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的记者们手持长枪短炮,位列影厅的各个方位想要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主持人是央台的周涛,在中关村安华的开业庆典日就来主持过的。
也是缘分,华逸尘在院线成立的发布会上继续请她来主持。
随着周涛面带微笑,款款走上舞台,安华院线成立的发布会就此开始。
第296章 安华前景
周涛的主持依旧落落大方,一段开场白之后介绍起莅临的重要领导和重要嘉宾。
领导方面,有两校、广播局、电影局、电影市场监管办和文旅,以及如韩三坪、周宝林这类国企领导;
嘉宾方面,多是导演、制片人、业内投资人,以及如光线传媒王长田和华艺兄弟王仲军、王仲磊这类拥有电影业务的影视企业主。
影厅就100个位置,来的人不算多,比起华夏今典那场浩浩荡荡的灯光仪式实属小场面。
但来的每个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使得这场发布会的含金量看起来又显得十分高大上,非常上档次。
“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安华院线的创立者,华逸尘先生,为我们揭开安华院线的面纱,一同展望它的未来蓝图!”
随着周涛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较为庄重的掌声,仿佛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一样。
而华逸尘身着一套整洁的蓝色西装,走上舞台后快步至周涛旁边,并接过服务人员递来的一支话筒。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媒体朋友们、以及行业内的各位嘉宾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来共同见证安华院线的成立,我代表安华所有,感谢在坐的诸位从百忙之中抽空而来,对此我深感荣幸,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四方镜头下,百双目光中,都聚焦在舞台上那阳光开朗,又有点气盛的年轻人身上。
不少人都百感交集,如此年轻就干出了一条院线,这是前无古人的事,多少有点在见证奇迹的意味。
安茜则是一副神采奕奕模样,在台下与台上被灯光照耀的华逸尘心心相印的共鸣,跟满脸欣慰的刘晓莉一起为他鼓掌。
“安华影院自06年五月份选址中关村广场门店施工以来,到当年九月份第一家安华影院开业,正式进驻数字电影行业。
时至如今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期间又陆续在西单大悦城、王府井、望京、亚奥四个商圈分别建设了四家影院,共31块数字荧幕。
于几天前的2008年1月31号,成功获批院线牌照,成为全国第十二条数字院线,也是国家数字电影政策开放以来的第七条民营资本院线。”
华逸尘顿了顿,随后接着说话。
“在此,首先要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感谢两校校方的帮助,对我这个学生的事业提供了大量技术上的支持,与相关人才资源方面的协调与助力,才能让安华内部得以有效运转与体系完善。
也要感谢有关部门在安华建设中,提供的宝贵建议和意见,才造就了安华影院发展至院线的过程中,能够依规依法且井然有序的发展至今。
还要感谢媒体朋友们,如首都电视台、国家电影网、太平洋电影网、总台周刊、青年报、时论报、新浪电影、搜狐电影等,在去年安华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许多曝光和宣传,促进了安华在市场上的扩展得以顺利展开。
最后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一个来自湖南小县城的彻彻底底的草根人物,有机会通过政策的引导,通过相关部门的扶持,在电影行业逐梦前行,展望未来。”
“哗”的一声,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被感谢到的两校领导、部门领导,以及在场的各大媒体记者们,尽皆予以微笑。
华逸尘温煦着脸色,待掌声安静了下来,他接着讲述。
“2005年中旬,国家颁布数字电影试行政策之后,国有资产转民营,国有市场资本化,行业内的企业家、影视人和行业外的投资者们纷纷涌入电影行业。
彼时直至此刻,已过两年半有余。
数字电影资本化市场发展这两年半以来,优秀的作品陆续诞生,其数量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递增;
数字影院日益新增,数字院线的规模也跟随市场的发展渐渐壮大。
而院线规模的壮大,数字影院的新增,数字电影量级的递增,起始根源都是观众市场的选择。
只有观众市场的扩大,才能造就如今数字电影行业愈发发达的局面。
这无不说明,数字电影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广阔前景越来越清晰。”
校方领导、部门领导,包括王长田、王仲军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听闻这番话都是轻点下头表示认同。
05年的时候,传统影院1000家,数字影院可以当0来看待。
经过05年下半年和06年的发展,传统影院增至1200家。
增加的量多为行业政策开放后,资本入场布的局,等待数字电影的崛起后再转型,在此之前依靠传统影院先牟利和发展。
到了去年07年的时候,传统影院的增量几乎可以不计,已经是停止发展的趋势,而数字影院来到了250家左右。
而去年2007年国内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比06年的26亿增长了7亿多,增率26.98%。
而这26.98%的增量,几乎可以说都是数字影院提供的。
也就是说,07年传统影院总票房依旧是06年的26亿,数字影院总票房的7亿则占据了总体量超过4分之1的份额。
这行情就很明显,数字影院正在吞噬并取代传统影院的过程中。
只不过胶片电影的利益依然占据市场大头,众多传统行业的资本不肯轻易放弃现有市场。
所以才需要国家来推动,出政策出补贴来诱惑和吸引那些资本来转型,以及行业外的资本来入场发展。
这总归也印证了华逸尘的话,数字电影行业的潜力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广阔前景越来越清晰。
按照这个发展节奏来看,数字影院最多七八年就能全面替代传统影院。
但在某些大佬眼里这个“七八年”太慢了,因此就在安华以及专利身上布了一个局,以图加速数字影院的发展。
言归正传,华逸尘继续娓娓道来。
“未来的广阔前景,其核心指向的是观众市场的规模。
如何打开观众市场规模,这是所有影院方、院线方在目前的行业发展初期,乃至以后甚至是永远都要去考量和规划的事情。
只有走进数字影院的观众越来越多,影院的数量才会随之递增,院线的规模才会随之壮大,票房市场才会随之上涨,那么拍数字电影的导演和电影公司才会与日俱增。
这所有的环节都相辅相成,而核心在于观众市场的体量。”
在场的人微微点头,而有些人倒是有些感慨。
曾几何时,谁能想到有一天会在如此高端的场合中,被一个年轻人来说教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的潜在内核?
