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138节

  见二柱子说的是这个意思,有人撇了撇嘴“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过来建厂呀。那才能招聘几个人呀?最多几百个够干什么的?”

  “就是,就是,到时候估计还不待几十个人里才能出一个呀”。

  见大家不以为然,二柱子哼了一声“你们知道什么?人家可是大资本家,世界首富懂不懂?

  在鹏城,人家建立的工厂都是几千上万人的,而且还不止一家”。

  其实具体几家,都是什么情况二柱子也不知道,这都是他在鹏城打工时喝酒听人家吹嘘听来的。

  “哗,世界首富?那待有多少钱?”。

  满大街对自己的议论罗念中是不知道的,坐在车上,看着外面专用车道旁每个路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不免有些感慨。

  这在后世只有接待各国重要领导人才能见到的场景,没想到自己也体验了一回。

  不仅罗念中,车里的一大家子都好奇的看着车外的景象。

  “中哥,你的家乡看来发展得不是很好呀?”

  罗念中闻言一笑,知道这是关家慧在收着说呢。

  狭窄不平的主街道,周围错乱不堪的平房很多都感觉有些年久失修的样子。

  更多的地方都还是庄稼地,更像是一个农村。

  “你要记住这里现在这个样子,用不了十年这里就会让你觉得判若两然。

  二十年后这里发展的就会和港岛一样,它可能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但其他方面不会和港岛有什么区别”。

  “真的假的?中哥你可不要骗我,怎么可能二十年就和港岛一样,哪不是奇迹吗?”

  关家慧根本就不信。不仅是她,赵雅芝和罗王云华也附和的点了点头,都觉得不可能。

  奇迹,罗念中很喜欢关家慧用的这个词。

  她们不敢想,全世界又有谁能想得到呢?

  两千年开始的时候,或许很多地方的经济还没有找到出路,但在东南沿海确实创造了一个经济腾飞的奇迹震惊了全球。

  罗念中坚信,这次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个奇迹会更加的快速,更加的辉煌。

  尤其是普宁,被称为粤省最有钱的县城。

  当你的城市刚开了连锁奶茶的时候,人家就有了星巴克。

  当你的城市刚修建高档小区的时候,人家已经对标鹏城弯一号了。

  走在普宁的街道就仿佛走在了四个超一线城市一样,缺的可能就是建筑的高度吧。

  罗念中怎么会没有信心让这样一个原本就发展很好的城市更加腾飞呢?

  宠溺的摸了摸关家慧的小脑袋“等过几年再回来时你就知道了,真假还是要自己看才好”。

  “哼,那我一定要时常过来看看,我就不相信会像你说的那样”。

  看来关家慧还是不相信,不过这次罗念中只是笑笑,没有再和她争辩什么。

第195章 归宗

  罗念中等人的车队是在一片古朴的城乡结合部停下的,说古朴是因为这里的房子很多都是百年前修建的

  大多都是那种民国土财主宅院的样式,不管外墙和木桩都显得有些破旧,有种年久失修的样子。

  至于城乡是因为这一片房屋的周边有着大面积的耕地,猜也能知道这一片应该是封建时期乡绅们的统治地。

  下车后,闻讯而来的县里官员全都在这里等待了,随之入耳的就是敲锣打鼓还有一些人跳着罗念中不认识的舞蹈。

  他们可不是那些不了解的情况平民百姓,从省里市里的官员下来开始调查罗家祖籍的事情开始,他们就有了了解罗念中的机会。

  那真是越了解越震惊,实在是没有想到他们小小的普宁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世界首富。

  这位的产业可不是什么轻工业,房地产之类的,那都是兔子需要的高科技产业呀。

  要是能在家乡建立些工厂,瞬间就能让普宁在这一行业领先全国,也能借此吸引一些其他投资。

  通过一起过来的粤省官员介绍,罗念中和当地的官员都打了招呼认识了一番。

  “知县大人真是太客气了,我就是回来寻根认祖的不用这样劳烦大家过来迎接”。

  “罗先生客气了,正是因为这样才应该更加热烈欢迎。

  这是我们这里特色的英歌舞,作为普宁人就没有不知道的,所以要让罗先生体验一下”。

  “原来是这样呀,那真是谢谢各位乡亲了。

  这样吧,晚上我让人在这里摆上流水席,所有人都不要客气,算是我感谢乡亲们的盛情了”。

  说完又对陪同的粤省来的官员说道“桌椅板凳肯定是不够的,另外就是食材采买还需要各位领导帮忙协调”。

  “没问题,罗先生就放心吧”。

  这次罗家回来寻根那在上层来说都是大事,本来上面也是要来人的,可是罗念中知道后委婉拒绝了。

  不过特意交代了粤省官府一定要尽全力帮助照顾好罗家此行。

  没有耽误太久,罗念中一家跟着知县大人来到了一座破落的小院。

  院子不大有前院后院,里面已经住了很多人家。

  “这就是你们罗家当时的主宅,后来大批的人去了魔都做生意就留下了这一支”。

  说着知县带着罗念中来到了一个大屋,里面除了一位躺在躺椅上看似睡着的老人以外还有一对年轻夫妻,站在门口显得非常拘束。

  “这两位从辈分上来说应该是你的堂哥堂嫂,躺着的那位是你的三叔公,现在已经有点神智不清了”。

  知县叹了口气一阵惋惜“说起来也是命苦,你三叔公三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可谓是满门忠烈了。

  也正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刺激才变成了现在这样,当时你堂兄只有11岁就扛起了家里的重担,也算是命苦的孩子”。

  知县这边说着,罗王云华那边就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泪,走到了两口子面前抱了抱两人,嘴里哽咽的说着“好孩子,幸苦你们了”。

