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47节

  果然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周彦笑了笑,点头说道,“哦,胡老板你应该是负责销售,平时不怎么碰这东西吧,现在国内玩电子合成器的少,我自己拿到这个,也是要摸索。”

  “你要这个做什么?”胡光磊问道。

  “还能做什么?我最近写的一套曲子,里面有些音用传统乐器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只能用合成器尝试一下。”

  果然,一听周彦这么说,胡光磊来了点兴趣,“你想要什么样的音?”

  “我需要一些中国民族乐器的音,但是要更加神秘跟缥缈。我知道这个很难办,一般人可都搞不定,我也只能慢慢摸索。”

  胡光磊沉吟一会儿,说道,“或许我可以试试。”

  这话正中周彦下怀,他笑道,“胡老板,我可没有钱雇你。”

  “我知道你没钱。”胡光磊撇撇嘴,又看向小拖车,“你连合成器都是从我这里借的,我不要你钱,让我看看你的曲子就行。”

  孙秦在旁边一拳擂在胡光磊的肩膀上,叫道,“老胡,你丫够义气啊。”

  “你手是真贱!”胡光磊揉了揉胳膊,又问周彦,“这些东西放哪儿?”

  “放我们教室吧。”

  随后三人将东西搬到作曲系的教室装好,作曲88的学生都围了上来,他们平时也没玩过合成器,对这个东西还挺好奇的。

  学生们看着电子合成器问东问西的,周彦顺势把他们的问题都抛给了胡光磊,让他来解答。

  看着一群作曲系的学生围在身边,胡光磊也挺高兴,他这也算是给作曲系的专业人士们当了一回老师。

  带着这种骄傲,胡光磊是倾囊相授。

  本质来说,电子合成器跟其他乐器一样,只是一种音乐工具,关键还在于使用者对音乐的理解。

  不过跟传统乐器不同的是,电子合成器还需要理解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比如频率、振幅什么的。

  ……

  胡光磊虽然开了个店,但其实是个闲人,自从他答应周彦要帮周彦做出周彦想要的音色后,几乎每天都会往央音跑。

  每天两人都在讨论、尝试,先是在一些传统乐器原本的音上,做着细微的修改,试图找到周彦想要的感觉,也会尝试着脱离传统乐器的音,创造一些特别的音。

  周彦想要的音色,在他的脑海中,只不过他对合成器的使用不熟悉,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做出来,而他即便描述的再仔细,胡光磊也不可能完全理解。

  所以两人只能这样慢慢尝试,努力朝着一个方向走。

  随着学习和讨论的深入,周彦对电子合成器更加熟悉,他在给胡光磊描述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双方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合拍。

  一个礼拜之后,虽然很多音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周彦很有信心,再给他们几天时间,就能搞出来了。

  现在最麻烦的,反而是缺个爵士鼓手。

  爵士鼓胡光磊那里也能弄到,但是爵士鼓手却不好办了。

  周彦跟贾国屏打听过,他们学校就没有玩这个的。

  他也跟胡光磊打听过,问他能不能介绍一个爵士鼓手,而胡光磊倒是说了几个名字,不过都是些已经成名的人。

  比如侯木人,人家是国内最早玩架子鼓的人,现在正忙着全国各地演出呢,怎么可能是周彦能够请得动的。

  ……

  十天后,周彦依旧没有找到架子鼓手,他已经开始考虑,是否可以用军鼓、镲等乐器来代替,反正架子鼓本来就是这些东西组成的,不过就是麻烦了点。

  就在这时,孙秦来找周彦。

  见到周彦的第一句,孙秦就问周彦,“周指导,我给你介绍一个特别牛逼的鼓手,你要不要?”

  周彦正趴在钢琴上,调整《故宫的记忆》谱子,随着这段时间的练习,他也发现了自己写的曲子还存在一些小问题,所以没事的时候就会进行修改。

  听到孙秦的话,周彦抬头看了看他,“你要介绍的,不会是侯木人吧?”

