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312节

  为了打消爱人的挂怀,他故意用玩笑的口吻问道:“帅吗?”

  安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点点头说道:“巨帅,特别是你这大佬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华逸尘面容和煦,转过身来,微微低下头。

  安茜心领神会地抬起下巴,两人再次温柔地相吻。

  唇分之后,华逸尘轻声说道:“那我走了。”

  “我送你下楼,走吧。”安茜轻柔回应。

  来到小区门口,只见来接的车队早已整齐地排列在巷道路边,跟华逸尘一起出差的人员也全部就位。

  负责制定合同和管理后勤的人事组、掌管出差团开销的财务组、帮忙出谋画策的企划组、与人磋商合作的商务组,再加上总经理黄文魁,一共13人。

  五台轿车一字排开停,这阵仗引得出门买菜、吃早饭的路人们纷纷侧目,投来好奇的目光。

  “照顾好自己。”

  “这么大帮子人在,我要是不照顾好自己,他们也会照顾好我的,放心吧。倒是你,要去那么多实景拍戏,跋山涉水的,你才更要照顾好自己。”

  “那你更要省心了,你们这才十几个人,我那剧组有三四百人,你还担心我?”

  听安茜这么一说,华逸尘微微一笑。

  他和安茜浅浅地拥抱了一下,分开后,轻声告别道:“回吧,我走了,祝你那边一切顺利。”

  “嗯。”安茜微微颔首,“电话联系,一路顺风。”

  黄文魁早已打开了车门,在门前一旁等待着。

  华逸尘挥别安茜后上了车,黄文魁随后也跟上了后座。

  安茜站在原地,目送着车队缓缓离去,她脸上欲言又止的神情慢慢隐去。

  她本想说句有空来剧组探班的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心里明白,说出来只会让华逸尘在办事时分心,而且自己在拍戏过程中也会忍不住牵挂,影响工作状态。

  直到车队转弯,彻底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她才转身回家。

  车队行驶上大道,朝着机场的方向进发。

  车内,华逸尘和黄文魁并肩坐在后座,开口问道:“都安排妥了吗?”

  “都妥了。”黄文魁回答道。

  根据老板的事务安排规划,罗钟斌带领着团队,负责跟进和学习华夏今典那边的电影发行工作,深入了解电影发行的各个环节,学习经验和运作模式;

  汤凯年所在的安华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处理华夏今典影院接入安华电影网的任务,同时还要配合相关部门维护线上售票秩序、参与制定规范等事宜;

  原中关村安华影院的经理,如今已被提拔为副总的蒙小芸,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和影院的总体运营,并且要协调与华夏今典的合作事项,根据双方合作的发展情况,筹备成立放映技术后勤保障公司,确保影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够跟得上发展需求;

  而在财务方面,他特意带了公司的笔记本电脑,方便老板通过企业U盾随时可远程操作公司财务的大额交易,保障公司资金流转的安全与顺畅。

  听到黄文魁肯定的答复,华逸尘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公司的各项事务安排得有条不紊,那他也就能够安心地外出办事,没有后顾之忧。

  很快,车队抵达了首都机场。

  一行人下车后,走进了航站楼。在检票口不远的区域,有几个人正在交谈着。

  看到华逸尘到来,他们立刻笑脸迎上,热情地招呼:“华总。”

  其中有一人是李洪昌的秘书,他走上前和华逸尘握了握手,说道:“华总,天津那边安排好了,影院的李经理组局,有当地的电影局和文旅两方面的领导在,晚上一起吃个饭。

  天津是曲艺之乡,城市的文化属性十分浓厚,对于安华多家数字影院的入驻,跟随国家推动行业的文化潮流,那边的领导对华总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华总只管安心去,祝各位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感谢张秘书,也代我感谢声李总。”华逸尘笑着回应道,随后他看了眼附近随行的几个投资人,说道:“那我们就出发吧。”

  “华总请。”一个投资人伸手示意,让华逸尘先行。

  就这样,一行人通过安检,上楼来到休息室等待航班。

  候机的过程中,大家交谈甚欢,讨论着此次出差的行程和期望。

  华逸尘在聊着,一些思绪却情难自禁地飘回到了过去。

  05年他和安茜在工作室里满怀憧憬地畅想院线规划,规划的最后一步就是广纳投资,让影院在全国遍地开花。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他将这份最初的规划全部实现。

  这一路走来,院线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可谓波澜壮阔。

  华逸尘心里清楚,运势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但这也是他抓住了每一个关键的时代节点的结果。

  此刻,最初的规划算是完美落幕,但这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使院线进一步壮大的新规划才刚刚开始。

  他满心希望能够将“波澜壮阔”这四个字,继续在安华的发展历程中续写下去。

  当航班启程的广播声传来,一大帮人纷纷起身,浩浩荡荡地朝着登机口走去。

  行走之间,华逸尘的内心燃起了澎湃的激情,心声情不自禁地暗自呼喊着:“安华正式扬帆起航!”

