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409节

  音乐情绪渐进的时候,舒展眉宇绽放笑颜的姿态精准卡点。

  华逸尘和安茜站在门前欣赏着这一切,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减过,如诗如画的古风舞蹈看得他们极为舒适。

  随着如同低语般的一串唯美琴音收尾,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刘晓莉和她的美女学生们齐刷刷摆了个pose卡点定格,舞蹈结束。

  华逸尘和安茜鼓掌为她们喝采,随后刘晓莉和美女们也不约而同地鼓掌。

  所有人鼓掌的方向,都指向一个角落。

  那里有一架电子琴前,苏慧兰坐在琴前。

  刚刚的舞蹈音乐是她弹奏的,她缓缓收回琴键上的双手,用极有艺术韵味的笑颜回馈全场送给她的掌声。

  “苏阿姨太棒了!”

  “苏阿姨弹的太好了!”

  “这首曲有些地方是跟我们的舞有点不适配的,苏阿姨好像临时改编了下,配合我们的动作来精准卡点,好牛!”

  “对对对,我也感觉到了!”

  美女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皆感佩于苏慧兰的音乐弹奏能力。

  刘晓莉宣布下课后,一群莺莺燕燕才就此散去。

  “杨蜜她们呢?”华逸尘问道。

  刘晓莉在收拾东西,回道:“请假跑商务去了。”

  “儿子,怎么样?”苏慧兰走来,一副求夸赞的样子。

  “棒呆。”华逸尘赞道。

  “妈,真可以。”安茜竖起大拇指,说道:“我觉得以你的水平去做小学老师太屈才了,就该在自由的空间中全面发挥你的音乐才能,然后你们两个一起发光发热。”

  “,50岁的人了,还热光发热什么。”苏慧兰笑道,“我也没那么多才能,就这些年在家无聊的时候拨弄拨弄乐器,有点经验而已。”

  “开玩笑,就你这几十年的声乐经验,比那些音乐学院出来的大部分年轻音乐人都强好吧。”华逸尘毫不掩饰地夸赞自己的老妈。

  “就是,很难不赞同。”安茜附和,盛赞自己婆婆娘。

  一行人离开舞蹈室,刘晓莉在锁门,“小华,先让你妈妈适应适应,她演奏音乐,我来教舞蹈,到时候再给她组建个乐团,那我们双剑合璧起来就是一个歌舞剧团了。”

  华逸尘点点头,“可以,到时候我来安排演出,让你们的余生绽放出大龄女性的魅力。”

  “要得要得,靠你了哈。”刘晓莉道,和苏慧兰笑逐颜开,因华逸尘的这番话而欣悦万分。

  苏慧兰选择常住在首都,那自然要找点事做,无所事事也显得无聊。

  往昔里常提的音乐培训班,在前段时间就被刘晓莉给重新搬了出来。

  但苏慧兰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独自领导一个培训班让她望而却步。

  刘晓莉就琢磨出一个想法,让苏慧兰搞个乐团和她的舞蹈班形成一个歌舞剧团。

  有刘晓莉搭伙,苏慧兰的心中也就没了怯意,同意了下来。

  华逸尘和安茜表示,缺钱缺人或需跑什么关系的尽管提,由他们来办。

  对于两个妈妈的新事业,夫妻二人自是大力支持的,这亦是对一份美好未来的憧憬。

  饭罢,两人告辞,走在回家的路上,并没有选择坐车。

  3月下旬的天气愈发温和,天色黯淡的时间也开始延后。

  夫妻二人在夕阳照耀下,吹着傍晚温煦的风,手牵手漫步在街道上,享受着难得清闲下来的惬意时光。

  “华逸尘?”

  “你好。”

  偶有路人认出了华逸尘,华逸尘也习惯了身为名人的环境,与安茜一同以微笑的目光回应,随后错身而去。

  “这些天想了想,工业化的电影还真是难以找到灵感。”安茜说道,“参考国外的吧,很容易陷进国外工业化的思维里头去,参考国内的吧,又没有几部电影有工业化的参考价值的,头疼。”

  两人牵手的姿势很有趣味性,既不是手掌相握,也不是十指紧扣。

  安茜的手仅握住华逸尘的大拇指,而她自己的大拇指则是不断在抚弄华逸尘的大拇指在把玩。

  这种调情、闲适,又给人以一种爱情很美好的牵手姿势,让一些后头和路过之人看见了,都不禁扬了扬嘴角。

  “给你说了,参考香江那边的电影,香江那边的电影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工业化的影子了。”华逸尘说道。

  安茜点头,“也对,让公司的人去收集些资料再看看。”

  她今年的事业目标,就是找到工业化电影的创作灵感。

  但这倒也不急,组建的常驻团队事宜都还在安排,影视基地的事情远没到开始的地步,给予她寻找灵感的时间还很充足。

  两人一路散步到家,天色也暗了下来。

  初春的首都进入夜色后还是有点冷,但又不至于开暖气。

  安茜就抱着床毯子来到客厅,和华逸尘一起看看电视,边看边聊天。

  “你猜,《变形金刚》的首日票房会有多少?”

