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53节

  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跳皮筋,巴郎子们则追着一个破旧的足球。

  刚从地里回来的大伙儿,三三两两地聚在陈大明超市门口,沾满泥土的解放鞋随意地搭在台阶上。

  “嗝~”

  随着一声响亮的饱嗝,苏阳晃着半瓶橘子汽水从超市里走出来。

  这会大家最常聊的话题,还是种植棉花的事。

  现在乔木村的棉花种植基本上已经完成。

  大家有时候在讨论棉花的技巧,但更多的是关心能卖多少钱。

  万一种出来以后没人收棉,那就砸手里了。

  “要我说啊,”苏阳突然提高嗓门:“要是棉花真滞销了,我全包!“

  这话引得正在纳鞋底的张婶手一抖,针尖差点扎到手指。

  陈菊“咔吧”一声咬开瓜子壳,眯着眼睛笑道:“阳子,你在墨钰县包了那名多地种棉花,跟俺们大伙儿透个底,这棉花真能来钱?“

  陈菊嗑着瓜子,她家反正也不指望种地赚钱,现在有小超市维持着,陈大明也在北大窑领着工资,所以这次种棉花就没有参与。

  大家将目光锁定在苏阳身上,毕竟在大家眼里苏阳是领头人,有不少人看苏阳家里也种了一半的地,才跟着种了起来。

  苏阳仰头灌完最后一口汽水,玻璃瓶“咣当“一声扔进旁边的竹筐。

  “这么说吧,”他用手背擦了擦嘴,“种棉花就像煮大锅饭,人少了揭不开锅,人多了...”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竖起两根手指,“不出两年,保准让大伙儿都盖上砖瓦房!”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似懂非懂。

  将目光聚集在“科学种棉,勤劳致富”的红布标语上。

  “对了,再给大伙说个事,过几天到月底的时候,我准备再办一次拍卖会,这次把农村巴扎往大了弄,大家要是还想卖点家里的东西,都尽管来。”

  苏阳这么一说。

  大家立刻激动起来。

  “那感情好啊,上次听说刘愣子一天卖了两三百,真馋人啊!”

  “就是啊,那点粮食都能卖这么多钱,我家水缸里还腌着几十斤的咸菜疙瘩,到时候也能换个钱花花....”

第252章 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

  乔木村,广场上。

  大家跟苏阳开着玩笑,听说要再次开拍卖会了,大家磨拳擦掌,想着再赚点钱。

  张军此时溜达过来,背着手跟老干部似的:“但是咱们还是丑话说在前头,卖东西嘛,咱们都能实在点,不搞坑蒙拐骗那一套,要不然就是砸了咱们村的饭碗。”

  “瞅你这话说的,咱们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干不出那种事。”

  “就是,物美价廉还差不多。”

  上回有了成功的经验后,让张军脸上挂满了光,走到哪里都是挺着腰杆,就是去乡里开会,特意给安排到了第一排位置。

  下了会,还亲自请到办公室喝茶。

  乡里领导同志还想让他们多搞几次,争取把名声打的更远,而且他们里也会给到大力支持。

  “阳子,这次拍卖会咱们怎么搞?”张军问道。

  “跟上回一样,让大家有种回家的感觉就行,不过这会农村巴扎得扩大一些,提前给咱们积累点人气,到时候村里规划建成后,大家也愿意来。”

  张军想了想,觉得觉得没问题。本来在规划图上也画了巴扎的位置,也跟大家打过响声了,此时占用点地,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张叔,还得麻烦你给张罗张罗,我估计这次人会更多,比上次多,这里里外外都需要不少人忙活。”

  张军听着也兴奋起来。

  “你放心吧,交给我了。”

  大家聊着天,不知不觉扯到了刘小成身上,这些天热巴嫂子没事就出来溜大街。小腹也微微隆起,脸上都快笑出花了。

  以前肚子没动静的时候,是能躲多远是多远,生怕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如今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说着,热巴嫂子走了过来,看着大家笑的这么热闹,来到苏阳旁边,“阳子,大家笑什么呢?”

  “没啥嫂子,你这些天觉得咋样了?”

  “挺好的,你看我都吃胖了。”

  “胖点好,以后生个白胖小子。”

  大家瞅着他们,打趣道:“哎呦,你看你俩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一对呢。”

  热巴嫂子一摆手,笑道:“那可不是嘛,那是阳子的。”

  这话给苏阳惊出一身冷汗。

  不过大家压根也没人信。

  热巴嫂子这是用玩笑的语气说真心话。

  “那什么,你们先聊着,我就先回去了。”苏阳只好赶紧找个机会溜走,临走时热巴嫂子还说下午要蒸糖馍馍,让苏阳过去吃。

  苏阳回到家里。

  大家盘点了一下系统的存货,这次同样将阿拉玛斯玉和昆仑冰玉作为压轴货。

  上次虽然出了两块阿拉玛斯玉,成色一般,也吸引了不小的轰动。在价值上跟冰玉不分伯仲,但因为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接受度不高。

  最为广传的就是上次拍卖会中,有个老头提到的尼雅遗址,发现了失落的沙漠古国精绝国。

  如今倒是可以借助精绝古国的名头,给本次拍卖会搞一个名堂。

  重回精绝古国之遗宝拍卖!