这是与众不同的感观,亦是新时代中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新风所带来的心灵冲击。
“在国家推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安华也一直致力于尽些微薄之力,跟随国家的脚步、行业发展的脚步,打开数字电影的区域性市场。
而这,就是我安华影院、安华院线最独特的一点。
就中关村广场那一家影院,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发展,通过商铺联动的运营策略,通过光影设计的高质量放映,带动起的区域性经济效益已经破亿。
这破亿的经济效应,带来的是中关村广场就那一家安华影院,只有三个影厅,座位数只有450座,便提供了总计260万次的观影人次,对比同行同层次影院相当于五家影院的效益。”
全场“哇”的一声,惊讶不已。
“这么猛?”王仲磊讶异道。
王长田道:“安华走的路线不一样,别的影院只宣传影院和电影,利益所得皆属于自己的产业体系,安华的经营策略则偏向集体多赢,核心目标是带动附近一圈的商业发展。”
王仲军道:“把一圈商业链都带动起来了,那市场效应自然就会有所反馈,最终才让安华影院的生意这么火爆,当然也要算上他们那光影放映技术。”
首都文化影视公司董事长,李黎皱眉道:“但问题是,带动商圈发展,肯定要付出代价,给钱给那些门店打促销活动,那电影票才能产生连锁反应。”
“对啊。”王长田看了眼李黎,说道:“听说安华每个月几乎大半的利润都用来促进商圈的发展,搞他们那个联动运营,都已经形成一个圈的体系了。
以资本的角度来看,赚来的钱吐出一大半去帮助别人,这好像是脑子进水的行为。
但仔细想想,如果不吐出这一大半,整个区域性的商圈又怎会回馈给安华市场价值?
或许,这吐出去的一大半都是商圈效应给安华带来的,安华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亏损。”
说着,王长田摇头道:“年轻人就是好,不被西方那套貔貅似的资本思想所影响,办起事来的格局比我们这些人可大多了。”
李黎、王仲军和王仲磊哑然,脸色也有点黑。
这王长田好似在点他们,说他们是貔貅。
他们也不好反驳,原因是这王长田虽为同行资本,但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从王长田过往的资本行为作风上来看,倒是跟华逸尘很像,讲究的都是合作共赢和多赢。
王长田也确实不跟他们是一路人,就未来那饺子导演的《哪吒》,光线传媒是唯一帮助过饺子的资本,很多特效公司的助力都是王长田搭的线。
“如今安华已成院线,会一直遵循区域性商业发展的模式,带动区域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顺应国家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战略,来多角度的推动数字电影行业观众市场上的扩展,为这个行业持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一阵掌声响起,华逸尘的话就此讲完。
每家院线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安华这个发展模式而言,市场潜力是巨大且可期的。
那份专利不提,就如此发展情形,也让影视资本、制片人、导演和投资人们,都对安华院线有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评价。
如果把那专利也附加上,那安华院线的发展前景就太广阔了。
第297章 对话领导
影厅里的发布会经历了一系列流程后,时间临近中午。
华逸尘、安茜、刘晓莉一家子,和众位领导在舞台上揭幕,将一块红布扯下,代表安华院线成立的证书呈现在礼台上。
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场发布会就此落下帷幕。
发布会分两场,还有一场采访环节布置在酒店。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众人来到大悦城影院隔壁的大酒店里享用了一顿中饭。
下午一点半,灯光明亮的会议厅里,依旧是那一百位嘉宾入坐见证。
没了影厅里那高高的舞台,媒体的长枪短炮显得更有冲击力,记者们都已做好提问的准备。
高度只有十来二十厘米的礼台上,华逸尘拿着一支话筒站立着,独自一人面对即将到来的采访。
他先要面对的不是媒体,而是在场的领导和嘉宾。
王鸿海坐在椅子上,接过话筒率先发问。
“北电和中戏作为安华影院的协作单位,而今安华成立了院线,在往后与两校的合作上有何规划?”
“扩展化,精进化。”
华逸尘回答了两个核心点,接着阐述他的规划。
“在以往的合作中,很多有梦想、有理想的导演和摄影人才,通过安华影院的放映,提前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短片作品,从大荧幕上清晰的看到了不足。
得到不足后再回炉后期进行调整和改进,重审后又投放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因此得到入围的作品数量不少,这是安华和两校合作后的结果。
这对于校方的教学质量提升有长足的影响,对于培养影视人才方面更是能促进行业发展的现象。
只不过,由于之前只有一家影院可用,在教学和培养影视人才两方面的规划上还未完善。
两校提供了技术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合作时间,通过上映的上百部电影,形成了一份份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中,有后期剪辑的锚点,有特效制作的参数,也有摄影拍摄的数据。
如今安华已成院线,那就有更多的荧幕、场次和精力来为校方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上做更完善的规划。
我们可以将技术报告分门别类进行总结和归纳,针对每一位人才拍摄的不同题材的短片或电影,提供荧幕放映支持的同时,也能用对应影视题材的技术报告总结予以建议和指点。
如此一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走出两校,越来越多的新生影视力量在我安华乃至全行业影院中大放异彩,为整个行业在提供人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鸿海和华逸尘相视一笑,支持他和安茜不就是为了得到他们的回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