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狗四年,我不舔了校花急了? 第137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戈林亦是如此。

人生短暂至极,他年轻时越研究天文,越发现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甚至整个地球对于宇宙来说都微不足道。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在未来仙女座星云与我们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现存的一切都将会寂灭,届时不光是地球,这个星系已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悲观的猜测充斥整个科学界,从宏观来说,人类只不过是浩渺星系之中偶然诞生一种碳基生物,然后又偶然产生了意识而已。

诚然,我们可以改变一个星球的外貌,占据21%的大陆,在上面发展我们蓬勃的文明,但人类依旧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可戈林依旧觉得人类只是沧海一粟。

他活不了太久,他没有危害社会,他只想安然度过余生。

在整个阶级社会之中,庸庸碌碌的普通人,有很多其实不想了解大至整个星系的宏观,无论从时间还是生命来说,似乎这东西都距离的太过遥远。

“别说了,明天还得还房贷呢,看多了天文科普视频就不愿意还贷款了。”

这句广为流传的话,是一个现象的缩影。

没办法,既然有了任务,戈林只好收拾好行李,把黑塔中所有用得上的材料带上,远赴天文研究院。

布施院长很看好他,给了他远高于现在有着重要科研地位的艾锦程的待遇。他和老者布施曾经有过一段渊源,也算是恩师吧,所以组长的名头落到了他的头上。

除此之外还有总院观测部门的部长,担任副手,整个科研团队的配置很精良,但这可不是高射炮打蚊子一样简单。

戈林向来悲观,他已经预测好了最坏的结果,就是带领着这群高精尖的小组,结果狗屁都研究不出来,花掉资金然后以计划失败告终。

他就可以被贬回黑塔,继续过自己轻松自由的人生,岂不爽哉?

戈林坐在车上,景色飞速从窗边掠过,他越想越乐,似乎已经把失败当成必然。

信誓旦旦的众人,预料不到自己的组长有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把回收卫星想的太简单了。

而这时所有人都想不到,由此将引出一个足以威胁人类文明的重大问题。

俄亥俄河的飞鸟远去,终有回来的一天,戈林此去,却再也没有再留在黑塔的机会了。

类脑计划研发成功,江城不负众望攻克了这个代表世界最顶端的科技水平的难题,在通过申报之后,一发布就引爆了世界范围内的科研资讯网站。

两个月,一个奇迹,一场西北之旅。

远在大洋彼岸的漂亮国研究所里面,发生了这样一副景象,马洛里教授在电话详谈关于投资最新研究材料然后垄断市场抬高价格的问题,这是他一贯用的手段。

他花大笔资金购置一大批制作量子计算机CPU的材料,用来未来的电子元件市场,和这个领域的大规模公司做好配合,把其他端着碗来吃饭的小老板们挤死。

之后进行出口,翻倍价格,一下子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马洛里六十多岁,光论身价来说,在整个科研界都是排的上号的。

他在三十年前就会用这样的手段来谋取利益了。当然,他的家世显赫,是有原始的资本积累的,普通人想要走到这个高度很难。

马洛里把玩着手上那个昂贵的戒指,嘴角勾起,他已经铺设好了局,资金也流入了市场中,和大规模公司的战略意向达成之后,只等着运营后收钱就可以了。

这时候一个科研工作者在电脑上浏览着科研咨询网站,恰巧看到刚发布没几分钟的类脑计划理论,以及成功后的报告,和超越目前已知计算速度五倍的夸张数据。

他恍惚间眨了眨眼,摇了摇头,继续定睛去看,待到确认那是真实的数据,并且是由华夏生物科技院发出,根本作不得伪的时候。

这个科研者懵了。

“**!”他直接爆了粗口,回过神来的时候慌忙转载到他们平时讨论科研内容的群聊里面,许多不明所以的科研者们点开之后。

大多数和他的反应一模一样,呆了几秒钟之后开始怀疑人生。

在此起彼伏的惊讶声响起的时候,坐在偏僻的角落打着电话的马洛里烦躁的皱了皱眉头,挂掉电话之后站起身来,“发生什么事了?咋咋呼呼的像什么样子?让我看看!”

