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调侃北影的导演系不培养导演,倒是别的系出了不少导演。
李俞觉得自己应该给北影正名一下。
那些从偏门混出来的名导看似野路子,其实路子一点儿都不野,像吴景和徐正这种才叫野路子。
这种野路子出来的导演拍简单点商业片还凑合,稍微上点难度能力就不够用了。
不然徐正和吴景后来为啥没有一直自导自演了?
“我认同李导说的话。”
余楠附和道。
她是北影表演系毕业的,北影的情况她肯定比吴景了解。
“那我纳闷了,那些人最后都是要当导演的,为啥他们不一开始就读导演系呢?”
吴景这话说的颇有几分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他要是到那些想报导演系然后没有被录取的人面前说这话,就算他练家子出身,估计也会被群殴到重伤。
“你以为他们不想吗?是导演系太少招人了,一年都招不了几个,有时候一整年不招新生。
导演系的学生少到什么程度,我就这么跟说吧,我在学校就读的时候跟表演系的学生一块挤宿舍。”
“既然导演系这么难进,那你当时是怎么进的导演系?”
吴景困惑挠头。
“我有钱。”
李俞一脸认真的道。
当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加上亿点点的钞能力以不到二十岁的年纪顺利击败一众对手被导演系录取。
焯!
吴景感觉自己被秀了一脸。
他后悔了,他的好奇心干嘛那么重呢?
好奇果然会害死猫。
余楠见吴景吃瘪很不厚道的在旁边偷笑,可是李俞接下来补充的一段话让她也笑不出来了。
“我进导演系还需要用到亿点点钞能力,如果我想当演员进表演系连钞能力都不需要用,往那一杵就通关了。”
第419章 《寄生虫》的剪辑版出来了
北影的表演戏招生看脸根本不是秘密。
黄小明当年车祸受伤了,考试那天扶著拐杖去的,依旧靠一张脸顺利进入北影。
李俞不仅颜值不输黄小明,在身高方面比黄小明优越,以后当了演员都不需要穿内增高。
不管是吴景还是余楠,他们对李俞装的这波逼都很服气。
李俞苦笑摇了摇头,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装逼,他说的都是实话。
他读大一那会儿表演系的老师想让他转系。
他要是点头的话,都不需要怎么考核,顶著这张脸走个过场就行了。
聊著聊著,吴景提到徐正的《泰》,脸上是满满的羡慕。
“徐正这回真的牛逼坏了,他过气比我都厉害,这回靠著《泰》这部电影一夜翻红了。”
“自信点,你把《战狼》拍好,你不会比他差多少。”
李俞鼓励道。
徐正在去年的贺岁档逃跑了,气运被《长城:上》夺走了小一半。
《战狼》在成绩这一块就算赶不上《泰》也不会差太多。
可吴景完全不敢相信,苦涩的笑了笑:“李导,别跟我开玩笑了。我的《战狼》能小赚一笔我都知足了,哪能跟徐正的《泰》比,人家这部电影是奔著大卖去的。”
几年前《狼牙》的失败给当时的吴景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他现在已经变得比较保守了。
“李导你因为《泰》这部电影也红了一把,你在首映礼现场说的那些话太准了,现在网友没们管你叫预言家。”
吴景对李俞的眼光钦佩不已。
李俞话锋一转,反问道:“知道我为什么会来你这里探班了吧?有热度不能白白浪费。
只要善于应用,哪怕是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
吴景一阵头脑风暴,感觉大脑有点过载了。
他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李俞会一声不吭跑到金陵探班,原来是给他送助攻来了。
李俞凭借《泰》首映礼的那场发言声名大噪。
李俞现身《战狼》拍摄现场的消息一传开肯定能给《战狼》带来不小的曝光。
“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大家管你叫营销鬼才了。”
吴景更加佩服了。
