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数字电影有补贴,但补贴的范围在于拍摄与制作上的资金补助。
行业知名人士与一两家企业也有类似扶持,但也仅限于项目上的投资。
华逸尘说出来的这些扶持,可谓是从零到尾都给包办,这是史无前例的。
但凡被媒体传播出去,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行业的上升途径或许就多出了一条捷径。
而能否激发出行业多大的活力,就看这个项目扶持的力度与成效有多大了。
但不管如何,两大资本联合起来为推动行业发展,搞出这么大一个好事出来,值得被大赞。
现场的掌声持续了很久,热烈之中仿佛是在庆祝一盛况。
两校的领导们,目光中亦是透露出满满的赞赏。
既是赞赏这个项目,也是赞赏华逸尘的为人。
这第四个合作项中,原本是没有他们两校的。
两家企业通过这场局达成了合作,具体合作细则事关两家的利益和发展,跟他们两校没任何关系。
只是在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培养行业人才与扶持优秀作品的项目上,华逸尘把他们两校拉了进来,把未来的一份行业贡献分享给了他们。
和上面的人在这盘局中给予华逸尘助力,他们原本就有文化政治资源上的收获。
如今又得到了来自华逸尘的额外回馈,两校的领导自然非常高兴。
能力优秀者是为人才,能力优秀又懂为人处事者则是为大才。
王鸿海、刘立滨以及一票校领导,看向舞台上的华逸尘,欣赏与愉悦溢于言表。
全场的热烈反响,也让安茜欣然悦色,也只有她知道华逸尘的野心。
把两校拉进这个项目,既是投桃报李于两校的关照,亦是她和华逸尘为一个大目标做铺垫成立一个由他们说了算的电影奖项!
单靠资本力量是无法做到这件事的,让两校背景来背书的话,这个目标就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这个为行业做贡献、培养行业人才、扶持优秀作品的合作项,在她和华逸尘眼里就是推向这个目标的渠道与铺垫。
“第五项,发行资源整合。”
待现场安静下来,李洪昌公布最后一个合作项。
和之前不同,此刻的他看起来虽很郑重,但眼中却透露着一丝难以掩藏的激动。
好似这第五个合作项意义十分重大,让他这个资本也难以按捺住内心的浮躁。
“今年初,国家推出引进海外电影的放映政策,以激发当下数字电影市场为战略目标。”
在场众人认真聆听,等着李洪昌的下文。
只是,国营老总、院线资本和大影视企业资本,却是忽然脸色一变。
前几秒还不以为意,懂政策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只当李洪昌拿官方话来开头罢了。
然而他们瞬间意识到不对,第五项合作是发行,开头就提到引进海外电影,这是几个意思?
“在这里,诚挚地感谢广播总局、电影局给予的信任,以及华影集团的大力支持。
经由多部门交叉审核,并决定引进的五部好莱坞数字电影大片,《钢铁侠》、《蝙蝠侠:黑暗骑士》《功夫熊猫》、《机器人总动员》和《地心历险记》,其发行资质交由我华夏今典负责。
同时,安华院线将作为放映技术的发行支持方,与我们携手合作。
双方将利用新的行业契机、新的行业资源,积累海外电影的发行经验,并起到推动行业发行方面发展的带头作用。
接下来,双方会全力探索、紧密配合,推动这五部电影在下半年逐步发行和上映。”
电影协会的人、影视资本圈在座的各位老总,全然色变。
即便位于行业上层的他们,在此刻也忍不住传出一片“噢”的惊呼声。
纵观行业发展至今几十年,海外电影的引进渠道就从未破开过口子。
从始至终,都牢牢掌握在国家意志下的华影集团手中。
而且,这么多年来,国内也没有放映过几部好莱坞的工业电影,多是文艺片和小众片。
为什么会是这个局面,有什么文化政治下的原因?
此刻已是不重要,因为行业要变天了。
在年初,广播总局引进海外电影政策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不以为意,引进的大概又是小众片,掌控权也会一如既往的在华影集团手上。
然而,李洪昌石破惊天般的说了这么个消息出来,可把他们的内心震颤得不行。
连续5部好莱坞工业大片的出现,代表国家对海外工业电影不再封锁。
海外大片的电影发行掌控权,破天荒的出现在了民营资本手上,权利下行,这是史无前例的变化!
“行业即将发生巨变!”
协会主席吴岱弓老成持重地道,可他沉着的脸上也难以掩饰那抹震骇的神色。
华国有13亿人,市场蛋糕很大。
西方传媒控制下的一些杂志上的意识形态输出,这种暗戳戳的文化战也在国内发生并持续好多年了。
不管是资本逐利也好,还是抱以什么目的也罢,打开国内影视市场进行文化输出一直都是好莱坞资本的目标。
只是国家一直不开放市场。
但是,现在开放了,还把发行的权利下行至民营资本手上。
这意味着什么?