马洛里来到那个科研者的工作位置,接过来鼠标认真的浏览了一遍。

然后他又看了一遍。

又看了一遍

“啪嗒”一声,握着的鼠标掉到工作的桌子上。

马洛里的教授的脸颊在科研者的目光注视下肉眼可见的变得苍白,几乎是“唰”一下,他有些疑惑就算震惊也不会有如此奇怪的表现吧?

类脑的研发对整个科研界来说是一个重磅炸弹,对量子计算机市场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马洛里深切的知道,就在几分钟前他刚刚斥巨资介入的计划,一下子就变得一文不值。

电子元件市场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手中握着的大量材料,正在以每秒数个百分比在贬值。

“**!这是谁研究出来的!”

这则资讯早发几分钟,他就会少数十亿的损失。

可待到马洛里眼睛放到论文的署名,以及类脑计划的总组长的时候,他明白了一切。

世间能做到这件事的大概只有一个人,“江城。”

“又是他!”

第163章 昙花一现的灿烂

环球时报、时代周刊、华夏资讯等各大媒体报道了江城类脑计划研发成功的新闻。

各国在极度震惊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后,他们进而发现了一个极其让人惊恐的事实。

那就是江城每次沉寂一段时间后,也不能说是沉寂,就是每消失一段时间,再回归的时候必将携着足以震撼整个世界的研究项目。

还是以一种王者的姿态。

从人类基因组到类脑计划,多少科研者穷极一生也难以完成一项成就,他一声不吭的就攻克了。

华夏在这方面的保密自然是做的很好,所以才会给人这么大的冲击感,突兀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大国的领导们思虑的很多,仅仅以可控核聚变来说,带给华夏的资源就优厚到难以想象了,更别说生物医疗,能源领域江城全部都有涉足。

所以,他们把目光从这些项目上艰难的移开,放到江城的身上,长远来看,拥有这个人才是最关键的。

曾经江城攻克人类基因组的时候他风光无限,有些人说一辈子能有这一样成就,足以受用终生。

可是江城二度发布项目,带给人们的感受是见识到了一个绝顶天才的出世,他的才华并没有衰竭,这才刚刚开始。

如果任由他这么继续下去,恐怕在未来的某一天,华夏的位置将慢慢变得不一样。有很多人在害怕这些事情,越是身在顶峰的人,越怕摔下来,因为会尸骨无存。

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吗?

当然不可以。

但在有雄厚的力量为他撑起一片天让他茁壮成长的时候,概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再坚实的土地都会被笋尖刺穿,无限拔高的树能穿透苍穹。

江城可不可以?没人敢去赌,因为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他们承担不起。

这个代价是大国的明天。

在类脑计划发布后几个小时,有多个领导下令派人去接触江城,他们的目的不加掩饰。

只是,这些人能够跨越华夏的版图走到江城的面前?

毫无可能。

要说现在心情最为复杂的,就是天文研究院里面的艾锦程了,他有些烦躁的盯着类脑计划的资讯铺天盖地的充斥各大网站,手里握着鼠标,却没有一点动作。

艾锦程身上的一切都静止掉了,除了他的表情。

他原来觉得,江城是和他同处在一个时代,可以同他争一争世界舞台上的光彩的人物,而且江城很年轻,傲气如艾锦程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是优秀的。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

江城根本不需要他的承认,两人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划开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失去了争锋的资格,连做配角的机会都没有了。