  安茜躺在沙发上,右脚搭在华逸尘的双腿上,左脚却搭在华逸尘的肩膀上,还用脚趾头去夹华逸尘的头发玩。

  很不雅观,一点也不淑女。

  但华逸尘早已习以为常,对此还说过:“一定要生个崽,要是生个女儿估计跟你一样是个‘小妖精’。”

  听到安茜的闲聊话题,华逸尘说道:“如果算上胶片电影市场的话,首日票房应该会有个3000万吧,只算数字电影市场的话,2000万起步。”

  今天是万达的《变形金刚》首映日,也是数字电影行业发行风口阶段的发展开端,亦是整个行业的“聚焦日”。

  院线同行们都想看看海外大片带动市场的能力,以给他们后续上映的电影提供个预判行情的参考元素。

  影视业内的人士也想看看,本土数字电影与海外大片的市场差距有多少。

  未入行的尚在观望的资本们也在盯着,想看看今年的数字电影行业的行情是否有再次递增出潜力的变化。

  一切都在今晚零点过后,才能揭晓个初步的数据与答案。

  “晚上就能得到消息了,明天再看吧。”华逸尘道。

  “嗯。”安茜应声。

  两人倒是无事一身轻的态度,把目光都聚焦在电视节目上,在这难得悠闲的生活氛围中不想分心其他。

第455章 舆论局面

  在这个夜晚,不少行业大佬难以入睡。

  情绪最高涨者,莫过于万达的刘荣和叶宁。

  他们在等着《变形金刚》上映首日票房成绩的统算结果,以作后续的市场预估与事业安排。

  就一部电影的首日数据而已,按常理来看不至于让大佬们如此,为了等这个数据专门熬个通宵来等。

  只因当下行业局势特殊,让他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与激情来对待。

  国家今年给海外电影开放了国内市场渠道,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大事件。

  而国内的本土市场还有待发展,那就需要暂时借助外海电影来发展己身。

  不管是院线口还是发行口,在当下已经由国家定下的发展战略中,都离不开海外电影这个方向的电影资源。

  行业每个阶段的风口方向,决定了企业在这个阶段中的发展策略和路子。

  只不过,发展策略如何定为好?

  在定下的策略中,又该倾斜多少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发展这个策略?

  这就要看引入的海外资源,能够在本土市场引发多大的反响与反馈了。

  在这个结果没有大致明确前,业内所有人心里都没底,对于自身的发展之路也是较为模糊的。

  虽然在去年的时候,由华夏今典发行了五部海外大片,作为发行风口启动的尝试阶段,且五部电影的反响也不错,成绩最好的为《钢铁侠》。

  但去年的情况,并不能给行业作为一个可依赖性的参考。

  一是五部电影都是由一家企业发行的,纵然成功了也只能说明这家企业利害,并不能说明整个行业皆可复制这个成功。

  二是去年与今年的市场环境差距很大,由官方布局让那场官司所引发的轰动舆论,让数字电影行业得到的观众红利等好处,至今依然在往更大的市场空间走。

  而今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即便是官方都无法去统计出数据,更是难以预判的。

  正如上一世的《哪吒2》,若是那一两百亿的成绩没出来,无人知晓电影的市场上限有多高。

  直到这一两百亿的成绩出来了,整个行业跟观众们才惊觉,原来我们国家的电影市场规模竟如此之巨大。

  当下情况也一样,《变形金刚》的上映,是大佬们心中预估今年09年市场规模的开端。

  用别的一般的电影来做预估是不行的,只有用爆款电影的成绩才能预估出今年的市场上限。

  当然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变形金刚》要爆,要成绩大好,才有以它的数据去预估行情的价值与意义。

  深夜里的业内人士们,行业媒体们,都在等着万达院线公布消息。

  万达董事长刘荣,和总经理叶宁,也是更为急切的在办公室里坐等,等待着电话的来临。

  突兀的,一阵手机铃声打破深夜的寂静。

  刘荣一个箭步,在茶几上拿过手机后连忙接通:“多少?”

  电话里说出一个数字,让刘荣既泛起惊色,又大喜过望。

  3500万,这仅是数字电影行业这边的首日成绩。

  华逸尘只预估了个2000万起步,显然也预估错了。

  若是让睡梦中的他知道《变形金刚》首日有这个数字,那预估《喜羊羊》总票房成绩的1.5亿还要往上提一提。

  “快!”刘荣欢喜道,“把数据报告发给国家电影网,太平洋电影网,还有安华电影网等行业媒体,公布出去!”

  得到消息的媒体们动作很快,一篇篇新闻文案在各大社交网站上纷纷出炉。

  一直在关注的同行大佬们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在惊讶与喜色中终是安然入睡。

  虽同行之间互为竞争关系,但在此事上也有一荣俱荣的共识。

  《变形金刚》成绩很好,代表市场对海外大片有了更高的接受度,于今年发行口圈的同行们都集体有利。

  然而,凡事有利定然有弊。

  资本们集体利好了,不代表电影观众就会去集体追捧,也不代表对行业里的某些群体就是好事。

  当下各大社交网站杂而乱,若只论对电影讨论最集中的网站,当属安华电影网。

  由安茜提出的评论区功能,安华网已于年初就开发出来了,作为网站的第二版本。

  一个票务网站,那用户的评论自然通通都会集中在电影本身之上。

  在昨日首映开始后,网站上的评论区就活跃了起来。

  用户们的言论大体一致,对《变形金刚》纷纷表示期待。

  而当《变形金刚》的首映成绩在网站页面公布出来后,评论区更为活跃了几个层次。

  活跃数多了,林子大了,那评论区的局面自然不会再是一致的声音。

首节上一节409/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