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著聊著,除了《梦华录》外,柳一非跟李俞提到了另外一件事。
在很早之前,帝诗尼就宣布了拍摄《花木兰》真人版的计划。
这个消息一出,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媒体的广泛关注。
帝诗尼官方的说法是,他们想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化故事吸引全球的观众。
花木兰故事是华国传统文化里的经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很符合他们向全球观众展示不同文化故事的主旨。
实际上都是鬼扯。
他们想要拍摄一部华国元素电影,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多么喜欢华国的文化和历史。
相反,他们骨子里非常的傲慢,对华国的历史和文化有著非常深的偏见。
他们是看到华国的电影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帝诗尼是慢威的母公司。
自己的子公司这些年制作的超英电影在华国市场里狂揽了多少票房,他们看在眼里。
李俞和华娜合作的《海王》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案例,在华国取得漂亮的成绩,在海外照样大杀四方。
《海王》成为华娜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华娜的高层和股东们数钱数到手抽筋。
华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得到反复的验证,如果一部好莱坞大片在华国电影市场能取得爆炸的成绩,拿下的票房不会比北美票房差多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帝诗尼想要拍摄一部华国文化故事的电影开拓华国电影市场就非常正常了。
谁都不可能跟钱过不去。
为什么会选择《花木兰》这个ip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在1998年,李俞还没有考入北影的年份,帝诗尼就推出了动画版的《花木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票房方面表现出色,还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们的好评。
其实动画版就已经部分显现了这些外国人对华国的各种刻板印象。
比如动画版里的花木兰画得很丑,形象非常刻板,属于外国人臆想的华国人形象。
花木兰的父亲形象也有问题,明明是一个华国人,却顶著一个樱花国人的武士发型。
说白了,还是傲慢与偏见。
他们呈现的华国故事根本不是真正的华国,只是他们想像中的华国而已。
不过客观来说,帝诗尼的实力真的很强,动画版的花木兰即使有著不少让华国人难绷的点,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
动画版有木须龙,小蟋蟀闹腾搞笑的娱乐感。
花木兰成长的故事线生动有趣。
视觉效果和音乐同样非常出色,是98年华国动画片难以超越的水平。
至于柳一非提到的真人版花木兰,李俞想说,算了吧,那就是一部没有任何争议的烂片。
不对,光是烂片两个字已经无法形容这部电影了。
应该是史诗级国际大烂片。
电影从头到尾,方方面面都流露著浓浓的扑街气质。
明明是一部讲述华国故事和华国主角的电影,在六个主要演员里,帝诗尼居然请了四个外国主演,分别是坡县人巩皇演的女巫仙娘,坡县人李链接演的皇帝,米国人柳一非演的花木兰,米国人郑培培演的媒婆。
六大主演里只有甄子弹和周闰发是华国人,真中外合拍的国际大片。
电影真人版的槽点简直多如牛毛,数都数不清。
花木兰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虚构的历史人物也是有历史背景的。
比如这个虚构的历史人物明明是唐朝的,结果拍成电影版穿著清朝的衣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演僵尸片呢,这就非常容易出戏。
花木兰的真人电影版就存在这种问题,花木兰明明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人。
结果电影一开场,小花木兰居然生活在宋元时期才逐渐成型的闽省土楼里。
这就非常出戏了,匈奴入侵,入侵的是北朝的北魏,跟生活在南朝境内土楼里花家有啥关系?
南朝和北朝可是死敌,恨不得马上灭了对方。
不过这毕竟是外国人拍的电影,说他们不了解花木兰时期的古华国情况,倒也可以理解。
可是在送上开屏的雷击后,他们又送上了各种离谱的操作。
小花木兰身手矫健,小小年纪就能在土楼的房顶上如履平地。
然后她的邻居们觉得她不同常人,以为她是女巫。
匈奴可汉在前线的大战只是佯攻,真正的计划其实是带著精锐小队偷袭皇宫杀死皇帝。
这就很迷惑,巩皇演的女巫仙娘有幻化成老鹰的超能力,让她直接飞进皇宫里用超能力杀死皇帝不就好了吗?