好莱坞资本想要打开国内市场,就要求助于国内院线和发行资本。
这意味着,当今行业上至制片人、导演,下至一大批明星,一直以来都跪舔的好莱坞,如今要跪舔国内资本了。
如此逆转情形,就会造成国外电影节在国内的地位无限下降,国内的电影节在逆转情形的衬托下就会无限上升。
从而,实现国内本土市场走向繁荣的内循环,向往好莱坞的明星以及从业者也会越来越少。
因此他才有感而发,行业的生态要发生巨变了。
“这变化……属实没想到啊。”
国营老总方红喃喃自语,眼中有颓然也有感慨。
官司结果的推导错误,安华与华夏今典的专利合作,让他们有被抛弃的感觉。
现在更惊人,也是更受打击的事情出现,国家把海外资源发行权交给民营资本也不交给他们,这着实令人难受。
她也渐渐反应了过来,不由响起曾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国资企业只会仗着势大搞垄断,真正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必定是民营资本!”
这句话就像一枚回旋镖,在种种情况突显国家把电影国营资源,彻彻底底转移到民营的形势下,让她及附近几位国营老总的心情十分沉重。
相比起他们,叶宁、侯志平等民营院线资本们,眼睛放出了光亮,目光的波动透着一丝愈发浓烈的激情。
国家开放电影海外市场了!
还把发行权给到了他们民营资本的手上!
虽然华夏今典率先拿到了这个权利,让他们十分羡慕,但又能理解。
从未出现过的好莱坞工业电影,如何宣发、如何定价、如何排片,华夏今典这个龙头扛起大旗、扛起责任带个头是合理的。
就算把这五部大片交给他们,他们旗下每家就那一二十家影院也搞不定这件事。
而且,事情的转机出现了。
数字电影行业发展至今,各家资本企业都是在探索中平淡发展。
而今因为安华专利的出现,导致其与华夏今典的官司所引发出来的风口,代表这个行业第一阶段的争斗结束。
如果把第一阶段的争斗命个名,可以把它称作领头人之争,或是初步的行业标准之争。
安华搞出个专利插了个队,手握放映技术的标准,赢了。
华夏今典作为行业龙头,和安华达成合作,也赢了。
然而,在官方制造的这个风口中,推动行业发展的大势虽已就位,但电影的质与量呢?
没有大片,没有足够多的数字电影,即便有风口浪尖的大势存在,行业也总归是缺少核心内容这一环。
就算把这场发布会传播出去,让很多人进入了这个行业,但电影不是说有就有,没个一年半载也搞不出一部电影。
如此情形下,海外电影就是替代品,用来填补风口浪尖上这份大势中的空白内容部分,以等待国产数字电影的崛起。
这一个阶段,是推动行业走向繁荣的一环,起码会有四五年甚至更久。
而在叶宁和侯志平等人心目中,这一个阶段就是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核心驱动力。
“这是一个契机,也是国家推动下的行业走向。
行业发展三年,第一个阶段因你安华和你华夏今典结束;
虽然第二个行业阶段也由你们发起,让你们先行一步,但最后谁输谁赢那就说不准了!”
叶宁激情暗道,把手握了握,紧紧握成一个拳头。
海外电影发行权之争!
新的行业阶段,在此刻拉开了序幕。
第325章 一纸禁令的震慑与轰动
不管是前四项合作内容,还是那高达7个亿的赔付金额,安华在这盘局中收获的好处显而易见,占据了大部分的程度。
华夏今典自然也不能吃亏,必然会得到相应的补偿。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引进海外大片的发行权就下放到了民营资本华夏今典的手中。
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它既是这盘精心布局的大棋中的一条暗线,又与国营资源向民营转移的主体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同时这也是给与华夏今典的一种重要补偿方式。
国家刚开放海外电影市场,就将如此重要的发行权交给华夏今典,这其中蕴含的价值不可估量。
这不仅能让华夏今典在行业竞争中领先一大步,率先接触到好莱坞的优质电影资源,还能通过与好莱坞资本的接触,积累丰富的人脉和广阔的渠道资源。
这些隐形价值,远不是那7个亿能够相提并论的。
也正是这一环,是让华逸尘内心的震撼延续的点。
“华总。”李洪昌脸上挂着热情的微笑,礼貌地伸手示意华逸尘。
华逸尘见状,沉稳地移步过去,与他并肩站立。
两人将刚刚签署好的战略合同拿在手上,面向镜头,摆出得体的姿势。
现场众多媒体的镜头纷纷聚焦过来,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
华逸尘面容和煦,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只不过他的内心感慨万千,各种思绪仍在不断盘旋。
仅仅是一场官司,仅仅源于一个侵权事件,却衍生出了诸多错综复杂的明线、暗线与支线。
何国华的下台,肃清行业内混乱的电影金融圈,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扫除了一个弊端;
这场官司引发的舆论,也成为了知识产权立规的重要铺垫,让全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同时,专利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激励着更多企业和个人投身文化创新;
而官司爆出的舆论,促成了观众市场的风口,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影院,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