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921节

  歌词的意境部分,“团结抗争”与电影中弗瑞奥莎带领女性逃亡的叙事高度契合。

  这两点是作为核心保留了下来,但是其它方面,霉霉就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巨大的改编。

  甚至改到连林源都认不出来的模样。

  首先是节奏,从K-pop的轻快电子节拍转向工业摇滚的重拍循环。

  其次是音色,用失真吉他、机械噪音、故障音效替代甜美的合成器音色。

  最后是人声处理,主唱从清亮少女声改为沙哑嘶吼,再加上合唱团式吟唱,强化悲壮感。

  具体的改变步骤是,在前奏部分,采用风声、金属摩擦声、引擎轰鸣等环境音进行铺垫。

  再使用工业打击乐模拟机械齿轮运转,进行节奏铺垫。

  这一部分霉霉还特别标注了,可以参考Nine Inch Nails的《Ghosts I-IV》。

  而前奏的旋律,改由失真的班卓琴演奏,这样能起到呼应电影中破碎的乡村感觉。

  可以说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哪怕是林源这样的音乐盲,也能看出霉霉的方案很靠谱。

  接着就是对于主歌部分的处理。

  霉霉特别标注了,要体现出压抑中的抗争这一主题。

  因此在人声处理部分,主唱改为低音区嘶哑吟唱,在此霉霉又一次细致的备注了,类似切尔西沃尔夫的暗黑民谣风格。

  背景可以加入战吼式合唱。

  乐器部分,则是需要使用贝斯,加重那种失真,模仿内燃机低频震动。

  同时搭配用滑棒吉他制造不和谐泛音,模拟金属荒漠的炽热感。

  等到歌曲从主歌不断往副歌上推的时候,就需要表达出那种末日中的希望爆发。

  因此节奏爆破的乐器加入进来,鼓组改用双踩军鼓,加上油桶打击乐,强化战斗节奏。

  同时再加入电路短路般的Glitch音效,这种音效经常用于赛博朋克题材的电影,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银翼杀手》。

  如果只是做到这一步,林源就已经认为非常了不起了,但是霉霉的天才编曲能力,却还能再往上推!

第761章 机场重逢

  对此,GAKKI酱也是感叹不已:“霉霉真是太有才华了,和她一比,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就像是一块石头。”

  林源笑着摸摸腿:“音乐是她的绝对领域,我也是不得不服。”

  看着手中的修改方案,以及对于旋律的调整,林源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次重逢的世界》这首歌,他非常的熟悉,也知道这首歌最大的优点是旋律优美又充满了力量感。

  特别是副歌部份的旋律,无论是做成轻摇滚,还是抒情曲,都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这就意味着旋律是非常成熟的,任何修改都可能破坏原有的质量,但《疯狂的麦克斯4》又要求不得不做出修改。

  霉霉给出的解题思路,是把原本的二段结构,修改为三段结构,再加一层旋律往上推。

  同时在副歌的旋律部分,霉霉备注了由小号+电吉他共同演绎,模仿Ennio Morricone的西部片悲壮感。

  背景音加入那种东正教圣咏式合唱,呼应电影中不死老乔的宗教极权符号。

  这一番组合拳打下来,旋律就直接升华了。

  更令林源感到惊喜的是,霉霉在“桥”这部分的处理。

  现在大部分的流行音乐,都喜欢使用一个成熟的结构,即:

  前奏主歌副歌二段主歌二段副歌桥三段副歌结尾。

  前两遍的主歌和副歌,往往有一些重复,哪怕可能在配乐和歌手的演唱处理上有所区别,但相似度往往在70%以上。

  因此当二段副歌结束后,听众往往会有些视觉疲劳了。

  这时候,桥作为承接前后的重要部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刷新读者的听感,为最后一段的副歌做极好的铺垫衔接。

  甚至有不少经典歌曲最优秀的部分就是“桥”。

  霉霉版本的《再次充分的世界中》,她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想要的是“狂怒与救赎”的效果。

  给出的方案是采用火焰喷射器采样作为过渡音效,衔接至失真的迪吉里杜管独奏,这是一种澳洲原住民乐器,暗示弗瑞奥莎的族群身份。

  与狂暴的独奏乐器对比,是桥的尾端有三秒的骤停至寂静,仅保留心跳声采样。

  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猛刹车感觉。

  紧接着随后爆炸式音墙推进至终章。

  然后就是三段副歌,和结尾。

  最后的一句歌词,改为气声呢喃,渐弱至无声。

  然后紧接着环境回归,风声与引擎声重现,衔接电影结尾的开放式荒漠镜头。

  看完这份计划,林源和GAKKI酱都觉得,自己像是看了一部画面感极强的电影。

  “我的脑海中,仿佛已经看到弗瑞奥莎驾车冲沙暴时,副歌部分小号与电吉他齐鸣,对应镜头中卡车撕裂风暴的橙蓝对比色。”GAKKI酱说道。

  “还有众女性跳车奔向绿洲,结尾气声吟唱与环境音,对应镜头中沙尘散去后若隐若现的绿洲微光。”林源说道。

  霉霉这两个通宵的成果,真的不是随便糊弄一下,而是精心制作的结果。

  这种改编既保留了原曲的“灵魂代码”,又以极端的音乐语言重构了废土世界的听觉信仰体系。

  她甚至担心演唱者和乐队不太理解目标效果,因而提供了风格查考案例:

