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第66节

  到时候可以拿自己在汽车站的工作服改小一套,把汽车站的标记也给去了,然后给周灵莹穿。不过现在周灵莹怀孕了,几个月后肚子大起来就要穿宽松的衣服了,倒是不急着改小衣服,把汽车站的字样去除,袖子折叠缝短点就可以了。

  开着解放车,江成是从上次来这边卸货的侧门开出来的。在供销社里找到了周灵莹,让她再等一会,他去这边的后勤部一趟,领了工作服再回去。

第150章 三过门而不入

  先在是后勤部找人登记了一下,这边的后勤部职工多真的多,几个办公室,分管的东西也多。江成还得找到后勤专门管劳保用品的人,然后又安排人带去存放劳保用品的地方领取司机的劳保用品。

  两套工作服,水壶,手套帽子,雨衣雨鞋。这些跟汽车站发的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是这边额外发了一条带有昌城供销总社字样的毛巾,而且饭盒还免费给了两个。

  在汽车站,或者大部分单位,饭盒是要自己花钱买的。

  领完东西江成就出来了,带着周灵莹开车回去。

  路上,周灵莹在车里是摸来摸去。

  “江成,这车子没以前的好,后面不能躺人。”周灵莹开心的说道,虽然她是感觉没以前的好,但总算家里又有汽车了。

  说实在的,江成休息这半个多月,以前的黄河车也没停在小巷外的马路边。都没人在周灵莹面前夸赞她家的汽车了,以前跟人聊天,经常有人羡慕她家有汽车,休息的时候想开就开。

  没失去的时候,周灵莹习惯了被人奉承,也没觉得什么。但突然没了奉承,她还感觉有点不适应,现在又有车了。哪怕是公家的,但能开回家,是真涨脸面。

  “对,天热还好,晚上可以睡后车厢。天冷的话,后面不能躺,晚上就得找招待所睡了。”江成也是笑着说道。

  现在已经立秋了,虽然说秋老虎依然很热,但晚上睡觉已经不那么热了。这过完中秋节,学生都要开学了。

  “江成,你这调到这边来工作,又发衣服拉。还有雨衣雨鞋,家里都有一套了。”周灵莹拿着江成刚发下来的衣服和东西说道。

  “我在汽车站的工作服给你穿,袖子可以改短。但衣服等生完孩子再该小。”江成说道。

  “江成,你真好。”周灵莹说道。

  江成笑了笑没说什么,不是他好,是这个年代好,两件自己穿过的衣服给媳妇都能让对方觉得他很好。

  在后世你吃喝供着,钱给花着,很多女人还要拿你跟霸道总裁比。觉得你不上进,跟着你只能过没钱的苦日子。

  像周灵莹这素颜颜值这样好看的,要是在后世挑剔起来,找一个有钱的并不难。

  很快车子就开到家了,下车回家后,周灵莹去找邻居炫耀了。她男人又开汽车回来了,并且告诉邻居,她怀孕了,她可不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还真有不少邻居去外面看江成开回来的新车,虽然车头没有以前那样大,但再怎么样也是汽车呀。

  周灵莹怀孕的事情,还有江成要去供销总社开车的事,反正半小时左右全院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这周灵莹不会下蛋的事已经不能在背后说了,但她如何从不会下蛋变成会下蛋,又得有说法了。比如吃了什么偏方,不少人还记得周灵莹半个月前跟江成回来,可是带了不少药之类的东西。

