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缓缓点头,理着老板娘这番话的思路。
华逸尘说道:“他们划分了多场商谈,我们也想拖,那正好对上了。而且狐狸尾巴露出来了,那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事,明确了接下来该怎么谈了。”
说罢,他轻松一笑,“我还以为这些西方资本很难对付,没想到第一天就暴露了,浪费我的精力,害我还看了好几天的《孙子兵法》,就这?”
众人听闻,尽皆忍俊不禁。
他们还想着,如何在后续合理的拖延,来达到他们预想中的局面。
这下《阿凡达》团体别有心思的目的暴露,贴合了他们预案与设想中的情况,那他们就可以完全按照预案设定去对待这场商谈了。
看起来主动权还在对方手中,实则局势会渐渐被他们所掌控。
第523章 舆论与应对
到了夜里,有关安华与《阿凡达》谈判不合的新闻依旧在流传,只是仅限一个小范围,暂时还掀不起什么波浪。
“让新闻酝酿酝酿,以待后面顺势承接更大的舆论。”
酒店落地窗前的沙发上,卡特说着,和卡梅隆举着红酒碰杯。
安茜推测正确,今天的记者和新闻就是他们搞出来的,提前有所预案。
在正常思维下,这手段就有点……小儿科。
稍微想一想,刚商谈完不久,莫名其妙的记者和新闻就出现了,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这不就是告诉对手这一切都是他们干的么?
这看在正常人眼里,或准确说是看在具备华夏思维的华国人眼里,当评一句:此手段实乃拙劣。
这也不能说是他们傻,这同样是老美自身的大环境所导致的行为方式。
看老美那些参与竞选的议员和候选总统们就知道了,为了选票、为了竞争过对手,直接就发动舆论暴光对方的弱点,譬如有什么前科、有什么癖好等等。
这手段是光明正大的,是丝毫不做掩藏的,是但凡有这样的舆论就能知道是谁干的、是谁操控的情况。
放眼国内,操盘舆论的幕后者都知道越低调越好,把自己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但在老美,若有某候选官员被舆论攻击,那一定就是另一派的候选人的竞争集团发动的,这想都不用想。
如此做法就是为了告诉对方:我有充足的资金,我有发动舆论的巨大能量,我可以用舆论压死你,就问你怕不怕?
这如同儿戏的竞争手段在国人看来是笑话,在老美那里则是常态,人人皆知的正常事情。
而这样的儿戏手段不止于国内事务,对待国际依然如此。
就比如美元的加息和降息方面,但凡加息就是在告诉全球:我美元加息了,全世界的有钱人快来买美债把钱存在我大老美。
从而形成虹吸效应,让全球大量的资本与资金集中在本土,来盘活金融市场,让股票指数飙升。
股票指数飙升了,储存了大把的钱了。
然后就降息,告诉全球:我老美本土流通的美元太多了,我要开始收刮你们各国的优质产业来释放美元了,敬请各国做好被收刮的准备了哈,没有资产被我们收刮的就要接受我们对你们的内政掌控,否则你们的国内经济就得崩盘。
加息和降息,是老美制衡全球的手段。
最主要的是,这手段百八十年都没变过,这敢信?
国之谋略,几十年来一尘不变,这不就是坐等对手把这个国家研究得透透的吗?
而且,加息和降息这样的手段连阳谋都算不上。
阳谋是什么,一个让对方无法反抗的完美策略。
而美元的加息和降息呢,在美元有信誉的时候尚且可行,若是没了信誉让美债卖不出去了,那积压的需要付出的高额利息就会让老美自己崩盘。
这个制衡全球的手段,就如同在光明正大的告诉全球:我能制衡你,但也在你面前暴露了一个致命的缺陷。
如此国策,属实拙劣。
若说如今老美还是1vs全球N国,那看华夏历朝历代,横扫六合的秦始皇、广扩疆域的汉武帝、征战半生的李世民,都是1vsN的主。
但看老美的制衡N的策略,比起这些主的谋略,可以说上华夏历史书的门槛都不够。
但老美不管,依然我行我素,不做出任何改变。
而老美的政客又是和资本集团绑定起来的,理解了老美的这些行事作风后,再看卡特和卡梅隆的行为,那就能轻松的明白他们的意图了。
意图非常简单,简单得如同过家家。
不管华逸尘知道与否,他们也要把舆论的火苗先点起来。
在他们想来,如果华逸尘知道,就会明白他们的舆论压制力,料想在后续的商谈中华逸尘会低一个身段;
如果华逸尘不知道,那也暂时无所谓,舆论的火苗点起来了,若后续商谈不利于他们,那就继续煽风点火,让华逸尘迟早知道他们的厉害。
多年来固有的行事作风,让他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
固有的思维方式下,又产生了固有的针对性手段。
这个手段有个固有流程,正如华逸尘当初所言:舆论先行,商谈在后。
在华逸尘看来是他们狐狸尾巴露了出来,但在他们眼里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正常到生怕对手不知道是他们发动的舆论,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对手知道自己的手段却无能为力的结果,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傲慢心理与姿态。
带着这样的视角与观念,卡特和卡梅隆在开启商谈第三天的时候,第二次约谈华逸尘。
“华,11.6%的分成比例太高了,我们公司的董事会一致不认可。”
“那你认为多少合适?”
