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909节

  指尖距离吊索的距离越来越近:

  1.5米!

  1.3米!

  90厘米!

  ……

  20厘米!

  在这个距离上,林源都能看清绳索表面“杜邦TM防雷击“的激光刻字。

  但是也就只能到这儿了,下一刻距离没有继续拉近,而是开始变远。

  25厘米!

  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仅仅凭借着跳跃,林源能冲到的最近距离,也有还有20厘米,接着随着他开始下坠,距离再次拉远了。

  世界突然变得缓慢,天旋地转的坠落。

  林源看着自己下坠的身体,看着越来越远的检修环,看着乌云中亮起的致命蓝光。

  在意识深处,某个声音告诉他这就是终点了。

  但超级神经反射速度拯救了他,在下坠的第0.37秒,他的左手闪电般抽出腰间的绳枪,猛的掷出!

  这是林源给自己准备的最后一道安全措施,就是为了防止从高空坠落。

  “嗖“的破空声中,绳枪划破充满静电的空气,尾端的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在紫外线下泛出蓝光。

  0.8秒的飞行时间后。枪头带着绳索精准的穿过吊索的扣环,然后绕了几个圈,牢牢的绑在了吊索之上。

  获得了支撑点后,绳索猛的发力,将半空中的林源拉住,下坠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向心加速度,他的身体在距离地面217米处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弧线。

  系着绳子的战术腰带承受了9个G的过载,腰椎发出嘎吱嘎吱的哀鸣。

  男人的腰果然还是硬一点好!

  “轰!“

  就在这时,天地间亮起白昼般的强光,终极雷击在此时降临。

  不是从云层劈向大地,而是从大地射向云层的反向闪电。

  整座钻井支架变成了巨型粒子加速器,电流将空气中的氮气电离成紫色等离子体。

  林源悬吊在半空的身影,在强光中变成了一幅X光片般的剪影。

  当光芒散去时,对讲机里只剩下沙沙的静电噪音。

  “林源?林源!“孟涛的呼喊带着绝望的颤音。

  漫长的三秒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回应:“……你喊丧呢?耳朵都被你喊破了,雷声都没你嗓门大。“

  镜头推进特写:在扭曲变形的钢架上,林源正用渗血的五指抠进金属缝隙。

  不知何时,他已经荡回到了支架之上,看上去状态并不差,绝缘绳索在身后飘荡如凯旋旗。

  那双眼睛依然明亮,紧盯着上方最后三米的距离。

  “还剩1分42秒……“孟涛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还要继续?“

  “当然,足够了!”

  林源已经快速向上,手指扣扣住了第十二节横梁的边缘内侧的,完好的部分。

  终于越过了这道生死线!

  剩下的路程只有20多米了,对于林源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他顺着内部框架一路向上,很快就来到了钻井支架顶部的平台区,并取出了“不死老乔”藏匿于此的黑匣子。

  黑匣子的钛合金外壳在雷光中泛着冷光,林源输入密码的手指稳如磐石,当“咔嗒“的机械声响起时,剧组营地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

  似乎连此起彼伏的雷鸣声,都要被压了下去。

  “这条也过了!真是……无法想象……”米勒导演已经彻底被征服。

  没想到和林源一起拍电影,竟然是这种感受。

  “是不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激动的心情?”一旁的孟涛拍着他的肩膀问道。

  米勒导演狂点头,确实是激动到说不出话来。

  “这家伙最令人叹服的,不仅仅是敢于拼命,而是在每一次拼命后,都会用奇迹般的表现,向你证明除了他,谁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表演!”孟涛说道。

  孟涛举起手,指着正从钻井支架上滑落下来的林源,继续说道:

  “更令人叹服的是,他永不停息。刚刚和死神擦身而过,他也不需要停下脚步,平复一下心情,而是会选择立刻再次上路。”

第752章 史上最强闪电

  “还剩多少时间?”奔跑中的林源开口问道。

  他正飞快的奔向冲沙的特制滑板。

  “2分48秒。”耳机中传来了孟涛的声音。

  时间还是耽误了,因为攀爬时出了意外,使得现在的剩余时间,比预计少了12秒。

  来不及了,必须分秒必争,每拖延一秒钟,拍摄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大截。

  按照林源和孟涛的最初设计,沙海滑行的最后部份,有一个利用Teramobile激光系统和其他手段结合,引雷完成最后一跃的安排。

  如果不能在预定时间内抵达拍摄地点,恐怕这段戏的拍摄就失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林源根本顾不上其他事,只能飞速的狂奔,一路冲到“棺材板”前,快速把脚套入凹槽中,准备开始冲沙。

  “拍摄即将开始,1号车按计划走A路线。2号车按计划走B路线。”通讯频道中,传来了米勒导演的声音。

  “等等,雷暴强度过高,采用备用方案。”孟涛突然说道。

  “明白,按照孟指导的指令,采用备用方案。”米勒导演稍微一愣,立刻确认了孟涛的拍摄计划。

  今晚的雷暴强度太高了,如果按照原定计划行驶,摄影车可能会被雷暴波及,因此必须选择较远一些拍摄位的备用路线。

  “咔嚓!”

