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464节

  刘标回道。

  “李导也会有翻车的时候,我昨天还看了一个帖子,楼主分析李导为什么不给《寻龙诀》站台。楼主排除掉各种可能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电影烂了。他分析说李导可能是觉得电影烂了,他尬吹会被人取笑,所以干脆不露面了。”王智勇又说。

  “那些人知道个屁啊,他们就是喜欢瞎猜,电影到底是真烂还是假烂,我们到电影院一探究竟就知道了。这样吧,我跟你打个赌,如果电影烂了,我再请你吃一顿麻辣烫。如果电影没有烂,反过来,你请我吃一顿麻辣烫。”刘标说。

  “行,一言为定,就赌一顿麻辣烫。”王智勇爽快的答应下来。

  到了电影院,他们进了放映室,终于可以看到他们期待了很多年的鬼吹灯电影。

  电影开始放映后,他们很快发现惊喜了。

  这电影在配乐、美术、特效方面都满足了他们这些原著党的幻想。

  他们幻想的鬼吹灯电影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不过也有让他们有一点点不够满意的地方,电影里讲述的故事是从小说里挖掘出来的。

  但是吧,电影的故事经过改编了,而且改编的幅度不小,让他们这些原著粉觉得不够还原原著。

  因为电影版的主题是悬疑探险,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刻意回避鬼这个字。

  好在剧本改编的挺成功,虽然和小说不一样了,但鬼吹灯的味保留下来了,电影看下来观感是比较好的。

  而且小说的作者霸唱参与了剧本的改编工作,原著党比较容易接受。

  所以王智勇和刘标看完电影后得出一个差不多的结论,电影挺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电影绝对不差,但距离佳作有不小的差距。

  原著党们不刻意去抠细节,一部电影看下来挺爽。

  如果是路人的话,观感会更好,会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冒险题材电影。

第626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

  “怎么样?我就跟你说了李导的剧本肯定不会烂吧?”

  出了电影院刘标得意洋洋的对王智勇说。

  今天的这一场赌局他胜了。

  “我认,输了就是输了。走,回学校附近那家老店吃麻辣烫。

  不过今天我们的关系又发生改变了,我得跟你纠正一下。

  从这一刻起,你不再是我的义父了,我们又平起平坐了。”

  王智勇强调说。

  他都花钱请吃麻辣烫了,要是花了钱还给人家当义子,回到宿舍是要被大家嘲笑的。

  毕竟以往花钱的人就是一日义父。

  在等麻辣烫的时候,刘标和王智勇到豆苗网站里给《寻龙诀》写了短评。

  “正宗的摸金范儿,人物立住了,特效画面都没得说,我可以给四星。”

  “盗墓这题材有点敏感,所以电影的剧情和小说里不太一样,我可以理解。希望下一部鬼吹灯能保持这个水准吧。既然确定了悬疑探险的大方向,把鬼吹灯电影系列拍成华国版《夺宝奇兵》也不错。”

  两人很有默契,给电影打的评分都是四星。

  王智勇和刘标是广大观众里的一个小小缩影。

  他们对《寻龙诀》的看法能代表一部分观众的真实看法。

  一天后,《寻龙诀》的首日成绩出炉了,1.65亿了,符合李俞的预期,超出曹清和铁三角三人组的意料。

  曹清一开始觉得首日能有个1亿就可以接受,1.65亿明显超出了他的预期,还超了很多。

  这个成绩出来后,曹清高悬的心总算落地了。

  他已经从一个普通导演晋升为能拍商业大片的导演了。

  潘越明、张雨琪等主演纷纷给曹清发来信息祝贺。

  李俞也说:“曹导,恭喜,《寻龙诀》这电影应该可以让你顺利进入十亿票房俱乐部,十五亿票房俱乐部都有可能。”

  李俞同样欣喜。

  曹清的崛起,意味著华流公司培养出另外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导演了。

  如果曹清的发展势头能稳住,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华流公司就会成为拥有两个大导演坐镇的电影公司。

  在国内,能同时拥有两个大导演的电影公司不多。

  “都是李导栽培的好,你不给机会的话,我可能这辈子都出不了头。”曹清非常感激的道。

  曹清的感激是真心的,他的短板太明显了。

  如果不是李俞一直给他机会,他可能干到现在都是一个副导演、执行导演。

  就算获得独立执导的机会,没有李俞给他做好除开导戏拍摄以外的全部工作,他独立执导扑街的概率很大。

  换句话说,他的成功是离不开李俞的。

  “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心里话,不过这些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好,路演的时候在公开场合千万别这么说。你要是这么说了,你就一战回到从前了。”李俞提醒道。

