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342节

  剧情绕来绕去,沈清河的故事结局依然是在那座城那块地守护一方。

  恰如历朝历代分分合合,秦汉三国也好,唐宋元明也罢,最终依然是一个华夏,依旧是统一的文明。

  安导对沈清河的设计,真正要表达的是也正是如此,诠释了一个文明薪火相传的周而复始,探索着守护与被守护的关系。

  雷佳音心中是震撼的,万般心绪不好言明,只能化作一句:“安导牛逼。”

  白冰饰演的狐妖玉娘,代表龙生九子的囚牛,象征着智慧和自我疗愈。

  玉娘因感情陷入迷惘,被西域妖人蛊惑做出伤害百姓的事。

  这反映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感情或感性的驱使下,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选择。

  因而在面对感情和生活的困境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学会自我疗愈,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

  角色还算深刻,但白冰在理解了其余演员的角色内涵后,却是对自己角色的浅薄感到有些遗憾。

  这点角色内涵,相较于别的演员的角色深刻度,真的不算什么,显得有点平平无奇。

  好在内涵不深厚,她演绎起来也简单,但遗憾的心犹在,在内心里念叨着:“以后要是还能跟安导继续合作就好了。”

  在白冰的心里,安导是真正的才女,也是真正懂创作、会创作的导演。

  郭京飞和白冰一样,也是有点遗憾自己的角色内涵比不上其他角色深刻。

  龙生九子的(bixi),体现着岁月静好下有人在负重前行。

  石浩在女娲山上独自支撑封天结界二十年,守护苍生。

  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像石浩这样的人,他们在背后默默承担着责任,为了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付出努力。

  这表达的是,国内之所以能享受平静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为此遮风挡雨。

  传达的精神很直白,也许是因为他的角色戏份相对其余人少很多,没那么多空间做复杂设计。

  郭京飞因此感到遗憾,但又因能够接到这样的好角色感到高兴。

  旁边,刘松仁这位前辈演员的目光中,透露着对安茜满满欣赏。

  龙生九子可代表社会的部分形态,每一位龙子在寓意与象征下都定能对应现实中的一个群体。

  但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有阴亦有阳。

  若全员皆好人,这就显得有点过于美化了。

  因而,他的欧阳寻代表的九子之一的睚眦,被设计成了大反派。

  但大反派一定就是纯恶么?并不是。

  世界上的坏人,几乎都是从善到坏的,基本上都遵循这样的一个人性变化规则。

  安导把这一点设计出来了,从而让欧阳寻这个人物突显出了魅力,让人又爱又恨。

  还有更为突出的一点,不论是影视化故事还是文本小说,反派基本上都是正派的踏脚石,最终也会被正派天降正义所斩杀。

  这就显得有点狗血,纯粹是为故事爽点的设计而设计。

  安导反其道而行之,让李逍遥和赵灵儿从头到尾都不是欧阳寻的对手,即便到了大结局也就是平分秋色最终两败俱伤的对局。

  只因发生的很多事情违背了欧阳寻的设想,也因李逍遥和赵灵儿一路结交的朋友,在最后关头宁愿送死也为了所谓大爱去做奉献。

  这一切的一切,让欧阳寻回想起了过去的种种,也回想起了自己的亲妹妹为自己活而她死的画面,最终在人性还有善的驱使下,把所有力量都给了李逍遥而选择自己消亡。

  也正因如此设计,让刘松仁有了另一番感触。

  纵观整部剧,在他眼里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主角。

  或者说,九子的每一个演员都是主角。

  很明显,安导就是把每一个重要角色当主角来刻画的,并没有把他们的剧情设计成完全为男女主服务。

  反而,男女主只是过客,只是贯穿全剧的一个见证者。

  也正因为这般,安导在拥有非常客观的视角下,才能把所有角色都设计得尽善尽美。

  乔振宇和刘松仁有过这般谈论,他很认可刘松仁对剧的这番品鉴。

  就看他的李逍遥,在故事中影响了所有人,但同样他也被这些人所影响。

  而属于李逍遥真正的主线,到头来一看,跟所有人都无关,包括赵灵儿。

  李逍遥代表九子中的蒲牢,寓意着在既定规则下要有勇气突破束缚。

  而这,正如李逍遥在武则天设下的棋盘中一样,他的主线就只是冲破这个棋盘,有没有其余人跟这条主线都没有冲突。

  人物真正的内核,无非就安导定下的一句话:“若前路风雨不停,那我便风雨一行。”

  不管前面是什么样的南墙,李逍遥都会勇往直前。

  要么我死,要么墙碎。

  从而引申出李逍遥这个人物的终极内核朝闻道夕死可矣。

  也就是这份内核撑起了这个角色,才造就了李逍遥成为了世间唯一的“剑仙”。

  正所谓九子连线,以点带面,各有不同,但又能代表社会的某些形态。

  安导全盘的创作思想和思路,在他们演员这两天彻底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意义后,令《大唐仙侠传》在他们的脑海中拉开了文明相传和古典风格结合下,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文底蕴深厚的艺术画卷。

