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友分手后,我的人生平步青云 第54节

“秦书记,没想到您点的年轻人非常有能力,要是以往,在今天下午能写好就相当厉害了,谁知他一夜就写好了,我是万万没想到!”

“您可真是慧眼如炬,当世伯乐!”

秦报国大手一挥,“别来这些虚的,拿材料说话!”

单伟华把材料递给了秦报国。

秦报国匆匆看了一遍,原来的材料他已经非常熟悉,这次只是看了一下不同的地方。

“这就对了嘛,让中央有借鉴的地方,这样的材料更有价值!”

秦报国长期在中央部门工作,养成了解决问题的习惯。

因为每次碰到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首先要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逐条汇总,完善提高,最终形成正确的措施办法。

“很好!特别是最后两条,站位很高,考虑深远,比我想象的要好!”

“走,一起去给戴书记汇报吧!”

戴鼎盛今年61岁了,到殷省当省委书记2年了,按照惯例是两年后退休,或者更上一层楼,到中央任职,所以他在殷省的工作表现很关键。

所以戴书记非常重视这次座谈会,小范围的座谈会,如果有出彩的地方,更容易引起最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

三人来到二楼中间,戴书记的秘书,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李志华正在盯着一张卡片出神。

看到秦书记和秘书长进来了,他慌忙站起来:

“秦书记,秘书长,戴书记刚刚回到办公室,我去通报一声!”

几分钟后,李志华领他们进了戴书记办公室。

“报国啊!听说你们昨晚忙了一夜!你还年轻,我这身体,怕是顶不住啊!”

戴书记声音洪亮,语气中透露出唯我独尊的王者霸气!

也难怪,在殷省这片土地上,他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戴书记谦虚了,是玉宝秘书长他们弄的,我只是昨天下午给他们开了个协调会!”

“报国,你的心意我明白!”戴书记这次的汇报材料,秦报国完全可以在形式上关注一下就行了。

谁知他不但亲自过问,在材料定型之后,又结合刚刚发生的国际大事,进行全面修改。

并且亲自主持了多个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就是为了把这个材料写好。

戴鼎盛很感动,这是超越正常工作之外的努力。

他示意他们坐下之后,戴上老花镜,走到靠窗边的一个单人沙发上坐下,开始认真看材料。

他看得很仔细,甚至在看过之后,再翻过来看看前面。

这个材料在他的内心掀起了惊天骇浪,有些问题他想到过,还在考虑能不能说,该如何说?

有些问题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过,但这次都出现在了材料里。

向最高层建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千人千面,每个人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同。

“把国营企业在银行的坏账打包剥离……”银行怎么想?专业的公司来承接?他属于什么性质!

“多部门联合打击走私……”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怎么处理;

“彻底让军队停止经商办企业……”这背后就不仅仅是利益问题了;

但是每一条,甚至每一句话,都很有针对性,直指金融体系以及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可谓是一剂良药。

良药苦口,最高层领导有多大的决心来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不知道,戴书记在给这个材料点赞之余,更是把自己放在更高一个层级的位置上,考量这些措施的得与失。

他非常欣赏这份材料,才能如此用心地去考虑。

秦报国看到戴书记时而沉思,时而皱眉,时而迷茫,心中感到诧异,这么深刻全面的汇报材料,还有犹豫的?

终于,戴书记说道:“报国书记,你辛苦了,这个材料非常好,我很满意。”

说完,他看了一下金玉宝和单伟华:“你们先回去吧!”

秦报国一看,戴书记还有事要和自己商量。

果然,两人出门之后,戴鼎盛说:“报国,我真老了,你看这篇材料,有好几处观点我都没有想到!”

“你的视野和格局,比我还要宽广。”

秦报国急忙澄清,“戴书记,我充其量算个伯乐,发现了一个有才能的青年而已!”

接着,他就讲了钟国仁的事,只不过是从报纸上的文章开始谈起,隐去了钟国仁救晓晓的片段。

尽管秦报国说得很诚恳,很详细,戴鼎盛还是认为,这个年轻人或许提出了个别新的观点,但主要还是在秦报国的主持下形成这个材料的。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根本弄不出这个材料。

“报国,你长期在部委工作,咱们探讨一下!”

第 63章 心底无私任我行

秦报国顿时正襟危坐,“戴书记,请指示!”

“报国,别这么严肃,我是向你学习的!”

“你说,这些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打击走私,军队禁止经商办企业等措施,能不能直接向领导提出来。”

秦报国一听就明白了,戴书记考虑得更全面一点。

他思考了几分钟,认真说道:“戴书记,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个材料很深刻,很有针对性,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这些措施方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华夏谋强盛。”

所谓关心则乱,戴鼎盛忧虑自己的前途,考虑得更加细致一点。

现在听秦报国这么一说,他用手一拍旁边的扶手:“对,报国,你说的太好了!”

