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37节

  苏阳说着,将两条烟自然的放在了沙发上,扯了下毛毯盖上,露出一个角。

  这就有讲究了,一来是掩盖送礼,二来是提醒送礼。

  这也是苏阳跟着江老学的。

  王科长客气了两声:“来就来嘛,还带什么烟嘛,我呀,早就戒烟了嘛。”

  “行,那我就下次换成茶叶,养养生。”苏阳笑笑。

  “对了巴郎子,你说你在墨钰县包地种棉花,你不知道那地界都是盐碱地,这棉花能种得成?”

  “现在河床发大水,咱在加也闲不住,成不成的先试试。”苏阳掏出一盒烟,递给王科长一根,又帮忙捂着点着:“我这不是来找王科长帮忙的嘛,我那边还需要一些拖拉机,看看你这里还有没有。”

  “你还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嘛。”

  王科长一愣,在远大农机厂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大口气的话,随即咧嘴一笑,法令纹格外明显:“巴郎子,我们农机厂啥都缺,就是不缺机器,不过现如今我能给到你的,十台够不够?”

  十台,已经不少了。

  相比挖机和铲车这种大家伙,拖拉机的用处更为广泛,换个犁头就能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拖拉机等大型农机的生产可能更多依赖外部供应,本地制造只占少部分。

  像远大农机厂是半自动化的生产工厂,中型轮式拖拉机年产量大概在三千台左右。

  苏阳想了想,在这种需求量空前膨胀的时代,十台也足够了。

  “行啊,王科长,那就十台嘛,你看这个价格是不是给我们便宜点,毕竟我们要的多,咱们又是老朋友了嘛。”

  不管怎么样,苏阳还是该还价的。

  该省省,该花花。

  “巴郎子,不瞒你说,现在机器不好弄嘛,现在全地区都在推广棉花,现在机器不够用嘛,这十台还是我特意给你留下的嘛。”

  苏阳心里暗自呸了一声,这老狐狸,说话都不打草稿的。

  “那要不这样,这机器嘛还是老价钱,一百五一天嘛,但是司机嘛,我倒是可以给你找几个便宜的师傅,你看怎么样?”

  苏阳想了想,也无奈的点点头。

  这年头只有人最便宜。

  “行嘛,谢谢王科长了,那这样吧,明天一早能不能直接开到墨钰县,我等着用嘛。”

  王科长点点头,欣喜的笑了笑。

  “那自然是没问题嘛。”

  随后两个人简单的签了一个协议,苏阳先付了二十天的机器钱。保守估计,二十天也差不多够用了。

  一共是三万块钱。

  苏阳付钱很爽快,王科长也很乐意跟苏阳合作。

  如果是在制造业发达的后世,像这种供需关系应该是反过来的,有钱的买主才是大爷。可在这个物资紧缺的时代,有资源的才是大爷。

  苏阳出了门,保安大爷亲自给拉开了铁门,目送着苏阳走远。

  苏阳沿着回家的柏油马路,沿路上微风拂面,路两旁的地里零星的一些人在忙碌。

  已经有人开始收拾地了,如果不用拖拉机,就要人工开垦,或者是骡子拉铁犁头,这几天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刚回到乔木村,迎面就扑来一股子秸秆的陈旧霉味。

  空气中都漂浮着纷纷扰扰的秸秆。

  “娘的,这才几天,怎么搞的乌烟瘴气的?”

  这会,陈菊在小卖部门口看到了苏阳,立刻走了过来。

  “阳子,你可算是回来了,你瞅瞅这村里就跟鬼子扫荡似的,弄得狼烟遍地的,你说说这该怎么办吧?”

  苏阳疑惑的看了看天气,现在刮的是北风,风从林场吹过来,怪不得整个村里跟雾霾似的。

  “行,我这就过去看看。”

  苏阳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林场,刚停下车子,一抬头就望见了震惊的一幕。整个林场被堆满了秸秆,林场外还停着十几辆的地板车,等着过称。

  不远处还有三台打料机正在工作,几个人头上系着毛巾,就露着两只眼睛,身上布满了秸秆碎末。

  “六子?六子?”

  “六子,你特么人呢?”

第240章 帮嫂子巩固一下

  “六子,六子?”

  苏阳站在林场外看着堪比世界末日的场景,也不由得气笑了,就连河筒子里面的水都浮着一层尘。

  没多久,一个身影呼哧呼哧的跑到了苏阳跟前,摘下帽子一看,还真是六子。

  “阳子,你咋回来了?”

  “我再不回来,村子都让你给造没了,你瞅瞅这地方,不知道的还以为末日了。张叔不管,那是给咱们面子,那也不能这么造啊。”

  六子也有些有苦难言,打料子也没办法,有风就有浮尘,而且他们现在在林场干活,已经好多了,要是还在广场上,那更不用提。

  “阳子,那咋办呢?”

  “去其他村呗。”

  六子一愣,还以为是多好的意见,没想到这么朴实无华。

  “行,等林场里的这些秸秆都打完,我就搬去其他村子里,一点点向墨钰县靠近。反正这附近的村子秸秆都被我收完了,家里也都不剩啥了。”

  苏阳随即往里走了走,林子里一堆堆的跟春天的野蘑菇一样,一簇一簇的。

  “六子,拢共不就两台打料机吗,怎么多出了几台?”

