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226节

  这让曾佳有点气急,也很无语。

  签代理约,等于艺人不受控。

  艺人不受控,等于资本要反过来听艺人的话。

  因为大部分商业价值是围绕艺人打转的,资本想要吸血赚钱,就要掌控住艺人的事业。

  但艺人不受控,资本又要赚钱,那不就要反过来巴结艺人了么?

  这里的资本指的是靠艺人赚钱的资本,行业里的资源渠道类资本不算在内,这类资本哪管你艺人受不受控的,反正赚钱的源头在这类资本上的手上握着。

  而像她、王金花这类人,以及全行业的经纪公司,还有旗下有艺人的影视公司,最痛恨的就是代理经纪约,给了艺人生存却又不受自己所控的发展渠道。

  但能走上这条发展渠道的艺人很有限,因为即便给了艺人资源,却没背后的专业团队帮忙运作与操作,那艺人的发展前途也是有限的。

  但袁珊珊他们不一样,有大腿帮忙!

  “华总安总你们害人不浅啊!哪有这么教导艺人的?个个都去签代理约了,那这个行业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就全部给艺人打工呗?

  最主要的是,还帮他们组建团队,这是想干嘛,培养一批资本型演员出来?”

  但话说回来,代理经纪约同样也能从艺人身上挖掘出资源和渠道,只是不是那么牢固罢了。

  签全方位条款的常规经纪约,资源和渠道会把目光盯上经纪人身上,盯在艺人背后的公司身上,由他们来决定艺人接不接商务,艺人没有自主权。

  代理约,经纪人只是个帮艺人找资源跑腿的存在,艺人不受他们控制,能自主决定商务发展,资源和渠道自然就会把目光放在艺人身上。

  因而,她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打造自己的资源和渠道圈,就提高了难度。

  但不管难度多大,没有艺人她的创业就是无稽之谈,有了艺人才有创业的后续。

  曾佳理清了思路后,又摸透了一个情况。

  她帮演员找资源、接洽渠道,再怎么盈利分成,工作室五五分成的模式下,青葱岁月永远赚大头。

  并且五五分成是可调控的,代表青葱岁月才是真正掌控演员工作室发展上限的大手。

  那她忙前忙后帮演员找资源、找通告、找代言,青葱岁月躺赚,演员也算赢家,就她累成狗还赚的少。

  而华逸尘和安茜通过这么一份影视约,既给了演员长期的演绎资源,又帮助演员组建专业的团队来运作工作室,五五分成又是一个很优的比例了,那演员不得对他们感恩戴德?

  “绝,真的绝。

  就一份影视约,既不用跑腿,也不用操心,更不用付出额外资源和渠道,就能拿五个潜力演员七年一半的收成,还能让演员欠下大恩情,这手段是真的厉害。”

  曾佳感佩不已,自认为全盘看清了华逸尘和安茜的谋划。

  自己不想出资源培养艺人,又不想让亲手捧起来的艺人跑掉,所以就要找一个外面的经纪人来为这几个演员当牛马,相当于接盘。

  但这个“盘”,她要接!

  不说她,全行业大部分经纪人都愿意接。

  系列剧是真的很有市场优势的,观众粘性不仅大,江西台那边也有长年的电视曝光机会。

  那这几个演员不说潜力有多大,起码在长年曝光中,商务方面的资源获取不说轻而易举,也是会相对轻松的。

  能够通过一批演员相对轻松的去获取资源与渠道,对于想发展自己事业的经纪人来说诱惑就很大。

  即便是代理约,诱惑依然不小。

  “咚咚咚。”

  “请进。”

  袁珊珊打开门,兴冲冲地跑进办公室。

  “华哥华哥,杨蜜那个经纪人又找我们来签代理约了,能签吗?”

  “可以,曾佳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她需要你们的人气来聚集资源和渠道,你们则通过她来打点各自的经纪商务,互帮互助,好好发展,她要是膨胀了来压你们就给我说。”

  “好嘞!华哥太好了,信华哥得永生!”

  华逸尘看着她大大咧咧回跑,一头短发也随之蹦上蹦下的,挺逗的。

  “嘿,关门。”

  “哦,忘了忘了。”

  袁珊珊嘻嘻一声,转身把门关上。

  华逸尘看了眼亮屏的手机,铃声只响了一下,就接通了安茜的电话。

  “今天不用来学校接我,我和黄磊、郭晓峰还有一位你肯定想不到的明星一起来公司。”

  “谁啊?”

  “吴京,没想到吧?”

  华逸尘听到这个名字,属实感到诧异。

  “他愿意来演电视剧?”

  “不说了,他们过来了,到公司聊下你就知道原因了。”

  “嘟”的一声,电话挂断。

  华逸尘有些疑惑,这时候的吴京不是在香江么,跑大陆来演电视剧是什么操作?

