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53节

  古丽有一些不理解,他听阿塔说过,年轻的时候跑过一次河床,回来的时候,连亲妈都不认识了,古河床戈壁滩上的风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苏阳,你要不要再想想?”

  卡布提看向苏阳:“你要是不想去,我就去找克里木江说说,我说话嘛,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苏阳在院子里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昨天的事,要说得罪人嘛,林晓倩现在就是文化局的人,也只有她嫌疑最大了,而且苏阳知道她能当上电影放映员,背后没有人推一把,普通人是进不去的。

  “倒是有一个人,现在文化局当放映员,叫林晓倩。”苏阳将他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当然把那段跳河的故事有所保留了。

  尤其是林晓倩爱慕虚荣,一家人攀高枝,又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叙述一遍,卡布提和古丽越听越气。

  “苏阳,原来那个女人就是林晓倩,你怎么不早说,我肯定能帮你出出气。”古丽生气噘着嘴,好像是自己受到了某种不公待遇。

  “这样的人嘛,离开是对的,不过别人的事咱们不好多说。但是我觉得你做的对,既然如此,我就帮你说说话。”

  卡布提深思熟虑,虽然愤愤不平,但还是补了一句:“不过,你要是愿意去的话,局里的补助肯定少不了,一天十块钱的餐补,额外再加十块钱的外出费,这一个月也有六百块,再加钱三百块的基础工资,一个月也有九百了。”

  九百对于现在来说,绝对是高收入了,苏阳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测绘辛苦,可那也没有挖玉辛苦。

  而且,苏阳要是去了河床上,那不就是狼入羊群,左右逢羊嘛!

第82章 再次来到塔吉克部落

  苏阳心里压抑着兴奋,回到家里,便匆匆套上了骡车来到镇上。准备在跑河床之前,再去一趟塔吉克人那里,顺便给他们带一些日常用品。

  苏阳先来到了百货商店买了一些塑料杯子,还有一些锅碗瓢盆。山里的朋友都是本着能用就用的原则,所以没有更换,其实很多东西都该换新的。尤其是那些用米达料做成的杯子,不仅笨重,而且过于奢侈了些。

  买完碗筷,又来到粮油店买了五十斤的玉米面,五十斤的白面,吃的时候白面掺着玉米面,蒸出的馒头呈米黄色,而且味道很香。

  出了店,在附近的批发点称了十斤的糖块,有硬糖和花生糖。奶糖也有,但是数量不多,刚好分给山里小朋友。顺便还买了几个大牛,就是那种可以用鞭子抽着旋转的陀螺。

  另外,苏阳在药店还买了一些基础药品,安乃近买了两瓶,消炎药买了五盒土霉素。

  山里的朋友经常爬山,避免不了擦伤,又买了一些创口外伤药品,酒精绷带和止疼药。

  现在他们那里取亮照明还是过去的煤油灯,苏阳在路过五金店的时候又买了几个手电筒,电池也捎带上一些,应急的时候可以用,比煤油灯方便多了。

  买完东西,发现已经堆了满满一车,太多了也不好赶山路,容易发生侧翻,都是一些吃食,掉地上就不好了。趁着太阳没落山,苏阳便架着骡车回家去了,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去山里。

  回到家,桌子上已经放了三道菜,猪肉炖白菜,大葱炖豆腐,还有煎鸡蛋花。苏老汉已经倒上了一杯小酒,啧啧的喝了起来,看得出来心情不错。

  苏阳洗完手坐下,苏老娘就开口问道:“阳子,那文化局的工作怎么样了?”

  今天一整天,村里人听说苏阳去城里文化局工作,都来这里看看,混个好邻居的脸熟,二老在家里迎来送往的,心里头也高兴。

  “还行,不累,挣钱也容易。”苏阳咬着馒头说道,“对了。明天我要去趟山里,一大早就走,你们不用早起了,起来也没啥用,冻死个人。”

  “还去山里做什么?明天不用去局里了?”