讽刺的是,之前有很多人认为江城只是昙花一现。

艾锦程说自己输了都已经不配,荧芒难以与皓月争辉,往后,大概不会再有人把两人强行凑在一起相提并论。

往日里天才对峙的画面也不会再出现。

他在垂头丧气。

艾锦程也算是比较优秀的科研者,即使他有很多缺陷。对名利的追逐或者是自傲并不能否决他的科研成果,可成大事者,心态是很关键的一环,这决定了人生的上限。

如果他的心态能够再好一些,也许还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吧。

可惜这个假设不成立。

目前艾锦程所处的位置是天文研究院的办公室,他参与进了一个重要的计划。

科研精英们将齐聚这个办公室,在戈林的领导下探讨关于计划进程的几个问题,未来的数天这将成为艾锦程手底下的唯一一个研究项目,他必须郑重对待。

他只是计划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负责物理领域与推进火箭的能源等等,具体的天文研究还要组长和副组长来。

叹出一口气,艾锦程关闭了电脑,他打算去窗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以此来缓解郁闷的心情。

此时他不知道,戈林已经整理好了文件。

这个作为统帅的,来自匹斯堡黑塔的中年人。将毫不犹豫的毁灭科研成员们的自信心,这是他一贯的风格,毒舌而又悲观。

汽车驰骋在宽阔的公路上,两侧长满高耸的树木,即使在这个季节枝叶依旧茂盛常青,乍一看给人一种夏季的错觉。

这辆车掠过一栋红顶的低矮建筑,好玩的是两个房子簇拥着一个半扣的鸡蛋壳一样的屋子在中间。

这片地方是极为开阔的丘陵,抬眼就可以看到三四架观测设备,天空一碧如洗,露天的观测台比比皆是。

戈林穿着灰色西装下了车,迈步往研究院里面走去,他的方向正对着电梯,要去的是第七层楼的会议室。

现在的他丝毫没有面对那些科研大佬的紧张感,无形间有一些冷厉流转在眉目间。

不一会儿,戈林站在了会议室的门前,握住了黑色门的把手,他从容不迫的推开门,站在了最前端的位置。

众多科研者已经到场,氛围有些肃穆,没有人说话,大家共同看向他。

戈林把准备好的文件放在一旁,打开自己的电脑,目视前方。

副组长马克的手中握着一只笔,他的头发剪得很短,身材壮硕,看上去不像一个科研者反倒像个从监狱里放出来的悍匪。

但实际上在天文学研究中,他是公认的细腻。

戈林开口了。

“布施教授交给了我们一个光荣且艰巨的任务,H-012观测卫星五年前被发射到太空,在十二月三日晚间一直处于正常状态,但那夜过后与地面失去了链接,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收回这颗卫星。在避免它成为无用的太空垃圾的同时,也希望能解开H-012为何失联的秘密。”

大屏幕上视频开始播放,文字浮现出来,戈林拿出一支笔,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他伸出手来放在第一段文字上面。

“如大家所见,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假设卫星是被大体积的人类遗留垃圾所撞击,且观测摄像没有捕捉到物体的位置,那么大概率它是从后方被击中,因为预留摄像不会观测地球这面。”

戈林侃侃而谈,从撞击角度来判断方向,就可以利用排除法缩小侦测的范围。想要回收卫星,首先要发射几个有足够推进效果的设备,准确寻找到位置之后,再用标准的对接设备使拉回器械与H-012嵌合。

许多科研者点头表示赞同,戈林清晰明了的把第一个关键问题解释清楚,回收卫星的一切前提都建立在找到卫星上,如果找不到,那他们的计划就是瞎扯淡,直接宣告失败。

在对于这件事情上能有多少的把握?没人知道,连提出计划的布施老教授都不清楚。

对于太空里的事情,我们很难去预测,因为穷尽了多少年,才堪堪了解了一点。

走出我们的星球后,会有太多未知的事情出现。

谁能保证探测器飞出去,负责观测的观察员紧紧的盯着画面的时候,会不会偏离航线意外闯进了宇宙跳跃度?“”一下到了M78星云,结果大屏幕上出现了迪迦奥特曼。

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有好多科研者相信光。

即使H-012遭受到撞击,脱离轨道后的飞行速度也不会太快,尽快发射探测器去寻找的话,找到应该不算困难。

戈林手指下滑到第二个问题,这时看了一眼在认真聆听的马克,这个五大三粗的天文研究院块头太大,实在有些引人注目。

首节上一节137/2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