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72节

  而施万春,已经对周彦这种“贿赂”习以为常了,把两盒烟扔到抽屉里面,施万春让周彦坐下。

  随后施万春说道,“让你过来,是想跟你聊聊留校的事情。”

  “留校,我么?”周彦一脸的意外。

  施万春给自己点上一支烟,笑道,“这事有什么好惊讶的?你不是都已经给88级的教了半个学期么?”

  “我那就是给李冰洋师兄帮忙。”

  “既然帮忙,就帮到底吧,留校这事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可是我现在还没毕业呢。”周彦的意思是问施万春,他提前毕业的事情怎么样了。

  施万春夹着烟的那只手摆了摆,烟雾在空中划了半圈,“提前毕业这事你不要操心,基本上没问题。我们系的老师现在刚刚够,让你留校,主要也是为了应对一些突发情况,你也知道我们系的情况,说不定明年贾国屏就要出国。”

  周彦点点头,施万春说的情况他知道,其实贾国屏现在就在申请一些基金会的奖学金,如果通过了,就会出国进修。

  即便贾国屏进修之后还会回来,这中间至少也要过去三四年,而这三四年时间系里面总不可能一直空着位置等他。

  感谢【坦克路过】的1500打赏

  计:3466

  月票加更:2

第92章 赶快放出来(第二更,二合一)

  其实就算贾国屏不走,系里面其他老师随时也都可能会走,只要有机会,能够出国深造,基本上没有人愿意放弃。

  周彦对留校任教这事还是有想法的,他倒是不担心因为留校影响到他其他工作,大不了以后少拍一些电影。

  如果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配乐上面,偶尔拍部电影,工作肯定是能够兼顾过来的。

  想了想,周彦点头道,“如果学校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我当然愿意留在学校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我是央音出来的,自然希望能够反哺学校。”

  施万春没想到周彦这么快就表态,不过既然周彦已经表态,他便笑着说道,“你放心,后面如果你有机会去国外进修,学校肯定会放你去的,不会给设置任何障碍。”

  周彦却摇头道,“我暂时没有出国进修的打算。”

  听到周彦暂时没有出国进修的打算,施万春内心有一些复杂。

  周彦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学生,他其实是希望周彦能够获得机会去国外进修,走他师兄谭盾他们的路子,中国或许又能出一个走向国际的作曲家。

  但是站在学院的角度,周彦不出国进修,安心留在学校教书,对他们系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情。

  上学期四月份之后,李冰洋忙着出国的事情,周彦几乎给李冰洋代了一半的课。

  施万春也从其他地方了解到,88作曲系的那些学生还是非常认可周彦教学水平的,当时施万春还挺意外,因为他之前根本没想到周彦还能教书。

  周彦之前就是那种天才型的学生,根本不懂普通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什么地方,自然就不可能教得好学生。

  所以之前在考虑留校人选的时候,系里面最先考虑的是贾国屏,而不是周彦。

  “这学期你正常跟88级的一起上课,等到提前毕业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再走留校任教的流程。”

  周彦笑了笑,“老师,其实我今天过来,还想跟您请个假。”

  施万春似乎早有预料,他吐了口烟,笑着说道,“是不是为了电影的事情?”

  周彦连忙一记马屁拍了过去,“要不说您是我老师呢,果然神机妙算!”

  “什么时候请,要请多少天?”施万春问。

  “五号开始,一直到二十号,总共半个月时间。”

  施万春点点头,“行,你先给贾国屏递交请假条,让他拿给我审批。”

  一般的短假,周彦直接找贾国屏就能批,这种超过一个礼拜的长假,必须有系主任签字,所以周彦才跟施万春说这个事情。

  得到施万春的批准之后,周彦笑着跟施万春告辞,然后就跑去找贾国屏搞请假条的事情。

  ……

  周彦之所以要请假,是因为要去林州拍跟滑翔伞有关的戏。

  国内滑翔伞发展也没几年时间,专业的滑翔伞基地比较少,林州是其中比较上规模的一个了。

  而且林州滑翔伞基地得知周彦要在他们那里取景,也非常支持,给他们剧组报了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并且可以免费给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

