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部能让行业及行业关连领域发生巨变的里程碑式作品,能够去发行它,华逸尘和安茜是有一份很浓郁的激动心情的。
距离初次得到《阿凡达》的消息至今,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
今天总算来了新的通知,说是《阿凡达》的全球发行商代表来了首都,让他们去碰个面。
《阿凡达》由400多家公司共同制作,乍一听到“400”这个数字,正常人都会感到离谱。
一部电影由400多家公司来制作?想想都觉得是胡编乱造的。
但这就是好莱坞工业化的强大,把一部电影制作的全过程切片似的规划成N部分,跟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一般,把各个部分交给适应流水线标准的影视公司来处理它。
这就跟工厂里打螺丝的工人一样,400多家公司代表400多个工人,按一个标准去制作拿到手的环节就行了。
这制作模式若放在国内,别说400家公司了,40家公司参与进来恐怕就要乱套。
从这一点就体现出双方行业工业基础的差距之大,难以想象。
国内的影视基础方面的发展,属实还任重道远。
主要的制作公司有4家,好莱坞八大之一的二十世纪,导演卡梅隆自己的电影公司奈特,还有一家老美和英国的影视公司,这四家公司是为四大出品方。
而全球发行方,是投资最大的二十世纪。
今天要碰面的,就是二十世纪的副总裁卡特,也是《阿凡达》的联合制片人之一。
“你好,我是华逸尘,安华院线的负责人。”
华影办公室,在韩三坪的介绍下,华逸尘与卡特握手打招呼。
卡特眉头扬了扬,因为华逸尘说的是中文,他听不懂。
而且从他那一瞬皱眉的神情来看,貌似也有点反感。
安茜察言观色,立马用流利的英语补充了一声招呼。
卡特顿时舒展眉宇,带着一丝微笑回应了一声招呼。
华逸尘不会说英语,一是摄影专业没英语这门课程,二是他两世为人都没有去海外发展的想法,外语什么的跟他绝缘,也懒得去学。
身边有安茜这个“翻译官”,出门在外碰到外国人也足够应付了。
“这次让你们双方碰个面,认识一下,为在《阿凡达》发行一事上的合作可能奠定下基础。”韩三坪也不会说英语,身旁坐着的秘书进行翻译。
卡特虽听着,但他却在自顾自地喝着咖啡。
茶几上摆着精致的茶盘,茶盘上也为他沏好了茶,他却在喝咖啡,这就很不给韩三坪面子。
而且,秘书的翻译摆明了说是让双方认识一下,这卡特却看也不看华逸尘一眼。
不看华逸尘就算了,竟是对着安茜瞅了几眼,且眼神中有那么点不对劲的味道。
这回轮到华逸尘皱眉了,这尼玛的西方资本这么没礼节的吗?盯着一个女人一直看?还无视其余人的存在,这就有点恶心了。
转瞬,华逸尘的心思就放在了韩三坪的话上。
韩三坪说,为在《阿凡达》发行一事上的合作可能奠定下基础。
合作可能?
那也就是说,也可能不合作?
这样一来,打破了他对此事的一个事先预估的情况。
他和安茜都以为,华影和官方已经拿下了《阿凡达》,就等着把发行权交给他们呢。
可现在看来,貌似是他们想多了,这《阿凡达》并没有被华影拿下的样子。
当下场合不好多问,华逸尘接过韩三坪助理递来的茶杯喝茶,等待下文。
安茜避开卡特的目光,忍着心中的厌恶,也接过茶杯低下眉头喝。
她的避开举措,被卡特捕捉到了。
这卡特玩味般微笑,好似是把自己的直视与安茜的躲避看成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并不以为意。
他首次把目光转移到华逸尘身上,开口说道:“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阿凡达》在你们华国由谁发行,如果知道的话,我想我不会白跑一趟。”
不等华逸尘有所反应,他看向韩三坪道,“韩,你太没诚意了,随便找个听都没听过的院线,找个毫不知名的发行人,还如此年轻一看就没什么经验的人来发行我的《阿凡达》,这让我很失望。”
安茜脸色一变,目光中透露出一闪而逝的愤怒。
华逸尘看向她,自己听不懂英语,想让她翻译翻译。
安茜张了张嘴,最终摇了摇头,没选择翻译。
她不想翻译,韩三坪的助理却不能不翻译,毕竟韩三坪也听不懂英语。
这一翻译出来,华逸尘和韩三坪的脸色同时变得不好看。
韩三坪没选择开口,没有帮华逸尘说话的样子,把玩着手中小茶杯沉默了下来。
华逸尘也默然不语,刚想放下的茶杯又端至嘴边喝着,以掩饰自己的尴尬与怒气。
安茜、华逸尘和韩三坪都心里有数,因为在去年12月份那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这个卡特也在。
华逸尘上台“扬我大国之风范”的演讲,这些好莱坞资本都看得也听得清清楚楚。
既然选择来华国发行与上映,那华国的各大院线都不去了解的吗?
