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狗四年,我不舔了校花急了? 第147节

他刚一说话就让众人直接震惊,短短三天的时间,戈林以为他只是在了解观测方面的知识,毕竟这不是江城所擅长的领域,但没想到,自己这个组长已经凭借出色的科研敏锐度将大体的研究方向完全写好了。

“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对死亡维度的判断就是那里存在外来入侵者,所以,我将驳回最初那个仅是观测之后让探测器返航的计划。把H-012卫星从它们的手中夺回来,让探测器与卫星嵌合,然后返航。”

“由于我对RBN实验材料有着一定的信心,确保它能够完美的执行任务,我们要把嵌合器做到极致,即使在太空中也能够和H-012链接无误。”

科研者们听到这些,顿时感觉天方夜谭,如果赤道上真的存在入侵者,它们会眼睁睁的看着卫星被拉回地球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紧接着江城又说,“首先充分发挥类脑计划的特长,嵌合之后,四号实验体会第一时间读取卫星观测数据,并不会惊扰它们,之后四号会独自完成返航,我们也能清楚的知道,二十号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经过他的解释,科研者们方觉得合理了许多,不过,RBN材料能做到如此完美?很多人暗自心惊,他们还不够了解类脑,不知道这东西的思维如何趋近完美。

陈昂与万兴言看着别国科研者的表情,微微笑了一下,假若亲眼见证过西北发生的一切,就绝不会对这个仿水庭由美思维的四号产生任何怀疑了。

这东西,可是差点侥幸成为屠戮全人类的进化终端。

“大体的研究方向就如此简单,然而我们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够做成这件事。诸位,我们的任务很艰巨,并且不能沿用戈林副组长之前计划中的探测器方案,要制造一个全新的东西!接下来分配研究项目,我手中的这份文件为你们每个人都分配好了。”

江城从两份文件中取出来一份,放到戈林的面前,让他来宣读具体的职位以及细节。

待一切事务完备之后,众人陷入了思索当中。

他们原来从未在一起进行过研究,彼此之间也了解,光这个磨合的过程就需要多加努力。

唯一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就是通过这次会议,切实的让科研者们了解了江城的实力,他们不是没有信心去解决这件事。

往大了说,他们在揭开夜幕,将曙光重新引回大地。

“那,江组长,我们整个计划的代号定下来了吗?”这时陈昂出言问道。

他问及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代号,意味着他们被载入史册的时候,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计划当中。

“当然,我已经申报上去了,计划的名字就叫:宇宙对接!”

第182章 类脑结合武装的想法

许多人在期待着严寒过去之后,匹斯堡河流旁边的黑塔再度恢复工作,那就意味着江城的宇宙对接计划成功,星球被遮蔽住的眼睛将再度睁开,捱过寒冬,迎来的将是春日的新生。

对接计划仅仅在前几天的时候,由于科研者的不适应导致速度有些慢,但很快大家就懂得了自己的组长在科研方面是要求如何严苛的怪物,他们暗暗咂舌的同时也在努力适应。

因为对任何一个参与计划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进步机会。

科研者一生所能做出的成就是有峰值的,有些人的天资就到了那里,便无法再进步了,他们渴求再往上一个阶梯,这就需要远远苛刻于平常的锻炼,江城无疑给了他们一个进步的机会。

进行完这次宇宙对接计划,相信很多人的科研水准会更上一层楼,他们求之不得,虽然痛,但也很快乐。

万兴言对于这一点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他是唯二从人类基因组每次都入选计划的人,他有强烈的感受。自己的进步是飞快的,这对于科研者来说是多幸福的事情?

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每个人的神经状态都是紧绷的,曾有天文总院的官方前来探望江城(实则观察实验情况),他们在实验室外围参观的时候,发现科研者们连抬起头来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布施教授想和后辈马克打个招呼,但他足足等了半个小时,马克却连一次头都没有抬起,完全的沉浸在了研究之中,根本察觉不到仅仅一个玻璃之隔,自己的老前辈观望了许久。

布施教授先是感觉到意外,随后又有些释然的笑了笑。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何江城的计划总是进行的如此之快,从人类基因组开始突飞猛进,一年即完成三个计划。