  之前胡光磊给周彦介绍人侯木人的时候,也是这样说侯木人的。

  没想到孙秦一脸疑惑地问,“侯木人是谁?”

  孙秦对曲艺界了解真不多,也就是这段时间心里惦记着配乐的事情,他才花时间了解了一点。

  “那你要介绍的是谁?”周彦问。

  孙秦脸上又浮起笑容来,“你知道蔚桦么?”

  周彦点头,“当然。”

  蔚桦之前是央视的主持人,前两年还主持了春节联欢晚会,在国内非常出名,不过前年她突然从央视辞职,跑去做音乐了。

  这事当时闹得挺轰动的,不过这段时间也没听到蔚桦的动静,应该是音乐事业发展的不太好。

  好像蔚桦辞职之后出了一张专辑,外界的评价很一般。

  孙秦笑呵呵地说,“蔚桦的乐队里面,有一个年轻的爵士鼓手,比你也就没大多少,他非常厉害。”

  周彦盯着面前的谱子,漫不经心地问道,“是么?他叫什么名字?”

  孙秦张嘴说出一个名字,“赵沐阳。”

  周彦挑了挑眉毛,虽然他对摇滚乐不太熟悉,但也听说过赵沐阳的名字,赵沐阳似乎担任过很多摇滚乐队的鼓手。

  这年头,爵士鼓手在国内是稀有人才,各个乐队都缺,所以赵沐阳才会被招进那么多乐队里面。

  赵沐阳的水平,周彦肯定是相信的,《故宫的记忆》对于架子鼓手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对赵沐阳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

  不过赵沐阳既然都能跟蔚桦组乐队了,那也不大不小算是个名人,他能愿意来帮忙么?

  “你跟赵沐阳什么关系?”周彦问。

  孙秦摇摇头,“我跟赵沐阳什么关系都没有,我甚至没见过他,是蔚桦姐跟我推荐他的。”

  “你跟蔚桦很熟么?”周彦又问。

  “我们以前是同事。”孙秦简单解释了一句,随后又非常自信地说,“周指导,只要你愿意,我肯定能够把赵沐阳叫来。”

  周彦当然愿意,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找个爵士鼓手就行,赵沐阳这样有水平的,他肯定是万分欢迎。

  “他怎么收费?”

  孙秦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周指导,你怎么老是想着收费的事情……赵沐阳不收费,听说他在呼吸乐队也不收费。”

  一听不收费,周彦抚掌笑道,“好啊,那就把他请来,回头我请你们吃大餐。”

  ……

  第二天下午,周彦在琴房里正跟于然练习《故宫的记忆》,孙秦带着赵沐阳找到了他。

  “周指导,这位是赵老师。”

  赵沐阳站在孙秦旁边,他二十来岁,中等个子,身材非常瘦,留了一头长发,还戴了一副墨镜。

  这几年,随着摇滚乐在国内火起来,长发、墨镜、牛仔裤似乎成为了“酷”的代名词。

  很多摇滚乐手们就像是从一个理发店里面出来的,都是一样打扮。

  年轻人也纷纷效仿,现在街头经常能够看到如此装扮的鬼火少年,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他们在室内,今天还是阴天,赵沐阳戴个墨镜,实在是有些奇怪。如果碰到一些比较介意的人,可能还会认为赵沐阳不礼貌。

  不过外表酷酷的赵沐阳,却非常腼腆,他听到孙秦叫他赵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孙导,你叫我沐阳就行。”

  “好,沐阳。”孙秦笑了笑,又给他介绍,“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周指导。”

  赵沐阳透过墨镜观察了一番周彦,微微有些惊讶。

  蔚桦让他来,只说有个朋友想要做一首曲子,需要一位鼓手。他们过来的路上,孙秦也一直都是周指导、周指导的叫。

  所以赵沐阳下意识地认为,周指导肯定是个年纪不小的老师,没想到会这么年轻。

  他会是老师么?看起来更像是学生吧。

  其实赵沐阳喜欢戴墨镜,不仅仅是为了耍酷,也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就不用跟人对视,能让他感到轻松一些。

