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狗四年,我不舔了校花急了? 第124节

如同带着士兵奔赴战场的将军,要在统筹上做到滴水不漏,充分发挥不同兵种的特点,这样才能无往不胜。

等到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他先行离开了实验室,江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水庭由美。

他轻车熟路的找到狱警,让其带着自己往环形监狱的里端走去。

依旧是那一间熟悉的审讯室,惨白的墙壁反射明亮的灯光,反而给人一种极其冰冷的感觉,监狱里不会有人情味。实际上所有墙壁的涂料包括设施,都在有意无意的对犯人进行心理暗示,这样才能起到威慑性的作用。

其实从犯罪心理学上来说,这种暗示的用法很多,审讯中打在脸上刺眼的灯光,面无表情严肃的刑警,重复一次又一次的盘问,几乎都算暗示。无形中给予罪犯压力,一层覆盖一层,通过时间的推移让这一份压力生生的把他们压垮。

有人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大家都听过警车出警的时候,车子上面会安插一个蓝红爆闪灯!没错,就是这个称呼。这东西在白天还不明显,但到了夜晚的时候刺目无比。

除去灯光,还有着穿透力极强的警报。那为什么要如此锣鼓喧天,声势极大,不怕罪犯听到之后逃跑吗?心理学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认为中止犯罪过程比逮捕犯人更重要!

非穷凶极恶的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听到警车驶来的声音,响亮的警报声穿过一个又一个街道,响在耳边,他们瞬间就会变得惊慌。

心理上的负担会不断加剧,他们对受害人的迫害就有可能终止。

警察的存在不是单纯为了惩治恶人,惩治是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法律的严苛,付出的惨痛代价告诉大家要和谐生活。

整个环形监狱,有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有建筑家共同打造,在这里待久了,大多数罪犯会变成温顺的羔羊,方便集中管理。要不然狱警哥哥们面对一群杀人犯强奸犯压力也很大。

江城安然坐在椅子上,眼看着对面的侧门中走出水庭由美,他在考虑用一种什么样的称呼,毕竟两人的关系有些复杂。

既是合作对象,又是长辈和晚辈,还是罪犯和管理者。

最后江城决定,还是叫水庭小姐比较合适。

他缓步走到玻璃边,友好的点了点头,“如果水庭小姐你做好了准备,那我明天开始安排链接工作怎么样?”

这个漂亮的不像中年的女人看了他一眼,“那个模拟大脑的具体文件,可以给我一份吗?我晚上的时候阅读一下。”

江城愣了一下,因为对方的态度有些请求的意思,环形监狱的严格规定,考虑到她的危险性,不允许水庭的房间里出现任何无关的东西,观看其他书籍性质的东西更不可能。

但他没有什么犹豫就答应了。

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江城知道,就算敞开环形监狱的大门,水庭由美也绝对不会走出去,为了小璃的安全着想,她大概率此生是要死在监狱里面,这就是悲哀的现实。

做错了事就要付出代价。

他转过头吩咐了随行的狱警,从实验室取出一份文件,待会送到水庭由美的房间里面。这也方便了以后计划的开展,沟通完之后,江城离开了房间。

他要做的事情要有很多,整个严谨的计划都要环环相扣的进行下去,江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就这样,时间缓缓流逝

似乎只有一眨眼的功夫,天色就缓缓昏暗了下来,西北戈壁昼夜温差极大,外面已经有吹的让人瑟瑟发抖的风了。

在这一片寂寥之中,晚间,水庭呆在自己的房间。

她之前听江城说过关于类脑计划,但细节终归不能通过描述展现。

水庭纤纤玉指中握着的文件,记录了江城的思维导图,还有实验的流程,基础理论等等。她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智商天才,当然有读懂这份绝密文件的能力。

随着纸张被不断的翻阅,她越看越入迷,越觉得惊艳。

因为,江城的理论,毫不客气的说,超脱了现有的世界很多,这些东西仿佛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越是乱世,就越有惊才绝艳的人出现,他们成为领袖,披荆斩棘,安定天下,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安稳的朝代之中,难有不世出的天才。江城毫无疑问,会成为科研界独一的领袖,这是水庭的直觉。大国崛起,也是乱世中必不可少的精彩桥段,江城又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多少助力?

