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大悦城肯定是决定了售卖门店给我们的事,不然就不会让我们去定门店。”
“嗯,估计他们开了个会吧。”
“定好了门店,那就要估价,再商议多少钱卖给我们,我估计下一个电话就是叫我们去谈钱的事了。”
“哪有那么快,按国企和央企的办事流程,下一个电话要问我们影院规划你信不信?”
华逸尘跟航天时代这家国企有合作,跟其中的执行董事童浩更是合作伙伴。
国有资本的办事流程,他算是领略过几分了。
那流程死死的,必须有个一二三,绝对不可能一气呵成把这三步一起弄完。
硬是要在每一步决策上开个会,有了会议结果就进行下一步,下一步从客户身上得到情况后又要开个会,如此反复,显得很墨迹。
像大悦城这种背靠央企的房产,估计也是如此。
第一步先谈入驻意向,第二步得到客户购买产权意向后开个会,有了可以售卖门店的决策后再找客户,明确客户门店位置和大小后再开会。
不把这些步骤放一起跟客户谈,是因为每一步的决策都要有人担责,如果放一起谈就等于是只有一个人担责,这不符合历朝历代的传统文化。
在华逸尘想来,决定卖门店的可能是一个人,决定卖多少钱的估计又是另外一个人,到时候跟他签合同的又会是第三个人。
果不其然,这天再临大悦城,周亚中旁边多了一个人。
“华总,这位是张总,大悦城的董事,专门负责门店租赁和销售这一块的。”
“张总你好。”
“华总你好,销售门店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不知道华总针对影院在大悦城落成后,有没有制定出尽可能详细的发展规划?”
黄文魁心中一动,很是佩服的在心里面给老板点了个赞。
被老板猜对了,果然要影院方面的发展规划。
门店如何发展,是门店老板自己的事。
如果只是租赁,哪管门店怎么发展。
但如果是卖店,那肯定就要考量门店能够给商圈带来的长远价值。
可即便如此,若是资本房产也不会过问这种事。
国企和央企则会要,拿一份规划作为纸质凭据,假如因卖门店而又因门店出了什么事,就能把责任归咎在门店老板身上,说门店不按规划发展云云。
按老板的指示,黄文魁早有准备,直接把中关村那边安华影院的长期运营发展规划文件复刻了一份,交给了这位张董事。
“老板,下一步就该谈钱了吧?”
“应该是了。”
“以前虽是国企的房产经理,但也是个合同工,没接触到太高层,还真没想到找央企买个门店那么费劲,一趟就能办完的事还要分那么多步骤,这也太墨迹了。”
“国内体制水很深,简单的事复杂化很正常。”
两个人继续周游首都商圈等消息,没过几天再临大悦城。
这次总算不墨迹了,那位张总直接给出了一个数字。
“华总,1400万,这是我们最大的诚意。”
那家1500平的门店,市价预估2160万。
这下免了760万售卖,虽没达到华逸尘的预期,但也让他基本满意。
换作是资本房产,他高低得争取到1000万以下。
但面对央企房产,他没那个心思去多费口舌。
你是央企你牛逼,一口价我直接答应,卖你个乖,双方的合作更加愉快。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华逸尘、黄文魁微笑着,跟周亚中和这位张总分别握了握手。
签个一次性付款的意向协议,等到国家出台新补贴政策后再签合同。
当然,这是华逸尘的心思,对周亚中他们说的是筹备资金后签合同。
大悦城的招商阶段还未正式启动,在这点小事上自然不会为难被他们看好的华逸尘。
意向协议一签,西单大悦城的门店搞定。
紧接着,黄文魁跟着老板进行下一个计划,拿下中关村广场的门店。
中关村商圈那片区域的高层管理跟他们很熟了,不管是开工仪式还是开业典礼,建筑方高管都来捧过场。
且安华影院座落中关村广场近一年,生意效果和联动效应以及品牌吸引力,商圈管理层们都了如指掌。
按理说,拿下中关村门店很简单,即便有5年的租赁合同在,也不妨碍门店产权交易上的事。
但老板有所谋划,先拿下央企旗下的大悦城,再拿下国企旗下的中关村,按这个步骤来。
按老板的料想,大悦城为了核实影院商业数据的实情,肯定会找中关村广场管理方的人核对。
以中粮集团的名义上门,国企方面不可能这点面子都不给。
如此一来,中关村商圈管理方就能明确一件事,安华影院在扩张,且被央企看上了。
如果老板能把央企搞定,中关村商圈背后的国企定会对老板高看一眼。
而且,在申请中的专利是查询不到的,专利局那边也是保密的,大悦城背后即便有央企也不一定能问到情况。
那么,大悦城在来中关村方面沟通与交流时,大概率还会出言询问专利一事。
专利上的事,中关村商圈高层是不知道的,肯定就会找安华影院背后的文化圈证实这个消息。
如此,借大悦城和文化圈之口,就能让中关村商圈高层对安华影院的潜力判断上进一步提升。
按老板的话说,通过那些领导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自己费劲巴拉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前者要有效多了。
事实证明,老板牛逼!