  周彦走过去,主动跟赵沐阳握了握手,“赵老师,非常感谢你能过来。”

  “叫我赵沐阳或者沐阳,都行。”赵沐阳似乎挺害怕别人喊他老师,所以又把刚才跟孙秦说的话又跟周彦说了一遍。

  周彦笑道,“那我叫你沐阳哥吧。”

  “可以。”

  赵沐阳点点头,其实他不太喜欢周彦这种客气的语气,不够真实,当然,也谈不上讨厌。

  “我知道你很忙,那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周彦从包里面掏出一迭谱子给赵沐阳,“这是《故宫的记忆》的谱子,鼓还没有到,你先看看谱子吧。对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这次演奏的小提琴手,于然。”

  于然主动跟赵沐阳打招呼,“沐阳哥,你好。”

  赵沐阳点点头,也没说话,他现在的注意力都在谱子上面。

  看到谱子的第一眼,赵沐阳就挑了挑眉毛,周彦写的鼓谱非常漂亮。

  爵士鼓的鼓谱本身就没有标准,国内对爵士鼓的研究也比较迟,有些乐队在演奏某首歌曲的时候,甚至都没有专门的鼓谱。

  周彦的这张爵士鼓谱,非常清晰地记录了一套鼓各个乐器组件位置、时值以及音乐表情、演奏技法等信息,所以赵沐阳会觉得这个谱子写的漂亮。

  另外,跟赵沐阳之前参与制作过的大部分歌曲不同,这首《故宫的记忆》节奏上并没有那么强烈,也没有那么循规蹈矩,呈现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

  这对赵沐阳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需要暂时放下这几年摇滚乐给他带来的那些“强情绪”,来适应这首曲子的悠然、大气。

  等赵沐阳看了一会儿,周彦说道,“沐阳哥,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跟我说。”

  赵沐阳摇摇头,“没什么问题,等到鼓来了,我就可以上手。”

  周彦笑着点头,“那就好。”

  ……

  第二天,从胡光磊那里借来的架子鼓到了之后,赵沐阳就跟周彦、胡光磊以及于然四人一起,开始练习《故宫的记忆》。

  不得不说,赵沐阳的鼓确实玩的很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周彦也发现,赵沐阳不仅仅是鼓玩得好,他在音乐上的天赋是很强的,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甚至周彦觉得,赵沐阳天天光把时间花在摇滚乐队那里,是有些可惜的,他完全可以在玩摇滚的同时,多涉及其他音乐类型,这样有助于他以后在音乐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国内摇滚乐还会有不少年的红火,但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很多摇滚乐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他们正在走入一种极端,甚至会卷入某种自我斗争当中。

  当然了,劝说的话,周彦并没有跟赵沐阳说,他当下要做的就是赶快拉着赵沐阳他们把曲子给录出来。

  关键赵沐阳也很忙,他兼任几个乐队的鼓手,有很多事情要做,为了周彦的这首曲子,他已经耽误了不少其他乐队的事情。

  周彦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一直加班加点地在赶工。

  之前周彦跟孙秦说,半个月之后把曲子给他,但是周彦跳票了。

  从孙秦去教室找他那天算起,总共过了二十二天,周彦才把录制了《故宫的记忆》的磁带交给孙秦。

  孙秦看着磁带,也有些激动,他在整个制作《故宫的记忆》过程当中,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付出的越多,在收获的时候,感受也就越强烈。

  期间周彦他们练习的时候,孙秦也去过几次,但是他还从来没有听过完整的曲子。

  所以拿到磁带之后,孙秦根本就等不及回去再听,直接要了周彦的随身听和耳机,现场听了起来。

  周彦他们四个人,就站在孙秦的面前,等着他听完发表意见。

  四分多钟之后,孙秦取下耳机。

  胡光磊正要问孙秦曲子怎么样的时候,孙秦却冲着周彦说了一句“随身听我先拿走了”,然后就拿着随身听跑了。

  还没等胡光磊反应过来,孙秦已经跑没影了。

首节上一节47/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