原来他的研究规模与方式是这样的每一个入选者,几乎都把自己放空成了机器人的状态,除了吃饭睡觉和研究,不关心其他任何事情。

恐怖,但也高效。

戈林在这段时间过后,终于是对黑塔说再见了,他一开始非常适应不了这种节奏,因为从他脱离了科研领域之后进入观测台之后,一直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他本身就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先前的研究探测器也没有把自己逼到一个很紧绷的状态,但仅仅三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废寝忘食四个字,来形容宇宙对接中的科研者丝毫不为过啊。

最让人讶异的是,作为组长的江城比他们付出的艰辛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他指定整个计划的研究方向,敲定RBN和探测器应该怎样融合,把理论和实践过程分解成片面的形式讲述给大家,其中的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

于是戈林在恍惚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彻底进入了状态之中,他尤其注意到,不光是江城。从华夏带来的那两个科研者,陈昂和万兴言,完全和组长一样的坚韧性子,对研究的偏执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作为同事他先是内疚,随后奋力追赶。

其实戈林很怕自己的才华被发掘出来,那样官方就不会放任他做俄亥俄河岸旁一个小小的观测组长,但时也命也,难以摆脱束缚,戈林只好顺其自然。

夜间。

进行完一天的研究工作的科研者们身心疲惫,九点才用完晚餐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回到休息的地方洗漱完毕,之后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摔到床上,眼睛已经开始打架,困意蔓延到整个脑海里。

他们顷刻间就进入了梦乡。

有科学实验表明,智商越高的人越需要充足的睡眠。

但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俊才们或大学生们,睡十二个小时第二天吃饱然后继续睡的大有人在,也不知道是高智商惹的祸还是单纯的懒。

江城躺在床上,他感觉到有些许的疲惫,可睡不着。他在想,是否要把RBN换一个形式来展现,例如把四号改变成一个能够与科研者进行对话、服从指令、查阅信息的多线程工作智能。虽然工作量很庞大,但他相信四号完全能够胜任。

诸如此类的智能在很多小说中都有展现,但现代社会还未有趋近完美的系统,《龙族》一书中的诺玛,能覆盖整个学院区域,同时和学子们构建精神链接,通过相应的等级来获取相应的权限。

如果研究出来,对未来科技是大有裨益的。

类脑,就可以成为江城的第二个大脑,他不用再去脑动计算那些纷杂且繁琐的数据,全交给四号就行了。

想想,一个可以做独立个体,臣服于拥有最高权限的自己的智能,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指令,无时无刻都有精神链接,这有点酷。

如此一来,宇宙对接计划,不只是为了解决面前的危机,还可以对华夏本身获得更强大的智能,同时换取了樱花国

一石三鸟。

不,应该是一石四鸟,江城继续想着。

要知道,他在前些日子解锁了关于等离子炮的制造图,既然RBN理论上能与探测器进行结合,那现代武装是不是全部可以与之结合,包括等离子炮?

答案是当然的。

届时,江城即可以通过一个指令,来让等离子炮释放炮击。

嘶!

这个想法让江城有些兴奋了,科技领域彼此之间果然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类脑作为生物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的结合产物,竟然还能喝现代武装相结合。

一条路打通之后,前方是百条千条宽阔的大道。

江城现在更加能理解,为什么人脑是最精密的结构,并且能够对应科技树的树冠。

因为网格状链接的神经元,无形之中隐隐在告诉他一个道理,科技是相连相通的,如同人的思维方式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可以展开无数方面来阐述。

一个神经元的开发,意味着堵塞的道路被疏通,思维的清泉开始流向别处。

这即是科技树,也是脑!

第183章 你好

“你们觉得这个设想怎么样?”

江城看着阅读文件的万兴言与陈昂,平静的问出了这句话。

他俩共同阅读着一份新的文件,由陈昂手执,万兴言在他肩膀处聚精会神的盯着纸张上的文字。

可以观察到的是,陈昂的喉结不停的动着,嘴唇也在嗡动,似乎心情有些激动,好半晌他还缓过神来,好像听到了江城的话。

“太完美了!江组长你的设想在类脑上又拓宽出了一条新的路!”

江城挑了一下眉毛,继而问万兴言,“你能不能实现类脑与人类进行沟通,输入我们的语言语种,在原有的芯片基础上制造一个声音模组,这样就能够实现对话。”

“当然可以。”万兴言一口答应下来,这个任务对他来说不要太简单。

江城讳莫如深的凑过去,脸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微笑,两个老组员很少从他不苟言笑的脸上看到这种表情,一时间觉得有些奇怪。

“这个东西私下里进行,懂否?”

