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第76节

然而,对方赢了官司,显然也是并不满足,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把张京赶走,占有中心国际,对方是不会罢手的。

所以对方又再一次的故伎重演,把张京告上了美国的法庭,这一次就不是简单的赔点钱就可以的了。

“你既然知道这么多的情况,你还愿意投巨资搞科研吗?你就不怕最后赔的一无所有吗?”张京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对易安国问道。

“而且你要搞这个,投资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动辄就是十几亿美元,而且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最后成功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的话,你恐怕就很难再站起来了。”

“另外,科学技术无止境,我们国家比国外的科技本身就落后了二十几年,就算以后赚了钱,你也要不断的再投入到科研领域,搞科技研发就是一个无底洞,不论你有多少资金都不够用?”

“我们国家举一国之力,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你个人。”

“我知道你或许可能有点钱,十几亿,或者是几十亿的港币,或RMB,换算成美元的话,也就是几亿美元,这点钱投入到高端科研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中,可以说是非常的微不足道的。”

“而且你本身又不是一个科研技术人员,对科技领域的事情,也根本就不懂什么,你有的也就只有一腔热血了,所以我劝你还是慎重的考虑一下,我不建议你投入到科技这一领域中。”

“或许你投资一下房地产,影视娱乐方面,或者单纯的投资一下互联网的创业公司,会更好一些,也更有前途一些。”

易安国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说的都对,也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就想向你学习,我就希望有一天,别人也能够尊称我一声先生,我就想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于资金上,虽然我在暂时还拿不出很多的钱来,但最多两三年后,资金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那你现在能拿出来多少资金投资?”张京有点好

奇的问道。

易安国想了想说道:“如果是马上就要拿出来的话,大概十多亿美元吧!”

“一年后,可以拿出来投资的资金会更多一些。”

张京这一次是彻底的有点感到很震惊了,看对方年纪也不大,最多不过30岁,而且易安国这个名字,也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金融大鳄,著名的风投大佬,居然轻轻松松的就说出了,可以马上拿出来十几亿美元的资金投资。

要知道,虽然说他成立中心国际的时候,在美国募集了十亿美元的投资,但那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找了很多的投资者,加起来才有这么多的资金。

而且他本身自己这些年,也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加上大家对他的能力的信任和了解,才能从别人手里借出那么多钱来。

但易安国仅凭他的一己之力,轻飘飘的就可以马上拿出十几亿美元来进行投资,就算张京再怎么样的见多识广,也忍不住很震惊啊!

同时也更加的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助易安国,投资创立一家高科技公司。

其实张京也越来越意识到了,中心国际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外部压力,最后自己或许真的不得不放弃中心国际,离开自己创立的中心国际了。

只有自己离开中心国际,宝岛的老对手才会停止对中心国际的打压,用自己离开中心国际,来换取中心国际的和平发展。

而且自己甚至还可能要被迫签署竞业协定,几年内不得从事半导体相关的工作。

张京脑子里已经开始转动了起来,想着让易安国创办一家什么高科技企业,请谁来组建技术团队,帮助易安国。

易安国完全不懂技术,所以只能做一个纯粹的投资人,明面上的老板,具体的公司经营管理和运作,技术研发革新上的工作,必需要有几个团队来负责,技术研发团队,经营管理团队缺一不可。

张京认识的这方面的人才太多了,但是并不是随便叫个人来都合适,而且就算是都合适,也要挑出一个最合适的人,来主导大局。

这既是对未来要成立的企业负责,也是对投资人易安国的负责。

张京没有直接答应易安国,但也没有拒绝帮忙,只说要好好的想一想,考虑清楚了再答复他。

易安国也知道,这是一件大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办成的事情,对方要好好的想一想,仔细的考虑清楚,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易安国与张京就此告辞,剩下的也就只能静待好消息了。

能成功固然是最好,失败了也不奇怪,至少自己已经努力了。

回去的路上,周梦蝶问道:“总,你跟张京先生谈的怎么样了,他答应了会帮我们吗?”

易安国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要好好的想一想,仔细的考虑一下再答复我。”

“易总!

