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36节

  要不是他还有台电脑,又恰好懂点编程,根本不可能算出来!

  众所周知,这类题是不可能直接通过使用计算机暴力计算去求解的,哪怕是已经确定了两个变量都不行,因为验证第三个变量位整数的计算,总共的组合数都有10的160次方。

  按照一台华夏大型超算的峰值计算能力12.5亿亿次计算,每秒也只能计算10的18次方次,那想要解开这道题,也需要10的134次方年。

  所以必须要首先找到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而想要解开这道题,乔喻是真的推理了太多的东西。光是用于画椭圆曲线的草稿纸他都用掉了一堆。

  尝试的办法更是包括了特殊值带入,欧几里得算法,模运算,近似跟逼近、均值不等式……以及花费了十多个不眠不休的夜晚!

  好在不管过程多曲折但他终于解出来!

  于是乔喻飞快的登上了论坛,意气风发的顶着他菜鸟的称号,直接开了个新帖子。

  “那道你们都说很难且不可能解的方程被本菜鸟解出来了!”

  然后引用原题,把答案直接复制黏贴,并干脆的@了出题的楼主。

  “好吧,我承认之前肤浅了,你是对的,这道题果然是有解的,我已经求出整数解并进行了验证。现将答案公布如下……另外我要回复一些人之前的一些发言。

  那位说数学不是用蛮力,得靠脑子的学长,感谢指点。事实证明脑子我也是有的。不过我琢磨着,你随便看一眼,大脑就告诉你别折腾了,是不是代表你大脑都觉得你的智商不大太够,所以主动触发报警,让你知难而退?

  但真的很抱歉,当我看到这道题目的第一眼,我的大脑就很肯定的告诉我,这道题的解决过程,就跟它的题干一样简单,只要你愿意去解,就特么一定能解出来!

  现在看来,我的大脑是对的!哦,对了,还要感谢那位试图告诉我,学习数学第一课是要先学会放弃的大叔!也许你在说你的人生经历,并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但很显然,你的人生经历对我并不适用!

  也许我说这些会让你们这些前辈觉得很气,但请你们先别气,我来了这个论坛,以后你们这些老家伙气急败坏的机会还很多!我怕你们现在就气坏了身子,以后出题都不利索了。

  如果你们不服气,大可以继续跟用数学跟小爷说话,小爷我接着!”

  ……

  发完贴,乔喻只觉得神清气爽,然后跳到了床上,瞬间入睡。

  现实中他为了那几十上百红纸,只能唯唯诺诺不过是因为生活所迫。

  到了网络上,对不起,不爽了就要重拳出击。

  反正论坛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网友跟他又不认识,不会影响到他分毫,该瞧不起人的时候,就得瞧不起。

  于是,不出任何意料的,乔喻这个新发布的帖子炸锅了!

  不,应该说半个华夏数论学界都沸腾了!

第67章 你行?我给五十万奖金!(求订阅,求月票)

  余江省,潇州市,余江大学,距离紫金校区不远处的紫金西苑小区里,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所的薛松教授正在小区里散着步。

  作为余江大学最年轻的博导,更是最年轻的百人计划研究员之一,现年不过三十八岁的薛松教授未来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能有现在的成就还真不能说完全是靠着良好的家境,事实上薛松本就属于少年天才那一类人。

  在国内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他就被父母送到了大洋彼岸,入读普林斯顿国际数理学校。去的第一年就拿到了AMC 12一等奖,并受邀参加AIME。

  在AIME拿到了极高的成绩之后,更是在USAMO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来那一年他也收到了加入IMO的邀请,但因为父母的反对,加上他也觉得考累了,便干脆他选择了放弃代表美国参加IMO的资格。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被直接保送到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院就读,用三年就完成了本科学业,并被普林斯顿知名数学教授曼朱尔巴尔加瓦看重,成了这位著名数论学家的学生,开始硕博连读。

  曼朱尔巴尔加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阶数论跟代数几何,并曾经因为这方面的贡献拿到过菲尔兹奖。

  薛松跟着这位导师主要从事针对整数论的学习跟研究,涵盖了二次形式到椭圆曲线等比较广泛的主题。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整数论中整数分布的深层次结果。

