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336节

  这看似简单的改变,实则蕴含着对特效画面更深层次的考量。

  与此同时,道具组那边也接到了安茜的指示。

  原本利用滑梯人工制造的瀑布模型,隐藏在瀑布中的竖形绿布条,将其改为了横切型。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需要他们精准地操作,确保绿布条的位置和形状都符合新的要求。

  周新霞和周晓文站在一旁,将这一切调度尽收眼底。

  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安茜的身影,看着她在片场中穿梭、指挥。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暗自点头。

  原定的竖劈瀑布,虽然能够展现出“剑仙”云淡风轻的姿态,演员身姿飘逸,长剑竖直劈下,气势非凡。

  然而,从特效方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画面却无法满足影视画面底图对精度的严格要求。

  而现在把竖劈动作改为横切,无疑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当演员以横切的动作挥剑,在保持“剑仙”那种超凡姿态的同时,横切瀑布所造成的水花必然会比竖劈时更多。

  更多的水花意味着画面中将会出现更多丰富的动态元素,而这恰恰能够满足特效方案中对多元素精度的要求。

  韩明华也在关注着道具方面的变动,他看着道具组人员调整绿布条为横切,心中对安茜在特效方面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转变赞叹不已。

  原定的竖形绿布条,能够将瀑布从左右两边一分为二,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但现在的横切绿布条,作用更加惊艳。

  它可以把瀑布朝上下两头一分为二,当特效展开时,上半瀑布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停滞在空中,下半瀑布则瞬间断流,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是之前无法比拟的。

  “开始。”

  安茜清脆而有力的声音在片场响起。

  听到指令,乔振宇深吸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

  他稳稳地拿起剑,身体微微后仰,随后朝着前方滑梯水流横向一切。

  剑尖在水流中横着划出去的那一瞬,道具组人员早已做好准备,精准地操控着水流中的一块绿布,双手紧紧抓住绿布的两头,用力往后一拉。

  像是奇迹,原本源源不断流下来的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着,全被绿布包裹走了。

  而下半段流下滑梯的水流,好似凌空坠落一般,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如此人工特效,可谓是一剑分流。

  以它作为底图,在拿去后期进行精修、建模、设计与渲染后,只要资金和技术足够,必然能够呈现出一出大特效的炸裂画面。

  这种以实镜头为依托,再用虚的特效做延续的方式,既保证了画面的真实感,又能确保特效的高质量。

  若是没有实镜头兜底,仅仅依靠后期的纯贴图特效,多半都会陷入五毛特效的尴尬境地。

  所谓好莱坞那些令人惊叹的牛逼特效,其实也是这般制作出来的。

  他们之所以能够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关键在于其丰富的人工经验、道具的精致程度以及强大的后期处理技术,而非是运镜有多么厉害。

  毕竟决定特效运镜底层逻辑的,是特效团队精心制定出来的特效镜头方案。

  有了这个方案,懂特效镜头的导演才能够清晰地知道该如何调度片场的一切,从演员的动作到道具的布置,才能够有序且有效的发挥出作用。

  “停。”

  安茜喊停后,放下手中的对讲机。

  她和周新霞、周晓文等老师们一起,齐齐看向特效镜头监视器。

  这块特效镜头监视器的屏幕,连接着高速高清摄影机。

  这种高速高清摄影机在国内影视圈十分罕见,它多用于中科院和大学研究室。

  在那些科研场所,研究人员经常用它来捕捉快速运动的物质、气流等。

  比如在研究高速飞行的粒子轨迹,或是复杂气流的流动形态时,高速高清摄影机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精准地记录下那些转瞬即逝的画面。

  随着国内影视大片不断发展,对一些特殊画面的高精度需求日益增长,这才使得高速高清摄影机逐渐在影视行业冒头。

  拍电视剧的常规摄影机,帧率一般设定为25帧,这是为了契合国内电视帧率画面的播放规格。

  而高速高清摄影机,在目前最高配置下,最高帧率能够达到2万5000帧,这个数字是常规摄影机的 1000倍。

  这意味着,正常拍电视剧的摄影机是1秒出图25张,而高速摄影机1秒就能出图2万5000张。

  如此巨大的差别呈现,正如周晓文当下发出的惊叹:“我的天,那么快的水流,水中的细微波动都看得那么清楚!”

  韩明华看着周晓文的反应,笑着解释道:“1秒的视觉画面被分解成了2500张图片,那细微的东西当然看得很清楚啊。”

  在韩明华的特效方案中,并没有将基础画面的精度拉到最高。

  他只是扩宽了100倍的基础精度,从原本1秒25图扩宽至1秒2500图。

  即便如此,对于当下的电视剧特效而言,这已经算是顶尖的方案了,更是在国内从未有过的配置。

  同样是1秒的画面,多出了100倍的底图,也就意味着多出了100倍的元素。

  在这样的精度下,画面中的细节可谓精细到了极致。

  每一滴水的形状、每一丝水花的飞溅方向,都清晰可见。

  这对于做特效的延伸来说,无疑就能做到十分精致的地步。

  “那溶图要搞很久去了。”鲍德熹道,他深知溶图工作的复杂性,如此多的图片要进行处理,难度可想而知。

  “那肯定。”李子衡接过话茬,认真地分析道,“正常剪辑1秒的画面,就是精修25张图,这下要修 2500张图,且要把2500张图溶合至25张图,这工作量也就相当于增加了100倍以上。”

  把画面提高100倍的精度,为特效的精度下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保证了特效画面优秀程度的下限。

  但后期处理时又要把画面精剪缩短100倍,调整至25帧,这样才能符合电视播出的规格。

  这一增一减之间,后期人员的工作量无疑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工作量倒是没那么夸张,溶图方面软件可以自动合成,但剪辑人员要时刻盯着,这等于是工作量没提升那么多,但人工费用要涨不少,因为电脑的运作是实打实的提高了100倍的时间。”