其实张京先生如果不方便帮忙,我们也可以寻求国际猎头公司的帮忙,为我们寻找需要的最优秀人才。”周梦蝶提议道。

“国际猎头公司?能行吗?他们找来的所谓人才,无非就是谁出的钱多,就为谁卖命,没有什么忠诚度啊!”易安国想了想说道。

“我们要创立的科技公司,科技研发人才不仅只要求他们技术上有实力,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很可观的收入回报,但是他们最好也有一种爱国情怀,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

“国际猎头公司寻找来的人才,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收入有多高,我们给他们的收入再怎么样高?一旦别人比我们给的更高,很容易就会把他们挖走的。”

“国际猎头公司找到的人才,不是也要经过我们的面试啊!不符合条件的可以拒绝的,直到找到符合我们条件的为止。”周梦蝶说道。

“而且猎头挖来的很多高端人才,其实也并不只是看重收入,很多高端人才还是很有职业精神的,一旦选择加入,就会对公司有高的忠诚度。”

“尤其是一些国外的科研专家,他们不是我们华人,或许不会我们国家有多大的忠诚,但他们对于工作很忠诚,对于公司也很忠诚。”

“只要我们一直对他们以诚相待,他们也是不会轻易的背叛我们的。”

易安国想了想说道:“请外国人来工作,没有什么问题,来搞技术研发也是可以的,但团队的灵魂人物,最好还是要我们自己人才行。”

“等一段时间再说吧!也许张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一晃几天过去了,张京并没有联系易安国,直到张京已经考察结束了,离开了深镇,回到了魔都,都没有联系易安国。

这样的结果,令易安国有些失望了,但他也没有再打电话给张京,他觉得有些事情是不可强求的,强求也没用。

好在还是有一些好消息的,易小满的父母赶到了海岛省,经过了一番努力,让两人在黎寨举办了婚礼,成功的把美娇娘带回深镇了。

至于两人等回家过年时,在老家还是会补办一个婚礼的。

易小满的父母,也顺道来深镇看看,儿子在深镇的工作怎么样了。

最后一批海黄花梨也运到了深镇,易安国看到堆满了一个仓库的海黄花梨,也是非常的高兴了,这些可都是钱啊!

购买这些海黄花梨的钱,其实还不如帮黎寨修那一条出山的路,花的钱多。

但是尽管如此,整个黎寨也因此脱贫致富了,家家盖起了新房子,新家具,通上了电,买了大彩电,路也通了,口袋里也有钱了,整个离寨的人也都十分的高兴,对为他们带来这些变化的易小林,易小满,非常的感谢。

这其实也是易小满能够顺利,把黎寨中最美的少女,抱回家带走的最关键的原因了。

而易安国虽然因此多花了不少钱,但依然是收获满满,心情很高兴。

易安国也见了一下易小满的媳妇,长得确实是挺漂亮,而且皮肤还挺白的,至少比一般的海岛省的人,要白净的多。

听到易小满的介绍,对方大大方方的叫了易安国一声叔叔。

易安国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大红包,给到了对方手里。

然后对易小满说道:“你媳妇大老远的跟着你,嫁给你,以后你可要老老实实的,要对你媳妇好一点,不能欺负了。”

“安国叔!我哪里敢啊,只要她不欺负我就好了。”易小满苦笑道。

第125章 好消息

“谁欺负你了!叔叔你别听他乱说。”易小满媳妇赶紧说道。

“没事,你欺负一下小满没关系!小满就是不能欺负,要是他敢欺负你的话,你来找我,我帮你撑腰,收拾了他。”易安国连忙笑了笑说道。

易小满的父母,也就是易安国的堂哥堂嫂,也在一旁说道。

“你安国叔说的没错,小满你随便欺负都没关系,小满要是敢欺负你了,你打电话告诉我,我来帮你教训他。”

“或者是找你安国叔,让你安国叔为你出头,教训小满。”

“妈!我才是你儿子啊,你不能有了媳妇就不要儿子吧!”易小满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说道。

都为媳妇撑腰,谁来为自己撑腰啊?

但是没有人会在乎易小满的感受,因为易小满的媳妇,现在已经怀孕了,所以即便是易小满的父母,那肯定也是先护着自己儿媳妇,至于儿子,受一点委屈有什么关系?又不会少一块肉。

有了孙子,儿子自然就不香了,地位那是直线下降了啊!

易小满的父母看到易安国的红木家具厂,竟然这么大?也是很惊讶!

