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研究机构的最大投资人不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富人吗?
还有每年给研究机构投资大几千万米元的,要求只有一个,定期给他提供延缓衰老的药。
说白了,这个环节就跟朋友间闲聊差不多,只是图一乐。
真正的干货在前面的开讲环节已经讲完了。
所以李俞的回答肯定是奔著让这期节目更有趣这个目标去的。
“我先祝贺你的导演之旅一路顺风,让我给建议的话,这个倒是难住我了,让我想一想。
有了,你得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导演这个职业经常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落差。
就像我,这部电影票房十几亿,下部电影票房二十几亿,下下部电影票房又十几亿。
电影的票房和人生差不多,都是起起落落,有些波动很正常。”
李俞的话才说完,台下又响起一片吁声了。
……
等这期《开讲啦》播出后,收视率堪称这档节目成立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期,同时也是看点最多的一期。
“求问小撒当时的心理阴影面积,他只是一个主持节目的主持人而已,他有什么错?居然承受了那么重的伤害,所以小撒老师能不能回答一下,你的增高鞋垫到底多少公分。”
“十几亿,二十几亿,十几亿,在这几个数字间起起落落,妈的,太装了。我好想打他一顿,上网搜了一下他那些作品我更想打他了。
因为我发现他说的都是真话,而且他说的有点偏保守了,《海王》的全球票房换算成人民币,已经五六十亿了,都不是二十几亿了。”
“那一段真的笑死人了,他说一个新导演的起步阶段有多困难,说的多好,台下有几个小女生都快被他说的流眼泪了。
结果他来了个反转,说新导演吃过的大部分苦他都没吃过,把大家都整懵了。”
“我只想说李导不愧是国内最强的编剧之一,看他的演讲真有一种看大片的感觉,剧情跌宕起伏,笑点泪点都有了,让我不服不行。要是我有李导写演讲稿的功力,上周的辩论比赛哪里会输。”
第614章 蹭国际大导演的热度
《海王》的全球票房最终定格在十二亿六千多万米元。
这个数字跟原时空相比足足多了一亿多米元。
那多出来的一亿多米元自然是李俞带来的。
有了李俞的加持,《海王》在华国的最终票房将近三十亿。
虽然距离三十亿只差了一点点,没能突破这个数字有些遗憾。
但考虑到目前华国只有《战狼2》一部电影票房超了三十亿,《海王》的表现很牛逼了。
不是谁都能叫气运之子的,《海王》没有碰到天时地利的助攻。
当《海王》的成绩落下帷幕时,人们惊奇的发现,李俞首次到好莱坞拍电影,首次跟华娜合作拍DC电影就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
《海王》这部电影是DC电影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没有之一。
《海王》的全球票房已经超越诺澜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李俞一来就刷新了记录,让华娜那边对李俞更加重视了。
他们发自内心的认为,没有李俞真的不行,李俞就是一个新的可以拯救DC电影的人。
看看三部曲后DC电影是什么样子,想保持暗黑风,后面的导演又无法延续三部曲的荣光。
想打破暗黑风寻找新的出路,又屡屡折戟。
还是李俞牛叉,用最低的成本拍出最高的票房。
算上李俞后面追加的三千万投资,《海王》的制作成本才两亿出点头,再加上宣发成本,在十二亿多的票房面前不值一提。
他们赢麻了,很多年没打过这么精彩的胜仗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压制了老对手慢威嚣张的锐气。
《海王》已经成为今年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慢威那边今年找不出一部电影能跟《海王》打。
慢威今年最强的《蜘蛛侠:英雄归来》才八点八亿票房,和《海王》比差远了。
慢威那边看到DC的超英电影靠著李俞崛起了一把,赚得盆满钵满,他们是有点眼红的。
虽然他们的大部分电影都实现了大卖,但钱这东西谁会嫌多呢?