  “山里有几个朋友,上次帮了我不少忙,我给他们送点东西。再说了,我这是挂职,局里也不用天天去,过几天我还要跟着测绘队跑河床,得好几天回来一趟。”

  二老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纳闷,也没有多问。只要不违法,也都由着他去。他们也知道跑河床很辛苦,以前有跑河床的人寄住在附近村子里,早出晚归的,晒得黑不溜秋。

  “对了,阳子,跟你说个事。”苏老娘朝门外看了看,没人,才开口道:“咱村有好些人偷偷去河床采玉了,听说今天刘愣子还出货了。”

  苏阳觉得这事也没什么稀奇的,上令下行嘛,只要不被巡河的人逮到就行,河床那么大,他们两条腿也看不过来。

  但是村里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出货,明天就一群人以身犯险,人去的多了,那人家能不注意你嘛。

  只能说发财还是低调着来。

  苏阳吃过饭来到屋里,温度瞬间上升了好几度,他住的是东配房,房间不大,窗户都被油纸给糊着,只要给上两把柴火,整个屋子都热起来。

  唯一不好的就是不容易散味,头天晚上要是没洗脚,一屋子都是味道。冬天农村洗澡不方便,洗洗脚还是可以的。现在苏阳已经养成了睡前洗脚的习惯。

  苏阳取下墙上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双腿伸进被窝里,全身顿时暖烘烘的。他用布条蘸着油里外都擦了一遍,又数了二十发子弹装进袋里。

  这次有机会的话,一定跟着阿力普学学枪法。到时候自己去山里的时候,还能顺便打一些肉回来,还有那红鹿角可是好东西,下次再送给机械厂的王科长,租其他设备的时候,或许还能再便宜点。

  擦完枪,苏阳拉灭了灯泡,屋里陷入了黑暗,很快就睡着了。

  凌晨五点钟的时候,院子里的鸡就开始打鸣了,苏阳揉着眼睛起来。隔着窗户看到苏老娘在厨屋里忙活,似乎把饭已经做好了。

  苏阳起床,来到厨屋里。

  “妈,不是不让你起了,怎么又起来了?”

  “年纪大了,觉少,起来做个饭不碍事。”

  案板上用毛巾裹着几个白面馒头,还有四五个鸡蛋,整整一大瓶子的热水,也已经灌好了,苏阳抓了一个鸡蛋,热乎乎的,滚在手心很暖和。

  苏阳来到院里,摇了几下水井:“娘的,冻的死死的。”

  只能从煮鸡蛋的锅里舀了一瓢热水,浇在井里,现在冰不是很厚,很快就烫开了,又灌了一瓢引水。这才压出水来。

  用水桶灌了满满一桶,拧上盖子,放在了门口,等会走的时候带上,这次出去可能得两天时间,那骡子饮水就用这个凑活了。

  苏阳从后面的猪圈里牵来了骡子,将地板上套上,拉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朝山里出发了。

  一直到亮的时候,骡车才到达了半山腰,那片竹林里,原先放在里面的铁丝已经没了,可能被兔子直接趟走了,最好是隔一天来一次,才有可能收获。

  再往里,车子就过不去了,苏阳只好将骡车给解了下来,将两袋面粉系在一起,搬到了骡背上,剩下的东西比较轻巧,自己完全可以拿得起。

  等到了冬窝子,苏阳将骡车和东西放在木屋里,又简单吃了几口东西。走的时候给骡子在木屋里铺上了草料,水桶也打开,也够骡子吃两天的。

  那些面粉什么的就放在屋里,轻巧的东西苏阳就带着,走山路也不碍事。

  沿着上次的老路,苏阳走起来快多了,有时候碰到黄羊就停下来,刚准备开枪瞄准,那黄羊就撒腿跑了。

  “娘的,到嘴的肉都能飞了。”