  他也不多想,反正等下人就来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他点开手机QQ弹出的一条消息:“华总,最多一个星期,进行最后一轮测试,软件就能登记面市。”

  华逸尘笑了笑,回汤凯年消息:“等汤工好消息,到时候去影院看整体效果。”

  他收好手机,叫人事进来倒一壶好茶,在沙发上坐等来客。

  快四月份了,把核心演员确定好,项目就要加紧全面运转了,不然影院那边又要开忙了。

第239章 新角色冷锋

  国内动作演员的发展方向几乎一致,大差不差的都是从被动转主动。

  这里的主动,指的是自己设计动作,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动作指导。

  不过,动作指导只是设计动作,动作戏的镜头如何拍,还是由执行导演说了算。

  既想要自己设计动作,又想要决定动作镜头的呈现方式,那就要提一个咖位,从动作指导上升到动作导演。

  香江很多剧组都有两个掌权的导演,执行导演和动作导演,前者负责文戏,后者负责武戏,分工明确,才诞生了很多精采的动作电影。

  像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甄子丹,也都是从新人演员发展到有些话语权后,就慢慢成了自己的动作指导,再渐渐成了自己电影的动作导演。

  对于动作演员来说,决定自己的武戏如何拍,也相当于是自导自演了,而自导自演算是所有动作演员的一个共同的梦想。

  “吴京老师的意思是,除了演绎角色外,还想来我的剧中担任动作导演。”

  “对。”

  落地窗前沙发上,众人围拢茶几而坐。

  华逸尘也搞清楚原因了,怪不得吴京从香江那边跑过来演电视剧,核心目的就是当这个动作导演。

  这个核心目的也只是铺垫,终极目的是吴京下半年要拍一部电影,人生第一次自己投资且自导自演的电影《狼牙》。

  吴京从未掌控过镜头,为了让自己更有把握,便以“动作导演”为条件,来参演《重见天日》第三季。

  恰好,《重见天日》第三季有不少的动作戏,集中在原本杜醇的角色和杨蜜的角色身上。

  除此之外,其余四个主角也有一些“冒险逃生”的剧情,其中的不少动作也是需要设计的。

  对于吴京来说,这就有了很多动作设计,和调度武戏镜头的机会。

  华逸尘看向郭晓峰,问道:“那郭晓峰老师这边呢,有什么想法吗?”

  第三季交由郭晓峰执导,多一个动作导演的话,总是要看下他的态度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不要问我们。”黄磊打趣道,“我们已经沟通好了,主要是看你这个制片人。”

  安茜坐在华逸尘旁边,跟郭晓峰一起冲他微微颔首,表示他们几个早已沟通过。

  接着,安茜带着几分炫耀的口吻,轻轻拍了拍华逸尘的胳膊,看向吴京道:“吴京老师还是我的师哥。”

  华逸尘抬了抬眉,既疑惑又错愕,这又是哪来的师兄妹关系?

  郭晓峰和悦道:“他是去年06级导演进修班的,比我小一届,同被周新霞老师上过课。”

  “这样的吗?”华逸尘忍俊不禁,万万没想到。

  看他那猝不及防的样子,安茜捂着嘴感到乐趣横生。

  从没在北电见过吴京,怎么就成了她师哥了?

  起初得知这层关系的时候,她也十分讶异。

  吴京笑着说道:“去年我在拍《男儿本色》,今年又在香江筹备《狼牙》,所以来学校的次数很少,主要是挂个学院派导演的名头,以后转型好拉资源。”

  听闻,众人欢乐了脸色。

  这吴京,听起来是有点讽刺这个行业阶层的话,一股脑就说了出来,很是坦率。

  黄磊说道:“我也是跟郭老师聊了聊才知道这么回事,不然我怎么联系到他的?人家在港圈正火热着,我就算想请也请不来。”

  “哪有,黄老师客气了。”吴京摆了摆手,“我一点都不火,小人物一个。”

  华逸尘觉得很是意思,说道:“你们既然聊好了,我自然没任何意见。”

  黄磊咧了咧嘴,说道:“师妹是总导演,两位师哥一个是执行导演,一个是动作导演,这组合也挺好玩的,我反正是从没见过。”

  “最有意思的是。”华逸尘和煦地补充道:“郭老师是电影文戏演员出身,吴京老师是电影武戏演员出身,正好一文一武,再加个提供故事结构的小师妹,这搭配就结合了各自之长,挺奇妙的。”

  “对对对。”黄磊连连点头。

  听了两人各自一番话,安茜、吴京和郭晓峰碰了个眼神,略有欣然的色泽。

  郭晓峰说道:“我们沟通过的一个问题就是,秦峰这个角色,玩枪有型,格斗有样,在第二季中像那么回事就够了。

  而第三季的人物有所成长,杜醇那个演员肯定拿捏不住这个角色,导第二季的时候看过杜醇的表现,还需沉淀。

  吴京来补这个角色的话,契合度肯定比杜醇更高,不管是枪械还是武打方面都非常匹配。

  唯一要商榷的是,吴京是直接代替杜醇的秦峰,还是以新角色的方式出现,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华逸尘点了点头,看向吴京。

  “吴京老师的意思呢?”

  “我当然希望是以新角色方式出现啊,换作任何一个演员也不希望成为别人的替代品是吧?”

  众人微微颔首,这话没毛病。

  华逸尘给文学部的杨文斌打了个电话,杨文斌很快来到了办公室。

  听闻了这个问题,杨文斌给出了解决的办法:“用台词或默哀式表演的方式,表达秦峰已死,让观众知道这回事就行了,然后新角色就换个名字替掉剧本里的秦峰。”

  “这个可以。”黄磊认同。

  郭晓峰缓缓说道:“保持住第六位主角的特性,吴京演的新角色又比第二季杜醇的秦峰更牛、更厉害、更酷帅,那么这个新角色就是亮点,观众并不会因为没有杜醇而失望,毕竟另外五个原班人马都在的。”

  大伙儿轻轻点头,另外五个角色是原班人马,那么观众的期待感和系列剧的粘性依然算是原滋原味,再以这份粘性爱屋及乌的喜欢上新角色,这就是系列剧在换角色上的市场逻辑。

  前提是,新角色要比原角色更有特色,演绎得更牛逼才行。

首节上一节226/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