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437节

  “李导,我建议你先详细了解《海王》之后再做决定,万一剧本的质量太差了,有可能会坏了你在华国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

  这样的建议很良心了。

第584章 最终剪辑权问题

  李俞在酒店里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还吃了一顿经典的米式早餐炒蛋配培根,再搭配一点香肠奶酪,味道还不错。

  偶尔吃一顿应该挺有新鲜感,如果天天都这么吃,李俞的华国胃就有点儿难以接受了。

  吃过早餐后,大概早上九点半,还是昨天那个叫罗斯的老外带李俞到DC影业内部转了一圈,顺带跟李俞讲述一下DC的历史。

  罗斯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他跟李俞介绍说,DC影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1934年,那时候的DC是一家漫画公司,主要出版侦探类型的漫画。

  1938年他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位超级英雄角色超人。

  次年,他们又推出蝙蝠侠。

  这两个超级英雄都成为DC漫画的标志性人物。

  在讲这些历史荣耀的时候,罗斯挺骄傲的,说DC漫画才是米国底蕴最深厚的。

  要是有慢威的粉丝在现场,听到这些话,估计得反问一句了:“你们的漫画这么吊,你们家的电影宇宙啥时候能弄起来?你瞧瞧我们的电影宇宙。”

  李俞这趟是来合作的,不是来揭人家短的,所以这种容易让对方红温破防的话就不说了。

  紧接著,对方又给李俞介绍了一下海王这个超级英雄的历史。

  当对方说海王这个角色初次登场是在1941年11月份的《多趣漫画》第73期,李俞倒是有一点意外。

  他一开始以为只有超人和蝙蝠侠诞生很早,没想到海王也诞生这么早。

  李俞在DC内部转了一圈,对海王这个超级英雄有一定了解后,总算跟华娜和DC的高层见了一面。

  很多人奇怪华娜和DC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就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

  在影视作品这一块,DC负责出版权和制作影视作品,华娜则提供支持和资源。

  严格来说,这一次邀请李俞到米国,是华娜高层拍板作出的决定。

  “在来米国之前我听说过,一开始你们内部讨论打算让温梓任执导《海王》,消息都放出去了,为什么要更换导演呢?”李俞问。

  “因为消息放出去后,就连我们的影迷都持怀疑态度。温梓任是执导恐怖片成名的,超级英雄题材和他以往的作品风格差异很大。”

  对方很诚实。

  “温导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我人物以他的才华完全可以驾驭超级英雄题材。”李俞中肯评价道。

  “有巨大风险的事我们不想再赌了,就算他可以驾驭超级英雄题材,票房呢?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一次,我们特别重视华国市场,我们想在华国市场寻求新的突破。

  其实我们华娜是最早在华国设立工作室的好莱坞电影公司。”

  对方说到最后,又补充了那一句话。

  他们这么说,无非是想跟李俞表达这么一个意思,他们一直都很重视华国市场。

  这种话听听就好了,大可不必当真。

  他们是看到华国电影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了,想要分一杯羹才这么说的。

  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这没什么问题,老祖宗都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什么地方能赚到钱,当然往什么地方跑,这是人的本性。

  而且DC的电影比那些一边在华国市场赚钱,一边夹带私货乳化的电影好很多。

  DC的电影没有直接抹黑过华国人,不过有一些隐晦讽刺的地方。

  这个和他们暗黑的电影风格有关,他们的电影经常隐晦的讽刺批评zz和社会现象。

  看看他们的巅峰之作蝙蝠侠三部曲就知道了,民风淳朴的哥谭警察zf律师全是黑的,有正义之心的反而成了少数派。

  接著,李俞又跟他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对方这一次是挺有诚意的,把演员的选择权,拍摄的一切决断权都交给李俞。

  简单点说,拍摄上的事全部都由李俞说了算。

  可见他们是真的馋李俞在华国市场的强大号召力。

  为了通过李俞打开华国市场,他们作出了挺大的让步。

  他们本土的很多导演获得的特权都没有李俞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多。

  他们的让步很大,但他们也是有条件的。

  剧本方面他们来搞定,他们不让李俞插手。

  他们的理由是,李俞一个华国人,可能不太懂米国的文化。

  为了他们的基本盘北美市场著想,编剧的工作得他们干。

  这个李俞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

  确实,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让一个国外的顶级编剧写一个华国观众爱看的剧本,他大概率只能写出他以为华国观众爱看的剧本,实际上华国的观众一点都不爱看,还觉得剧本很糟糕。

