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186节

  特别是首都的,还有位于影院所在HD区的区政府等相关部门。

  这个专利归于文化类,又契合国家推动数字影院发展这件事。

  最大的荣耀当然属于你们,但跟这件事背后的领导也息息相关。

  王教授的意思就是,你们好好发展你们的,好好经营你们的影院即可。

  届时在申请专利过程中,若是有什么差池,自有神秘力量为你们辨经。”

  华逸尘和安茜笑了起来,在场的人也洋溢着几分喜色。

  神秘力量,说的很高大上,但懂的都懂,无非就是能从中受益的官方领导。

  王鸿海和颜悦色道:“发展出了一个风口,这个风口对整个行业看起来又只有利没有弊。

  即便你们不想前进,也会有人推着你们走,即便你们考虑欠妥,也会有人帮你们考虑完善。

  这足见你们的能力与本事,也算是自己创造了一个具有政治效应的运势出来,一定要把握住。”

  “嗯,会的。”华逸尘道。

  “我们会努力。”安茜道。

  华逸尘看着两位副院长,说了个请求:“刘院,王院,就是技术人才上,能不能推荐一批能够来影院玩玩的,就当是兼职。”

  “兼职?”王鸿海和刘立滨愣了愣。

  安茜和悦道:“我们虽然只在晚上实行创意方案,但也要技术组的师哥们从下午六点坐镇到凌晨几点,保证三个厅多个场次的实时灯光效果。

  体力倒是不累,看起来是舒舒服服坐在操控台前。

  精神却是倍受折磨,眼睛既要紧盯放映监视器,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观测电影放映的时间点;

  到了对应的时间点后,一双手既要速度快,又要确保灯光按钮与推杆精准无误地做出灯光效应。

  这一连好些天的这么搞,把他们的精力消耗得够呛,看到灯光操作台都有了阴影了。”

  听闻,罗钟斌和陆景辉连连点头。

  陆景辉道:“这个创意方案非常好,但人工操作的话,让我一个专业美术灯光师成功对灯光产生了抗拒,太精神折磨了,消耗精力太大了。”

  “哈哈哈!”在场众人响起一片有趣的笑声。

  华逸尘道:“所以我和安茜就想了个方案,让更多的师哥们来玩玩,200块钱放映一场,直至软件做好并能实用为止。”

  安茜说道:“这个创意方案对市场的吸引力正在生效中,也不太好去把它停了。

  只有想办法维持下去,最好能坚持并持续到软件可用的那天,那我们影院在这个创意方案上,就能顺势全面爆发出它的吸引力和它的市场效果。”

  华逸尘接着道:“如果创意方案落实为软件,软件也是要提前设置各种灯光参数的,这些参数从何而来?

  我和安茜之前讨论过的,肯定是要组建个专业化的、影视光影审美高水平的团队,来对每一部电影做数字灯光效果分析,并拟定出更全面、更专业的放映变光方案。

  学校里面的人才都是专业的,那多来些人才跟我们安华影院打打交道,也算是为组建这样的团队做个铺垫,做个准备。”

  两位副院和两位老师微微颔首,明白了过来。

  “这是小事,安华若能做大做强,让学校里的那些人才来就业也不负他们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头衔。

  去学校宣传一下就行了,至于组建专业化的光影团队什么的,物色哪些人,那就看你们自己了。”

  听到王鸿海的话,刘立滨点了点头,表示想法一致。

  华逸尘和安茜一喜,这人才输送渠道再次扩宽,那以后院线的众多专业岗位不怕没人了。

  王鸿海和刘立滨把他们的脸色看在眼里,心中生出了几许兴味。

  我既以桃助之,你以李来报我。

  你之李越大,我之桃自然会越甜。

  总归是华夏之传统美德,礼尚往来。

  服务员敲开门上菜,众人也安静了下来。

  当菜上齐,酒倒满。

  服务员离去,华逸尘和安茜起身敬酒。

  “感谢王院、刘院、周老师和高老师的厚爱,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也发展不到今天这个地步,学生接着努力。”

  “谢谢老师们,我和华逸尘继续努力,努力往学校以我们为荣的方向越走越远,不负学校的栽培,也不负我们自己的青葱岁月。”

  两口子说罢,又冲罗钟斌和陆景辉敬酒。

  “感谢两位师哥,还有在影院中正在忙的师哥们,没有你们的助力,影院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放映效果,万分感激。”

  “师哥们的助力,我和华逸尘心中有数,谈钱虽然很俗,但该说还是要说,不管是以后的年薪也好,奖金也罢,亦或是院线的股份,我们绝不会吝啬。”

  刘晓莉也站了起来,端起杯子敬酒。

  “我也代表两个人的妈妈敬大家,感谢各位老师和两位优秀人才对他们事业上的支持与帮助,非常感恩,我们一家子敬你们。”

  第一次饭局是影院开工仪式,那时候才五月份,当时影院的规划还是一纸蓝图。

  第二次饭局是影院开业庆典,那时候是九月份,蓝图开始启航。

  这是第三次饭局,时值十一月中旬,启航的蓝图就要进入爆发阶段。

  发展得很快,但也正如刘立滨所言,足见两口子的能力与本事。

  两位副院、两位老师,齐齐洋溢着欢悦之色,端起酒杯迎合并祝福道:“加油,再接再厉!”

