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友分手后,我的人生平步青云 第137节

不过,还是副厅级,级别上倒是没动。

可是副书记,那就是妥妥的三把手!进入了上升的单身通道。

钟国仁心里很好奇,为什么张峰这个事前没有一点风声,可是,秦书记不说,他绝对不问。

给领导当秘书,不该说的不能说,不该问的坚决不能问。

别看平时安排领导的行程,和领导一块儿吃饭,散步,聊天,但是必须和领导保持必要的距离。

在这一点上,钟国仁做得很好。

秦书记是真心喜欢钟国仁,从他身上时时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有意栽培他。

钟国仁给秦书记跑了一杯茶,秦书记指了指沙发,“坐吧,聊几句!”

钟国仁顺从地坐在秦书记的对面,他知道,秦书记要讲今天的人事情况。

“嵩江市市长是蔡丙坤!”

钟国仁的内心掀起一阵波澜,在前一段的调研中,蔡丙坤勉强可以排在第三名,并且信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算很好。

为什么这次他能脱颖而出呢?

小朋友的心里有很多问号!

“是蔡省长的意思!”

秦书记先给出了结论。

常委会之前,一般要先开个书记办公会碰一下头,由省委书记戴鼎盛、省长蔡耀华、副书记秦报国、纪委书记宫自净、组织部长鲁未峰组成。

作为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秦书记对拟推荐的副省级人选专门给戴书记做了汇报。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旧镇市市委书记程贸然、其次是省财政厅长夏宝山、最后是信南市委书记蔡丙坤。

其他厅级干部的人选,由组织部长提出初步意见,书记会上决定。

书记会上决定以后,召开常委会研究表决。

没想到,书记办公会上出问题了。

首先由秦书记汇报拟推荐副省级人员的情况,他按照原来的思路推出这三个人供大家讨论。

没想到,省长蔡耀华首先发言:“这三个人都有资格,有能力担任副省级干部,是厅级干部中的佼佼者!”

他停顿了一下,“我了解到旧镇市干部群众对程贸然有一些不好的反应,有些问题反应到了纪委!”

说完,他有意无意地看了纪委书记一眼。

宫自净点了点头,“确实有这种情况!”

蔡耀华顿了一下,“夏宝山多年干财务工作,我觉得他沉稳有余,魄力不足,要是担任省会城市的一把手,恐怕会影响了嵩江市的发展速度。”

“蔡丙坤这几年在信南市搞的有声有色,无论国营企业改制,还是发展乡镇企业,都可圈可点,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那个年代,敢想敢干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我提议,蔡丙坤担任嵩江市委书记!”

与会人员没有想到,这次居然是蔡省长第一个发言,可见,他一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秦报国分析了一下,蔡省长没有给戴书记汇报过,他这是搞突然袭击,他抢先发言的目的只有一个:

针对自己!

并且试探戴书记在这件事上的反应!

第178 章 过程很精彩

秦报国猜的一点不假,秦报国来到后没多长时间,就把任凯歌弄到了省人大这个二线。

作为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蔡耀华本来和任凯歌的关系很好,并且还把严国华送进了监狱。

还有就是秦报国的秘书到汴城市任纪委书记,接着就是预县的县委书记到嵩江市任组织部长。

这些举动,无声地在影响着下面地市级的领导,秦书记的声望很快就会盖过自己。

戴书记转任或者升职以后,自己极有可能就是省委书记,秦可能任省长,到那个时候,手下都是秦报国的人,那怎么可以!

以前的很多小弟,都已经开始到秦书记面前拜码头,所以这次,他要不遗余力地推自己的人。

不仅是为了蔡丙坤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宣布,我才是殷省的二把手,而不是秦报国。

所以,他事前就和纪委书记宫自净沟通过了,要一起推荐蔡丙坤。

宫自净是从汉省组织部部长调任殷省省委书记的,不过他和蔡耀华在在上面找过同一个领导,平时关系比较近。

宫自净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把严国华拿下的时候,竟然没有事前给他这个纪委书记通报一声。

让他很没面子!

蔡耀华说过以后,戴鼎盛意识到,蔡耀华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

戴书记对这三个人也非常了解,单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他倾向于秦报国的意见。

程贸然要比蔡丙坤更合适一些。

但是他有自已的考虑,即使秦报国代表的就是自己的意见,也要尊重蔡耀华的意见,上级最忌讳的是班子不团结,特别是班子的一二把手。

如果公开闹矛盾,两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当然,如果他决定推程贸然,无论在现在的书记办公会上,还是将来在常委会上,肯定能通过。

但问题是,这样两人的矛盾就公开化了。

他需要权衡得失,上次到京市给最高领导汇报,非常成功,自己极有可能再进一步。

要是因为公开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影响到了自己,是不是得不偿失?

他决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他说道:“鲁部长,你说一下吧!”