“3%。”
安华众人尽皆一愣,去菜市场砍价也不是这么砍的吧?
前两天面对11.6%的时候也是面带微笑,两天过后又笑眯眯的把11.6%一下砍到了3%,这是个什么态度?
卡特又话锋一转,说道:“我给公司董事会也说了华你的诚意,而3%这个比例对于你们的宣传方案来说确实不合理,只是目前公司董事会正在商讨这件事。”
把锅甩给了董事会,也不担心自己所在的公司名声受损。
到底是西方资本,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
而华逸尘听到这番话也懒得再说什么了,既然对方董事会在商讨,不管是真是假,聊下去也再无异议,于是直接就告辞走人。
这第二次商谈,就此草草结束。
只是跟第一次商谈结束回去的情况一样,停车场里依旧有一群记者。
约谈时间是私下沟通的,连续两次都是这样的情况,幕后的人是谁可想而知。
看在华逸尘和安茜眼里,卡特和卡梅隆这是演都不演了。
“还在洽谈。”
面对记者的问题,华逸尘依旧一句话了事。
但回转公司之后,一如时光轮回般,相关新闻再次准时出炉。
#安华与《阿凡达》方在发行分成上有所争议,合作磋商因此迟迟未有进展#
“我就说吧,安华贪心不足吞蛇象!”
“不是啊,安华发行《阿凡达》,这事本身就能让安华的发展更进一步,为什么会在发行分成上一直有争议呢,搞不懂。”
“我也搞不懂,如果说收入的话,大头在影院上啊,安华自身也是院线,那足以拿走50%以上的票房分账,一个发行分成有什么好谈的,随便谈个差不多的比例就行了啊。”
“这波安华很可疑啊,卡梅隆都表现出那么大的善意了,怎么谈个合作都能卡住呢。”
发行分成上有争议?那些记者是怎么知道的?
华逸尘摇了摇头,直感这一切被安茜推断正确,对方是想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商谈把舆论的火苗越煽越大。
如此情况下,只会让这场商谈越艰难、越坎坷,同样会浪费对方的大量时间。
对方还这么做,那就只有一个目的,想把这场商谈彻底搅黄,让官方打开一个口子,一个让对方跟别的发行方合作的口子。
按照这个思路来做判断,那后续的舆论或许会剑指官方。
如若这条路打不通,只能与他安华合作,那对方才会在150元票价上做文章,达到就算给了他发行上的好处也要让他承受舆论代价的目的。
盘清楚了这两层意图,华逸尘就想把预案提前进行:“给‘六公主’打个电话吧,可以安排专访了。”
“六公主”,央台的电影频道,也是全国最权威的电影专访平台。
上“六公主”进行专访,是他们提前联系好的一个应对方式。
“不急,等舆论被他们煽动起来了再说,他们搞出的舆论力度越大,你的这个专访的反击也就越强。”安茜道。
华逸尘说道:“照这情形,等专访完然后再安排播出后,舆论不就大了么?亏你上辈子还是参加过那么多次采访的大明星,哪有采访完立马就播出的?”
“对哦!”安茜笑,倒是忘了后期剪辑这茬,“那联系下‘六公主’吧,看他们就这就近两天能不能安排。”
第524章 暗流在涌动
经过两次通稿渲染的舆论圈,正在逐步扩大它的传播范围。
华逸尘这边判断了下时机,做下提前实施预案的决策。
而卡特和卡梅隆那边,也打开了另一番局面。
这天上午,酒店总统套房。
门被打开,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扬着笑脸走了进来。
“卡梅隆导演,卡特先生,上午好。”
“刘先生你好,请坐。”
来者竟是刘荣,万达院线的董事长。
在当下这个时间段,万达的刘荣私下现身与《阿凡达》方会面?
若是华逸尘在场,定能看出一件事情,那就是《阿凡达》方与国内真正想合作的发行方,是万达!
目前整个数字院线行业中,万达院线的发展规模看起来是行业倒数,但不能忽视背后的万达房产集团。
若论资本实力,万达院线可是全行业最强的。
只不过,万达影院要跟随万达广场的建设而发展,偌大商业广场自然不可能像安华那般半年内就暴增25家的规模,因此万达院线才发展得较慢。
而万达院线又有个使命,那就是打响名声,好加持在万达广场的品牌形象上,广场和院线是相辅相成的一条发展路线。
可是,万达院线又是行业倒数,上有规模巨大的华夏今典,又有品牌最响亮的安华院线,在这夹缝中发展就难以做到打响名声这一点。
也因如此,刘荣在年初的时候,同行们都在等待海外大片的引进,他就把全同行给卖了,提前跑去好莱坞沟通上了《变形金刚》,才有了三月份《变形金刚》在万达手上大爆的局面。
然而,《变形金刚》方面凭什么答应与万达合作呢?
就华国发行与上映行业一个倒数一二的企业,是怎么说服好莱坞资本的?
这就是万达整个集团发挥出的实力与能量了。
万达院线不算什么,但万达整个集团可不弱于好莱坞八大任何一家企业。
房产看起来跟电影行业没什么关系,但跟院线、影院的发展就息息相关了。
这里就涉及到了万达集团的大方向上的发展战略规划。
王首富野心是大的,格局也大,自身事业的眼光不仅限于国内,而是放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