  又是一道闪电划过,塔克拉玛干的夜空被一道巨型闪电劈成两半,那一瞬间的强光将整片沙海照得如同白昼。

  这已经是第四道闪电了!

  放电通道不停的被叠加,一次比一次强度更高,也许到第七次,或者第八次闪电时,就会激发“终结”的超级闪电。

  林源必须在预定时间前,赶到指定地点,否则就赶不上这惊天地的终结一击了。

  此时他站在沙丘边缘,脚下的碳纤维冲沙板表面跳跃着细小的电弧这是空气中超过50千伏/米的静电场在作祟。

  “风速34米/秒,沙暴等级Ⅴ。“孟涛的声音在耳机里带着杂音:“剩余时间2分16秒,你必须加快了!“

  比预计的时间少了14秒,林源必须把这部分时间追回来。

  事实上,恐怕仅仅只是追回时间还不够,如果考虑到闪电的威力更大,从留足安全距离的话,他甚至还需要再快5,6秒。

  一共20秒的差距,要如何追回?

  在林源的眼前,一道长达五公里的沙滑道,如同巨龙的背脊蜿蜒在雷暴之下,这就是他即将征服的赛道。

  “我知道!”林源只是冷静的淡淡说道。

  说话间,他已经压低了重心,冲沙板倾斜之后在重力作用下,开始下滑。

  林源把身体压到最低,所有天赋全面开动,他必须用最极限的方式,短时间内把速度加到最大!

  不,甚至要超过预定的极限速度!

  冲沙板切入沙坡的刹那,世界骤然倾斜。

  与上次白昼不同,雷暴之夜的沙粒裹挟着静电,在板底炸开细小的蓝色火花。

  林源压低重心,感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阻力狂风的推力和沙流的引力正在将他撕扯。

  但林源全然不顾,他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脚下,只为了速度能够再快一些。

  速度很快加到了,30公里/小时。此时第五道闪电从天而降,在他的右侧两公里外劈落,将整片沙海照得惨白。

  林源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沙丘上疯狂跳跃,像被无形之手操纵的皮影。

  速度继续增加,突破40公里/小时。此时狂风卷着沙暴突然增强。

  直径超过3毫米的砂砾击从背后袭来,敲打着他的防风外套噼里啪啦作响,像是在经受冰雹的洗礼一般。

  这却让林源感到一阵狂喜,背后吹来的风,正是巨大的助力,可以让他的速度进一步提升!

  果然,他的速度顷刻之间就达到了50公里/小时。

  但板底也传来异常的震动频率这不是石英砂的摩擦,而是高速化行下激起了,隐藏在表层沙子下,较为粗糙的支撑层沙带。

  林源的瞬间双腿屈膝,随着震动不断调节,变成最好的减震器,在天赋和神经反射的引导下,他的膝盖微曲的幅度精确到毫米,将冲击力分散到全身肌肉群。

  只是短短的几秒钟后,林源的速度就超过了60公里/小时。

  上次测试路径时,他就已经知道,60公里/小时是一个临界点。

  他再次感受到脚下传来的震动感骤降,冲沙板底部的沟槽,引导表层沙粒形成类超临界二氧化碳态的减阻层,就像数百万颗微型滚珠轴承在同时工作。

  于是速度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来越高,不断飙升!

  70公里/小时……

  80公里/小时……

  ……

  110公里/小时……

  速度再次达到了上次测试时的110公里/小时。

  世界开始变得简单起来,或者只是对于林源来说。

  他的耳边只剩下风声的咆哮,视野收窄成一条隧道。

  林源的大脑自动过滤掉所有无关信息,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前方地形的细微变化上。

  在这个速度之下,没有任何防护的他,哪怕是一点微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惨痛后果。

  但这一次,林源没有像前几天一样,止步于110公里的时速,他选择了进一步的加速!

  “林!太快了!减减速!”耳机中传来了米勒导演焦急的呼喊声。

  “林源!太危险了!你不能再加速了!”孟涛也着急的的喊道。

  此时林源没法回答他们,高速狂飙之下,他根本无法张嘴说话回答。

  但行动就是最好的语言,他的压低了身子进一步加速的姿态,已经告诉了孟涛和米勒导演,他想要更快,再快一些!

  “天哪!速度超越了世界纪录!”监控数据的技术人员惊呼道。

  “当前速度是多少?”孟涛急忙询问道。

  “136.7公里/小时。”技术人员立刻回答道。

首节上一节909/9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