  两位高材生则是欢快道:“共创辉煌!”

第200章 诸事进行时

  把事情通知了校领导,少许“内部知情人”吃了顿饭,在专利一事的人情世故上算是搞定。

  有了两个副院长的循循提点,两口子对申请专利的事情上也就没了杂念。

  正如刘立滨副院所说,当他们站在风口上的时候,不想前进都不行。

  既然如此,那何需再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到时候坐等“神秘力量”加持呗。

  若是“神秘力量”都办不成事情,那他们更加办不成。

  如此一想,可谓念头通达,他们只需安安心心经营影院即可,还有就是把新公司给建设起来。

  新公司的地点就在豪柏大厦,青葱岁月的楼上,青红中天隔壁的隔壁,9楼907。

  这间办公间很大,近400平,独占写字楼的东面。

  一家软件公司,还包含以后的网站建设,又涵盖数字硬件上的元素,这类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办公设备,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帮忙出谋划策。

  汤凯年、罗钟斌、陆景辉,三个知情人轮流来帮两口子出主意。

  高端电脑、高端灯具只是基础,还要实验性影院建材用以搭建研究室类的场所。

  “突然感觉我们的事业高端起来了,还拥有自己的技术型研究室,让华艺兄弟、光线传媒还有英皇娱乐他们来看看,简直弱爆了。”

  听了华逸尘意气风发的发言,安茜欢快不已,亦是有对未来展望的美好期许。

  “汤工需求的研究室不小,200平小影厅规模,各种装修建材都需要定制,包括一些高端设备服务器之类也需要在海外定制或订购,这公司建设完成估计要不少时间呀。”

  “这没事,工商那边一旦过审,公司成立了,汤工就带他的团队入驻航天时代开发软件,又不入驻这边的新公司。

  等软件开发好了,新公司这边肯定也搞定了,到时候汤工直接带人进驻新公司就行了,两不耽误。”

  听华逸尘这么一说,安茜放心地点了点头。

  看到师傅们搬运建材与器具进来,两口子连忙让开,在一边观望新公司的建设。

  新公司的注册资金是500万,三方先按第一套方案协议出资分股。

  青葱岁月占股51%,出资255万。

  若没拿到专利,三方再行变股事宜,实施第二套青葱岁月占股67%的方案。

  这255万一出,两口子经由财务规划的可用资金缩水至500万不到,一下变得有点紧凑了起来。

  但这只是小事,正所谓大势一起,钱会随风自行刮进兜里。

  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营造这个大势,在此之前把钱掏空都无所谓。

  而两校那边也很给力,自从那顿晚饭过后,影院每天晚上都会有一些高材生新面孔到来,帮忙操控灯光来完善实时变光放映方案。

  两口子也每天晚上去打个招呼,毕竟都是未来的“得力干将”,总归要熟络一下才好下手招募。

  就这样,两个人一边忙影院那边的事,一边忙新公司建设的事,一边等着工商那边通过公司材料审批的通知。

  只不过,工商那边的过审通知没等到,《重见天日2》的广播局过审通知先来了一步。

  “过两天再去拿吧,先把新公司建材的事跑清楚。”

  “嗯,暂且不急,先让规划部的人通知南昌那边,宣传和营销渠道提前做准备。”

  “安总,那我们要分开了,南昌那边只能你一个人去了。”

  “华总,那就再次分工协作呗,你在这边盯着,我去南昌处理电视剧的事。”

  “……”

  12月上旬,首都零下几度的气温,雨夹雪的天气将豪柏大厦的整栋窗户都覆盖了些许的白。

  9楼909,青红中天影视传媒。

  办公室里,安茜坐在沙发上,搭着一字流线形二郎腿,捧着杯热茶喝着,感受着室内的暖气,整个人很是舒服惬意。

  自软件事宜上的合作达成已去半月,她和华逸尘奔忙其中事情之余,《重见天日2》审核已过的通知也算是忙碌中的小惊喜。

  华逸尘去广播局拿播放许可证去了,她则在公司这边盯着,新公司建设的一些人力物力费的出纳,需要她或者华逸尘其中一人签字才行。

  新公司那边还没暖气,冷得死。

  她便来到了青红中天坐一坐、玩一玩,目光放在桌面的一份资料上。

  上海唐人《别爱我》项目即将搞定,青红中天又承接了一个项目《武林外传》。

  怎么拉到这部火剧的,怎么跟制片方和导演组聊的,是上江西台还是东方卫视,都是由杨红秋和王志友处理的。

  她过来看看情况,见一切顺利也就不想多管。

  也正如之前所料,青红中天今年最多接两个项目。

  两个项目加起来的话,能给她青葱岁月的分红大概也有个千八百万。

  她明确这个大概的数字就够了,目前也没太多心思放在这一块。

  “明天就去南昌?”

  杨红秋的声音从办公桌那边传来,她在整理着桌面上的文件。

  “对,要搞下宣传,还要看看电视剧的播出情况。”

  安茜抿了一口热茶,轻点下头回道。

  “《重见天日2》播出的时候,我也要过来南昌一趟,看看广告创意下的产品市场情况如何,到时候来找你玩。”

  杨红秋看了眼安茜,说出自己这边的情况。

  “好呀。”

首节上一节186/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