紧接着又参观了家具厂的展厅,看到那非常漂亮的红木家具,最主要的是上面的标价牌,不由得更是惊讶了,这随便一件家具,都是几千上万元,甚至是几万元。

“这红木家具这么贵啊!这可比小满在家自己打家具,卖的贵多了。”牡丹嫂忍不住的说道。

“主要是木材比较贵,家里那些杂木很便宜,肯定是没有办法比了。”易安国解释道。

“这还算是比较普通的红木,好的红木更贵。”

“一分价钱一分货,卖的贵,肯定有他贵的道理。”堂哥在一旁说道。

“安国!你这工厂这么大,光是买地都要不少钱吧?”

“还可以吧!也不算太贵,这主要是工业用地,如果是商业用地,那些建房子卖的土地,那就很贵了。”易安国解释道。

“你这在外面赚了这么多钱,没有想过要回家去发展吗?在家也可以开工厂啊!”堂哥又说道。

“回家发展啊!现在条件还不成熟,等以后条件成熟了,会有那一天的。”易安国无奈的说道。

回老家发展,回老家投资建厂,有时候说起来很容易,但其实做起来却是很难的。

主要是老家办厂很麻烦,虽然现在到处都在搞招商引资,老家也在搞招商引资,也有很多的优惠政策。

但实际上除了这些,还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和困难。

比如两年前,有一位港商在离易安国老家镇上几公里远的地方,买下了一大块地,投资上亿元,准备建一家针织制衣厂。

土地平整后,开工建设了一段时间后,投资商无奈的撒资离开了,损失了几百万也要走,不走损失的只会更多。

原因很简单,当地附近村子的一

些混混,好吃懒做的无赖,时不时的跑去敲诈勒索,伸手要钱,你不给钱的话就让你没办法开工。

你给了这一帮混混无赖,另一帮混混无赖又来了,大家轮着去,天天都有这么一帮人。去伸手要钱。

这也就算了,另外就是还有一些是当地的这个部门,那个部门,隔三差五的就要跑过去,吃拿卡要的。

虽然每次要的不多,但架不住次数多啊!最后开发商无奈的离开了,跑到邻近的县投资去了。

内地的一些县市发展不起来,其实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还是其次。

更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供应链的问题,简简单单的就说你回家办一个红木家具厂,你肯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去哪里买红木?

最后还是要来粤省这边买红木,运回西江省做红木家具。

另外,做红木家具的那些木工机器去哪里买?还是要到粤省来买。

别说你是挨着粤省的西江省了,就算是隔着几个省的东三省,南方人跑到东三省去创办家具厂,木工机械也是从粤省这边买过去的。

不只是购买木工机械要跑到粤省去买,还有很多的材料,也都要跑去粤省买。

比如砂带,砂纸,胶水等等,你在当地根本就买不到,或者是买不到合适的,又或者是价格太贵了,最后还是要从粤省采购。

好不容易把红木家具生产出来了,你以为这事就完了吗?红木家具太贵,你根本在当地很难卖出去多少?最后很可能你做好的红木家具。还要运到粤省来卖。

另外,无论你是要聘请木工师傅,还是雕花师傅,油漆师傅,你会发现绕了一圈,你还是要跑到粤省来,聘请这些专业的师傅。

当然,老家肯定也有一些,在粤省学会了这些制做红木家具技术的师傅,但是人家根本不知道,老家也有红木家具厂。

有的干脆就是在粤省这边呆习惯了,宁愿在粤省这边打工,也不愿意在老家进厂。

人家在老厂呆着,收入稳定,在老家进厂,同样是红木家具厂,人家也要担心你,有没有货做,收入稳不稳定?

最后没办法,你还得从粤省花高价,请这些师傅回去。

一旦这些人跟着你回去,收入不稳定,赚的不如粤省多,基本上又会跑回粤省打工了。

他们就算在老家打工,收入也是跟粤省对标的,甚至是要比在粤省打工的收入更高,他们才愿意呆下去。

如果是收入相同,甚至更低,那就没有人愿意呆下去了。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现实,那就是在粤省呆惯了,粤省干啥都方便,街头很繁华,又好玩,街上的美女又多。

老家就不一样了,一点都不好玩,街上也没几个年轻漂亮的美女,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首节上一节76/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