇》杀青还要早一些,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开播。
没办法,这部剧有央视参与,只能在央视播。
央视一套+八套,两个台黄金档每天只能播出4集,一年也就几十部,而想上央视的剧得是几十部的几倍还多。
《大旗英雄传》的定位又有些尴尬,比不上重头戏,插队困难,又不是一般的戏,随便找个档期上有些可惜,只能慢慢排队。
后来凤雕大战,武侠热又起来,央视对《大旗英雄传》予以重视。
然后就更不播了,好像要找个好档期,估计得是开年或者寒假。
所以影视公司有时候真不容易,播不了,卖不了,钱只能回一部分,血压那个高啊。
原本强视还打算争一争《楚留香传奇》的版权,结果根本不是易安的对手。
后来强视联系易安,想要参与这个项目,颜礼还和他们聊了一下,然后直接否了。
出多少钱拿多少份额是一回事,关键强视想捧他们公司一哥杜纯。
就是大学惦记董萱,颜礼堵门揍的那位。
颜礼不是小气的人……好吧,就是小气,杜纯这辈子都不可能从他手里拿一个角色。
强视和易安的合作是吹了,但被曾参演强视的《大旗英雄传》秋瓷炫团队知道,便来面试《楚留香传奇》。
秋瓷炫能来内地发展,还一来就出演了《大旗英雄传》,自然不是单打独斗。
其和京城的一个经纪人徐姐达成合作,这位徐姐与强视有关系,推其签约强视,成功上位。
名义上,秋瓷炫是强视的艺人,但实际上,除了分一部分钱,秋的工作是由其经纪人徐姐负责。
这种算是【挂靠】,与王晶花和常继红类似,表面上是华谊/橙天和海润的艺人,也给公司赚钱,但具体业务和实际经纪权都在王和常手里。
这位徐姐签约秋瓷炫,并竭力培养,就看中了她韩国人的身份。
除了是那些知名大牌,一些剧组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不知名演员,不是他们演技多出色,更没有所谓的人气。而是看重外籍演员的身份和噱头。
国外的月亮格外圆,这年头外籍演员是有不少光环的。
比如秋瓷炫,徐姐就给她一通包装,什么韩国较高人气,外号【白雪公主】,喜欢中国文化和观众巴拉巴拉,有的是观众和网友吃这一套。
当然,有一说一,国内的演员也没少使这招。
某个女明星出国,发海外通稿,都是什么中国第一美女,在中国人气特别高,粉丝几百上千万,相当于中国麦当娜等等,实际在国内二线都够呛排的上。
吃的就是两国信息壁垒和人以稀为贵的红利。
某易安一姐就特别喜欢这么玩,而且是两头吃。
去日本韩国,戴上国内一帮耀眼头衔,赚足眼球,等回了国,再宣传在日韩有多么多么受欢迎,亚洲巨星载誉归来。
《大旗英雄传》到现在还没开播,但秋瓷炫的通稿没少发。
想办法参演《楚留香传奇》后,因为连续出演两部古龙剧,其经纪人徐姐更是给秋瓷炫营销成【武侠第一韩星】。
试图把秋瓷炫和时下的武侠热挂上勾,以后可以接到更多的戏。
徐姐想的很好,但没想到剧组开机没几天,秋瓷炫就让人给踢了。
“你等一等,我先问问怎么回事。”
安抚了两句秋瓷炫,徐姐马上开始打听,她担心的是颜礼想捧其他演员。
演员被换在业内实在是太常见了,开机进组被换的也不少。
原因各种各样,如果是单纯的演员本身出问题被踢,还有挽回的余地,要是剧组目的是换别人,那就很难办了。
徐姐还是有点人脉的,同易安的于征关系不错,也是通过于,推秋瓷炫参演《楚留香传奇》。
于征得知消息,找了个相熟的副导演询问,了解了情况。
好消息,不是为了换人。
坏消息,颜礼亲自定的,于征也没办法。
“我估计还是口音和语言的问题,上次颜总就对此事有看法,看在我的面子勉强同意,现在见了真人,感觉不好,所以打算换人。”
于征将了解和猜测的话告诉徐姐,也是侧面告知自己无能为力。
秋瓷炫可是他大力推荐的,颜礼换人,肯定是不满意,说不定内心还对他有点意见,这时候再去说情,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于制片,我们瓷炫很努力的,颜总可能对她有些误解,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们解释挽回。”
于征有些犹豫,徐姐之前帮过他一个忙,所以他才会出手,算是还人情。
可如果秋瓷炫被踢走,那他这个人情没还到位,日后可能还有麻烦。
但让他出面,他也不敢,他如今在易安发展不错,没必要因为一个秋瓷炫影响前程。
最后,于征给徐姐出了个主意,让她找董萱或者范小胖求情。
徐姐若有所思的挂断电话,虽然于征说的是找董和范,但她总觉得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