文件被阅读完,水庭无意识的把它放在冰冷的地板上,她的脑海中在想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这个问题几乎能决定类脑计划的成败,也是江城思维导图里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沈怡然早早就来到了实验室,她细致的观察着用马克笔写就的整个计划的过程图。

其中用红色笔迹重点标注的“水庭由美”两个字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并没有听说过有关这个人的故事,江城也只说了是实验对象,仿生材料的模板就是水庭小姐的大脑。她之所以能成为宿主的理由是,现世没有比她再合适的人了,而且她的智商足够优秀。

沈怡然很好奇,这个能被江城称为“最合适的宿主”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这份好奇很快就会被解开,因为等科研人员陆续进入之后,分工明确的大家开始架设器材,按照江城给予的模板,将导管链接到透明的大罐子里,另一侧是封闭的类似太空舱一样的东西。舱门的内部是一块电子屏幕,关闭之后才会根据输入的指令运行。

江城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构建一个拥有独立思维,可以对各种条件做出反射的模拟大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植物需要生长,开花,结果。同理,大脑也会从幼年期至成年期,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锻炼。神经元会衍生至一个饱和的数量,那就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陈昂目光直视着罐子里的那四个不规则的仿生物体,现在它们不被赋予任何意义,但十天后,二十天后呢?也许这团东西就能够开始对外界的条件给予回应,或者对必要条件进行反射。到时候它就是一个能模仿人类思维处理大多数计算信息,且永远不会感觉到疲累。

现代计算机的缺点十分明显,模拟大脑就是结合量子计算机与人脑两个概念。

未来,不知道人类会面对多少突发的境遇,我们无法突破肉体的极限,也不可能肉身苦痛机械飞升,这涉及到伦理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更高级的智能,来代替人类工作。作为智慧个体,我们奴役机械,不能让机械来奴役我们。

按照设想中,最好的机械是什么样的?是无条件服从人类的指令,能保全种族的伟大发展与迈进,且可以复制的个体。它们不会有情绪,不会反抗,它们无生命,也无爱。

模拟大脑的尝试,是必要的科技化进程。

在许多条件单一的场景之中,人类不可以用肉体直接参与,就像载人航天计划,也蕴含着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将来我们要走出地球,观测整个宇宙,蕴含模拟大脑的机械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再检测一遍所有的程序,报告RBN材料的稳定情况,舱内气压温度要达到最合适的状态,以防宿主不适,另外链接的芯片准备好了没有?”

“报告江院长,万兴言那边的情况一直在盯着,研发成功立马会交予。”

“嗯,既然没问题了,先把水庭小姐请过来吧。”

听到他这句话,沈怡然一挑眉,其他的科研者也纷纷抬头看了一眼又继续手中的工作。看来好奇的不只是小沈一个人,大家都想见见这智商高达177的天才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实验室是完全隔音的,通过助理,狱警联系到了这边,顾清婉应了一句,听说水庭已经在门外了,她起身去开门。

门被缓缓开启,穿着纯色的平底鞋子,一身淡蓝色长袖裙子的水庭由美迈步走了进来。她初一露面就很惊艳,直接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沈怡然的第一观感是震惊,她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女人的长相,看起来年纪似乎不小了,但皮肤并没有任何衰老的痕迹。或者可以说水庭身上的气质,眼睛里的东西是沧桑的,但容貌并不沧桑。

“哗哗。”两声清脆的合金碰撞声,响在寂静的实验室里面格外的清晰,科研者们一怔往声音响动的地方--水庭的双手间看过去。

是一双银光闪闪的手铐,反射着实验室里亮彻的灯光。

所有人在刹那间联想到了科技基地的前身,在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步入漫天黄沙的地面抬起眼来看到的建筑设施,上面的名字是:环形监狱。

水庭由美,其实是个罪犯?