“我刚才有点太谨慎了,高层心中,绝对比咱们更忧国忧民!”

解除了这个心结,戴鼎盛心情大好,他满面红光,兴奋地说道:“报国,我可不相信你说的那个年轻人,不过是你不想居功罢了!”

这也难怪,要不是自己昨天下午已经听过钟国仁的发言,谁会相信这些观点居然出自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之口。

秦报国放弃了说服戴书记的想法,他微微一笑:“戴书记,我希望你去汇报的时候带上那个年轻人,材料是他主持修改的,万一大领导问到你没准备好的问题,可以让他加以解释。”

秦报国如此推崇一个年轻人,是戴鼎盛没有想到的。

汇报的时候带上秘书,以及材料的主要撰写人,这很正常。

戴鼎盛一度以为这次修改是秦报国主持的,他竟然让带上那个年轻人。

“可以!我原本准备咱们一块儿去的。”

秦报国当然明白戴书记的意思,带着自己去见最高领导人,意义不言而喻。

“他对材料的理解比我深入得多,他能解释的我不一定能解释得了。”

见到戴书记始终不肯相信是钟国仁写的,秦报国只好退而求其次,他相信,只要戴书记见了钟国仁,就一定会相信的。

这时,李志华进来说:“戴书记,外宾在会客室等着了!”

戴鼎盛这才和秦报国说:“见一下非洲一个国家的总理,材料就这么定了,你让年轻人准备一下,后天跟我一起去!”

目光中流露出对秦报国的惋惜,这么好的机会你不去!

秦报国有自己的考虑,钟国仁和他一起去,比自己去要有用多了。

毕竟很多观点是钟国仁提出来的,万一大领导问起来,钟国仁可以随时给戴书记支支招。

自己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心底无私天地宽,在考虑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之后,才能考虑自己进退得失。

中午金玉宝和戴书记一起陪外宾吃饭,结束后,戴鼎盛专门问了一下钟国仁的情况。

金玉宝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都向戴书记做了汇报。

戴鼎盛暗自吃惊,果然是这个年轻人主持的,这思想、这眼界、这格局也太高大上了。

这下,更加坚定了他带钟国仁去汇报的决心。

“你安排一下,后天让伟华、志华、张生,还有那个年轻人,和我一起去吧!”

末了,他又说道:“明天下午,给他三分钟时间,带那个年轻人来一趟。”

金玉宝知道,戴书记对钟国仁的能力还有所怀疑,他要亲自见一下才能放心。

毕竟是年轻人,钟国仁一觉就睡到了下午六点。

看着这些古朴厚重的装饰,他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在省委招待所呢!

材料结束了,也没人能给自己说一声,该上班呢还是让自己回去?

钟国仁洗了一把脸,信步走出了省委招待所。

躺了一天,他要出去透透气!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昨天他让司机回去后,想到就认识张祥瑞一个人。

尽管人家和他称兄道弟,他却不想贸然和人家联系,毕竟人家是处长,而他,尚未入职!

谁知他从大厅出来走到外面的大街上,张祥瑞就从后面跟了过来。

“国仁弟弟,睡醒了也不告诉哥哥一声!”

尽管张祥瑞没有参加昨晚的会议,可今天上班后已经听别人说了好几遍。

最先是由黄天庆传出来的,作为综合一处的服务人员,他参加了会议和后来的整夜加班。

张祥瑞考察钟国仁的事已经不是秘密,上班后,黄天庆神秘兮兮地来到张祥瑞办公室。

“张处长,今年省委办公厅优秀伯乐奖非你莫属!”

张祥瑞素来知道这个年轻人喜欢开玩笑,“天庆,你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昨天是不是你去接的钟国仁?”

“嗯,是我联系让人送过来的!”

“这个年轻人昨晚震惊了所有人,没有例外!”

“我敢说,包括秘书长和秦书记以及段省长,小伙子的汇报绝对惊到了他们!”

黄天庆夸张地模仿着领导的表情。

“昨晚加了一夜班,全部是钟国仁在主导的,单秘书长后继有人了!”

黄天庆之所以这样说,是觉得单秘书长就代表了省委办的最高水平。

这是张祥瑞没想到的,尽管他猜测秦书记可能和钟国仁有某种联系,并且也认为钟国仁的文字水平比较高。

绝对没有想到他能镇住省委办的这么多笔杆子!

不,还有相关厅局的笔杆子!

听着黄天庆津津有味的叙述,张祥瑞暗自庆幸,自己已经先人一步了。

“那小钟呢?”

首节上一节54/1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