  六子解释道:“两台够干嘛使的,我又去了镇上,花了一台的钱,找人给焊了几个,效果是一样的。”

  苏阳看着大家武装严实打料,也没打扰大家,随后便准备去北大窑,这个地方不把自己包成粽子,混身刺挠。

  这才呆了多大会,苏阳就觉得浑身痒痒不自在。

  “六子,你跟我去北大窑吧。”

  “行,咱走。”

  两个人边说边走,沿路上,六子把这边的情况都说了一遍。收多少料子,招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都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通。

  苏阳也没有婆婆妈妈追问这些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选择让六一负责,那就应该最大限度给他信任。

  要是总因为一百两百的刨根问底,那样是做不大的。

  在后世,不就有很多老板为了降本增效,那真是精打细算到令人发指,抓考勤,降社保,无偿加班,感觉多走一分钟,都是对公司最大的浪费。

  “六子,你干的不错。”苏阳笑笑,回头看离林场走远了,这才掏出烟抽了起来。

  苏阳也将墨钰县的事给六子简单的说了一遍,总的来说,前线进展很顺利,后勤保障必须跟上。

  六子拍拍胸脯保证:“放心吧阳子,我这肯定稳妥的。”

  来到北大窑,六子就跑到井台边压水洗脸抹胳膊去了,苏阳来到窑室里。

  一进门就感觉一阵阴凉,浑身舒服了不少。发现窑室里忽然多了一些新的面孔,有些还不认识,但有点面熟,应该是邻村的人。

  大家看苏阳回来了,也是抬头打了个招呼,苏阳笑笑:“大家要是热的话,我去买两台风扇过来。”

  二婶子应道:“这天用啥风扇啊,还早呢,喝瓶汽水得了呗。”

  “哈哈哈...那行,我就给你们整两箱来,要高橙的还是健力宝?”

  “高橙...健力宝....”

  “行,一样整一箱吧。”

  苏阳走后,那些新面孔在后面嘀咕道:“哎呦,这年轻巴郎子就是咱大老板啊,瞅着还没俺闺女大呢。”

  “是啊,这么年轻,还跟咱们闹着玩,咋能有本事嘞?”

  二婶子撇撇嘴,看着他们几个人,说道:“阳子你不认识?以前西懒总听说过吧?”

  说到西懒,大家伙点点头,肯定听过。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

  “阳子就是西懒呗,自从去年入冬的时候跟着俺们去玛丽艳河床上捡了几回料子,乖乖,直接被天老爷附体了,你瞅瞅这生意干的,越来越大了!”

  “是啊,现在不光搞北大窑的鉴定,玛丽艳河床上还承包了几百亩的地,现在林场上那些秸秆料子,听说都是阳子收的,人家承包了一个墨钰县的地,都他娘的成大地主了!”

  大家听完这些,不由得惊呆了。

  张着嘴巴愣了好大一会。

  “你说当初西懒的时候,俺就没想着把俺闺女许给他了,要不然这会我也是大老板他爹了,那不是享清福了嘛!”

  “我呸,老彪叔,当初西懒在村里乱窜,在你家门口溜达,往你家偷瞄你闺女的时候,你咋不许给人家呢?”

  老彪叔双手一摊,“谁能想到这小子以后这么出息呢....”

  苏阳随即来到了刘小成的办公室,门开着,刘小成屋里还有两个人,好像在谈什么事情。

  见苏阳走进来,刘小成得意的介绍道:“这就是阳子。”

  “你好你好....”

  两个人伸手跟苏阳握手。

  刘小成继续道:“阳子,这两位是从准葛尔过来的格尔丹和黄总,想跟他们长期合作,以后准葛尔的玉制品就往咱们这送,你看咋样?”

  苏阳想想,这是好事。

  现在不也成立了准葛尔的玉料小组嘛,虽然上手还不是很熟练,但起码能做这块的业务了。

  苏良笑着问道:“那你们能有多少量?”

  程总伸出五根手指。

  “我们在当地有原石收购站,但是我们会将优质的原石加工出来,再送到这边进行发证,一个月能有五千件左右。”

  苏阳一听,跟刘小成对视了一眼。

  要是能稳住每个月五千件的量,那对他们来说也是扩大业务的好机会。

  目前已经接手的除了和田玉外,还有红玛瑙,以及准葛尔玉。

  这个生意还是有必要去做的。

  人手就够就继续招,继续培训,生意一步一步就能做大。实在不行,就带人去准葛尔当地开个分所,也未尝不可。

  几个人坐下聊了一会,基本上可以敲定了,之前刘小成就跟他们谈的差不多了,就跟着苏阳拍板呢。现在也没什么意见,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合同,签了个字。

  按照合同规定,他们的鉴定费用也便宜一些,相比和田玉制品,每公斤便宜了两毛。

  随后他们就准备告辞了,还要连夜赶回准葛尔。临走时,老程笑了笑:“对了,苏老板,你认识郑克明吗?”

  郑克明?

  苏阳思索一会,郑克明就是老郑吧。

首节上一节237/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