  二人已经得到了通知,知道是二伯公一家回来认祖。

  一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现在罗王云华的样子也让两人内心的亲情爆发了,留着眼泪直摇头。

  “这是我应该做的,从小爷爷就和我说大伯公和二伯公一家,一直念叨着他们这两个小时候总带着他玩的哥哥。

  还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看他们一次,现在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心愿了,爷爷要是清醒一定会高兴的”。

  这次罗英石没有跟着一起来,说是有事情耽误了。

  不过他也让罗王云华帮助带来了诚意,不仅捐了一百万港币,还特意让她转达了等过一阵子他会亲自带着全家老小回来一趟。

  罗念中知道后没有多管,也不知道是真有事绊住了还是怕自己这个小辈抢了他的风头。

  不过不管什么原因,人家表示了自己过段时间会带着全家回来祭拜就是好的。

  一边罗王云华和罗念中的堂哥堂嫂在了解情况聊家常,罗念中就站在一旁听着。

  领导们见罗念中这样也不好意思就坐,场面有些尴尬。

  罗念中也没管他们,叫他们坐了是他们自己不坐的。

  通过话语知道了他的堂哥叫罗建国,因为三叔公家满门忠烈的原因市里特批他15岁就进了厂子里开始工作。

  这么多年来因为邻居的照顾生活倒是也算过得去,就连现在的堂嫂都是四年前邻居给介绍的。

  可惜的是两人结婚四年一直没有孩子,不过堂兄倒是别没有因为这件事说过什么,两口子非常恩爱,男主外女主内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现在这套房子可以说是罗家的老宅了,罗家就是从这里发家的。

  清末的时候,战火纷飞,罗念中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几兄弟产生了分歧,觉得应该迁徙到更安全的地方去发展,因为三叔公的爷爷不同意最后决定分家。

  家里的田地和房产归三叔公一脉,剩下的钱财和细软其他人平分。

  就这样这群人先是去了魔都,然后又有人去了泰国,并且通过手里的资金和勤奋安定了下来。

  后来就是罗念中太爷那一辈经历了分家各自发展做起了洋杂,土产生意,算是有了一些积蓄。

  不过罗念中的爷爷和罗英石这一脉显然发展的并不好,导致罗英石和罗英华从小只能跟着其他叔伯家里跑生意。

  最后就是两人看上了港岛这块热土,分家后来了港岛发展,闯下了这偌大的基业。

  其实罗家人在泰国不少,不过通过这么多年的通婚,分家,破败等一系列原因吧,基本现在都已经不太走动了。

  尤其是泰国罗家那几个稍微发展好一些的分支都是他们爷爷辈的兄弟,有的连他们那一辈都彼此看不上眼就不要说是罗念中他们这一辈了。

  各地的罗家成员基本处于陌生状态,罗念中更是如此,所以他发迹后没人找上来高攀。

  这也是罗英华为什么想回大陆认祖归宗而不是泰国的原因,他始终觉得他是中国人。

  “堂哥,不知道当时留下的家谱还在吗?”见罗王云华聊了半天,罗念中插话进来想要看看有没有族谱。

  “在,爷爷一直当宝贝的收藏着,后来爷爷不记事后我就给收拾了起来”。

  说完赶紧让自家媳妇去把族谱拿出来给罗念中等人看看。

  媳妇转身进了里屋,不大会的功夫就捧着一本很有年代感的书籍走了出来递给了罗念中。

  罗念中翻开后发现用的都是繁体字,只有最后写到罗建国这里才改成简体字。

  到了三叔伯这一辈上面还有着各个人名非常齐全,罗念中的爷爷罗家洪也在上面。

  不过之后就只有三叔伯一脉留存的写了下来,其他分支都没有了延续。

  看完之后罗念中把家谱交给了罗王云华,老太太看时又留下了眼泪嘴里还小声念叨着罗英华的名字,即高兴又伤感。

  赵雅芝看到后把怀里的罗安然交给了随行的保姆,和关家慧一左一右的安抚着。

  罗念中也走到了面前劝解道“妈咪,应该开心才对,我想老豆知道了也一定会高兴的”。

  罗王云华勉强笑了一下,擦了一下眼泪说道“对,今天是好日子,应该开心不能哭”。

  说完对着抱着罗安然的保姆招了招手,把刚才看到她落泪一个劲向她招手的罗安然抱了过来。

  看到她罗王云华才算是彻底收起了脸上有些悲伤的情绪,逗弄着说道“还是我们家安然知道心疼阿是不是?阿没有白疼你”。

第196章 投资家乡

  晚上的流水席就设立在了路边,这里没有广场或空地,只有一个小型的平整路面以前是集体晒粮所用,地方很小根本摆不下这么多桌。

  鸡鸭鱼肉,能上的都上。

  不管是不是这里的百姓,只要今天在这里的都可以上桌,开席前省里的官员还非要罗念中说两句。

  罗念中没办法简单的对付了几句“谢谢大家过去对罗家的照顾,也谢谢大家今天的欢迎。最后就是吃好喝好,不要客气,开席吧”。

  随着罗念中的一声开席,现场爆发了激烈的欢呼和掌声,紧接着就是动筷子的声音。

  罗念中这桌,坐下后的罗念中看着在座的官员把下午时自己产生的想法说了出来。

  “各位领导,是这样的,当初这罗家祖宅是三叔公免费送出来给大伙住的。

  大家感恩,这么多年对三叔公一家也是能帮就帮我很感激。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我出资建造一些小院然后和罗家住宅里住着的人家换,不管他们现在住的房间多少都可以换一座小院,装修家电我也给他们安排好。

  毕竟是我们罗家的祖宅,我还是希望能修个祠堂让祖宗们清闲一下的”。

  罗念中刚说完,普宁知县就拍了下大腿。

首节上一节138/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