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901节

  沙粒撞击金属的声响,像无数细小的齿轮在转动;

  而那些半埋的管道则在风中震颤,发出空洞的共鸣,像是在哀叹曾经的辉煌岁月。

  这里没有生命,却又充满了一种荒芜的壮美。

  这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墓碑,又像是末日之后的破败遗迹。

  帕杰罗的引擎声渐渐靠近,惊起了一群栖息在支架上的乌鸦,它们嘶叫着飞向天空。

  越野车上,GAKKI酱指着高耸的钻井支架说道:“那些铁架锈蚀的好厉害啊,还能用于拍摄吗?”

  “我初步检查了一遍,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法做到仔细检查,只能依靠林源的身手,自己查看一遍了。”孟涛无奈的说道。

  并不是他偷懒,而是剧组没有足够的攀爬设备,近地面的支架孟涛还能组织人敲敲打打检查一下,可是更高位置的,他就不敢了。

  万一真的出了什么意外,那就是重大事故。

  林源笑着说道:“没什么的,一会儿我上去看看。”

  “你的身体……真的没问题了吗?”米勒导演有些迟疑的问道。

  和剧组成员不同,他是亲眼近距离看到过林源伤势的。

  米勒导演很难相信,这么短短的十天时间,林源就已经康复的差不多了。

  “快要好了,原本就伤的不重,只是一点皮外伤。”林源笑着答道。

  此刻他身上还挂着两处绷带,一处在头部,一处是从左肩一直斜穿到右腰,然后在腰部缠了几圈。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林源已经彻底康复了。

  但为了不惊吓到剧组,也为了拍摄时多一点效果,他才刻意保留了两处绷带没有拆除。

  “停车吧,我们下去实地考察一遍。”

  米勒导演虽然还是担心,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林源,因此只能尽量配合。

  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林源就多一分保障,他至少也能安心一些。

  “嘎吱!”

  三菱帕杰罗停了下来,米勒导演推开车门,跳了下来。

  “哐当!!”

  米勒导演一脚没踩稳,差点摔倒在地。

  对于他这个岁数的老人来说,摔一跤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他有些恼怒的望向脚下,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害他差点猛摔一跤。

  “这是……废旧的铁管?”米勒导演问道。

  废弃的输油管道蜿蜒如蛇,半埋在沙中,部分已经断裂,截面露出锈蚀的锯齿状边缘。

  阳光从管道的破口射入,在内部形成一道道光柱,尘埃在其中浮动。

  “导演,这儿以前是废旧的油田,自然有四通八达的输油管道啦。”GAKKI酱回答道。

  “不是,我的意思是指,这些废旧管道,会不会影响到拍摄时的闪电方位,增加触电风险?”米勒导演问道。

  听到导演的话,GAKKI酱也是一愣。

  她没想到米勒导演进入状态之后,考虑问题比她都更加细致。

  她都没有往雷电的方向去思考,可是米勒导演却先一步提出了担忧。

  孟涛蹲了下来,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管道后,神色有些凝重的站了起来:“确实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很难评估。金属导电是必然的,但是有高高的钻井支架立在旁边,就像是一根避雷针,所以整体风险我觉得应该不大。”

  林源也开口道:“是的。钻进支架的高度太高了,可以第一时间吸引雷电。更何况就算是管道有些危险,我们也不可能逐一清除所有的管道啊。拍摄时小心一点就好了。”

  听到林源和孟涛的话,GAKKI酱和米勒导演只能点点头。

  过两天,他们将在这儿拍摄一场雷暴之夜,沙海狂飙的戏。

  林源将在雷暴天,进入这片油田之中,难怪米勒导演会担忧触电风险。

  “林源,你这是完成了上天入地后,又开始挑战天打雷劈了吗?”孟涛笑着说道。

  “别担心,你也知道这个钻进支架,能够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实际上触电风险很低。”林源说道。

  “那是在笼内,攀爬过程中你是不可避免要外出的,那就不好说了。”孟涛立刻说道。

  “我会小心的,别纠结这个了。把拍摄计划和导演再确认一遍,这才是正事。”林源没给孟涛说服他的空间。

  米勒导演也只能拿出拍摄计划,再次根据实地环境,确认拍摄细节和机位布置。

  过几天的夜间有一场罕见的雷暴,正是这场戏所必须的天时。

  这场戏的剧情梗概,大致是:

