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假的就是假的,电影里,他那个角色,都不敢做什么大幅度的动作,生怕被观众看出来“肌肉状态”的不自然、不对劲。
能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谁愿意受苦受累?
敬业?
听听就好了。
林一诚心里感慨。
也别怪国产电影被好莱坞电影打的落花流水。
抛开资金实力、工业基础这些不谈,就说演员态度吧。
阿汤哥的腕儿大不大?
56岁了,人家还亲自在迪拜高楼爬上爬下。
蝙蝠侠的扮演者,克里斯蒂安贝尔,那更是有名的橡胶人,为了角色可以忽胖忽瘦。
就国内的这些演员,哪个能做到?
“张老师,之后您保持现在的状态就可以了,不用再加练了。”林一诚提醒了一句。
“哈,好,说实话,那些蛋白粉,增肌餐什么的,我真是吃腻了。”
“咱们这部戏,还要过段儿时间才能开拍。明天,我会安排一个专业的教练,来教您一些枪术射击动作。这是现代戏,您这个角色又是保镖,很多动作要领,得做到起码像那么回事儿。”林一诚说道。
所谓的专业教练,并不难找,他那几个保镖,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可以。
“行,林导您放心,我一定用心学,肯定不给您掉链子。”张光北正色道。
谁不知道,林一诚的电影,就是票房成功的代名词?
能出演林一诚的电影,并担纲男主角儿,更是多少人打破头都想争取的机会。
尽管身为老戏骨,张光北还是感到了压力。
“那行,等下让我们这边儿的摄影师给您拍几张照片,咱们先把概念海报做出来。”
“我都行,听您的安排。”张光北点头答应道。
几个小时后,办公室里,林一诚看着手里的几张海报样板,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用这张了。”林一诚指着其中一张说道:“等下你发我邮箱里。”
“好的,林总。”工作人员高兴的点头。
等这个员工离开,林一诚打开了电脑,登录了博客。
【之前,有很多观众给我留言,问我什么时候拍新电影。】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新电影,马上就会进入筹备期,用不了多久,就能开拍。】
【新电影的内容,容我卖个关子。不过,相关概念海报已经做出来了,大家可以先睹为快。】
【大家没看错,男主角儿正是我们的“三国战力天花板”,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吕奉先。他还是李云龙的一生之敌,楚云飞楚兄。】
【我相信,张光北老师,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大家瞧瞧他这身腱子肉就知道了,张老师为了这个角色下了多少苦功夫。】
【最后,说一下,新电影还会有一位“神秘演员”友情客串。】
【搞个有奖竞猜吧,半个月内,猜对这位“神秘演员”名字的观众,届时我会送出新电影的首映式门票,来回路费以及住宿餐饮费用,我也给一并报销。】
【友情提醒下,这位“神秘演员”是位女士。】
……
《飓风营救》这部电影,林一诚只是导演,不再参演,所以为了宣传考虑,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
这种有奖竞猜的方式,花小钱,办大事儿,惠而不费。
关了博客,林一诚想起今天高媛媛给他发的那个剧本。
于是,他打开了邮箱,找到了这个邮件。
打开文件一看,标题上写着《贝拉日记》。
林一诚顿时知道,这是哪部电影了。
正是陆太郎的那部《南京!南京!》
林一诚直接关了这个文件。
他不想看,怕脏了自己的眼。
前世,高媛媛貌似是受到好朋友秦兰的邀请,才出演的这部电影。
然后,本就名声不好的高媛媛,跟陆太郎传出了绯闻。
再接着,高媛媛和秦兰闹掰了,秦兰和陆太郎分手了。
最后,高媛媛还一度得了抑郁症。
只能说,剧组的故事,可比电影本身要精彩太多了。
陆太郎为什么拍这部电影?
2005年初,美国投资方看过他的那部《可可西里》后,联系了他,表示愿意出资让他拍一部亚洲版“辛德勒名单”。
条件就是,剧本需要用人家美方提供的根据《贝拉日记》改编的。
接到如此大饼,陆太郎当然喜不自胜。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还特意去请教了很多业内前辈,比如,吴白鸽就给他提了不少建议。
还有,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告诉也给了陆太郎很多指点。
美国的资金+剧本,弯弯导演+法国导演的指导建议,再加上陆太郎自己……
你品,你细品!
……
林一诚给高媛媛回了封邮件。
他先是点明了电影的这些背后内幕。
然后又说了下,陆太郎这人的能力。
陆太郎出道至今,一共拍了两部电影《寻枪》实际是人家姜闻拍的,《可可西里》是陆太郎抄的。
邮件没发出去,林一诚想了想,索性把这些都删了。
最后只剩下一句话。
【你要是参演这部电影,那么咱俩以后就别再联系了。】
(本章完)
第260章 这是要组建复仇者联盟啊
说起来,陆太郎这人,还是林一诚的北电学长。
人家也是正宗北电导演系毕业的。
只不过,陆太郎在北电的名声,并不怎么好。
甚至,在中戏和北电两所学校内部,有句话,广为流传。
“中戏的姜闻爱装逼,但是人家有实力,所以那叫牛逼。北电的陆串也爱装逼,可惜他没实力,所以就一傻逼。”
对于这句话,林一诚很是认同。
陆太郎要不是傻逼的话,他怎么会站在鬼子的视角去拍那部电影?
从《色戒》到《南京!南京!》,折射出一种很变态的现象某些导演,无论拍什么片子,不论事件的背景如何,都要自虐、自卑、自恋地弄出点所谓的“人性的光辉”来招摇过市。
这种人,就是想得到洋人的好感。
好像不如此,就不够爽似的。
说白了。
这种人,明面上披着“爱国主义”的面纱,揭开这面纱,脸上却满是他们那扭曲恶心的媚日心态。
本就“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陆太郎,除了刻在骨子里的媚日心态,还有个屁的能力!
前世,这部电影,明面上有好几家投资方。
除了中影、寰亚、还有苏省光电外,还有家叫做魔都百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既然是投资公司,那总得有投资项目吧?
可是只要深扒这家公司的投资经历,就会发现,除了《南京!南京!》外,这家公司就没投资过别的任何项目。
很明显了。
这就是陆太郎用来掩饰资金来源的皮包公司!
说起中影,林一诚想起了老韩这个人。
前世,老韩这人的口碑,很有争议,功过是非都有。
为人霸道,号称“座山雕”的一方面。
经常投资拍摄大烂片儿,比如《萌萌站起来》还有《志玲姐姐变装秀》什么的,是另一方面。
关键在于,他还经常投资陆太郎、吴白鸽这种屁股不正的导演,拍摄《南京!南京!》和《太平轮》这种电影。
再想想,之后老韩到了60岁,并没有再进一步,而是直接退休,中间都省掉了退居二线这一过程。
很难说,这不是为他以前的种种错误买单。
如今,老韩成了韩叔,林一诚准备回头给他提个醒,可别再走老路,犯同样的错误了。
至于陆太郎。
林一诚打算先让他得意一段儿时间。
等他的电影上映。
林一诚就让陆太郎知道知道,之前他带头倡议的那个《倡议书》,到底是不是废纸一张!
正月十六这天,景恬回京城了。
林一诚亲自去机场接的。
一碗水,不可能真的端平的。
范小胖是她主动来找林一诚求和。
对景恬,林一诚愿意自己主动一些。
毕竟,这可是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