还有突然冒出了什么气。
花木兰在跟女巫仙娘对话后明白了要自己,然后脱下铠甲,披著长发杀入敌阵演三国无双,跟割草一一样收割敌人。
……
在数都数不清的槽点和毒点面前,那奇葩的妆容都只能算小问题。
对了,在片场里拍摄的时候,主演们的母语明明是普通话,他们在说台词的时候用的是英文,群演们演小兵说的是普通话。
所以电影上映后,观众们发现主演们说话的嘴型和普通话的配音是对不上的,这就非常正常了。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导演和制作团队根本不懂华国的历史和文化。
他们拍的是他们意淫里的华国故事。
这么拍出来的电影,扑街了真的一点儿都不冤枉。
“听你那意思,你想参加《花木兰》的面试,争取一下这个角色?”李俞对此不意外。
那可是帝诗尼,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好莱坞大片,号称投资三亿米元。
不是人人都和李俞一样,已经预见了未来,知道这部会扑街。
相反,帝诗尼公布拍摄《花木兰》真人版的消息后,华国的观众都非常期待。
98年帝诗尼的动画版是不错的,想来真人版也应该非常棒。
华国的女星们也摩拳擦掌,想要争一争这个角色。
上一世,帝诗尼的选角团队号称奔赴了五大洲,面试上千个候选人,最终选择了柳一非出演花木兰。
可见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
不过柳一非的优势非常明显。
华裔、年轻、有一定的武术底子、懂英语、在华国的影响力很大等,这些都是让她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优点。
第692章 加钱加到你满意为止
“只要符合条件的,应该没有不想要这个角色的吧?这可是好莱坞大片,只要拿下这个角色,就意味著进军好莱坞了。”柳一非说。
这话说的没毛病。
“你感兴趣的话就去试一试吧。”李俞只能这么说。
投资达到三个亿米元,又是帝诗尼出品,多年以前的动画版还大获成功。
所有的正面buff都已经迭满了。
李俞就算预知了未来,但在眼下他也不敢跟柳一非说这是一部烂片。
因为说了对方真的会怀疑他的脑子有问题。
所以,就算他想劝柳一非不要跳这个坑也没法说。
就算柳一非能听他的劝,她的母亲和她的团队也不会相信他的话。
他可不想在外人的眼里留下一个脑子有泡的坏形象。
“你家的帝诗尼准备制作的《花木兰》前景怎么样?我如果去参加面试的话,胜出的概率又有多少?”柳一非的心里实在没底。
凭她的名气和关系,见到电影的导演和核心团队没有什么问题,难的是最后能不能顺利拿到角色。
这可是全球范围内选角,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她这么问,是想让李俞给他充值一些自信。
李俞如她所愿,给她充值了一波自信:“你的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华裔,会英文,在华国的知名度非常高。
你有一定的武术底子,花木兰这电影动作戏是不少的,你有武术底子也是一个优势。
总之你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至于最后能不能拿到角色,我就不下定论了。
还有,电影的前景怎么样,你就不要问我了。
这可是帝诗尼出品的电影,投资达到三个亿美元。
如果有人跟你说这部电影会扑街,会相信吗?你大概率怀疑对方是傻子。”
在结尾,李俞已经很隐晦的点了一下。
柳一非是绝对听不出来的。
别说她了,换了任何一个人听了这话,都会以为李俞只是在开玩笑,不会有人以为是真的。
起码电影没面世之前是这样。
这就是大厂光环效应。
一个成就璀璨的大师说要打造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作品。
在作品没有亮相前,谁敢质疑大师会扑街,一定会被打成傻子。
不过李俞倒是觉得可以拍摄一部华国版的《花木兰》狠狠讽刺一下帝诗尼版的《花木兰》。
花木兰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没有规矩表明了华国的故事只有外国人可以拍中国人民不可以拍吧?
李俞敢说随便找一个靠谱的编剧,只要给够了钱,剧本都很难写的比帝诗尼版更烂。
如果他亲自出马的话,在剧情方面肯定还会精益求精。
起码在南北朝出现几百年后闽省土楼、女巫、气、雷人都妆容这种尬到华国人抠脚的东西不会出现在李俞的花木兰里。
其实花木兰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把故事拍好了,故事本身就很尊重女性。
帝诗尼的动画版和电影版为了女性主义和女权搞了一大堆操作,什么花木兰被发现了是女儿身,然后说要杀了她。
搞这么一大堆操作完全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花木兰的故事在历史上经过了很多次变迁。
但在每一个版本里都是巾帼英雄形象。
在军队里,人们发现她是女儿身后,根本没有说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欺骗了大家,所以要杀她。
更没有主将对花木兰说一命换一命,你救了我,所以我不杀你让你走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