  林源需穿越“死亡黑墙“沙暴区,夺取藏在废弃钻井基地的“黑匣子“,里面记载着不死老乔能源网络的核心数据。

  在林源历经千难万险取得“黑匣子”后,赶来的不死老乔手下,炸掉了他的越野车,并对他进行追击。

  林源不得不在雷暴天,凭借着一块铁板,在龙鳞沙丘中冲浪,并最终甩开所有追击者。

  这是一连惊险现场面组成的,长达17分钟的动作戏,也是整部《疯狂的麦克斯4》最激动人心的一场戏。

  论危险性,可能未必超越流沙格斗场那一场,但是从视觉震撼角度来说,这场戏绝对是全片之最。

  甚至放在所有林源的动作戏中,也是位列前茅的。

  正常动作戏,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沙海雷暴”。

  这是整段动作戏的起点,林源将驾驶一辆越野车,勇闯雷电禁区,前往不死老乔隐藏秘密的地点。

  这一部分的看点,主要是看林源如何驾车,在狂风和雷暴天气中,穿越生命的禁区。

  那天晚上的风极大,沙暴前锋形成令人畏惧的“死亡黑墙”。

  在高空雷云的静电吸附作用下,沙粒将形成高达1200米的移动沙墙,内部摩擦产生2000万伏静电场,沙粒间蓝色电弧如群蛇游走。

  带电沙粒与高空冰晶碰撞,在沙暴顶部形成球状闪电矩阵,每隔几十秒随机劈下闪电束。

  林源就要驾车,穿行于如此狂暴的大自然绝境之中。

  从视觉震撼力角度看,这就已经足够惊掉所有观众的下巴了。

  但林源知道,第一部分的拍摄并不危险。

  剧组已经在车辆的途径区域,埋设了不少用来引雷的金属废弃铁架。

  因此雷电并不会真的劈中他驾驶的车辆。

  就算是劈中了,其实也不担心,因为车辆本身就是一个“法拉第笼”,车内的人是不用担心雷击受伤的。

  在这段戏中,真正要求比较高的,反而是车辆的驾驶技术。

  但这对于林源来说,完全处在舒适区。

  第二部分的拍摄,被称为“钢铁坟场”,从这儿就开始比较危险了。

  或者说是相当的危险。

  因为当林源驾车抵达钻井支架下方后,他就必须驾车,开始攀爬钻井支架,并上到顶峰去获取“黑匣子”。

  在这段戏中,林源可是必须在狂风和雷暴中,徒手攀爬这座高达105米的钻进支架。

  而这座钻进支架,又必然是天然引雷针,就算是有“法拉第笼”效应的保护。

  但是谁也没法保证攀爬过程中不会出意外。

  哪怕攀爬时,林源会穿戴绝缘的手套和靴子,可万一出意外了,这些东西似乎也就只能图个心安。

  众所周知,绝缘是相对的,只要电压足够强,无论多么绝缘的材质,都可以击穿给你看。

  而闪电的电压,轻松可以超越2000万伏,最强闪电的电压甚至可比肩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可以说,这第二部分的拍摄就已经无比凶险了。

  但是根据最精彩,最危险的总是放在最后的原理。

  那么第三部分,被称为“雷霆冲浪”的部分,就完全超出了米勒导演的现象。

  根据剧情的设定,在林源抵达钻进支架顶部,取得“黑匣子”后。

  赶来的战争男孩,用火箭筒炸毁了林源的越野车。

  失去了交通工具的林源,只能凭借着一块破旧的钢铁门板当冲浪板,在沙海中高速滑行,甩开了战争男孩的追杀。

  之所以能拍摄沙海冲浪,是因为在废旧油田的西面,是连绵不绝而且坡度不断向下,延伸超过了5公里的沙海。

  冲浪本就是一种观赏度极高,又非常惊险的极限运动。

  在沙海中冲浪,就更是激动人心了。

  更何况,还是在十多辆机车追逐下的“雷霆冲浪”。

  米勒导演敢100%肯定,这场动作戏,只要能够按照设计拍出来,那么《疯狂的麦克斯4》的票房和口碑,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绝对无法撼动了。

  这都不仅仅只是电影了,更是人类挑战自身极限,征服大自然的英雄史诗。

  “林源,我真是服了你了。”米勒导演感慨道。

  要是别人,在经历了前几天那场生死危机后,能够捡回一条小命,肯定会更加谨慎,甚至不愿意再冒风险了。

  但林源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立刻状态满满的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来。

  “不用担心,这场戏我有信心。”林源说道:“我先上去钻井支架看看,检测一下锈蚀的程度,确定一条攀爬路线。”

  林源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开始了准备工作。

第746章 铁架与沙海

  林源仰头望着高耸的钻井支架,钢铁骨架在阳光下泛着班驳的锈迹,像一具被风沙侵蚀的巨人遗骸。

  他深吸一口气,活动了下手指关节,随后抓住第一根横梁,猛地向上一跃。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像一只常年攀爬的岩羊,肌肉记忆远比视觉判断更可靠。

  手指扣进锈蚀的凹槽,靴尖精准地踩在结构接缝处,每一步都带着谨慎而果断的节奏。

  大漠中的狂风裹挟着粗糙的沙粒掠过耳畔,金属支架在风中发出低沉的嗡鸣,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看到林源的身手如此矫健,一直担心林源身体状况的米勒导演,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看来林源恢复的很不错,并不是强撑着身体上场拍戏。

  只见林源身手敏捷的一路向上,不到5分钟时间,就完成了50多米的攀爬,抵达了支架塔的中间部分。

  在这个位置上,林源停了下来。

  目光锁定了上方一段严重氧化的支架那里的金属表面布满蜂窝状的锈蚀坑。

  “再往上就要小心了……”他低声自语,从腰间工具袋抽出小锤,轻轻敲击面前的钢梁。

  沉闷的声响里夹杂着细微的脆音,这是金属内部结构受损的信号。

  所有的钢铁支架,为了重心稳定,大多都是下部大上部小的结构。

首节上一节901/9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