江城同样注意到了镣铐,但他没有说话,这是他和监狱方唯一没有谈拢的问题。那个矮个子狱长对于科研者还是十分尊敬的,江城提出来所谓让她自由一点,去除掉束缚的观点被狱长沉默的驳回了。科研是江城的专业,但管理犯人是刘狱长的专业。他明确表示,镣铐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为了限制犯人的活动,而是为了在心理上给予压力,时时刻刻提醒水庭:你是个犯人。

如果她忘却了犯人的身份,摆脱掉那份心理压力,突如起来的自由感觉会让她回到特意营造出来的压迫氛围之下。只有高压才能让她变成乖乖听话的傀儡,这样的方法同样可以对应资本家和工人,夺命流水线的工作氛围为什么枯燥又冰冷,人在其中几个月为什么会变傻,因为这种压迫的感觉会让人变成傀儡,心甘情愿的做傻子。

“李鲤你负责安置水庭小姐进入舱门,适应一下之后我们再进行下一步。”

江城的左手边,听到话音的一位小胖选手回过神来,走上前去,从狱警的身边接过来水庭,引领她往封闭舱中走去。

离地一米高的位置,架设着一个悬浮胶囊形状的链接舱,门已经被打开,下面有着三四层阶梯。

水庭小心的踏上去,表情从容而镇定,看不出任何波澜。她观察了一下里面的情况,回过头来对江城说,“华夏现在的科技进程这么迅速了吗?这是自己研制的还是进口产品?”

“自己研制的。”

“拨给你的科研资金相当可观啊。”

江城没回复这个问题,但是实验室里听到这句话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副院长的项目以江城的科研地位,怎么可能会担心资金这种东西。

“相信水庭小姐昨天晚上也看过那份文件了,如你所见,胶囊舱里有导管链接你面前的培养罐,双向链接的情况下,你的思维模式和大脑结构都会被其观察和模仿,等你进入之后,仪器会通过脑部轻微电流刺激的方式引导,不会痛的。”

“好。”

“沈怡然,你和小李一起去。”

愣神了好半晌,目光一直停留在水庭身上的她听到江城的声音,猛然回神“哦”了一声,走上前去。

水庭坐进去,躺下,完美的嵌合入胶囊舱之中。沈怡然帮忙固定她左右侧的手脚,但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的触碰到坚硬的手铐,碰撞的声音格外刺耳,让她忍不住抬起眼来看了水庭由美一眼。

对方目光深邃,定定的盯着天花板,好像在思考某些东西,安然好像被驯服的羔羊,任由科研人员摆布。越是恐怖的人,她的思虑越不会表现在脸上,喜怒形于色,大脑有时候控制不了面部表情,就会暴露内心的想法。水庭绝不会把任何情绪表现在脸上,除非在面对洛小璃的时候。

沈怡然隐隐觉得她有点可怕,小心翼翼的把所有事项都做好,小胖科研者把传输电流的无数个贴片按照设计好的位置固定在水庭的头颅上。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江城冷静的吐出几个字,实验正式开始,科研者们紧锣密鼓的来到自己的岗位,进行着应有的工作。所有人联结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庞大的机械设施,每个人都对应着其中的零件,缺一不可。这样的工作效率极高,他们说出的话无一不是间断而急促的,只用两三个字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整个明亮的实验室里,听不见任何噪音,只有来回走动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的应答,和江城冷静的指挥。

科研者们仿佛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有些人在这种紧张的氛围里甚至尿意都消失了,一上午竟然没有人选择去一趟厕所。江城的科研项目向来绷得如同弓弦,一直如此也从来如此。

万兴文在基地的另一侧,他的任务也是关键的一环,研究出能够植入模拟大脑发布指令的芯片,同时替代材料中的情感模块,做到和人类无差的反射。

陈昂早已经习惯江城的研究模式,所以他显得游刃有余甚至乐在其中,还有几个老成员也是,他们甚至喜欢这种感觉。

沈怡然偶尔会露出来一点难色,显得手忙脚乱,她在不断的适应快节奏,成为这个庞大研究机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时间在不断的流逝,水庭由美躺在胶囊舱之中,实验室里的大屏幕上展示的是她思维在不断地活跃,培养罐之中的仿生材料也如同真实生命一般活动。