  工业摇滚基底部分,参考Nine Inch Nails《The Perfect Drug》的机械律动。

  而废土美学的音色,参考Junkie XL的油桶打击乐设计。

  至于想让旋律表现出悲壮的感觉,则是借鉴音乐大师Hans Zimmer(汉斯.季默)为《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主题的扭曲铜管。

  “林源桑,这是你第一次为了电影主题曲那么上心。”GAKKI酱说道。

  “因为这是我第一部注重艺术性的动作电影,音乐自然不能成为短板。”林源答道。

  以往林源的电影,大多是爆米花动作片,主打一个惊险刺激,艺术表达方面确实弱一些。

  在整体表达方面,做的最好的可能是《大唐英歌》。

  但这一次的《疯狂的麦克斯4》,林源是真心希望能拿出一个艺术品。

  既然是艺术品,那就要各方面都力求尽善尽美。

  车队一路向着肯尼迪国际机场驶去。

  ……

  ……

  巨大的空客A380客机机体,正在向着跑道俯冲降落。

  头等舱宽阔的座椅上,少女时代成员黄美英,正小声的对身旁的金泰妍说道:

  “头等舱就是爽,不像经济舱那样经过十几个小时飞行后,整个人疲惫不堪。

  但直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公司竟然会给我们买头等舱的机票?

  好像连HOT和东方神起的成名前辈,出门都只能坐经济舱。

  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金泰妍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你就别阴阳怪气了,不就是想说是因为林源对我们的照顾吗?”

  “难道不是吗?”黄美英说道。

  “这次我们来纽约,是来录制电影主题曲的,走的是《疯狂的麦克斯4》剧组的经费,飞机票又不是公司买的。”金泰妍无奈的说道。

  “可要不是因为林源的特殊照顾,我们这样还没出道的十八线小艺人,怎么可能演唱林源电影的主题曲啊?”黄美英神色暧昧的问道:“你真的和林源没有那种关系吗?”

  韩国女团在出道前,和出道后的前几年,都是住集体宿舍的。

  作为金泰妍同寝室的舍友,金泰妍和黄美英的关系,甚至比林允儿都更好一些。

  黄美英是美籍韩裔,在美国长大,说的一口流利英语,金泰妍能够顺畅的使用英语和林源交流,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她的功劳。

  甚至在前世的少女时代组合中,金泰妍和黄美英的“泰尼CP”,是整个组合中人气最高的CP组合。

  因此这些外人看来有些冒犯的隐私问题,黄美英毫不忌讳的问出口。

  面对着黄美英的问题,金泰妍也是脸微微一红。

  那些暧昧的画面,又浮现在她的脑海:餐桌下,被窝中,浴室里……

  怎么可能没关系呢?

  除了最后一层没捅破外,几乎亲密爱人间才能做的事,都已经做了个遍。

  甚至两人还共同经历了生死,这种羁绊比许多生活多年的夫妻都更加深刻。

  但两人又偏偏不是那种关系,无论是男女朋友,又或是情人,都算不上。

  于是金泰妍也只能叹了一口气:“你别想太多,林源之所以照顾我,只是因为我和他一起经历过炸弹事件,我们算是共患难的兄弟吧。”

  金泰妍涨红着脸扑了上去。

  “呀!黄美英!“她气呼呼地伸手去挠对方的腰,纤细的手指在对方衣摆下若隐若现。

  黄美英立刻扭着身子躲闪,两条白得晃眼的腿在座椅间胡乱踢蹬,丝袜边缘微微卷起,露出膝盖上方一小截细腻的肌肤。

  少女时代能被称为“大腿时代”,黄美英绝对有一份功劳,一双长腿不仅雪白而且笔直。

  “我们不是好兄弟吗?“黄美英边笑边反击,手指偷袭泰妍的腋下。

  她一个翻身压住对方,短裙随着动作掀起危险的弧度,雪白的大腿在机舱的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啊!别扯头发!“泰妍惊叫着护住自己的发梢,另一只手胡乱去挡。

  两人纠缠间,黄美英的过膝袜滑落了几分,袜口蕾丝边在腿肉上勒出浅浅的凹陷。

  泰妍趁机反击,修长的腿从裙摆下探出,脚踝蹭过对方的小腿,带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别碰那儿……痒!“黄美英突然笑软了身子,整个人歪倒在座椅上。

  她蜷起双腿,白嫩的膝盖抵在泰妍腰间,袜尖不经意蹭过对方裸露的脚踝。

  机舱广播适时响起,两人这才气喘吁吁地分开。

  黄美英的裙摆皱巴巴地卷在腿根,露出一大片雪白的大腿肌肤。

  泰妍的丝袜也被勾出了几道细小的抽丝,在灯光下闪着微妙的光泽。

  她们红着脸整理衣服时的模样,当真是引人遐想。

  打闹一番后,两人终于可以继续聊正事了。

  “你说,我们能演绎好《疯狂的麦克斯4》的主题曲吗?”黄美英问道:“说实话,我是真的很担心搞砸了,那就相当于是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金泰妍点点头,黄美英的担忧,说明她没有被天降的馅饼给砸昏了头。

  机遇和危机,永远是相伴而行的。

首节上一节921/9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