  打猎不光要求准头,还要速度快,动物的耳朵都比较警醒,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撒腿就跑的没影。

  像他这种瞄上半天的猎手,免不了放两年空炮才能出师,除非那黄羊站在原地让他打一枪。

  直到中午时分,苏阳爬到了那个山坡,往下看去,今天天气不错,已经看到盆地的蚂蚁般的人影,有人赶着羊群从外面回来,有的屋里还冒起了炊烟,似乎在准备午饭了。

  苏阳兴奋的紧了紧身后的尿素袋子,又在下面绕了半个多小时,在过河谷的时候发现河边有一群厚唇子正在聚堆,现在刚化开一层薄冰,他们就浮出水面换气,正合适逮上一网。

  苏阳背后挎着一个镐头,水不深,里面有几块大石头。苏阳举起镐头使劲朝石头砸去。

  听到“噗通”一声闷响,溅起了一股水花,冲到脸上,凉丝丝的。没过多久,水里的厚唇子就漂上几只,翻着白肚皮,鱼鳃还微微煽着水。

  苏阳兴奋的将水里的鱼给捡了起来,用铁丝穿过鱼鳃,串成了一串。被震晕的鱼,回到家里放水盆里还能扑愣一会,保鲜。

  苏阳带着大包小包,来到村子门口的时候,阿力普正在清理羊粪,外面种着一些冬麦,将羊粪撒在地里,春天土地开化的时候就吸收了。

  阿力普看到苏阳的身影,慌忙放下铁锹就迎了上去:“阿达西,你好几天都没有来了嘛,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其他几个人闻声,也从屋里出来,帮忙接过手里的厚唇子,鱼这会还没死透,甩着尾巴扑扑楞楞的,阿力普嘿嘿一笑:“多好的鱼,还是活的,哪里逮的嘛?”

  “就在山沟的河谷,刚好碰见了。”

  “了不起嘛,快到屋里坐。”

  木屋里烧着木炭,火头很足,老人坐在床上,目光呆滞,阿力普指了指脑袋:“年纪大了嘛,老糊涂了。”

  阿吉丽从外面跑进来,嘴里喊着叔叔。阿力普最近刚教她的新词。

  苏阳从尿素袋子里掏出一袋糖果,抓了一把给阿吉丽:“这白色是奶糖,掉渣的是花生糖,你尝尝。”

  阿吉丽剥开一颗,害羞的填进嘴里,嘴巴咧开了一个微笑,随后拿着糖果跑到外面跟其他人分去了。

  “还有这个,叫大牛,用鞭子一抽就会转。”苏阳走到外面,来到一个平稳的地上,用鞭子缠绕几圈,在地上一拉,大牛就转了起来。

  几个小孩立刻高兴的蹦了起来,每个人都想试试。

  苏阳熟练的抽了几鞭子,迅速吸引了很多人过来。

  “阿达西,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太多了嘛!”阿力普有些不好意思,他们这里讲究有肉一起分着吃,有酒大家一起喝。

  头一次受到别人的恩惠,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苏阳笑了笑,“这些不值钱,都是小玩意。对了,十里外冬窝子,你上次捡狼的地方,木屋里还有一些面粉和杯子碗筷,我来的时候拿不动,等会你可以让人去拿回来。”

  “谢谢你,阿达西,我等会就让大家去拿。”阿力普拉出一个凳子,“快坐。”

  “下次来就不要带东西了嘛,我们有吃的就可以了嘛。”

  苏阳笑笑,解释了一通:“这些值不了多少钱,上次你送我的那块石头,能买很多这些东西。”

  提起那块石头,阿力普很高兴,从屋里又拿出来了几块,“你看嘛,头两天去上面采石蜂,顺便凿了几块下来,不过掉下来的时候摔碎了,这几块还是大的嘛。”

