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246节

  安茜“啧”了一声,强行把华逸尘的脑袋掰过来,俯身下去吻上他的嘴唇。

  与平日里的早安吻不同,这次吻了很久。

  唇分后,安茜微微抬起头,近在咫尺地看着华逸尘。

  “刚刚的事就此揭过,就当没发生。”

  “天没亮就把我叫醒来,莫名其妙把我骂一顿,还要我当做没发生,你想得美。”

  安茜忍俊不禁,随后趴他胸口上,双手搂住他的脖颈紧紧抱着。

  聆听了几下心跳后,她抬起头来再次给华逸尘一个亲吻,旋即起身道:“走了,爱你。”

  华逸尘目送她离去卧室,只觉这女人掌控欲太强,治一次还不行,得长年累月的治,不然以后家庭地位堪忧。

第257章 事业大蓝图

  7月的太阳艳丽,破30度的气温迫使首都的人们都穿起了短袖。

  国内也进入了暑期阶段,首都暴增的旅客让原本就有些堵的路面再添一份繁华。

  黄文魁开着车送老板来到银行大楼的街边,华逸尘下车后往银行而去。

  国家电影专项基金,联合国企环球数字影院建设公司,为推动数字电影行业的发展,在数字设备上的补助通知,准确无误的自韩三坪口中的6月25号那天发布。

  本质上算是国家补贴,实际上则是这家新成立的国企在发放福利。

  底层逻辑是,由国家基金放钱,补贴这家国企的福利设备成本,行业里申请补助的企业则拿这批福利设备。

  影视行业里会有什么风浪,院线层次的资本圈会有什么动静?

  华逸尘暂无兴趣去打听,对于他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贷款的事办好。

  补助通知下达后,他第二天就把五个门店的产权购买合同给签了,然后走了一些天的流程,把五个门店产权拿到了手,正式归属于青葱岁月。

  有了在补助通知起始时间后的影院入驻合同,影院就进入了补助的范围。

  有了门店产权,就有了贷款的筹码。

  一切都在他的规划之内。

  “华总搞定门店了?”

  “范经理,不搞定也不会来。”

  跟安茜发生过小小争吵的那天,华逸尘就跟青葱岁月企业基本户所在的银行展开了接洽。

  接洽过程中,华逸尘了解银行的放贷规则,银行了解华逸尘的情况及需求。

  对于银行来说,青葱岁月近一年将近一个亿的收入情况,在他们这边本就是优质客户。

  但是,收入高,不一定能拿到大额贷款。

  影视和传媒企业也好,互联网公司也罢,是最难在银行拿到大贷款的三大领域主体。

  区别于实业,影视、传媒、互联网,无法准确界定其价值。

  短期的小额贷款还好,长期的大额贷款几乎拿不到,银行不会拿十年乃至更多时间去给一个价值上虚无缥缈的产品放贷。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年腾讯纵使QQ有上千万用户也差点破产,拉不到投资的同时银行也不给腾讯放贷,因为无法估算QQ的价值。

  影视版权也是如此,没法定义它的长期价值。

  这种产品价值虚无缥缈的企业想要受到银行青睐,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上市,用股价明确企业价值。

  一条是企业扩展出实业型事业板块,用实业托起企业的价值。

  也因如此,华逸尘欲拿五个大商圈的五家大门店来抵押贷款,这就备受银行经理的欢迎。

  有这五个门店在,银行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坑。

  若华逸尘还不起钱,银行拿门店去拍卖或进行长期出租,怎么着都是赚。

  对于这样的高端优质客户,银行经理在热情款待下,事情也办得很是顺利。

  五个产权资产资质为底,一年企业收入近亿的证明为还款保障依据,先进文明影院的文化荣誉为企业形象上的扩展;

  在两校为协作单位的文化资质下,贷款是跟随国家政策建设数字电影行业为用途,进一步提升企业高大上的形象……

  如此资质,原本华逸尘还预估最多七八千万的额度,在银行经理的建议下填了一个小目标,1亿。

  一般经营类贷款分期年限是1到5年,银行经理给提到了10年。

  看起来很友好,但要还的本金加利息也变多了。

  华逸尘也无所谓,让银行多赚点钱对于企业来说是好事。

  “华总,我们一起去吃个饭?”

  “感谢范经理,下次,公司那边等着我开会。”

  “好,那华总忙,我们这边走下流程,证实下情况,七月份内就会有结果。”

  “那麻烦范经理打下招呼了,届时我请你吃饭。”

  华逸尘被银行经理送到门口,坐上黄文魁的车后直奔公司。

  用实业型产业抵押贷款是最容易的,没出意外的话,这份贷款可以说肯定能落实,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那影院建设方面就可以准备动工了,进而院线发展方面的事就要未雨绸缪了。

  青葱岁月影视传媒。

  会议室里,各部门经理、副经理围拢长方形会议桌而坐,组长和副组长们各自搬着板凳旁坐。

  安茜坐在顶头,跟在场数十名管理齐齐看向另一头的投影幕布。

  华逸尘站在幕布前,激情澎湃地讲着一份大规划。

  “彭芷涵和楚仪琳多次给我说过,公司的部门有点臃肿且拥挤,在管理上有些不便利。

  规划、人事、人资、财务、宣传、营销、运营、文学,还有临时的影视制作部,还有需要提供后勤保障的影院,楼上的青红中天和安华信息技术,时而也需要提供人员助力。

  这么一看,这确实显得混乱而臃肿,内部结构出现了问题。”

  众人轻点下头,专心致志看ppt,仔细聆听。

  “楚仪琳,去跟旁边的两家公司谈了吗?”