  博士毕业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薛松选择了回国发展。并在五年前入职了余江大学。

  薛教授的能力的确是很出众的,同龄人还在头疼怎么才能过3+3的时候,他直接两连跳,不但拿到了副教授职称,更是凭借一篇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论文,拿到了百人计划的名额。

  更是余江大学未来重点培养的人才,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肯定是要往院士的方向冲击的。

  ……

  数学家,尤其是研究数论的数学家散步肯定不止散步那么简单,大脑通常也不会休息,而是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就很突然的,兜里的手机突然开启了连续震动模式。

  薛松停下了思考,拿出手机,发现是微信里自己手底下的研究生群直接炸锅了,几个学生@他后,直接在群里讨论上了。

  “老板,您在代数与数论小树屋里出的那道题竟然真被那个菜鸟给解了!您快去看看呀!”

  “是的老板,那个菜鸟真解出来了!答案竟然还是对的,我们刚刚验证过了。”

  “简直神了,这哪里是什么菜鸟?这是把哪位大拿的小号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虽然我也觉得很可能是哪位大佬来跟大家开玩笑,但说实话,你们觉得那些话是一位大佬能写出来的吗?还自称小爷?到时候身份万一曝光了,得多尴尬啊!”

  ……

  薛松大概浏览了一遍群里聊天的内容,没有在群里回话,而是扭头便往家走。

  虽然手机也可以直接登录论坛,但如果涉及到他出的那道题,用电脑更方便。

  他出的题,当然知道如果真有人把解求出来,这道题的解会有多大。起码手动演算很累,必须得上计算机。

  事实上他选择在论坛上冒泡,并给出这么一道题,是因为他最近研究中的一个小突破,简单来说就是他找到了一种方法,能够证明类似于他所出题型的一类方程具备整数解。

  这也是他已经投稿给的一篇论文。

  论文主要内容就是证明了对称分数和的一类丢番图方程整数解的存在性。

  他给出的那个方程,就是这一类方程中比较具备代表性的一个。

  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个数学方面的小知识。

  数学中证明某类甚至某个方程有整数解跟直接求出数值解并不是一回事。

  前者是使用数学推理跟证明技巧,通过对方程结构的分析以及数学归纳法的使用,确认该类方程有且至少有一个整数解。

  求解则是通过具体的计算步骤,比如运用合并同类项、移项、因式分解等等方程求解技巧,计算出方程具体的数值解。

  换句话说,虽然薛松已经确定了这个方程具备整数解,但其数值解是多少,他其实也不知道。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数值非常巨大!

  事实上,丢番图方程在数论领域本就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比如费马猜想就是最著名的丢番图方程之一,当然被证明之后就成了费马大定理。

  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数学家大会上,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做开场报告时,曾提出了著名的一百个问题,其中第十个就是关于丢番图方程的

  原文是:是否存在一个通用的算法,能够决定任意给定的丢番图方程是否存在整数解。

  1970年,针对这第十问,前苏国数学家尤里马季亚舍维证明了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通用算法,给了希尔伯特第十个问题一个很确定的否定答案。

  但这并不代表着丢番图问题就没有研究价值了。

  事实上这个否定的结论恰好证明了,丢番图方程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甚至可以说,它超越了传统算法可以解决的范畴,在计算理论中具备着根本性的重要作用。

  所以丢番图方程依然被视为数论中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尤其是在更高维数和更复杂的情况下。

  现在竟然有人徒手直接把这个方程解求出来了?

  还是个刚申请加入论坛的菜鸟?

