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45节

李铁山确实没说大话,蔡全无在了解过第一个四合院的信息以后就无比的满意,

并且迅速跟房东方平川把租房的事情敲定了下来。

“蔡全无同志就是爽快,那我现在给你介绍介绍四合院的其他租户?”

大家以后要朝夕相处,蔡全无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成,那就麻烦方同志了。”

当方平川把四合院有限的几家租户招呼过来的时候,何雨柱一个都不认识,一开始也并没怎么在意,

“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来的住户是从津门来的蔡全无同志,

其他两位是他在北平的亲人何雨柱同志和何雨水小朋友,

蔡全无同志,咱们四合院住户不多,

……

这位是后院的苏耀祖家的苏大娘……

还有这位怀孕的嫂子是住你对门的韩永田家的韩嫂子,叫孟传菊,

这孩子是他们的儿子韩春松……

……”

可随着房东的介绍,这又是姓苏的、又是姓韩的,怀孕的韩嫂子脚边的小豆丁又叫韩春松,

再加上这里又是正阳门附近,何雨柱心里隐隐约约的知道这里是哪里了。

所以等蔡全无和新邻居们寒暄完,

何雨柱笑眯眯的看着蔡全无,

“表叔,你这运气也太好了,这租房子还能遇见这么大的喜事,”

然后何雨柱就看着韩嫂子确认起来,

“嫂子,您这是几个月了?孩子取名儿了吗?”

对于何雨柱善意的恭喜,韩嫂子也没想别的,笑呵呵的说道,

“快5个月了,孩子他爹取名儿了,如果是大胖小子就取名春生,如果是姑娘就取名春雪。”

听到这几个名字,何雨柱就知道自己想得没错,这里就是韩春明家所在的四合院,

而何雨柱之所以对这几个名字印象深刻,

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兄妹是真的奇葩,做出了相当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第57章 慰问1

至于站在旁边的那位苏大娘,肯定就是未来的苏奶奶了,

而苏耀祖家和韩永田,以及未来的苏老师,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不在四合院里,何雨柱没见到,

倒是另一个程家人,压根儿不见踪影,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猫着呢!

“这名儿好,现在9月,算算日子,孩子出生正好在明年2月新年的时候,可不就是春生春雪么。”

韩嫂子也是笑的合不拢嘴,“是,孩子他爹也是这么说的。”

租完房子,叔侄三人再次回到街道,给李主任报备完以后,蔡全无的落户工作才算全部完成。

从街道出来,蔡全无一脸轻松的对何雨柱说道,

“柱子,房子和户籍已经弄好了,等一会儿咱们再去买些日常生活用品,下午再拾掇拾掇,晚上我就准备搬过来了。”

见蔡全无才在四合院住了一天,就要搬走,何雨柱可就不乐意了,

“表叔,这可不行表叔,再怎么你也得在家里多住两天,

你这才来四合院一天就要搬走,别人咋看我啊,好像我给你找房子,是急着赶走一样。”

蔡全无一听,觉得何雨柱说的也很有道理,如果他昨天来今天就搬走,何雨柱可得让人戳脊梁骨,

“也是,虽然咱们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外人不这么想啊,

那行吧,我再在四合院住几天,等给你爹写完信再搬,

趁着这两天没什么事儿,我再考虑考虑,看看以后该干些什么。”

日常生活用品几个字看着简单,可是却覆盖了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

就算蔡全无在市场上雇佣了一辆板车,叔侄三人也是来来回回的跑了好几趟,才把东西采购齐全,

而蔡全无从津门带出来的钱,也花了个七七八八,

“诶,亏得我从津门出来前,偷偷卖了家里的好几件古董,不然我在北平都安顿不下来,

这钱也太不经花了。”

才大手大脚花过钱采购物资的何雨柱,自然能理解蔡全无的心情,

听到他的抱怨,何雨柱笑呵呵的指了指床铺,“表叔,锅碗瓢盆花不了几个钱,这床单被褥什么的才是大头,

你这一年四季的全都买齐了,可不就得花那么多钱嘛!”