  “谈了,承诺每家给15万,他们过两个月就能搬走。”

  在场管理好奇地望了眼楚仪琳,不知“搬走”是什么个情况。

  “旁边的810和809,我让楚仪琳去谈‘搬走’的事,因为公司要扩容。”

  听闻,所有人心中一动,公司又要扩容了?

  现在的811和812就300多平的地盘,旁边那两个公司地盘加起来更大,恐怕有400多平。

  这四个地盘加起来就奔800平公司规模了,一下扩容那么大,想来老板此次的规划会议不同寻常。

  “老板娘这边要开扩电视剧新项目,有影视制作和艺术统筹两个部门的需求。

  文学部有的时候要承接青红中天广告设计的业务,赞助商和投资商上门谈合作还是由规划部来谈,这不合理,要新增个业务部。

  旁边的810,作为三个新部门的办公地。

  目前办公区显得拥挤的部门,由人资部考量,可以搬一个人员多的大部门或人员较少的两个小部门去810办公。

  一是解决办公拥挤问题,二是解决部份事务交叉混乱的臃肿问题。”

  众人轻轻点头,认真思量。

  扩建空间后肯定解决拥挤问题,老板娘的两个部门需求不提,添了个业务部确实能解决一些事务臃肿的情况。

  只不过,有些事务臃肿如何解决,还有那809用来干什么?

  “809用来成立院线公司,届时影院的所有事务都由院线公司来办,财务、人事、人资的活动策划、宣传、营销、运营,全部剥离。

  青葱岁月传媒只服务于电视剧项目,彻底解决事务臃肿问题。”

  有些人“哦”了一声,在短暂的嘈杂声中明白了老板的规划方向。

  而且,要成立院线了,公司是越做越强大了。

  一股欣欣向荣之感油然而生,让在场人的眼中泛起了激情。

  安茜把管理们正能量的神情尽收眼底,不禁微笑。

  “新成立的部门也好,四个门店也罢,人员调动方面各部门要做好心理准备,服务过影院的人可能会调动到院线公司任职,平调起步,升职肯定有。

  人员招聘方面,有人资和人事两个部门联合负责,根据老板的规划,届时扩容的部门和新成立的院线,以及四个门店的人员,都要及时到岗。

  院线公司事宜和门店人员招聘方面,以黄文魁经理的想法为主。

  院线公司一旦成立,黄经理会作为总经理上任。”

  “哇”的一声,会议室一片哗然。

  所有人齐齐看向黄文魁,投出满满羡慕的目光。

  经理上面还有总监,总监上面还有副总,这一下就从影院经理上升到公司总经理,一听就知道是管理五个影院门店的职能,这就是一跃当老大的节奏。

  不过,影院这块事业也就黄文魁一个人有管理经验,由他去当总经理倒也没什么嫉妒的心理,只能说碰到老板和老板娘算他运势好。

  黄文魁面有荣光,心有激动,拿起茶杯喝茶,来稳住自己的激动情绪。

  华逸尘脸色和悦,也给管理人员们放出了一个好消息。

  “中关村安华影院的蒙小芸你们应该认识,黄文魁经理走了后,她就是影院经理。

  而四个门店的影院经理、服务与销售经理共八个岗位,会优先从公司内部提拔。

  从主电视剧产业的青葱岁月,到主电影产业的安华,相当于换一个晋升的赛道。

  安华多了八个管理,青葱岁月这边就空了八个管理,自然也会要人往上补,同样是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

  此言一出,在场的管理人员们心思都活跃了起来。

  心思最活跃的莫过于那些组长和副组长,对于他们来说,调岗至影院八个经理高位才算是升职。

  对于在场的经理而言,并没太大的诱惑力,只在于考虑要不要换个工作环境罢了。

  “好了,离门店开业还有半年左右时间,私下好好考虑,三个月后打申请报告,分批去中关村安华影院体验下相应工作,到时候再做选择。

  接下来,给大家表达一个公司主体的发展方向,在座都是青葱岁月的元老,给你们一个大点的规划,你们对自己工作事业上的发展也会有个清晰的认知和方向。”

  听老板这么一说,全员眼中都露出些惊色与好奇。

  刚才的规划已经够大了,还有更大的规划?

  而且,还是公司主体上的发展方向,这不由让他们屏息以待。

  只见ppt切换页面,出现一个架构式的图文说明。

  “安华信息技术依托于要成立的安华院线,两者相辅相成有所良性发展后,跟现有的青葱岁月影视传媒,就能构成三家能自主运转的子公司。

  以这三家子公司为产业链,成立青葱岁月投资控股集团,这是第一阶段的两年计划。

  电影与电视剧业务有所重合与臃肿,以安华与青葱岁月影视为主体,终将会细分领域再单独分离业务出来成立子公司。

首节上一节246/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