  薛松只觉得脑子都是嗡嗡的。

  ……

  华夏数学圈子就那么大,研究数论的就更少了。

  所以代数数论小树屋其实就是一个特别小众的论坛,宣传全靠口口相传,也没有任何盈利需求,就是一个国内研究代数与数论教授跟研究生们日常讨论的聚集地。

  一般人本就不太可能闯进来,哪怕不小心点进来,想要注册,面对从题库中随机挑选的五十道选择题,也只能抓瞎。

  要知道论坛的题库可是极为丰富的。

  因为从数学老鸟开始,每次升级都需要升级者给论坛考核题库提供两道选择题,经过论坛几位版主至少三人审核通过之后,被纳入题库。

  鉴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些教授还真就喜欢为难人,所以这么多年积攒下来,题库里可以说什么乱七八糟的题都有。

  这么说吧,前段时间他推荐自己一个新收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加入论坛,都花费了两天时间,刷了五轮题才顺利通过考核拿到九十二分。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说他这个学生能力不行,毕竟几次能成功不止要看实力,还得看运气。有些恶趣味的题目专门就为了挖坑而存在的选择题,他一不小心都会被误导,选到错误的答案。

  所以只要能成功注册,哪怕顶着一个菜鸟的头衔,起码也已经数论入门了。

  但菜鸟头衔的问题在于,薛松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

  是的,这个论坛里,但凡顶着数学怪咖以上头衔的家伙,薛松不说现实中全部认识,起码也认识百分之七、八十。无非是其中一些现实中关系并不算太好,现实生活中没什么交集。

  哪怕有些不认识的,只要随便在圈内打听一圈,也能找到正主儿。

  但刚申请的菜鸟就不一样了。

  小论坛也就一个很早之前留下的IP记录功能,甚至注册都不需要手机号码的,只要有个能正常收发邮件的电子邮箱,能收到服务器自动发送的验证码就能注册了。

  没有实名要求,着实让人无奈!

  ……

  虽然脑子里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念头,但十分钟后,薛松已经坐到了书房里的电脑前,飞快的登陆上论坛。

  入目便是那个菜鸟刚发的帖子。

  毕竟标题辨识度极高,而且已经被一位他认识的论坛版主手工置顶了。

  薛松当然知道这并不是为了针对他,事实上如果他在的话,也会直接把这篇帖子直接置顶。不然他跟某些在他眼中站在茅坑不拉屎的所谓前辈有什么区别?

  点开了帖子,便看到了对方给出的结果。

  把结果复制,直接带入方程并使用计算机演算。鉴于方程本身构造很简单,编程工作也很快,不到十分钟结果便验证了,的确是对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毕竟微信群里不止一个学生都说已经验证过了。

  但对于一位合格的数学家来说,自行演算这一步自然是不能省的。

  丢给电脑演算的时候,薛松也把这个菜鸟发的帖子,连带着下面的回复大致扫了一遍。

  说实话,他那些学生们的评价也中肯,这帖子里那些文字内容,的确不像一位正经学术大佬能说的话,哪怕是在网上。

  尤其是那句“……但请你们先别气,我来了这个论坛,以后你们这些老家伙气急败坏的机会还很多!我怕你们现在就气坏了身子,以后出题都不利索了。”他看了都觉得尴尬!

  真是一方大佬的话,万一论坛名字在现实被曝光了,这又是老家伙又是大叔的……大家以后在各种会议上见面得多尴尬,直接社死啊。

  如果只是普通学生,大概率应该是刚考上硕士还没正式开始跟着导师学习的研究生。可能这家伙的导师就是告诉了他有这么个论坛,让他先加进去看看,并没有解释太多。

  因为这家伙明显对这个论坛并不熟悉,但凡了解一点,大概也不敢对着那些ID大放厥词。

  毕竟这里绝大部分活跃的高等级ID都是各大高校跟研究所数论领域较为年轻的硕导、博导们。

  说他们是这一代华夏数学界的中坚人物都不为过。

  这小子一句话,把一堆人都得罪了。

  于是此时评论区下方也的确热闹极了。

  虽然只盖了一百多楼,但几乎已经把这段时间活跃的ID都给炸出来了。

  “小子,你很牛!有个性,我很喜欢,就是别让我知道你是谁啊!如果知道了,我一定找你导师把你要过来,让你知道老家伙们能有多狠。”

  “哎呀,被鄙视了!不过这次你赢了!给你个机会说实话,是不是找人帮忙了?”

  “这是谁家孩子?这么有个性!赶紧承认啊,别逼我一个个打电话问!太强了!真比我还强啊!”

首节上一节36/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