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士?”林一诚放下范小胖的胳膊,想要去叫护士。
“不是我的,真不是我的。”范小胖想要追,可是肚子疼痛,只能无力扶住了墙。
“好,咔,非常棒!”
王力明用力鼓了下掌。
林一诚微微撇嘴,棒个毛。
刚才那段儿全程都是对话,说对情节推动有作用吧,确实有。说是灌水凑时长吧,也没错。
当时林一诚“写”这段剧本的时候,脑子里根本不知道在想什么,却下笔如有神。
这就是偶像剧,只要有俊男美女,只要逻辑不出现大漏洞,观众就不会在乎。
要是能多撒点儿狗粮,多来点儿拉扯,再来几句所谓的爱情语录,恋爱宝典啥的,那就更好了。
范小胖也离开了墙,不复刚才病殃殃的样子,来到林一诚身边。
“你怎么想出这样的台词和剧本,太尴尬了吧?”
“怎么,你有意见?想改剧本?”林一诚没好气道。
虽然他也看不上这个剧本,但别人不能看不上,更不能随意更改,哪怕是范小胖也不行。
他怎么说也有个编剧的身份。
要维护好编剧这最后的尊严。
“不是改剧本,就是这段儿播出后,观众,尤其我的粉丝,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啊?”范小胖有些担忧。
“你想多了,放屁的是杨芊芊,跟你范兵兵有什么关系?”
“嗯,也对。”范小胖想了想,好像是这样。
可仔细一琢磨,不对啊,杨芊芊,范兵兵,本色出演,那放屁的不还是她吗?
范小胖刚问个清楚,眼前却不见了林一诚的身影。
林一诚在打电话,打给古力那扎。
“喂,姐夫。”电话那头儿,传来娜扎悦耳的声音。
“你这个周末没别的事儿吧?我让人去接你,把你的戏份儿拍了。”
“啊?姐夫你真要找我拍戏?我还以为你当时在开玩笑呢。”古力那扎惊呼道。
之前一次吃饭的时候,古力那扎谈起一件事儿来,她想赶紧赚钱,好帮到家里,不成为家里的负担。
原时空,她就是这么做的,然后去当了模特。
现在,林一诚当然不能让她重蹈覆辙,于是随口说了句,以后如果有合适的角色,可以找她来演,算是挣点儿零花钱。
《心恋》这部戏里,需要一个小女生来演少年时的杨芊芊。
这个角色,戏份儿少,也不需要什么演技。
而且既然是少年时的杨芊芊,在容貌上,当然不能输于范小胖。
找娜扎来演,当然没问题。
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姐夫向着小姨子。
“姐夫,我周末保证没别的事儿,肯定不会耽误你的。”古力那扎连忙答应道。
同时心里默默给一个刚认识的好朋友说了声对不起。
这个好朋友本来还想约她一起逛街的,可如今,逛街哪有找偶像+姐夫重要?
150和151,够呛了,哪怕能过,也得大改,面目全非的那种。
改文改了十几遍,还是不给过。
郁闷。
本想着今天多更点儿的,也来不及了。
就先6000吧,等我处理了那两章再多更新。
(本章完)
第237章 这种人,用一次就够了
“对了,等你到了剧组,不要叫我姐夫,叫我导演。”林一诚特意叮嘱了一句。
“啊?为什么呀?姐夫。”古力那扎不解。
“工作的时候,得称呼职务,这是剧组的规矩。”
“哦哦,好的姐夫。”那边儿的古力那扎连连点头。
“现在就改,提前习惯一下。”
“林导?”
“哎,这才对。”
挂了电话,林一诚稍微松了口,古力那扎啥都好,就是没脑子。
林一诚是真怕她来了剧组后,左一句姐夫右一句姐夫的。
到时候,范小胖能看她顺眼?
就古力那扎这样的,来十个捆一块儿都不够范小胖打的。
台词幼稚,演技面瘫,拍摄简单。
导演、演员、编剧,无论是从哪个身份来说,林一诚的任务都不重。
《心恋》这部戏,可以说是他最不用心的一部戏了。
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别的地方。
星河影视公司的电视剧方面,今年已经没有待播剧了。
《永不磨灭的番号》还在谈判中,因为林一诚提出了广告分成的要求,所以谈判过程格外艰难,刘明军那里,迟迟没有进展。
别看京城卫视、番茄卫视还有蓝莓卫视跟星河影视公司一直合作愉快,但涉及到这种切身利益的问题,双方基本没什么“情谊”这东西可讲。
林一诚也不急。
这次算是对这三家电视台的一次试探。
要是能成功打开一道口子,那以后口子就会越来越大,星河影视公司能赚更多的利益。
要是打不开嘛。
也没关系,以后和他们还是不是亲密伙伴,那就不好说了。
国内那么多电视台,跟这三家档次差不多或者稍微差一点儿的也不是没有。
星河影视公司还是产量太少了,一年就这么两三部电视剧,形不成大势。
等招募到足够的导演后,情况就能改变很多。
林一诚打算明年起码开5-8部电视剧,质量好的,上一线电视台,质量一般的,上二线电视台。
先把市场占住了,影响力进一步打出去。
重生这么些年,林一诚可不止是在当文抄公。
想要吃好娱乐圈这碗饭,不下苦功夫钻研是不行的。
在林一诚看来,身为乙方,如果产量跟不上,哪怕质量再好,在甲方眼里的分量也不大。
甲方心里有本账,同样的价格,买你的只能买30集,买别人的可以买40集50集甚至更多。
人家完全可以不买你的高价产品,用质量稍微次一些的产品代替,降低成本。
如果产品又多又好,那甲方就得考虑一下了,怕把产品源源不断的卖给他的竞争对手和追赶者,导致他的竞争对手和追赶者不断蚕食抢占他的市场份额。
别的行业,竞争对手和追赶者可以用劣币驱逐良币这招。
但在影视行业,尤其是电视领域,这招不行。
电视台的剧不好看,观众直接换台,除了浪费了些时间和电量外,观众没有任何损失。
那些有野心的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真的愿意出高价买一两部剧,以形成长尾效应。
等长尾效应过去,再买几部好的剧,再来一波。
如此下来,就可以慢慢积攒下大量的观众基础。
电影方面,《疯狂的夜店》早已经下映。
总票房,8200万出头。
因为盗版泄露,版权根本卖不上什么价,林一诚索性留着网络版权没卖,准备留给以后的视频网站。
只卖了电视版权和音像制品版权,加起来,才1000万出头。
单看这部电影,星河影视公司的毛利润是2700万。
再扣去拍摄成本,宣发费用之类的,最后拿到手里的不到2000万。
林一诚给了杨青100万的奖金。
之前杨青的导演费用,低的可怜,只有10万。
杨青这人,能力有,野心小,林一诚打算收为己用,当然要给出一定的诚意。
不然的话,一部戏才赚几万块,谁跟你玩儿命啊?
杨青目前在帮着宁昊做《人在途》的前期筹备,在还人情,以后还会做宁昊的副导演。
想起宁昊,林一诚冷笑了下。
要不是《人在途》已经筹备了这么久,浸没成本已经投进去了,他都想换掉宁昊!
上次钟丽芳去宁昊家挖他,宁昊对林一诚只字不提,仿佛没有这回事儿发生。
哪怕大狗哥现在还润在国外没有回来的情况下,宁昊还是选择了隐瞒。
里面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这人,用一次就够了。
所以,在宁昊提出《人在途》还要找徐光头当男主角儿的时候,直接被林一诚否了,没半点儿余地。
林一诚给他指定了一个人,在圈内虽说不是查无此人,但也毫无名气的雷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