  而基地方面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在片尾加上鸣谢他们林州滑翔伞基地的名字。

  林州滑翔伞基地之所以这么大方,也是因为他们准备在明年举办国际滑翔大赛,特别希望电影能够给他们基地做宣传。

  五号早上,剧组准备出发的时候,周彦的bp机忽然响了,他将bp机掏出来,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灯笼银狮奖。

  虽然信息经过了简缩,但是周彦一下子就看明白了,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银狮奖。

  周彦立马跟旁边的赵飞分享这则好消息,“老赵,《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银狮奖。”

  “真的么?”赵飞激动地一拍大腿,“我就说早上怎么眼皮直跳,原来是有好消息!”

  周彦撇撇嘴,赵飞明明是右眼皮跳,他早上还说,右眼皮老是跳,总感觉心慌慌的,现在口风倒变了。

  同车的路学长跟王晓帅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眼神,谁不想参与一部银狮奖影片的制作呢?

  而且他们都知道周彦还在这部电影里面演了个角色,也都十分感慨,他们周导的起步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第一次演电影,这电影就得了银狮奖。

  不过同时他们也很高兴,《大红灯笼高高挂》能获得银狮奖,对他们现在拍的这部电影来说是好事情,因为两部电影的班组重迭很多。

  这时候他们也在憧憬着,《想飞的钢琴少年》拿奖的场景了。

  短片版已经剪的差不多了,就差几个滑翔伞的镜头。

  这次他们去林州,会先把短片里面需要的镜头先拍完,然后快速送到燕京制片厂剪辑,争取九月二十号之前把短片全部剪出来,然后送到克莱蒙费朗电影节去参展。

  ……

  在林州的拍摄非常顺利,刨去路上的时间,他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把所有跟滑翔伞的戏拍完了。

  回到燕京之后,周彦没有第一时间回学校,而是直接去了燕京制片厂的剪辑楼,他急着要看厂里面剪出来的短片成片。

  主要是看跟滑翔伞有关的镜头,因为其他的部分之前剪好的时候,他已经看过了。

  剪辑车间的石主任告诉周彦,之前送过来的胶片,有很多都是不能用的,好在他们送过来的胶片足够,剪辑这边从中挑了比较好的剪了进去。

  这也在周彦的预料当中,胶片时代就是这点不好,很多时候都只能靠摄影师的感觉,特别是拍这种飞翔的戏,目标在远景中移动,非常难以把握。

  为了拍好这场戏,周彦根本就不计成本,一遍一遍地拍,一遍一遍地找位置、找角度。

  之前最耗胶片的戏,应该是音乐厅的那场,但是跟飞翔的这段戏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为了完成几分钟的镜头,周彦至少拍了三四个小时的素材。

  这一场戏直接把《想飞的钢琴少年》的耗片比拉升了一个等级,之前周彦在其他戏上面省下来的胶片,全部用在了这几分钟戏上面。

  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石主任都说,虽然废片很多,但是剪出来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石主任是剪辑的老手,自然知道这种天上的戏非常难拍,想要拍好,花钱是肯定的。

  就拿他们厂里面另一个项目《天堂回信》来说,里面放风筝的镜头,拍的效果都不太好,镜头想要在空中找到风筝就已经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更别说让风筝在镜头里面待在合适的位置。

  而《天堂回信》剧组的预算有限,也不可能让王军正一遍一遍的拍,基本上只要能够确定特写的时候风筝入画就行了,至于考虑它是否在黄金线上,画面的布局如何,那都是奢求了。

  确定短片剪出来的效果没问题,周彦也松了口气,剩下的长片他们就可以慢慢剪了。

  从剪辑楼出来的时候,周彦又去了陈恺歌他们办公室,他想问问陈恺歌最近《霸王别姬》的准备工作怎么样了,开机的时间能不能定下来。

  不过陈恺歌不在办公室,正好王军正在,他就跟王军正聊了几句。

  王军正也是有些日子没见到周彦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着说道,“这段时间黑了不少嘛。”

  这段时间已经不止一个人说周彦黑了,他也习惯了,“黑点好,黑点健康,王姐,《天堂回信》最近什么情况?今年能上映么?”