水庭没有说出那个计划中的漏洞,她不会提醒江城,因为他迟早要面临那个选择。

数千公里外的岚京,那个早已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赵雪柔,她在午后坐在长椅上,手上捧着一本书。她头顶着校园法国梧桐的荫凉,脚下是一层一层的枯黄落叶,铺满了地面。

赵雪柔此刻不知道,她即将要面临人生中最大的危险事件。

她要,“飞跃疯人院”

第143章 飞跃疯人院(二)

在岚京科技学院,这个并不算多大的象牙塔里面,学子们的生活很是安逸。

他们暂时不用考虑所谓社会的残酷,现实的严苛,只需要老老实实的上课,吃饭,睡觉。完成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如果还能读读书,培养一些别的爱好,那就是更加听话的乖宝宝。

在这个方寸世界,大家津津乐道于一些有趣的小事,在论坛上讨论选秀明星的花边新闻,学校里面哪个系的谁谁谁被绿了,某个学生上课想放屁赌了一把结果输了,抖着双腿像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走出门去。

整个学校就那么大,许多学生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那么,作为某些方面的对头,大一历史学专业里的洛小璃其实和赵雪柔或柯冰有时候会撞见。

柯冰还好一些,她不知道这个容貌极漂亮的女生是什么背景,也谈不上反感。

但赵雪柔不一样,当初在科技学院的门口,她亲眼所见江城和这个女生拥抱,自然知道洛小璃和江城关系不一般。再加上洛小璃刚进岚京学院没多少天,军训的时间都没过,就在不知道谁搞出来的论坛投票上一举夺魁,拿下了校花的名号,自此赵雪柔也彻底被踢下榜首,屈居第二名。

赵雪柔嘴上说不在乎这个榜单,科学研究表明,女人的攀比心理是很强的!她之前不在乎是因为没有人抢,现在她非常非常在乎!因为被抢走了。

这样的对立关系,加上新仇旧恨,两人见面的时候自然是冷眼相对。

赵雪柔是顶级绿茶加曾经的高段位海王加狗女人,狗女人的意思是舔狗。洛小璃是顶级病娇并且腹黑有心计,她的人畜无害只在江城面前展现,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PK的机会,因为赵雪柔会被秒杀,不管是从哪个方面。

修罗场暂时也不会出现,江城远在西北戈壁,已经消失在岚京科技学院好久,他的生活了渐渐消去了赵雪柔的身影。

现实总是错综复杂并且戏剧化,本来古井无波的生活,渐渐开始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

江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和赵雪柔成为了一条平行但不会相交的直线,但洛小璃却和赵雪柔即将有面对面相碰的一天。

西北,科研基地的休息房间里面,江城还没有睡醒,天刚蒙蒙亮。唯一与都市不同的就是,戈壁的天空在晴朗的时候格外澄净,天际线也十分遥远。

江城没有睁眼自然看不到这美好的景观,他在做一个奇特的梦,脑海中映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的山谷,眼前,是雄伟壮观的参天大树。

他定定的看着高昂的树上一颗闪着蓝色光芒的果实,那颗果实是模拟大脑应用在人类文明中的成就,江城伸出手去,由于之前完成了系统任务,他可以自行选择研究方向。

如今摘取果实,自然是有了一定的自信能够攻克模拟大脑计划,然后进行下一个项目,系统目前已经很少在他的脑海中响起声音了,渐渐被科技树所取代。

淡蓝色果实缓缓从树冠上飞下来,落到江城的手上,他垂下眼眸,看着这球状的物体缓缓在他的手中消逝,最后变成一个淡色的印记。

江城眉头一皱,这个大脑形状的印记,上面竟然插了一把东西,准确的来说是一根针。从眼窝的位置,直直的嵌进了大脑皮层的位置,看起来很恐怖。

他暂时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在疑惑中离开了山谷。

可能是因为准备的过程非常严谨,挑选的科研人员是精锐之最,类脑计划的进展异常的顺利,几乎每一天都能发现新的成果。有了江城逻辑完美的理论做基础,精密的思维导图做引导,明确的分工之下,那几个泡在罐子里的东西成型愈发快起来。

首节上一节124/267下一节尾节目录