蔡全无无声的点了点头,最后叹了口气,

“诶,冲动了,夏天的应该缓一缓,多留点钱在手上周转,

现在我可得找工作了,不然等买的粮食吃光了,以后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既然蔡全无已经没多少钱了,叔侄三人自然也不在大栅栏儿过多的停留,

跟邻居们打过招呼,匆匆忙忙的回了南锣鼓巷吃午饭。

给何大清回过信以后,蔡全无就正式搬到了大栅栏儿工作和生活,

而何雨柱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就连9月15号过去了好几天,也没有什么浪花出现。

街道资料室里,何雨柱一边写着材料,一边琢磨着是不是上面有意隐瞒了北棒惨败的消息,

正想着,田枣匆匆忙忙的闯了进来,“柱子,你有空没有?

有空的话跟我出去一趟。”

对于田枣风风火火的做事风格,何雨柱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枣姐,今儿又有什么新任务吗?”

田枣笑着点了点头,“红缨姐让我找几个人,跟她一起去一趟韩家潭和百顺胡同,慰问慰问在里面改造的姑娘,

正好,我也去找春喜姐,给她说一说煤核的情况。”

何雨柱看了看手上的资料,发现也不是特别着急,就答应跟着田枣一起去八大胡同那边,

不过去那种地方,带着何雨水就有点不合适了,

于是就把妹妹托付给了王彩霞照看,

好在两个多月以来,何雨水也跟街道的同志们混熟了,不需要何雨柱过多的操心。

安顿好了何雨水,何雨柱就跟着李红缨一起出发了,

不过李红缨并没有直接前往韩家潭和百顺胡同,

而是拿着一份文件来到了供销社的代销点,领取区公所批下来的物资。

一开始从代销点里面拿出来的都是玉米面、八一面、九二米什么的,跟着一起来的同志们,还没觉得怎么样,

可是当好几匹咔叽布,十好几块猪肉从代销点拿出来以后,

同志们可就有些躁动了,

“主任,这些东西真是上面批给韩家潭和百顺胡同的那些姑娘们的慰问品吗?

这吃得也太好了吧!”

看到他们吃惊的模样,何雨柱心说这些东西算得了什么啊,

为了给那些姑娘们治病,上面可是连一两黄金一瓶的盘尼西林都拿出来了,

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年代,盘尼西林这种抗生素,国内只有通过港岛才能从国外买到,

就连前线的战士都很少能用得上,

韩家潭和百顺胡同的那些姑娘们倒是都用上了。

李红缨自然也是知道同志们为什么会这么问,对于上面的做法,她同样也是很有意见的,

不过即便如此,李红缨也依然选择完成上面交代任务,

“行了,我知道大家伙儿在想什么,我也跟大家一样,不过,上面既然把任务布置下来了,我们就要不打折扣的好好完成,

想不通的,等任务完成以后,回来慢慢想。”

见此,同志们也不敢再说什么,拉着板车跟着李红缨一起出发了。

韩家潭和百顺胡同正是勾栏里的姑娘们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地方,

在里面接受改造的,有包括从咸肉庄到清吟小班的各种档次的姑娘1300多人,

而第五区因为什刹海连接着大运河这条大动脉,

跟外城一样,也有很多有钱人,

所以第五区的姑娘,跟八大胡同这些一二等勾栏出来的姑娘一样,质量都是最高的,

当然也是最难管理的一群人。

由于地处外城,一行人花了不少时间才在李红缨的带领下来到韩家潭和百顺胡同,

又因为改造的地方是集中在一起的,所以这里并没有普通住户,

各个胡同口都有战士站岗,周边更是有许多的巡逻队,

这些巡逻队属于北平的驻军,所以李红缨这个街道主任在这里并不好使,直接就被拦了下来。

第58章 慰问2

(国庆三更)

不过看着板车上的物资,岗哨还是挺和善得,“同志,手令。”

李红缨也没墨迹,直接把区公所给她的文件递了过去。

等岗哨确认完了以后,这才放松警惕,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你们第五区这次来慰问的同志怎么换人了?”

为什么换人,都是区公所的安排,李红缨可不知道,自然也无从说起。

很快,一行人就在岗哨的带领下进了两个胡同之一的韩家潭,见到了负责人郭红梅院长,

等李红缨跟郭红梅做完交接以后,

街道的几个同志就开始打听起了姑娘们的事情,

首节上一节45/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