  虽然有些标题党了,但能在全国引起轰动吧。全国的考古专家也会想来一睹阿拉玛斯玉的真容了。

  “阳子,吃饭了。”

  正想着,苏老娘在厨屋里叫了一声。

  随即从屋里端来一盆子土豆炖鸡块。

  香喷喷的味道,一下子就把馋虫勾出来了。

  “妈,这不年不节的,怎么炖鸡了?”

  苏老娘又暖着馍筐子走来,说道:“这不是看你这些天在外面忙着干活,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让你爸杀了只鸡,给你补补。”

  “你看你都晒黑了多少,多吃点鸡肉。”

  苏老娘夹起一大块鸡腿放到了苏阳碗里。

  “我不累,我在外面吃得好睡得好,你们就放心吧。”

  苏阳听着这种暖心的话,鼻头都开始发酸了。

  “对了,过几天咱们村又喊拍卖会,到时候咱们这弄一个巴扎,估计能来不少人,我想着杀几头羊,找个位置卖卖羊肉,你看咋样?”

  苏老爹放下碗筷,说道:“那行,反正羊也该卖了,顺手买家门口卖了也行。”

  吃过饭,盆子里的肉被消灭一空,只剩下一下鸡汤和几块土豆,苏老娘也不舍得倒掉,拿回厨屋,说是晚上她自己吃。

  年纪大的家总是喜欢这样,喜欢把眼前的日子过成58年那会。

  下午的时候,苏阳从院里找到一把尖刀,这是用来杀猪宰羊的,条形长,尖比较利,中间有道浅浅的血槽。

  苏阳蹲在院里磨了半天,才磨出一道锋刃,随后拿着去了羊圈。

  陈二正从厨屋里端着一盆刷锅水准备去饮羊,苏阳立马制止住了。

  “陈叔,那几头大的骚呼别喂了,拉出来给杀了吧。”

  杀之前,最好不给羊吃东西,不然刀子扎进气嗓容易呛着,那羊血就脏了。而且羊挣扎的更厉害,不好摆弄。

  “杀羊?”陈二脸色一紧:“阳子,这冷不丁的杀羊干啥?”

  “过几天咱们这里要弄巴扎,到时候拉出去卖几只,这些大骚呼也差不多长到头了,再喂也长不了几斤肉,浪费粮食。”

  陈二点点头,放下手里的水盆,说真的,年纪大了不适合养活物,养几天就容易养出感情,到时候杀或者卖的时候,肯定会心疼。

  陈二回味了一下,随后跳进了羊圈,从中拉出了两头栓在了外面的橛子上。

  主刀这活就交给陈二了,苏阳蹲身一抱,将羊给抱到了案板上。

  陈二也想给它来个痛快的,下刀如有神,刀刃直接穿过脖子,割断气嗓,羊血如注。

  过了一会,陈二脱下汗衫,开始剥起皮来。

  苏阳则将羊血撒上了一把盐,搅拌均匀后,放置了一会,等羊血凝固后,再放到锅里进行蒸煮。

  之后再放进来,能放很长时间。

  到时候卖给那些城里的老爷们,也让他们尝尝鲜,毕竟这里是不流行吃羊血和内脏的。

  忙活了一下午,两个人宰杀了三只羊。

  将羊壳郎挂在了屋里,内脏什么的,苏阳也收拾干净了,就连羊肠子,苏阳也把里面的羊屎蛋子给吹了出来。

  要是拿到沧州,白水一煮,又是一道美味的早餐。

  杀完羊,回到家里腰酸背痛。

  苏阳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拿起武侠话本看了几页,就被里面精彩的打斗催眠了。

  直至第二天早晨。

  张军就带人在村里打扫卫生了,这次大家都是自愿的,各自扛着扫把头,义务扫地。

  要是不为村子出份力,大家也不好意思在巴扎上摆摊赚钱了。

  一伙人来到苏阳家门口时,张军就拉着他来到了村口。

  目前村口的的一条长沟被平上了,主路瞬间宽了两三米。

  再占用了一些乡亲们的地,这地方就跟迎宾大道一样,两旁支起摊位绰绰有余。

  “阳子,你看看这环境怎么样?”张军指着脚下的路,连个石头子都没有。

  “好嘛张叔,比我二婶儿的腚都光溜。”苏阳笑着,大家伙齐声哄。

  苏阳从屋里端出碗筷,一边与众人闲话家常,一边哧溜哧溜地吸着面条。待他放下碗筷时,院子里的清扫工作已接近尾声。

  惦记着许久未去的六子那边,苏阳跨上摩托车便出了门。

  一路穿行在乡间小道上,逢人便打听收秸秆的消息,不知不觉竟已驶出几十里地,眼看就要离开陆洛甫乡的地界了。

  几经周折,终于探得六子他们的下落。

  苏阳顺路找了过去。

  他们目前在一个河边驻扎着。

  油纸布围成的临时工棚里,机器的轰鸣声与三轮车的突突声此起彼伏。

  一队队满载的地板车正排队卖料,工人们挥舞着铁叉,将粉碎好的秸秆源源不断地装车。

  乡里派来的记账员在一旁认真登记着每一车,这些工钱都由乡财政支出,苏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首节上一节253/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