  他也一样,让他写一个外国人爱看的故事,他同样很难写好。

  有一些梗,他可以get到,人家老外get不到。

  随后,对方又提出了一个让李俞眉头一皱的条件。

  最终剪辑权他们要捏在手里,他们不会交给李俞。

  这一个条件让李俞有点犹豫了。

  国师在这一块是吃过大亏的。

  《长城》那么烂,国师这个导演挨骂不冤,不过也不能所有锅都甩给国师。

  国师连修改剧本的权力都没有,最终剪辑权更是想都不要想。

  有一个镜头国师觉得特别棒,他强烈建议要保留。

  在他的强烈建议下,外国人只给他半个面子。

  为什么是半个面子呢?因为国师建议保留的那个镜头,外国人删减了部分内容,而且只有侧面。

  《海王》这部电影参考原时空那一版拍,他们不至于故意剪成烂片坑李俞。

  可是有剑不用和手上没剑完全是两码事。

  有最终剪辑权和李俞插不插手剪辑是两码事。

  身为一个大导演,最终剪辑权不在手上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没有最终剪辑权,如果他们真的坑李俞了,李俞只能眼睁睁看著,没有任何挽救的手段。

  眼睁睁看著自己被坑死,什么都做不了,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

  所以李俞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很强硬,他要求最终剪辑权必须抓在自己的手里。

第585章 从华国导演到国际导演

  李俞强硬的态度让对方也犯了难。

  李俞怕他们坑自己,他们也怕李俞会坑他们。

  他们承认李俞是一个能力非常出众,非常专业的导演,不然他们不会主动寻求跟李俞合作。

  但李俞没有来好莱坞拍过电影,这是一个事实。

  最终剪辑权交给李俞,他们认为很危险,万一李俞剪辑出来的版本只合华国观众的胃口,不合北美、欧洲观众的胃口呢?

  他们找李俞是为了扩大华国市场,不是为了一头栽进华国市场,然后把其它市场都抛弃掉。

  这种本末倒置的买卖他们不会干。

  最终这场谈判到这里中止了。

  对方表示要内部认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才给李俞答复。

  负责招待李俞的罗斯跟李俞说他们公司内部非常重视李俞。

  只是李俞提出的条件有点太惊人了,在好莱坞这边,能把最终剪辑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导演屈指可数。

  从罗斯的态度上看,华娜还是非常想跟李俞合作的。

  毕竟李俞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太大了。

  李俞在华国拍的电影都是十几亿、二十亿。

  换算成米元,也有两三个亿。

  李俞在伯班克等待华娜回复这几天,罗斯都是好吃好喝招待,还带李俞转了伯班克的很多地方,比如迪士尼的总部,华娜电影和电视制作的基地、班伯克艺术博物馆。

  最后,李俞还到诺克山体验了一把刺激的空中滑翔,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的美景。

  落地后,除了腿有点软外一切都好。

  在这边玩了几天,华娜那边终于作出决定了,最终剪辑权他们只给一半。

  他们剪辑出来的版本如果李俞不满意的话,有权力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前面两次李俞都不满意,那么第三次李俞参与剪辑,最后双方在交换意见中妥协,剪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版本。

  “李先生,我们真的非常非常重视你,我们已经作出了最大的让步,希望你也能理解一下我们的难处。

  你在华国的成绩毋庸置疑,你是整个华国最优秀的导演之一。

  不过在好莱坞这边,你还没有证明过自己。

  如果你能用《海王》证明自己,那么我们下一次合作,或许最终剪辑权就可以完全放心交给你了。”

  对方都退了半步,李俞也退半步,他接受了这个方案。

  他也知道,在好莱坞这边想把最终剪辑权握在手里有多难。

  巅峰期的吴白鸽和李桉,他们是在好莱坞崛起的华人代表人物。

  他们两个有没有最终剪辑权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有些报导说有,有些报导说不准确。

  李俞头一次来这边拍电影,能拿到一半已经算很不错了。

  最终,李俞和华娜达成合作,双方签下合约。

  华娜用一千万米元的导演片酬聘请李俞担任DC最新超级英雄作品《海王》的导演。

  《海王》的制作费用从1.6亿上调到1.8亿。

  因为李俞的加入,代表《海王》在华国市场大有作为,多了一个市场的保障,增加了华娜的信心。

  除了一千万米元的片酬外,合同里还有一些附加条件。

首节上一节437/5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