  但是,还不完整。

  这个“不完整”是刘松仁说的,在私底下跟演员们交流中探讨出来的。

  就看九子所代表的角色,所有人都是悲情人物。

  赵灵儿的义父亡,刘景的撞南墙。

  林月如的求认可,徐乾的困村庄。

  李逍遥的陷迷惘,欧阳寻的执念狂。

  沈清河的治水难,玉娘的爱迷茫。

  石浩的守结界,九子命运尽沧桑。

  基于这个世道,以及故事背景的宏大框架,九个人其实都是底层人物。

  安导设计的故事,通过这九个人的遭遇发出呐喊,从不同角度意图传播出一种“看破红尘,人间清醒”这么一个思想观念。

  但是,光底层人的呐喊又显得像是有点在无病呻吟。

  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底层人受生存所迫在心中发出过呐喊,可有什么用呢?

  因而,刘松仁认为,他们这盘出的故事结构还欠缺一环。

  可是,欠缺什么样的一环,谁也说不清楚。

  封天之后,苍生靖平。

  欧阳寻、赵灵儿、石浩、玉娘消亡,其余五人倒是有个好结局。

  但如此结局就完了?

  这故事内核总是有一点什么缺失的东西。

  正在此刻,只听片场传来女帝的爽朗之音:“煌煌之世,泱泱华夏,纵有祸难,必人定胜天!!”

  剧组的氛围为之一怔,被吕中这颇有气势的言语与台词功底所感染。

  刘松仁、陈创、乔振宇等演员们,脑海中却如同有轰鸣般一声炸响、放空。

  所欠缺的一环来了!

  九子代表的九个角色,有所悲情遭遇后的所行之事,不就是为了这一句话么?

  若不然,李逍遥在镇上快活过一生即可,赵灵儿在深山照顾入魔的义父亦是她所愿,刘景混入潜规则圈早就升官发财了,沈清河撂下担子不管百姓更是逍遥快活……

  然而,所有人的选择都是在逆流而上,他们的追求不正是这一句“人定胜天”?!

  吕中老师的戏他们是不知道的,安导的安排也不会告诉他们。

  但如今下位者的呐喊,得到了上位者的呼应。

  而这,才是华夏文明延续中最完整,也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人文环境上的完美构造!

  刘松仁大喜过望,激动得不能自抑地道:“《大唐仙侠传》,这是一部真正的艺术品!”

第367章 杀青

  监视器的屏幕里,安导的状态松弛了下来,和吕中老师笑着对视一眼后,便离开片场走来。

  导演组的人见状,也明白戏拍完了,是否杀青就看安导的决定了。

  在这杀青将临的时刻,周晓文心有感慨。

  随着市场的发展,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浓。

  不是说商业化不好,毕竟创作者或是资本的投资确实是要花钱的,能够打开市场商业化的局面从根源上来讲是利于影视行业的。

  然而,商业化带来的利益诱人,促使很多同行变了初心,从而让创作出来的作品变了质,整个文化环境也越来越浮躁。

  就单拿韩流的偶像剧来说,自从被引进国内并大火,低成本高收益的偶像剧就成为了一个潮流。

  它带来的商业影响不止于都市题材,而是影响到了所有类型题材的影视创作方向。

  在这种影响下,就会看到各种电视剧里都会有爱情。

  武侠、神话、谍战、警匪、民国、历史等等,爱情元素的比重越来越高。

  有的创作水平差的剧,里面的爱情莫名其妙,狗血得令人抠脚。

  为了所谓的商业化,为了所谓的顺应市场,把既定故事背景中本就不需要的东西强行加入进去,那就注定要放弃故事中原有的一些内核和内涵,从而就导致作品制作出来后有点不伦不类。

  这就是商业化带来的弊端。

  张纪中也深受此影响,把《神雕》里的其余角色戏份占比通通下调,改编的重点全放在了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之上,让《神雕》呈现出来的“侠”,比起《天龙》而言差之万里。

  张纪中这样的老家伙都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那整个行业里比他地位低的其余人更不用说了。

  就看现在的经典作品越来越少的情形,就能明白行业有点开始偏离原有的“用心创作”的轨道。

  商业代表快餐,快餐代表及时享乐,失去了回味无穷的韵味。

  可以预见的是,以往神仙打架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往后怕是一年出一部经典之作都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了。

  庆幸的是,安茜这位年轻导演的出现,让他有了一份新的感观。

  就看这部《大唐仙侠传》,要艺术可以说处处都艺术,每个人物和每个剧情都是值得回味的;

  而要商业,也可以说从头到尾都商业,上千万的特效预算,各种法术和怪兽的新颖设计与设定,这全部都是商业化的东西。

  这部剧作品既没丢失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至今的艺术内涵,也顺应了这个愈发浮躁的商业时代。

  而安茜是谁?

  除开是一位导演外,还是一位在行业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资本。

  这就代表着,安茜的作品影响会很大。

  那么,若安茜在她那艺术与商业兼具的导演理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一旦成功,那就是能改变或引领行业风向的。

  从去年的白玉兰晚宴中跟安茜交涉,直至如今的杀青时刻,将近一年。

首节上一节342/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