拿下大悦城的门店墨迹了20天,转头来拿下中关村门店只用了3天!
“华总,1800万。”
“成交。”
华逸尘和煦了脸色,跟商圈区域总监罗旭这个老熟人,友好地握了握手。
中关村商圈的房产价值,比西单商圈更高。
央企比国企高一个档次,先搞定央企,再搞定国企,这中关村商圈背后的国企比大悦城背后的央企更大方点,原本2800万的市价,降了1000万卖给了他。
黄文魁是万分佩服,只觉得老板这办事的思维能力太强了。
按他的想法,应该先把很熟悉的中关村这边更简单的搞定,再去搞定陌生的大悦城才是。
但老板反过来一操作,这效果很明显,更简单高效,且收益更大。
“这才叫步步为营啊。”
黄文魁心里十分感慨,也忽然发觉老板跟一年前相比变化很大。
但他也能理解,不管是国资企业的领导,还是电视台事业单位的领导,亦或是文旅和电影局的政府领导,这一年来老板时常跟这些不同职能属性的领导打交道,这办事思维不进步才怪。
“把名单拟定好,等我电话通知,到时候请商圈各大老板一聚。”
“好。对了老板,今天要去参加电影协会的活动。”
“我知道,正要去摄影棚找老板娘,下午跟她一起去,你去忙吧。”
时至5月下旬,两边门店的事搞定,完成了这个月的既定规划。
热烈的阳光底下,华逸尘开着车离开中关村商圈,前往剧组所在的摄影棚。
第251章 剧组小插曲
海淀的文化艺术园区里,一座足有五千平的宏大摄影棚矗立其中。
棚内,各种钢架、木架纵横交错,搭配着形形色色的道具以及大片的绿布,精心构建出多个大小不一的建筑场景。
而这些场景相互组合,构成了一个仿若真实的生存基地模样的大场景,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科幻故事的世界之中。
华逸尘走进来的时候,剧组人员们正往来奔忙着,导演组的几位老师正站在片场指挥着各项工作,整个片场虽繁忙却秩序井然,每个人都在为这部作品有条不紊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华制片。”
“安导呢?”
“有演员好像出了点问题,安导在妆造间训话。”
听到这话,华逸尘不禁眉头一挑,眼中瞬间泛起了些许好奇与兴趣。
当他来到妆造间的门口时,下意识地透过门缝往里窥探。
这一看,他发现情况似乎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
只见安茜悠然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瓶牛奶,正不紧不慢地喝着,脸上是淡然神情。
其余演员四散在一旁,气氛略显沉闷。
再看沙发上,杨蜜竟然正低声哭泣着,泪水在她的脸颊上留下一道道痕迹。
这么牛逼吗?
安茜居然把杨蜜给骂哭了?
他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没能亲眼目睹安茜骂人时的“风采”,实在是有些可惜。
而且,他还注意到曾佳也在现场,那安茜这就是当着人家经纪人的面把艺人骂哭了,这简直就太顶了。
“什么情况?”华逸尘推门走了进去。
袁珊珊、焦俊燕等人看到华逸尘,纷纷喊了一声“华哥”。
原本因为杨蜜哭泣而显得沉闷的脸色,在看到华逸尘那笑眯眯的模样后,瞬间变得欣悦起来,仿佛阴霾中透进了一缕阳光。
“华总。”曾佳打了个招呼,脸上带着一丝无奈与焦急。
华逸尘轻点额头示意,目光先是落在哭啼啼的杨蜜身上,随后转向了安茜,眼中满是询问之色。
安茜抿着吸管,缓缓又喝了一口牛奶,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搞事情,在网上宣扬说荣信达没能力培养艺人,还说杨蜜签约荣信达那么多年都一直不温不火。”
“现在火了,杨蜜就跟荣信达解约了,还带走了曾姐这位得力的经纪人,自己又开了工作室,事业搞得风生水起,把这说成是杨蜜对荣信达的反击,进一步坐实荣信达的无能。”
“估计是荣信达买了通稿来挽回颜面,把这股怒火就全撒在了杨蜜身上,到处宣扬说杨蜜不懂感恩,只知道极致地追求名利,自己离开就算了,还把经纪人也带走,说她是‘叛徒’。”
华逸尘听后,脸上露出怔色。
这和之前剧组人员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看来那剧组人员是根本不了解情况,在那胡乱猜测。
此刻听安茜这么详细地一说,他也着实没想到居然发生了这么一档无聊的事情。
华逸尘看向杨蜜,说道:“杨蜜你可以的,也是好起来了,能够被网暴了。”
“哈哈哈!”袁珊珊等人实在是没忍住,哈哈大笑。
这华哥不愧是气氛破坏王,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把这原本沉重的悲剧氛围瞬间搞成了喜剧,这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