  周灵莹告诉别人是做什么药膳的,现在大家猜测那就是治疗不生孩子的药。

  炫耀完了,怀孕的事情也说了,周灵莹还是得老实的回自己家弄饭弄菜。

  而到了傍晚,很多人吃过饭都搬凳子到前院来了,都来听江成家的收音机。也不在江成家门口听,放到院子中间水池旁边。这样也不会打扰到江成家。

  也就江成和周灵莹不在意浪费电池,天气好的时候都让他们听到八点多。听完新闻节目就不给听了,再听就影响到休息了。

  而院子外的一些附近住户,知道这边晚上有收音机听,也有经常过来瞧瞧的。他们都是站在边上听,一站能站一两个小时。

  江成想着这要是搞台电视,看电视的都收电费。那就有意思了,可能收个电费还能挣个生活费。

  夜里,大家听完节目也就散了。

  休息的这半个多月,江成和周灵莹也没节制过。江成是隔几天就喝上一点虎骨酒,加上年轻,倒也没感觉哪里虚。

  可现在不能乱来了,晚上江成还是喜欢‘坦诚’的那种抱着睡,肌肤贴在一起,让江成会感觉很舒服。

  三过门而不入,以前可以随意的时候,江成有时候还要周灵莹先挑逗几下才来兴致。现在不能乱来了,江成反而不自在了。

  “江成,睡觉了,你这样蹭的我难受。”周灵莹翻了一个身,不让江成在门口‘徘徊’了。

  “行,我喜欢从后面抱着你,我不乱动了,你把身子翻过来。”江成说道,正面抱着,双手只能在她后背,没什么抓的,江成没踏实感。

  “嗯。”周灵莹应了一声,又把身子翻了回去。

  这一次江成也老实了,抱着周灵莹没多久了入睡了。

  次日清晨,周灵莹还是早早的起来了,喂鸡煮饭什么的。

  江成直接睡到七点多才被喊起来洗漱吃饭,穿的是昨天在供销总社领的衣服。

  直接开车到总社那边,从侧门进去到了他所在的运输队。

  这次来到这边,发现杜队长没在。而队长室旁边休息室的门倒是开着的,还能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

  江成也是直接走了进去,看见里面有好几个人在抽烟闲聊着。

  “师傅挺年轻呀,哪个单位调过来的。”

  江成一进门,里面的司机也同样看见了他,有一个靠江成身边的师傅直接询问着,同事还给江成散了一根烟。

  “汽车运输站过来的,我叫江成,各位师傅都是哪里过来的呀。”江成接过香烟对大家自我介绍着。

  “得了,大家再介绍一回吧。我叫杨天华,就是这边总社一队调过来的。”杨师傅说道,也是他一开始招呼的江成。

  “那我第二个介绍,我叫李军,总社二队的。”

  李军自我介绍着,他们本来就是总社这边的,连档案都不用变更。但也没一点调整的时间,来这边就开工了。

  “我叫张坤,筑建局那边的。”

  “我叫徐亮,也是筑建局的。”

  “我叫宋维,地方机关单位过来的。”

  总共五个人,加江成等于六个人,看样子还有最少四个人没来报道的。最起码汽车客运站那边也会派一个司机过来才对,这是许站长告诉江成的,一边派一个。然后运输站请他‘赴死’了。

  大家互相介绍完,江成也算加入了队伍聊了起来。

  杨天华告诉江成,队长开会去了,但应该马上就要过来。

  新的运输队成立,一开始不会安排太多活的。而且要过中秋了,三队如果去协助铺货什么的。也不会太累,而且有统计员跟车,司机轻松的很,送完货就可以休息了。

  但千万别跑的太快,别十个站点人家要跑一天,你半天就跑完。在外面送货,路线虽然听统计员的,但开多快,什么时候休息,是听司机的。

  你要是跑的太快,回运输队休息,那被上面的人看见了就完了。领导肯定会认为送货站点少了,太轻松了,给大家都增加送货的站点。

  今天更新稍微少了点。白天家里有事耽误了。

第151章 运输月饼

  在城市的供销社,一般一个供销社就要供应成千上万人的日常用度。

  昌城有一百多个供销社,看上去多,但昌城现在人口有二百多万,一个供销社平均承担一两万人的供应。

  不过那只是理论上的说法,真要供应那么多,那没有一个供销社承担的住。

  除了供销社,其实还有国营商店在给居民供应各种商品。

  国营商店才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供给商店,而供销社是城乡都覆盖,跟乡村是有合作关系的,收购乡村的农副产品。

  而国营商店的农副产品是来自于国营农场,更稳定一些。

  乡村的生产大队养的猪,也是供销社收购的,送到肉联厂屠宰,不够的情况下,再到肉联厂购买。

  国营商店的猪肉是家畜厂优先供应,反正就是国营商店的产品更加稳定一些。但农副产品没供销社多。

  但不管如果,虽然国营商店和供销社都是国家单位,但不是一个部门。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信息不通,供销总社也很难按照一个供销社所有覆盖的人数来分配物资。