  除了给一个剧本外,李俞没有在公开场合、社交平台说过一句跟《寻龙诀》有关的话,为的就是给曹清成长的机会。

  曹清大受感动,他能理解李俞的良苦用心。

  “放心吧,我还没有傻到那种程度。”曹清笑了笑说。

  《寻龙诀》的成功和前不久上映的《十三将士归玉门》没法比。

  人们也没有拿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对比,导演差了好多个段位,题材也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的。

  对于一个首次尝试商业大片的导演来说,《寻龙诀》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之前还质疑《寻龙诀》可能要扑街的墙头草媒体开始调转方向。

  “《寻龙诀》大获成功,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盗墓类电影。”

  “盗墓电影真的很难拍,要在审核、普通观众、原著党之间寻找平衡点。曹清第一次尝试商业大片就能拍成这个样子,真的很不错了。”

  “又一个能拍商业大片的导演出世了。”

  有能力商业大片还能赚钱的导演放眼全世界都不多,曹清一夜之间成为名导。

  有了《寻龙诀》的成功,起码在曹清没有再次扑街前,他拍新电影都不需要为钱的事担心。

  只要他敢拍就有投资人敢给他投钱。

  这就是导演界的现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大导演拍一部电影的投资预算动辄几个亿起步,新导演能拿到几百万投资就该偷著乐了。

  在路演途中,曹清又一次听到了那个问题。

  “曹导,现在可以解答大家的疑惑了吗?为什么李导不给你的《寻龙诀》站台。”

  “答案很简单,以前李导对我的影响太深了,对大家已经形成刻板印象。

  李导说,如果他给《寻龙诀》站台,给大家推荐《寻龙诀》,大家会觉得《寻龙诀》能成功是李导的功劳。

  我很感激李导,给了我一次自己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之前曹清不正面回答,有给电影炒热度的考量。

  现在电影上映了,票房走势不错,他就可以正面回答了。

  另外,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对他有好处。

  他明牌了,《寻龙诀》这部电影是他证明自己的电影。

  这回终于水落石出了,原来李俞是为了培养曹清。

  从结果看,李俞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人们了解真相后很震惊。

  他们发现李俞的野心越来越大了,从培养演员到培养导演,再到培养商业片导演,而且每干一件事情都能成功。

  “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鬼吹灯电影。后面的电影会保持《寻龙诀》的风格。”曹清提前给后面的鬼吹灯电影打GG。

  如果真的能把鬼吹灯电影系列打造成华国版的《夺宝奇兵》,是非常有前途的。

  反正曹清不敢跟李俞一样浪,舍弃已经成功的《海王》,跑去拓荒,拍别的电影。

  当然,对于李俞那种级别的导演来说,人家有任性的资格。

  对于他这种刚刚崛起的商业大片导演来说,走得稳才最重要。

  事后,因特网上的网友们也展开了讨论。

  “我就说了那些猜测李导和曹导闹掰的人是在胡扯,看他们的分析贴,整得好像他们晚上趴在李导和曹导床底下偷听过似的。”

  “李导牛逼,居然栽培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导演。”

  “又一个厉害的导演出现了,未来有更多好片子看了。”

第627章 理解错了

  最近,电影圈里又传来一个备受关注的消息。

  藤化陶的爱情、科幻、战争大作《魔都堡垒》开始放出上映的消息了。

  一开始得到这个消息,李俞有点儿惊讶。

  在他的印象中,藤导这部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魔都堡垒》制作了足足六年。

  这什么情况?去年藤导想拉著李俞一块合作,今年就把这部史诗级巨制给弄出来了?

  一查资料,李俞才发现原来这部电影只拍了三个月就杀青了。

  对于一部正经的科幻大片来说,这个速度堪称神速了。

  隔壁的《流浪地球》可是拍了一年出头才收尾杀青。

  既然藤导拥有和王景一样的快枪手技能,拍片子快,后期快点也正常。

  而且李俞觉得《魔都堡垒》这部片子用一年时间制作出来和用六年时间制作出来性质是不一样的。

  只用一年时间,人们会觉得太赶时间了,赶工做出粗制滥制的烂片还算正常。

  用六年时间做出一部超级大烂片,真的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会被人们无情嘲笑。

  李俞不知道,藤导的加速和他有很大关系。

  去年藤导亲自来到华流公司,非常有诚意的邀请李俞一起合作,强强联手打造一部国产科幻巨制。

  他当时在李俞的面前慷慨激昂的讲述了自己大脑里的科幻世界。

  结果李俞只是夸赞了他以前拍过的一些电视作品,然后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合作。

  这件事让藤导觉得李俞这人格局太小,眼光也不怎么好,有眼不识真金。

  李俞拍的科幻片《头号玩家》是什么样子?都未来世界了,还打游戏,游戏元素都快超过科幻元素了,真是小家子气。

  哪里比得了他的《魔都堡垒》呢?

首节上一节464/5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