  周新霞作为电影剪辑协会主席,对剪辑方面的工作了如指掌。

  安茜微微颔首,说道:“这就相当于是人工的工作量虽然没有提升得那么夸张,但因为电脑运作的处理时间实打实的提高了100倍,变相的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也提高了100倍,也就等于人工费用提高了100倍。”

  “对,就是这样的。”韩明华说道,“电脑渲染1秒25图的常规电视剧画面,高画质的话,大概需要 25秒,一秒一帧精修处理。

  而我们这镜头是1秒2500图的基础,那渲染1秒特效画面就需要2500秒,40多分钟。

  这40多分钟都是电脑在自动工作,跟技术人员无关,这技术人员在这时间内是无所事事的。

  但是总不能把技术人员开除了吧,等到做下一秒画面渲染前期工作的时候再把人招回来?

  这就不现实,事情也不能这么办,所以即便在高耗时的特效制作中,技术人员会出现长时间的空档,但工资也要照样付,这也就等于是要多付100倍的人工费。

  原本只要付25秒的工资,现在就要付2500秒的工资,大致就这么回事。”

  他的解释详细而透彻,让大家对特效制作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有了些了解。

  “啧啧。”周晓文不禁感叹道,“这才是100倍的精度,按最高档次的1000倍,那这特效制作的成本就有点恐怖了,还有电脑的电费以及高速摄影机的耗能成本还没算进来。”

  电脑多出100倍的工作时间,那耗电量自然也要多100倍。

  常规摄影机是25帧率的耗能功率,现在使用高速摄影机的2500帧率的功率,那电池耗能也会增加100倍。

  无论是使用电脑的电费,还是摄影机的电池更换,这些都是特效制作成本中的一大部分。

  而当把特效基础精度提升到1000倍的时候,那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更是难以想象的。

  故此,周晓文的话语中充满了感叹。

  “1000倍特效精度,拍电影还差不多,电视剧完全没必要。”鲍德熹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好莱坞电影或许达到了这一步,国内的话还是算了。”李子衡忍不住吐槽道,“让国内那些资本搞 1000倍的特效精度,花这钱还不如多玩几个女人。”

  他的话语直白而犀利,带着浓浓的香江风格。

  “噗。”韩明华正在喝水,听到这话一口喷了出来,有被李子衡的吐槽逗到,差点呛水。

  周晓文、鲍德熹等几个男人也都笑了起来,而安茜和周新霞两个女人则带着一丝没好气的淡笑。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安茜又吸收到了些关于特效方面的知识和见解。

  在这开拍特效戏的第一天,仅仅是开头的这些交流,就已经让她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通过这些交流,她在思维上也有了新的衍生,对特效镜头的安排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看待绿布场景的整体感观也发生了变化。

  渐渐地,她心中有底、脑中有戏,对接下来的特效戏拍摄工作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第361章 别开生面的相逢

  步入十一月的首都,寒意开始蔓延。

  夜幕低垂,楼道上的灯光虽明亮,却也无法驱散空气中那丝丝清冷,反倒将这份寒意映照得愈发明显。

  “咔”的一声脆响,房门被缓缓推开,一袭修长的大风衣裹挟着一道倩影踏入屋内。

  安茜从散工的摄影棚归来,脸颊被冷风吹得粉红,带着几分风尘仆仆,又透着受冷姑娘特有的娇俏可爱。

  经过半月紧锣密鼓的特效戏拍摄,在她愈发熟练且有序的调度下,特效戏阶段的拍摄已然步入正轨,距离全面杀青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她也愈发充满激情,在与特效戏的深度接触中,了解到诸多特效镜头的细节知识,拓宽了她的导演视野,也为她在这段导演生涯中增添了别样的趣味,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她一边“嘶嘶哈哈”地呵着气,一边快步走到暖气开关前用力按下。

  白天还算温和,可首都昼夜温差极大,当下接近0度的夜间寒意刺骨,不得不让她依靠暖气带来的温暖,才能在这寒夜中舒服入眠。

  浴室的灯光柔和地洒下,却难以抵御丝丝寒意。

  随着淋浴喷头中热水的洒下,安茜紧绷的心弦终于缓缓松弛。

  她惬意地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放松。

  忽然,轻微的“咚”的一声响从外头传来,仿佛有人在敲打屋门。

  安茜的动作瞬间凝滞,脑海中瞬间闪过华逸尘的身影。

  华逸尘说这两天会回来,只是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听这动静,难道是他回来了?

  安茜眼睛陡然一亮,原本往身上涂抹沐浴露的手也停了下来。

  她竖起耳朵,屏气敛息,全神贯注地聆听外面的动静。

  然而,片刻之后,只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应是下楼或上楼的过路人无意中碰到了门。

  安茜眼中的亮光渐渐黯淡,心中涌起一丝闪逝而过的失落。

  在浙江拍戏的时候,并未觉得对华逸尘有多少思念。

  可回到首都,住进了家中,不知为何,内心的眷恋一天比一天深厚。

  这种在外和在家截然不同的心理状况,难以用言语精准表述,却又能真切意会。

  或许每一个在外忙碌奔波,归家后却不见亲人或爱人的人,都能体会到这种心境。

  不多时,安茜关掉淋浴喷头,弥漫在浴室的雾气因冷空气的涌入迅速消散。

  她咬着下唇,忍着周身凉意,迅速拿起浴巾擦拭身体,心里暗暗吐槽浴室没有暖灯,又不禁对用不了多久就能搬家的情况抱以期盼。

首节上一节336/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