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这个协会的公开讲座在北影学校内部举办。
这很合理,这种一旦干成了贡献很大的事,是可以给学校争光的。
从北影走出去的三大导演共聚一堂,在北影说要扶持圈里的新导演和编剧,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正面宣传。
之前李俞和国师第一次合作《满江红》,当时他们两个就在北影校园里展开了一场对话,当时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次造成的轰动效果一定会远远超过上次。
北影的校领导们提前跟李俞交流过了,他们知道李俞今天公布的消息会有多么震撼。
为了显摆,他们专门邀请隔壁中戏的校领导到现场听讲座。
不止中戏的校领导被邀请,北影还对外放出消息,中戏的学生可以凭借学生证进入北影校内听这场讲座。
所以台下坐满了人,北影中戏有空的学生基本都来了,有空的校领导教师也都来了。
在台上,一张茶几的周围摆著四张沙发,一个是主持人的,剩下三个是李俞、国师和陈楷鸽的。
按照惯例,三人一上来先跟女主持人打个配合,夸奖一下北影的教学质量很优秀,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栽培。
常规的流程走完了,进入重头戏后,重磅的来了。
“要不国师你先起头吧,你是公认的导演界第一人,这种对业界新人有巨大帮助的事,你来牵头再合适不过。”李俞把率先讲话的机会交给国师。
国师的辈分和地位确实最高,他打头阵是最好的。
“好吧,那我就先来说一说吧。事情是这样的,前些天,李导的《头号玩家》国内票房超20亿,在海外多个郭嘉的市场反馈也不错。
我和李导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我打了个电话跟李导道贺。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道贺电话,没想到李导居然在电话里提出他对华语影坛现状的一些思考。
他说,一些有名的大导演,明明拍了那么多部烂片,水平早就不如从前了。
可是他们凭借早年打下的成就和名气,失败了很多次,只要他们拍新片,照样会有大把投资人投资。
反观那些有活力、有想法、有创意的新导演,他们第一次拍电影或者电视剧却困难重重,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投资。
鉴于这种情况,他想成立一个专门扶持新导演协会。
那些要不到投资的新导演和不知名导演可以加入这个协会,他们的项目经过协会考察鉴定为有潜力。
协会可以出资投资他们的项目,让他们能够完成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国师话音刚落,台下就炸了锅了。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
对于那些没有名气的导演和新导演来说,这个消息简直是巨大的福音。
隔壁学校的那些校领导感到震惊的同时又意识到事情不好。
坏了,被隔壁装到了。
李俞搞的这个协会,成了绝对是贡献很大的大好事。
失败了照样没得抹黑。
他们已经可以预见北影会拿这件事情吹嘘多久了。
“没有错,我就是想搞这么一个帮助新导演的协会。除了新导演外,编剧我们也扶持。
我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编剧,我太了解在圈内编剧的地位有多低了。
就这么说吧,我写一个剧本,如果我把这个剧本交给一个没有名气的编剧,让他拿去卖,都没有人要。
就算有人要,也得署一个知名编剧的名字才能卖上价钱。
编剧的地位这么低,长期以往,对行业的发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等协会正式成立后,圈内的编剧同行们可以加入我们的协会。
如果你写的剧本有潜力,我可以用我的名义帮你们介绍导演和投资人。
而且我不会抢你们的署名权,你们写的剧本,编剧那一栏写的就是你们的名字。”
李俞接上国师没有说完的话继续往下说。
这第二枚重磅炸弹来了,台下的人被震得七荤八素。
好家伙,怪不得今天李俞、国师、陈楷鸽三个大导演全部到场了,这是要联合起来搞大事啊。
这个协会要是成立起来了,圈里的一些守则都有可能被改变。
第568章 几种模式的好坏
台下那些在文学系读编剧专业的学生最为高兴。
因为对他们来说,李俞刚才说的话就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李俞刚才说编剧在圈里的地位到底有低,得看老编剧的脸色,得看导演的脸色,甚至连鲜肉演员的脸色……
他们太能感同身受了。
虽然他们还是在读学生,但是在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写一些故事了。
哪怕没写过剧本的,或多或少也能听到一些学长学姐们的悲催故事。
男主人公在剧本的设定里出身不好,家里很穷,为了赚够学费,休学打工三年。
在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后,以更加成熟稳住的状态重新回归校园。
这样的人物设定没有任何毛病。
即使很多人光看男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就能够猜到后面的剧情,无非是男主人公逆袭,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经过一番奋斗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在男主人公为学业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和她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挫折,中间有欢乐时光有落泪时刻,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好的。
讲道理,这样的故事很老套,但要是认真把剧情写好一点,演员敬业一点,拍出一部6~8分的偶像剧没什么问题。
如果编剧导演灵感来了,爆发了一把,冲上8分都有可能。
可是,编剧的地位太低了,这么一部原本能有6~8分校园偶像剧,被一些鲜肉小花硬生生毁了。
比如,开机当天,男主人公扮演者自带化妆师、服装师进剧组,连服装都带来了。
编剧和剧组服装师问怎么回事,反过来被男主人公的经纪人骂了一顿。
你们剧组准备的都是什么破衣服?全是一些低端的地摊货,在街边最多卖二十一件。
这样的衣服怎么能衬托出我们家艺人的高贵气质呢?