李俞一来,就把DC电影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如果跟李俞合作的是他们,这块大蛋糕就是他们的了。
可惜,他们当时太傲慢了,用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给李俞递橄榄枝,第一个合作的项目是多少带点侮辱人的《尚气》。
不过现在调过头再找李俞合作也不晚。
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在华国的娱乐圈里没有秘密,就看那些秘密什么时候被爆出来。
在米国也是一样的,娱乐圈里没有秘密。
华娜和李俞闹了点小别扭的事被慢威获知了。
他们打听到《海王》成功后,李俞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新片,但是步子迈的太大了,华娜的高层正在犹豫。
这个时候,如果他们挖墙角的技术好,是可以把墙挖倒的。
本著这样的想法,他们再度向李俞发出合作的邀请。
看到了李俞恐怖的商业价值,这一次,他们的态度好多了。
他们表示慢威那一堆还没有独立电影的英雄随李俞挑。
只要李俞选中了,大家就一起合作。
对方抛出的橄榄枝,李俞没有任何犹豫就给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他是看过答案的人。
他知道慢威未来在国内狂赚两百亿票房后,会干出吃完饭砸锅的事,拍乳化的电影。
就算那部电影不是李俞拍的,只要他跟慢威合作了,到时候就会受到牵连。
除了以上这个原因,李俞拒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也是有傲骨的。
之前瞧不起人,又想让人给他们赚钱,又想让人家跪著。
现在看人家赚到钱了,想来合作,前倨而后恭,早干嘛去了?
就算李俞以后不跟华娜合作了,也不会跟慢威合作。
更何况华娜那边已经有点松口了。
不过李俞并不著急,急的人是他们。
李俞在国内这边还是挺多事情干的。
《鬼吹灯》的电影版很快要来了,他担任编剧的《十三将士归玉门》和《红海行动》快来了。
特别是《十三将士归玉门》,陈楷鸽听说李俞的《海王》要上,当时直接撤档了,选择跟李俞错开档期。
李俞的电影举办首映礼,陈楷鸽都很给面子。
礼尚往来这么简单的道理李俞是懂的,他也得给人家一些面子。
等《十三将士归玉门》上映了,他得给人家捧捧场子。
《鬼吹灯》的电影版,李俞就不捧场子了。
因为他想把曹清培养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导演。
他不希望人们说《鬼吹灯》的电影版之所以能成功是他的功劳,和曹清的关系不大,这样的话对曹清来说太不公平了,对曹清未来的事业发展也不太好。
不过有一说一,没有李俞帮忙站台,《鬼吹灯》的电影版挺难的。
挂上李俞的名头,全国喜欢看电影,喜欢关注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
李俞没有参与,光靠曹清一个人,恐怕关注度要低很多。
不过这是每一个大导演的必经之路。
只有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了成功才能让人信服。
不然就是第二个路川。
你说你是导演,你说电影是你拍的,有人信吗?
就跟一个孩子生下来皮肤是黑的一样,你说只是你酱油喝多了,所以孩子变黑了,其实孩子是亲生,隔壁老王和楼下小黑都不信。
《海王》的热度消退后不久,网络上就出现了《十三将士归玉门》准备上映的消息。
这说明电影的宣发部门开始发力了。
在差不多的时间点,李俞接到陈楷鸽的邀请:“李导,我的新片下个月一号上映,这个月二十七号在京城举行首映礼,到时候你一定要来,让我蹭蹭你这个国际大导演的热度。”
要给导演排一个热度榜,李俞在今年绝对能排国内第一,在全球热度榜上都能名列前茅。
李俞去的话,的确能给陈楷鸽带去热度。
不过要说陈楷鸽蹭李俞的热度,明显是客套话。
陈楷鸽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电影从立项那一天开始就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
“那天我一定到。”李俞答应下来了。
第615章
二十七号这天,李俞如约到了《十三将士归玉门》的首映礼现场。
不止李俞,圈里的很多名人都来了。
陈楷鸽的朋友圈还是很强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师也来了。
他可不是李俞叫来的,是受到陈楷鸽的邀请来的。
在陈楷鸽以前的首映礼现场可看不到国师的身影。
原因嘛,懂得都懂,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这一回,陈楷鸽破天荒邀请国师了。
他邀请国师的原因非常简单,他对《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片子很有信心。
他得让国师亲临现场看看,华国第一导演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实力。
没错,在陈楷鸽的心里面,他才是华国的第一导演。
只是他口头上没有说出来而已,他自己也知道,这种话说出来别人不会认可的,别人还会嘲笑他。
不过他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失去的东西一定可以亲手夺回去。
国师比较给面子,他本人大致上能够猜到陈楷鸽跟他显摆新片的心思。
不过他还是来了,因为他挺好奇陈楷鸽这次和李俞合作到底能整出一部什么样的片子。
如果这部片子真的很好的话,可以给他上点压力,让他后面拍《绿皮书》时能更加谨慎更加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