他以前一直认为张大胡子是国内最会营销炒作的人,和李俞一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李俞的营销手段更自然,比张大胡子聪明多了。
张大胡子那个叫碰瓷营销法,为了炒作各种碰瓷当红演员。
演员们不敢得罪他,口头上不敢说什么,心里肯定不舒服。
李俞的做法就很高明,没有碰瓷任何人,更没有得罪任何人。
“你都为我的《战狼》做到这种程度了,要是电影扑街了,我感觉我真的要从天台跳下去了。”
吴景痛并快乐著。
快乐是因为电影有曝光,对电影有好处。
痛是因为他肩上抗的压力更大了。
李俞这个投资人在他身后源源不断输送功力,让他有一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压力。
“电影真扑街了,从天台跳下去也弥补不了损失,所以还是好好拍戏吧。”
李俞拍了拍吴景的肩膀。
李俞在《战狼》的拍摄现场待了半天多点就走了。
吴景趁机向李俞请教如何当好导演的知识。
李俞没有藏著掖著,只要吴景问了他就说。
能学会多少就看吴景的悟性了。
李俞个人觉得效果不大,不过聊胜于无吧。
吴景愿意学习、肯学习是一件好事,比故步自封拒绝学习要强。
李俞前脚刚回到京城,他到金陵探班《战狼》剧组就被一些媒体报导出来了。
这回绝对没有水军,完全是媒体的行为。
李俞这个身份地位的人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只要不是有意隐藏身份秘密行动很难躲过狗仔的跟踪。
这也是当名人一个不好的地方。
吴景的《战狼》因为李俞探班获取到一定的曝光。
有一些电视台的记者都跑到拍摄地点采访吴景和主演团队了。
电视台的报导又给《战狼》带来更大的曝光量。
《战狼》这部吴景自导自演的电影已经有了未上映先红的苗头。
不过《战狼》的声势肯定无法与最近大火的《泰》比拟。
别看《泰》的气运被李俞夺取了小一半,年度最大黑马不是浪得虚名的。
没了部分气运的黑马依旧是黑马,仅一周时间便破了三亿元的大关。
徐正瞬间成为华语电影圈的热门人物。
他靠著《泰》不仅翻红成功了,还多了一个成功导演的身份。
筹拍《泰》的时候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拉到不足三千万投资,其中有一笔还是黄波这个主演投的。
现在《泰》才上映一周,已经有投资人联系他,问他有没有拍续集的计划了。
这就是成功后的待遇。
要不怎么说只要成功了走到哪都能遇到好人呢?
一个多月后,《泰》下映了,票房八点三亿多。
人们发现这个成绩和李俞一个多月前预测的完全一样。
李俞大预言家的身份再次得到人们的肯定。
就连范小胖都劝李俞要不真的尝试一下炒股,她认为跟著李俞买一定能赚大钱。
李俞回答:“股市水太深了,你把握不住的。”
李俞从来不碰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想靠炒股赚钱,一个不小心就掉进杀猪盘了,而且会成为那头被杀掉的猪。
“一会儿等韩董他们到了一块看看《寄生虫》的第一版剪辑吧,应该能给你们带来惊喜。”
李俞把话题引回正轨。
这一个多月李俞除了跑了一趟金陵探班外基本都在公司里待著,他全程监督《寄生虫》的后期制作。
为了加快进度赶上今年的坎城电影节,他还加钱赶进度了。
范小胖的神情变得认真起来,她很了解李俞拍摄这部电影花费了多少心血,也了解李俞的目标是什么。
她对这部电影的成品非常感兴趣。
倘若这部电影真的能实现李俞的野望,拿了一个坎城的最高奖回来,对于她这个参演者来说也可以在履历表上添加一项重要的成就。
等了一会儿,中影的韩董、光纤的王总等参与投资的大佬陆续赶到。
闲聊一阵后,李俞邀请他们进入华流公司的放映室。
第420章 让人背脊发凉的电影
放映室里的每一个人对李俞的《寄生虫》都抱有很高的期望。
投资超七千万的文艺片,在国内称得上罕见了。
在国内,大部分时候文艺片和低成本都是挂等号的,因为文艺片等于不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