  说起这事,王军正眼含笑意,看起来心情不错,“前天刚定下来,电影是阳历明年二月一日正式上映。”

  “二月一日,过年那段时间吧?”

  王军正点点头,“嗯,正好是腊月二十八。”

  周彦笑了笑,怪不得王军正这么高兴,虽然这时候没有贺岁档这么一说,但是过年的时候看电影的人相对还是比较多的,电影能够安排在这段时间上映,也算是个好消息。

  总体来说,《天堂回信》后续审核、上映流程走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反观《大红灯笼高高挂》,去年就已经拍摄完成,现在也在威尼斯拿了奖,但是在国内上映的时间还没有定下来,今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上映。

  还是跟题材有关系,《天堂回信》的主题就是亲情,审核当然比《大红灯笼高高挂》这种批判封建旧社会的电影要快点。

  又跟王军正聊了一会儿,周彦去了隔壁办公室,他没忘了夏刚之前跟他说的电影《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

  “周彦你来啦。”

  夏刚原本正在看资料,一见周彦去了,连忙起身,非常热情地跟周彦打招呼,又忙着去给他泡茶叶。

  看到夏刚如此热情,周彦有些疑惑。

  他跟夏刚虽然关系不是特别熟,但是平时见面也挺多的,两人之间的相处也是正常的朋友模式,还没见过夏刚这么热情过。

  就算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这也有些奇怪。

  接过夏刚端过来的茶,周彦问道,“夏导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

  听周彦这么说,夏刚脸上浮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来,“唉,瞒不过你,确实有件事情要跟你说。”

  看夏刚这表现,周彦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而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也就是那部电影了。

  “是电影有什么问题?”周彦问。

  “唉。”夏刚又叹了口气,“对于演员和其他剧组成员,郑小龙导演他们有不同意见,他们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安排一些人来竞选,择优而取。”

  周彦听明白了,问道,“所以说,现在是要我跟其他人竞争么?”

  “是的。”夏刚脸上的歉意更盛了。

  当时他找周彦的时候,可是拍着胸脯跟周彦打保票,配乐指导这事能定下来的,没想到回头就打脸了。

  “怎么个竞选法?”周彦问。

  “他们是希望等片子拍完,候选者送作品过去给他们甄选。”

  “哦。”

  周彦点点头。

  “其实我也跟他们说了,你参加过《天堂回信》跟《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不过作用不大。”

  “毕竟是他们的故事,谨慎一点,可以理解嘛。”

  周彦嘴上说能理解,其实心里一点都不理解,郑小龙他们是编剧,最多管个选角就行了,连其他幕后人员也要插手么?

  竞选这事,周彦肯定是不会干的,他已经打定主意,这活他不接了。

  《大撒把》这部电影是还不错,但是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先不说是不是跟别人竞争,光是等电影拍出来再让介入这一条,他就不可能同意,现在他要是再接配乐指导的话,肯定要从电影还没开始的时候就介入进去。

  越早进入,配乐的效果就越好。

  《天堂回信》就是个明证,正因为周彦提前介入,所以王军正在拍摄的时候才会有意地顺着配乐的节奏来,让镜头跟配乐更加契合。

  不过照顾到夏刚的面子,周彦也没有明着拒绝,只是笑眯眯地说道,“那就等电影拍完再说吧。”

  夏刚还是不停地道歉,“真不好意思,周彦,这事真是怪我。”

  周彦笑着摆摆手,“,这事怎么能怪你呢,计划赶不上变化嘛,这次没办法合作,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了。下次再有好机会,咱们再合作呗。”

首节上一节72/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