好莱坞资本再是傲慢,也不可能如此无视一国行业之情况。
所以,卡特不了解华逸尘?
不说多么了解,那也肯定清楚华逸尘及安华院线在华国影视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偏偏现在却不认人了,很明显就是故意的。
气氛有些凝固,办公室静悄悄一片。
一时无人说话,让韩三坪的秘书和助理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这股冷意来自于华逸尘,让两人不禁抬头望了望。
只见华逸尘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噔”的一声把手中茶杯用较重的力度,却又显得自然而然地放下后,轻飘飘地说出一句话:“在这片土地上,任何电影不经过我华逸尘的手……”
华逸尘顿了下,目光直视着卡特,语气依然平淡:“都不能上映。”
韩三坪和安茜怔住,万万没想到华逸尘会说出这样的话。
秘书和助理也惊住了,只在心中暗道一声:“华总霸气!”
韩三坪回过神来,内心只觉好笑。
他清楚,华逸尘是在装逼,是在回应卡特对自己的不屑。
好笑的点在于,他韩三坪都不敢说这句话,华逸尘一个民营企业家却说出来了,实在是有趣。
但不管怎么说,立场也好,跟华逸尘的关系也罢,在这样的局面他肯定是要支持华逸尘的。
于此,韩三坪端起茶壶,探起身子来亲自为华逸尘续茶。
卡特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没想到韩三坪对华逸尘有点卑躬屈膝的样子。
要知道在西方世界里,阶层落差是非常分明的。
上位者就是上位者,下位者就是下位者。
上位者为下位者服务?这是天方夜谭的事,只会出现在电影里。
而听到秘书的翻译后,卡特的脸色更为惊诧了。
任何电影来华国,华逸尘不允许就不能上映?
这么牛逼的吗?
还是在吹牛?
卡特不清楚,并没有深入了解华国影视行业的格局。
当然,就算想要了解也了解不到。
国内的领导层,比起西方那些需要公开要选票的领导可低调得多。
哪些院线背后有哪些领导支持,这里面的水就深得很了。
卡特第二次看向华逸尘,在不动声色间重新审视着他。
华逸尘也回望着卡特,没有任何言语。
两个人就这么互相盯着,直让韩三坪、安茜、秘书和助理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火药味。
第461章 不欢而散
身为好莱坞八大资本圈的人,最具荣耀感的莫过于主宰全球影视文化的“好莱坞荣光”。
以华夏历史为镜来看待,这份荣光正如大明朝的东林党。
东林党是什么样的存在?那是能操控朝堂并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利益集团。
而东林党能达成这一切的手段,就是意识形态上的文化传播,让明朝的很多文人墨客都成为了他们的党羽。
然后以文化手段写各种文案传播出去给自己铸就金身,让大明朝及周边附属国都认为东林党是华夏文化源头的存在,进而达成各种不可告人的利益目的。
好莱坞也差不多如此,通过影视文化传播给自己铸就金身,让全球影视文化人士及产业主们都向好莱坞看齐,进而让全球影视经济以好莱坞为中心运转。
最大受益者,是好莱坞八大及关连资本圈。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好莱坞将近有八十年的辉煌了。
吸引了欧洲,席卷了南美,同化了澳大利亚,覆盖了中东,触及了北非。
可谓文化殖民了全球,除了华国和印度。
如此近代史,身为好莱坞有话语权的人之一,面对非好莱坞影视文化人士,那优越感自然很爆棚。
华国,此前算是影视文化半封锁之地,至少在好莱坞资本看来是这样的。
不提赚钱,就说影视文化传播这一块,好莱坞资本都有打入华国市场的念想。
全球都信奉好莱坞文化,就两个人口大国无动于衷,这在好莱坞资本心中就有点膈应。
至于印度,这就算了。
这个国家的脑回路有待考究,集体排他文化也就算了,到这个国家投资赚的钱还只能在这个国家花,一分都带不走,脑壳痛,简直是无赖地痞。
相比之下,自诩礼仪之邦的华国就好相处些,发展速度也快,更受好莱坞资本青睐。
去年的时候,华国总算尝试开放国门了,接纳海外电影入本土市场。
只不过,去年只是尝试性接纳,发行方面没得选择,由这个国家的官方认定了他们行业的龙头企业来发行,这就是让好莱坞失去了很多可操控的空间。
而在今年大有不同,这个国家的影视行业中,拥有发行资质的所有企业都可供好莱坞资本选择性合作了。
抛开这个国家那该死的审核制度不提,这个国家也算是彻底开放了自由的本土市场。
好莱坞的资本们对此显得很积极,因为在此之前全球的蛋糕差不多瓜分完毕,面对一个全新的、发展快的、土地面积大的、人口基数多的庞大市场,没有哪个资本不心动。
那些吸血鬼们通通递交了他们旗下的作品,被华国相关部门审核并明确引进的作品,对应资本们自是兴高采烈,没被引进作品的资本们则是稍显苦恼,骂上一句玛德法克。
而对于卡特来说,他此前一点都不急。
《阿凡达》,划时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