第331章 即将出发横店

  华逸尘一到天津,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地影院建设的考察工作当中,与资本们洽谈合作,跟领导们文化交流,往返于商圈之间,畅聊于酒桌之前,忙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处在首都的安茜,也在忙碌之中推进着自己事业版图的进展。

  这天,香格里拉酒店的会议厅内热闹非凡。

  在璀璨辉煌的灯光之下,现场的交流声此起彼伏。

  在坐的有百八十人,皆是来自投资与赞助领域的老板们。

  他们身着正装,神情专注且带着几分审视,手中或是拿着会议资料,或是端着咖啡,互相交谈着。

  在交谈的间隙,他们还会不时地将目光投向会议厅前方的投影幕布。

  那块巨大的幕布上,有一个醒目的标题《大唐仙侠传》投资与赞助交流会。

  仅此标题,便清晰地说明了此次与会的目的。

  青葱岁月要搞仙侠剧,这也是在在场老板们议论的话题。

  “仙侠剧怕是不好搞,市场不能说是一片空白,但也是垫底的存在,行情不行哪。”

  一位大腹便便的老板发出此言,说得倒也是实话。

  按原本的市场轨迹,《仙剑》第一部火了,后续的《仙剑3》、《神话》、《轩辕剑之天之痕》、《天师钟馗》等仙侠剧纷纷冒头,才让垫底的仙侠市场有所好转。

  但如今《仙剑1》扑了,推动仙侠市场有所好转的源头没了,导致到现在属于仙侠的市场板块依旧如同蛮荒,影视行业里头几乎无人问津。

  “《重见天日》之前,科幻更加空白,行情更不行,现在青葱岁月把它做成了稳赚不赔的系列剧,也已经有几家影视企业立项了几部科幻剧,这又怎么说?”

  一位波浪卷的女人和悦说道,听到此言的附近老板们不禁嘴角上扬。

  若是比起科幻,那仙侠还是好点,起码有火了很多年的神话题材兜底,观众们对仙侠的接受程度高。

  而科幻那就真的是禁区,在《重见天日》之前从未有导演拍过。

  然而青葱岁月正如其名,年轻就是好,无所畏惧,敢于尝试,才造就了如今的大获成功。

  “不要用常规思维去看待青葱岁月和华总、安总,我在06结识了这两位年轻老板,关注了他们两年,看看这两年他们干的事,没一件符合常规,没一件符合行情。”

  一位地中海的男人趣味性地说道,听闻此话后的附近老板们笑着点头。

  先是《重见天日》开创科幻剧题材,再是青红中天开创全新的赞助商业模式,然后是安华影院的电视台节目直播以及商圈级别的联动运营,后又是开创出个专利,再到近段时日的侵权案中狂揽7个亿。

  一件又一件引发行业聚焦的事,以常规行情的角度来看就很不可思议,但每一个事实情况的发生,一次又一次冲击他们对行业的感观,让人为之惊讶和感佩。

  他们这些一直关注华逸尘和安茜的人,无论是私下偶尔相聚的谈论,或是发自内心的感受,都感觉这两个年轻老总不屑于常规,不喜欢正常的事物,着眼事情的方向都是在探索未知。

  说白了,就是喜欢玩新的,或者说搞创新。

  然而业内的总体发展趋向都是跟风求稳,那些大影视公司更是讲究不能出差错,以免影响公司市值或估值。

  如此一来,青葱岁月也好,安华也罢,还是华逸尘和安茜这两个人,在这个行业中显得很独特。

  独特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因为显得不合群。

  但独特又大获成功的人,那属实就是行业标杆了,不服不行。

  “诶?杨总,你这个电影圈的人怎么也来了?转型投电视剧了?”

  一声略显惊讶的问话,引得很多老板循声望去。

  被叫杨总的人摆了摆手道:“想投安华投不进,换渠道试试。”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恍然而笑。

  投资一个项目,项目本身只是跳板,他们搞投资的,着眼的地方都会很广泛。

  就看现场来的这些人,有的老板想进青葱岁月投资圈,有的老板想进青葱岁月赞助圈。

  青葱岁月投资圈,包含了许多优质渠道商人脉;

  青葱岁月赞助圈,包含了电视台渠道以及电视台衍生出来的更多利益资源。

  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些东西往往都比项目本身所能带来的利益更大。

  听说安华院线要扩规模了,大批投资商老板踏破了安华的大门。

  这位杨总想来是被“华七亿”给拒之门外了,转头就来到了“华夫人”的电视剧投资现场找安华那边的门路。

  听起来是十足有趣的,似是想要通过人家老婆这边,去打通华老板那边的口子。

  但对他们投资圈而言,这是很寻常的事,不足为奇。

  随着青葱岁月的发展,随着安华当下于行业中呈现出来的大好之势,项目投资会的层面已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资本性质的升维。

  《重见天日》前两季的投资人还只是看项目的盈利本身,现在的他们看的是青葱岁月和安华这两大事业群集体所能利于自己的方方面面。

  只要能看到可以从别的方面获取利益,哪怕这个仙侠剧预估血亏,送点钱给安茜也无所谓。

  这般情势,也代表着华逸尘和安茜在这个行业中蕴含的影响力,已是举足轻重的地步,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华艺兄弟那一层次的企业影响力。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当安茜入场,现场安静下来。

  她按部就班地走着流程,按照ppt内容一页一页的讲。

  一口气半小时的激情发言,全程无一人提出异议。

  仙侠剧没市场如何盈利?

  《大唐仙侠传》的核心卖点在哪里?

  作为20岁的导演哪来的底气拍大型古装剧?

  在正常视角下应该问的合理问题,在这场投资会中无人发问。

  跟来帮忙的彭芷涵只觉得,老板娘的面子够够的,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一场3000万的投资会。

  “那诸位老板这几天来公司谈份额,投资的老板来青葱岁月,赞助的老板去青红中天,感谢大家的信赖。”

  投资会不像投资会,对着ppt单方面一顿输出就完事了,放在桌子上的茶都来不及喝一口。

首节上一节312/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