  因此哪怕是限额供应,实际上也只是算一半人数左右供应,很多东西可能是不够供应的。

  但就算如此,随便一个供销社在过节的时候,铺货都是按照吨来计算的。

  在八点的时候,杜队长出现了。而且还带了跟车的统计员。统计员也叫跟车员,要拉什么货,去哪里拉,配送到哪里,数量是多少,都是统计员的活。

  司机只负责开车,什么都不用管。除了开车翻车撞墙上损坏东西了,其他的事情出问题都是统计员的事情。

  其实最早司机也负责统计货物的,但早期很多司机没文化,统计不过来,老出问题。而会算数的人多,会开车的可没多少。

  司机因为统计东西出问题受处罚,那司机有的是办法让单位损失更大。所以很多单位都有跟车员。

  至于运输站没有跟车员,那是因为运输站只是服务行业,不是送自己的货。挣的只是运输费,拿个运输单对照一下筐数或者重量就可以了。不会一样一样的去清点的,出了问题那也是出货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的事。

  只有特别重要的货物,也是厂家安排人员坐运输站的车走。这样一来,路上的伙食可能也得出货单位负责,运输站自身要个屁的跟车员。

  运输三队在中秋结束之前都不会有去外地的任务,杜队长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司机们就等统计员翻牌子了。

  在运输一队是有司机和跟车员固定合作的,没有特殊情况,都不需要队长安排。

  可能是江成年轻,有些跟车统计员不敢选他。特别是运输鸡蛋的,怕在路上给震碎了,到时候下面的分社只会对统计说不好听的话,不会对司机生气。

  最后江成被负责送月饼的统计员选中了,当然了,有好几个都是送月饼的。

  江成开着车,直接听从统计员的话,去了一个仓库。整个仓库都是月饼和一些节日食品,仓库门够大,车子都是直接开进去的。

  “江师傅你等着,我先下去交一下清单。”

  “嗯,好的。”

  统计员先下车对江成客气的说道,江成也是应了一声,也没在车上待着,而是下车在仓库里溜达。

  这里的月饼都是一箱箱的,有带包装的,也有没包装的,而有包装的也只是用一些很薄的花纸包一下。

  包装纸上会标记一下产地和牌子,那些没包装的,基本就是本地生产直接采购过来的。

  江成简单的看了一圈,有九江的桂花茶饼,有吉安的薄酥饼,还有丰城的冻米糖之类的,都是节日里要在供销社出售的。

  其实江成不爱吃月饼,觉得月饼并不好吃,吃的话就喜欢豆沙的。但这里没豆沙月饼,不过看见薄酥饼,勾起了江成的食欲。

  有点类似千层饼,不过面上有一层比较厚的皮,表明上有很多芝麻。

  虽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馅,但江成想吃外面那一层看上去薄薄脆脆的。

  要不要用空间顺点走,但想想还是算了。供销社的福利很好,这过中秋的话,江成感觉单位肯定会发月饼之类的。而且这东西不要票购买,说不定过些天就可以内部买到一些。

  这边的仓库管理员拿了统计员要配送的清单,直接安排人装货了。而统计员则是清点查看月饼,各种口味的,还有不同牌子的。

  因为不是给一个供销社送,还得在箱子上标记编号。

  “江师傅,好了,可以出发了。”货品装好后,统计员跟江成说道。

  “好嘞,上车出发。”江成回应道。

  ~~

  十点,气温热了起来。

  城东区供销社第三门市部,供销社主任办公室。

  “朱姐,我们供销社王主任的调任书下来了。中秋节过后可能就要走,听说老李昨天下班去找熊主任了。”

  “我会想想办法的,今天下午我也去找熊主任谈谈。”

  这个点供销社已经不忙了,朱岚在自己的负责区磕着瓜子。瓜子就是供销社的,供销社的职员平时尝一下瓜子花生脆不脆很正常,总不能受潮了卖给顾客呀。

  朱岚身边的同事跟她说起了王主任的事,王主任也就是这边的副主任,只不过不管正副,大家都喊主任,不会带副字。

  而同事说的老李,就是负责这边后勤的。后面仓库,还有些货品归类检查什么的都是老李负责。可以说供销社内部很多事情,主任都是找后勤老李。

  按照供销社的地位,其实是后勤老李要强。但为什么这边熊主任要来一个内部竞争呢,道理很简单,你看见过多少优先员工去当干部的,后勤交给老李,人家熊主任放心。

  而领导希望能敢的兵,不喜欢有能力的官,副主任职位对于熊主任来说只有推荐权。这推荐上去了,不满意的时候想弄下去可不容易。

首节上一节66/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