  苏阳看着这四块石头,立刻站了起来,下意识开始了系统评估,系统给出的价格也是很高,说明这些米达料,整体结构都是类似的,里面少绵少裂,都是顶级老熟料。

第83章 悠闲的部落生活

  苏阳掂量了几下,这四块石头加起来约摸有十公斤,加在一起能卖五六千块。

  “谢谢阿达西,能回头换了钱,再给你们送些东西过来,就是山路不好走,每回带的不多。”

  阿力普摆摆手,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已经够多了,石头在他们这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两个人说着,来到空地上晒太阳,部落里的妇女,正在木屋外面杀鱼。

  杀鱼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将鱼头跺了下来,丢给散养的土狗,鱼身子剁成几块,再用一根筷子逆鳞往上刮,跟削土豆一样。

  杀好冲洗干净,放在了滚烫的热祸里,往里扔了一些土豆,一撮盐巴,还有一捆干掉的紫草根,不仅可以药用,还能当香料使用。

  他们这里捕鱼的方式还比较传统,夏天的时候用网,两个人扯直在水里水兜,冬天就把木棍削尖了直接插,这就比较考验技术,一天也捉不到几条。

  “阿达西,我教你们捕鱼怎么样,你教我打猎。”苏阳饶有兴致的看着阿力普。

  “好嘛!”

  苏阳看着外面石头上晾晒的鱼网,已经漏了好几个洞,用毛线织补了上去,勉强能用。

  “这条渔网我可以拆了吗?”

  阿力普点点头:“可以的嘛。”

  苏阳从旁边的藤条中,取出三根,编织在一起,又用铁丝缠绕一圈,也足够结实。将渔网用铁丝沿着圈口绑上,又找到一根结实的树干缠上,做了一个简易的抄网。

  剩下的网,有两步见宽,刚好够做一个抬网。抬网做起来也比较简单,用两根竹竿交叉绑在一起,固定在渔网的四个角上,上面在绑一根长竹竿,上面再绑上一根绳子,基本就可以了。

  渔具制作完成后,他们扛着来到了附近的河谷,这会儿不是汛期,水流很缓,水最深到腰部。

  水里不光有厚唇子,还有很多高山鳅,可以用油炸着吃,也可以直接炖汤喝,味道很鲜美。

  “阿达西,我知道怎么用了嘛。”阿力普拿着抄网直接在岸边捞,用起来很顺手,之前他们也想过这种办法,但是觉得太麻烦,不如用标枪直接插。

  就是抬网没有见过,不知道怎么用。

  苏阳站在岸边,地上垫了一块石头,将抬网直接放在水里,往网兜里扔了一块馕皮子,好比是一个陷阱,人也不必下水,只需要静静等待。

  水里的鱼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就会游过来。没过多久,苏阳忽然感觉网里有了动静了,便立刻将渔网抬了起来。

  顿时,三条手掌大的厚唇子扑棱棱的在网兜里撒欢,除此之外,还有几条高山鳅。

  阿吉丽在一旁高兴的跳起来,喊着:“鱼,鱼!”

  阿力普看到有鱼,立刻挽起了袖子,伸手将网里的鱼给抓到了岸上,任由他们扑腾:“阿达西,这个很好用嘛!”

  苏阳笑着又将渔网放了下去,平均每隔十几分钟就抬起来看看,每次都有两三条的收获。不过个头都不大,跟这里的环境有关系,河里的水温比较低,水生物比较少,鱼也饿肚子。

  捞了三四网,阿力普就拉着苏阳回去吃饭。这种抬网就有鱼的感觉,苏阳有些上瘾了,比在村后的清水河里好捞多了,走的时候还恋恋不舍。

  有时候还挺佩服他们这些人的,能抵制外界的诱惑,好东西再多也不多要,够吃够用就行,就这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阿力普从旁边拽了一根草藤,掀开鱼鳃,直接将鱼串在一起,拎着回到部落里。

首节上一节53/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