编剧弱弱的说:“男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就是一个穷学生,他吃方便面都不舍得加火腿鸡蛋,我觉得……”
“我们不要你觉得,我们要我们觉得,我们只知道,我们家艺人在戏里无论何时何刻都要帅,帅才是最重要的,你说的符合人物设定通通都是狗屁。”
于是,等电视剧开播后,人们就会发现很割裂很拧巴很不接地气的主人公。
明明说了主人公是一个穷小子,除了方便面外,盒饭都很少吃,理由是为了省钱。
然后观众发现他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每一条裤子都是价值不菲的名牌。
而且每换一个时间地点,身上的名牌也会换成另外一套新的名牌。
李俞把上述的这个例子说了一遍,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特别是那些编剧专业的学生,拍掌拍的手都红了。
有一个导演系的学生站了起来,说是学生,看面相年龄比李俞都大。
这也很正常,高考后直接考入导演系的很少很少。
“李导,你说的实在太好了,我去年在一位导演前辈的剧组里担任副导演。
我的这位前辈比较器重我,把一部分内容交给我来拍。
你是不知道我当时有多火大,明明是一部偶像剧,男一号带两个替身。
只要剧情不需要露正脸,一律让替身代替他演,原因是他轧戏了,接了三部戏。
后来我听说他在另外两部戏里也用了大量替身。
女一号也是个重量级选手,连长点儿的台词都说不好。
就这,还骂不得、说不得,因为人家是投资人塞进来的。
别说编剧窝囊了,很多时候就连我们这些导演也很窝囊。”
这位同学当场大吐苦水。
被他吐槽的那对男女艺人听到了估计会生气,不过他们没那么傻,他们不会主动跳出来对号入座的。
毕竟他没有点名,连那部戏叫什么名字都没有说。
李俞没有接话,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他可以理解。
不过这位同学说的是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
不是每一个的带资进组的人都有大甜甜、柳一非那么安分敬业。
接著,李俞再度把话题挪回协会上面,他又说:“协会成立的第一年,我打算拿出三个亿资金。
一个导演或者一个编剧在协会里能拿到的最高投资上限是一千万,我们这个协会是为了扶持新导演和编剧创立的,不能让某一个导演或者编剧把所有资金一次花光。
不过你们的项目真的非常有潜力的话,除了协会的一千万投资外,我个人可以额外再投资或者帮你们介绍投资人。”
台下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李俞这么规定很合理。
这就对了,协会最高给一个人投资一千万,剩下再投资的话,可以走私人投资的途径。
这样的话,没有背景的普通新导演从协会拿到投资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更公平一些。
两个半小时后,这场讲座结束了。
那些来到现场的记者一个个都很兴奋,他们知道李俞今天要整大活儿,但也没有想到李俞居然会整这么大的活儿。
这些记者也没有全部都是那种只会追逐热点的低水平记者,水平高的记者也有。
比如冲过来堵住李俞、国师、陈楷鸽三人的这位记者就很有水平。
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刚才我听李导的讲话,李导似乎非常乐意看到编剧的地位得到提高。
我们都知道在制作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有几种运作模式,分别是制片人中心制、编剧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你是比较推崇编剧中心制吗?”
“编剧中心制不是主流,只在新罗的电视圈等少部分地方流行。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才是主流。
我没有推崇某一个,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
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占据主导地位,制片人优先考虑的是商业价值。
在制作像偶像剧、喜剧等思想深度不高的商业剧很有优势,因为制片人会优先考虑观众和市场。
在制作一些艺术性比较高的作品时,导演中心制更有优势,因为很多导演都有艺术家洁癖。
他们愿意牺牲一部分商业性换取艺术性,这是制片人绝对不允许的。”
李俞比较客观的给出了他的看法和意见。
还有一些话他没有说,不管导演、编剧、制片人谁来主导一部作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资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