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也是一股暖意。
朋友之间,不用说那么多谢谢,但是要记在心中。
当一切都结束,散会之后,李轩还在等着
也确实是有人来问《活埋》的本子,但不单独卖。
李轩摇头,不行,只能投资企划,而且剧本不单独卖而且开价只有两万块,打法叫花子呢。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履历】不够,就算拿出了一个六分钟的先导片,而且悬念也拉满十足了,可最后却依然没能拿到这片子的投资。
买剧本的不少,甚至还有的要说,买剧本还得压一半,等验证有票房才给另外一半钱
“老大,其实两万块可以了,你还是第一个能在咱们小组作业这里卖剧本的。”旁边的罗锦就吞了吞口水道。
想要凭借小组作业拉到投资,还真是前无古人的,就算是买剧本,也已经是罕见至极了。
李轩摇头。
“我相信我的剧本。”
这《活埋》可是以小博大的典范!
拍出来效果绝对佳的。
可惜的是,没人欣赏啊。
毕竟,《活埋》也算很‘非主流’。
一个人硬演两个小时,你以为你卓别林呢,那么牛!
现在有两个选择,攒资源自己攒出拍《活埋》的钱,正常发育。
现在正是第五代导演如日中天的时候,你这个新冒出来的不混圈子的那么嚣张,说不定业内就给你来一个‘此子断不可留’了。
但电影市场这个东西,是越早出头越有生态位,不然让前辈们滚雪球根本没你的生态位,就麻烦了。
前世精才绝艳如饺子和郭凡,他们出头的时间也已经是快五十岁了。
他们没才华吗?
那是有巨物遮着他们的天空.
正当李轩思索的时候,还是有人看上剧本上门来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得华。
“你又回来了,刘哥。”
“嗯哼,惊喜吗?意外吗?”此时刘得华就眯着眼笑道:“跟你谈一笔交易如何?”
“我们不是刚认了朋友吗刘哥!”
“在商言商,我是刘得华,是你刘哥,但我刚刚也注册了一公司,叫做映艺娱乐有限公司.”
《疯狂的石头》就是这个公司注资的,行业生涯中,捧出了诸如《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石头》还有《疯狂的石头》.
好吧,只能说刘哥他拍电影唱歌都牛逼,但投资电影的水平真就靠运
“那刘哥哥准备给我的电影投资多少钱?”
李轩都不叫刘哥了,叫哥哥!
来个夹子音~
“额,你这样我很不习惯。”刘得华哭笑不得道:“我能给你投三百万。”
三百万!对于《活埋》这种企划来说,已经很多了!
这一声哥哥叫的不亏啊!
“哥哥哥哥!”
“别,是有条件的。”
“啊!我不是你好弟弟吗?”
“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刘得华笑着说道:“我们得签个对赌协议。”
“怎么说?”李轩疑惑道。
“我这一笔投资确实能够给你全额拍摄《活埋》的需要,但如果票房.票房没有达到一千三百万的话,可是有代价的。”
“什么代价?”
既然是对赌协议。
那就出在一个‘赌’字。
“加入我公司,加入香江圈子,签一份时间为六年的契约,收益五五分,绝对严格按照账面合同来分润。”
此时,刘得华就笑着说道。
我靠!就连分成标准都想好了。
五五分成,要是被国内的那些经纪公司知道的话,估计得手撕了他白花花的钱,给那些艺人,真是造孽啊!
还是账面合同。
众所周知,账面这个东西.嗯。
只能说,刘得华的公司应该是不会参与那些破事儿的,不然按账面分亏到你裤衩子里去。
刘得华的心基本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了。
对这部《活埋》看不看好不知道。
但肯定看好自己这年轻的肉体的。
“我答应你,刘哥。”
“那行,你想什么时候拍摄,时间给我个,我回去让助手初步拟个合同,然后传真给你。”
李轩想了一下,如果自己现在拍摄出去的话,别说一千三百万了,三百万票房都不知道有没有,估计到时候真的就得卖身给刘哥哥了。
《活埋》是自己的好牌。
“两年,刘哥哥,两年之内,一定拍完。”
“嗯倒是我想的一样。”
刘得华也想到了这个时间点。
也差不多,剧本资金有了,电影局立项,提交故事大纲、剧本、思想内涵和简单主创名单.
再加上华语电影有点爆发趋势,立项时间还得延长,这个时间就大概要半年左右.有关系的可以缩短这个流程,然后刘得华看了一眼李轩这家伙,应该是没关系的。
再到拍摄,再到宣发,上映,这些流程走下来,也挺琐碎。
加上李轩现在还是学生,还要拍戏,两年时间能拍完,已经是理想情况了。
“不用逼的自己那么急,适当的缓一缓。”刘得华顿了顿说道:“接下来你准备干嘛?”
“拍戏,学习呗。”
刷属性,刷属性,刷履历。
此时,刘得华顿了顿还是提醒道。
“三百万,对于拍电影来说,很快就花完了,特别是对于宣发来说.这就是杯水车薪,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题材很特殊,只有你一个人出演,完全带不了热度。”
刘得华说的很隐晦,宣发这个东西,一分钱能换几分货,就完全看演员阵容。
如果说,刘得华的名字,宣发可以做到一分钱五十分货的转化。
给成事龙,周星星能有一分钱一百分货的转化。
那么李轩的话嗯。
不好说.现在李轩现在最大的名头,小刘得华和北电状元,在普通观众那里有多少影响力也不好说。
拿出去做宣发的话,可能一分钱0.1分货也说不定《特警新人类》这部电影就告诉了这个道理。
所以有大佬云集给小辈做陪的《千机变》,本质还是最大化摊牌宣发成本。
以刘得华的想法来看。
《活埋》质量合格的大前提下。
如果李轩能在两年之内,有二线的影响力的话
那这部电影才有一千三百万的可能,也就是回本线。
但,这绝对不可能。
赵燕子,章子仪也做不到在大三的时候就有这个影响力。
想到这里,刘得华压不住嘴角了。
三百万,买李弟弟你的六年。
不行,不能笑
第136章 ,射雕和倚天
“哥们儿,如果我说这一次咱们的活埋得到了300万的投资,你信不。”
“你小子做梦都不分白天黑夜的吗?”
宁皓此时面对李轩说的话,也是哭笑不得的紧。
虽然他觉得李轩的才华生平罕见。
活埋这部作品可以说非常的惊艳。
但想通过这个就拿到300万的投资。
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我也听我同学说了,咱们的这一部《活埋》,可以放在校园的史册上,应该是咱们北电建校以来,拿出的最牛逼的作品之一了。”
对于这一点,其实宁皓觉得更加虚幻,自己作为一个大三的小透明,竟然就在这个时候,和学弟一起攒出了名留北电校史的作品来。
宁皓对于这点还是分得清,分得清这部活埋的作品自己几分功劳,学弟几分功劳。
大部分都是李轩的。
剧本,还有演绎。
像分镜,甚至都是李轩自己给的,他也没干多少导演的活儿!
只能说,你先需要个懂摄影的下手而已。
谁来效果都大差不差。
但这活埋如果没有了李轩,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
他是真正的灵魂。
当然,宁皓更多的是羡慕,而不是嫉妒他这份才华,他还对那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把棺材钉死,你不把棺材钉死怎么叫做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