鲁未峰很为难,蔡耀华很显然就是下一任的省委书记,而秦报国有可能接替省长,但是现在戴书记对自己的前途就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他沉默了半分钟,“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来考虑,我同意秦书记的意见,程贸然更适合一些。但是,如果群众有不好的反应,我们当然不能带兵提拔!”

这句话很有水平,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支持秦书记刚才对那三个人的排名!

但同时提到,如果他有问题,绝对不能提拔,反过来说就是支持蔡丙坤。

因为有没有群众反映很不好说,又没法调查,如果真让纪委去调查一下程贸然,恐怕真就把他毁掉了。

五个人一下子就变成了2.5:2.5平。

戴鼎盛听了以后,马上说道:“既然有争议,我们就搁置一下,待以后多加了解之后再考虑程贸然。”

其实在研究人事问题上,很多时候不是有多少人支持你,而是有没有人反对你。

哪怕只有一个人支持你,没有人反对,这就算通过了。

要是有五个人支持你,有一个人反对,照样可以让你到下一次再研究。

而下一次,还有没有人提名都会成问题。

这也是没人敢得罪常委的原因,关键时刻给你使个绊子,你的前程可能一下子就停住了。

戴书记最后说:“好,那就推荐蔡丙坤任嵩江市市长吧,常委会通过后向中央写请示。”

接着,鲁未峰介绍这次涉及到的几名厅级干部安排。

首先是信南市委书记由信南市市长接任,接着就是市长由汴城市委副书记接任,等等,涉及到副厅级提正厅级的很少,有6个人,主要是科技厅和环保厅的厅长年龄到站要退位,然后就是信南市空出来的正厅级位子。此外还有3个地市级的人大政协一把手到站。

这次,涉及到的副厅级有26个人,其中包括12名县委书记提拔为地级市的政府、人大、政协班子。

事前,鲁未峰都和秦书记汇报过了,他没有意见,当然,这次只是决定一些重要岗位的副厅级,比如副书记纪委书记或者个别的组织部长,其余还要留相当一部分名额到常委会上讨论。

但是,这次蔡耀华提出的蔡丙坤当了嵩江市市长,他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提一个要求。

很明显,他在副省级干部推荐中被否定了,在其他人员的任命上肯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政治就是一种平衡!

何况他推荐程贸然完全是处于公心,并没有任何个人感情在内。

恰好汴城市委副书记戚荣光升任信南市市长,原来是考虑盘墟市纪委书记调任汴城市委副书记。

这时秦报国漫不经心地说:“这次汴城市的书记市长都没动,是否考虑从原来班子中安排副书记!”

意思很明确,这样的话,即使书记市长没有调整,也可以让下面的人员稍微进一步,照顾一下地域平衡。

其他人当然同意,省委副书记提议一个副厅级,那还是有相当的话语权的。

如果从当地干部中安排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峰无疑是最符合要求的。

当初鲁未峰之所以没提张峰,是因为他刚任职没几个月,担心其他人有意见。

现在好了,秦书记直接说出来了,鲁未峰当然明白什么意思。

当即说道:“那就提议张峰同志任汴城市副书记。”

由于刚才他们已经支持了蔡省长提议的蔡丙坤,当然不好在张峰的任命上提出反对意见。

何况戴书记本来就是支持秦报国的,自然一口答应,“我同意报国同志的意见,我们在研究使用干部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德能勤绩,其次要掌握平衡,要把干部的使用作为推进工作的工具。”

戴书记都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不好反对,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接着,戴书记又在几个地市的纪委书记任命上否定了一个,另一个提出到常委会上研究,这才结束了这次书记办公会。

当天晚上,就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由鲁未峰介绍了干部考察情况及书记办公会研究情况。

第179 章 这里的调整静悄悄

有些书记办公会上没有研究的副市长、人大、政协的副职等情况,就由参加会议的秘书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长等常委提名、讨论通过。

当然,秦书记只是简单地给钟国仁说了一下结果,并没有给他说事情的具体经过。

钟国仁由衷地为张峰感到高兴,市委副书记,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市长的门槛。

秦报国最后说道:“小钟,该争的一定要争,但要注意方法,该放的一定要放,但是要放得有价值。”

钟国仁心头一怔,这是秦书记在教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给领导当秘书,很大程度上就已经成了一个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尽管秦书记家世显赫,可政治斗争很复杂,形势瞬息万变,关键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定力、谋略和策略。

在这次人员调整上,秦书记顺势而为,既给了别人面子,自己也得到了实惠。

他安排了自己秘书吕天祥到财政厅任副厅长,顺便又让张峰当了副书记,更别说还安排了杨随德到省城任组织部长。

刘土改、严国华由于腐败落马,轻而易举就把任凯歌原来在嵩江安排的班子瓦解掉了。

何况在其他副厅级干部的安排上,鲁未峰也事先给他做了汇报。

戴书记为了让宫自净冷静一下,否了一个纪委书记,另一个搁到下一次再议,事实上也是否决了。

等于是对宫自净支持蔡耀华的一点颜色。

都是人精,这点谁都能看出来!

首节上一节137/1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