“私下好!”他们点了点头,江城安排好了一切,随即走出门去。

第二天依旧无事发生,好像夜晚的谈话从来没有发生过。

只是,在进行完研究准备休息的晚间,小组里的华夏专研者悄咪咪在加班。

一天,一个小时,一分一秒。

在眨眼即过的时间里。

流淌的河流始终得不到冰封,但温度却日渐降低下来,冰冷是这个季节独有的特征,街道上的行人裹在围巾和针织帽子里面,呼出的白雾缓缓上升,消逝在雾蒙蒙的天空。

异国他乡,科研者的心中带着挂念,可惜在别国吃不到饺子,也看不到日渐繁荣的十方烟火。

道路两旁的白桦树站在冷风里,倔强且执着,它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冬天。

只不过,这一季比往年更冷一些。

风继续吹吧,尽早拂过这个星球的每一寸土地,为即将破土而出的嫩芽们昭示考验的来临,在美轮美奂的蔚蓝之中,文明的发展愈来愈兴盛,似乎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只是一个假象,如果那样该多好啊。

没有人会珍惜现有的平静生活,他们更不会想到有一天,连这种生活都会成为奢望。

假若,城市被封闭,人与人之间即使擦肩而过也不能沟通,必要时候连家门都不能迈出,把自己的呼吸用口罩遮起来,只透出一双无神的眼睛,看向阴沉的天空。

假若,世界被按下暂停键,昔日灯火通明的都市,彻夜彻日不停的喧嚣都消失不见,只留下一栋栋空旷的商业楼,日常活动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孩子不可以上学,工人不可以上班, 异地的情侣不可以上床。

那将是一副怎样悲哀的场景。

没有人能够想象,但愿它也永远不会发生。

人很奇怪,总是怀念过往,嘴中说着想回到几年前的夏天,却不珍惜一个逝去的今日。为电影里面爱人的离别,长辈的去世而痛哭,回到家中却给勤劳的妻子一张冷脸,在宿舍打游戏时父母弹来一个视频电话立马挂断。

如果留不住过往,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那请牢牢把握住这一分钟。

江城夜以继日的进行研究,仿佛不知道疲惫一般,白天要进行宇宙对接计划,晚上还要观察“实现与RBN材料的交流”的进展情况,他的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

在一月十五号,华夏的元宵节,极其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个夜晚,江城独自一个人进入了实验室。

他给科研者们放了一天的假,最近小组里的成员实在是太累了,休息一下对计划的进程也无妨。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万兴言已经制造好了模组,只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嵌合进类脑的芯片之中,江城决定亲自来进行这个步骤,于是他打开了实验室的灯。

“啪嗒”。

用来放置类脑的实验室顷刻间变得灯火通明。

角落里,那个罐子被放置着,透明的培养液中,导管牵连着的类脑好像一个粉色的水母,安静的漂浮在中央,江城在看着他,也许它也在感受着江城。

他平静的注视着这个从西北去往京都,如今又被带到观测大楼实验室的四号。不知道为什么,江城觉得它身上有一种美感,并不是视觉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可能是因为四号倾注了科研者们太多的心血吧。

江城缓缓靠近玻璃罐,将机械臂移到一旁,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小瓶子,倒在手中,那是可以将震动转化为声音的模组,由此可以类脑发声。他将其安装到机械臂里面,然后输入指令。

做完了这一切,他并没有立即进行实验。

而是就站在那里,眼神牢牢锁在四号上,西北的计划中一共有四个实验体,前三个全部为了能够留存下来一个可能而牺牲,生与死的博弈,是一种伟大的艺术。

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类脑计划也宣告成功。

如果,模组真的管用,四号第一句话会说什么呢?

江城很好奇,但也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虚幻感,他先是赐予了类脑存在于世界的权利,如今更要赐予它开口说话的可能,这种感觉,对一个科研者来说无疑是值得感慨的。

那么,现在便开始吧。

他按下了机械臂的按键,透过玻璃罐子的孔洞,它准确无误的捕捉到了类脑的位置,分析芯片所存于何处,模组元件应该嵌合在哪里,然后用一个小镊子,轻轻放到芯片上面。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点失误。

然而,机械臂收缩回来,类脑却没有给出任何应有的反应。

好像模组是无效的,它并不能够准确的发声,又或者类脑陷入了一种沉睡状态,就连培养液都静置,没有漾起任何的波澜。

失败了吗

首节上一节147/2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